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布雷特·哈特是主要以美国西部为创作背景而闻名世界的美国作家.布雷特·哈特于1836年生于美国纽约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少年时期的哈特就对父亲的藏书室兴致盎然,在这里他广泛涉猎各种书籍,这也为以后他在文坛崭露头角奠定了一定文学基础.哈特18岁的时候,在遥远的西部加利福尼亚州掀起了一股狂热的采金浪潮,哈特也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来到了美国西部.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麦考公司董事长是犹太人,他1946年随父亲来到美国休斯敦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德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应该说35美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把看看。”20年后,父亲死了,他独自经营铜器店。他做过铜鼓,做过瑞士钟表上的簧片,做过奥运会的奖牌。他曾把一磅铜卖到3500美元。  相似文献   

3.
一位美国男弦在他出生前三个月,他的父亲就因为一场毒外的事故去世了。他母亲独自一人生下了他,为了维持生计,妈妈一边工作,一边读了护士学校,成为一名注册护士。  相似文献   

4.
PDCA循环最早由美国质量控制之父休哈特于1930年提出,后来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再度挖掘出来,改进为PDCA模式,又称“戴明环”。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医疗之殇     
2007年,大卫·古德希尔的父亲由于怖炎入院。老人家是一名医生,彼时虽然已经83岁,但直到入院当天依然在工作。他人住的医院是纽约市一家声誉极高的非营利性医院。然而,入院不到36个小时,他就感染了脓毒血症,不得不转移至重症监护室;在接下来的5周内,他又遭遇了第二波院内感染,最终不幸逝世。“美国每年死于院内感染的患者数量约为10万人,我的父亲不幸成为这10万分之一。”大卫感慨。  相似文献   

6.
布勒特·哈特是美国文学开始走向独立时的“乡土文学”作家,他有关中国人的创作是其“乡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是把中国人当作神秘的“他者”来展示的,表达了两个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的民族在相遇时的自然、正常的感受。哈特因幽默诗《异教徒中国佬》而风糜全美国;他对神秘的“他者”的描绘隐含着一种妖气,但是比较客观的超然冷漠中带有揶揄的成份;他展示的神秘的“他者”形象让人难以忘怀,因为这不仅与美国文化背景中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语境有关,更重要的是有着他个人独特的文化背景的印记,这使得美国读者和中国读者能够比较容易地走进他的乡土文学世界中,从而体会两种文化冲突和共存的境遇。  相似文献   

7.
何思达 《求医问药》2011,(10):17-18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很不幸,我父亲也患上了糖尿病。为了方便父亲监测血糖,我为他购买了一台家用血糖仪,让他每天在家自己测量血糖。  相似文献   

8.
<正>朱利安·哈特医生(Julian Tudor Hart,1927—2018年)是一名研究者、高血压专家、流行病学家、科学家、作家、政治评论员和社会倡导者,但在其内心深处,其始终是一名全科执业医师。哈特医生在英国南威尔士的一个煤矿村的全科诊所工作,为大约2 100人提供全科服务30年,哈特医生的研究和反思都是基于在这家诊所的实践开展的。  相似文献   

9.
《医学科普》2013,(12):20-21
湖南卫视亲子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引发收视狂潮。一时间,关于父亲责任的话题成了热点。香港作家梁凤仪形容;“恐惧时,父亲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亲是一盏照明的灯:努力时,父亲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亲又是鼓励和警钟。”然而,现实生活中,父亲这个角色大多数男人扮演得并不合格。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斯蒂芬·波尔特在《父亲的因素》一书中将父亲分为5种,分别对孩子性格有着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晓军的“酒史”布满了他生命的日历。他自己也说不清是在哪一天喝下的第一口酒,他只记得在17岁左右大醉过一次,把父亲叫哥哥而且连续叫了数次后,被父亲一耳光打掉了一颗大牙,仍然哭叫:“亲哥呀,你咋这么狠呢?”  相似文献   

11.
《求医问药》2011,(3):60-61
(一) 我父亲今年50岁。他于2008年7月被查出患有直肠癌。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全家人几乎绝望了。我是独生女,还在上大学。母亲又下岗。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他发生意外,我们这个家就完了。为了不让父亲的精神压力过大,我们向他隐瞒了病情,同时多方打听哪里有治疗此病的专家。经过朋友的介绍,我们来到天津肿瘤医院,找到了该医院结直肠肿瘤科的主任医师赵鹏。  相似文献   

12.
破碎的花瓶     
宋子健 《健康伴侣》2006,(10):31-31
他和她是大学同学,他来自偏远的农村,她来自繁华的都市。他的父亲是农民,她的父亲是经理。除了这些,没有人不说他们是天生的一对,在她家人的极力反对下,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13.
据外电报道:一名12岁的美国儿童由于不治之症已逐渐失明。他的父亲  相似文献   

14.
明朝有一士人谭植说话做事一向谨慎。他在韶州做官时,一次与同僚聚宴,宴席上有一萝卜甚大,众人称赞不已。谭植说:“这还不算大的呢!大的有一人多高。”众人皆笑,以为他说大话。谭植遭到讥笑,即为这些人少见多怪而气愤,又为无法证实自己的话而忧愁。连日不思饮食,渐渐病倒。谭植的儿子谭煌知道父亲之病是由羞愧所致,要治愈父亲就必须在大庭广众面前,证实父亲的话不虚方可。  相似文献   

15.
《求医问药》2010,(7):17-17
重庆市涪陵区的郑杰先生从事中医针灸点穴临床研究应用以来,得到了医学界及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称赞。1990年,郑杰医校毕业,来到父亲所在的医院实习。父亲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中医大夫,爷爷也是一位老中医,受家庭影响,郑杰从小的志向就是长大后做一名医术高超的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两年实习过程中,父亲手把手地教授郑杰,他的医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父亲不舍得花钱,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 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I00多块钱.  相似文献   

17.
花开无声     
潘炫 《大家健康》2009,(1):39-39
父母的结合属于那个战火纷飞年代的包办婚姻,父亲对此耿耿于怀,以至当他所在部队行军到家门口都过门不入,稍后就被炸弹炸伤了眼睛,被安排到另一个好心的农家养伤。农家的女儿对父亲照顾得无微不至,父亲的心里荡起爱的涟漪。由于父亲的双眼裹着纱布,他始终没能看过那个女孩的容貌,就随部队出发了,但他却从此无法忘记那个种了一院子月季的女孩。父亲退伍回家就和母亲结了婚。  相似文献   

18.
鲁迅13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到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等到私塾时先生已经开始上课了。先生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他的肩上。虽然家里的事很多,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后来,鲁迅成了一代文学宗师。  相似文献   

19.
高妹 《健康伴侣》2010,(2):31-31
起初,她并不是他的最爱。他爱的是美丽优雅、出身名门的校花。 可是,校花的父亲却因他家境清苦,将两个人阻隔在相思之外。他寝食难安,校花的父亲因为内疚,便把她介绍给他。她是银行家的女儿。  相似文献   

20.
东方 《大家健康》2012,(7):53-53
美国堪萨斯州州立大学社会学专家查尔斯·史密斯所做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美国人心目中传统的父亲角色,是“挣面包的人“与严父的结合体,常常被子女当做楷模,但是他们极少做家务,极少直接参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但是,这种传统的父亲模式已经逐渐被新型模范父亲所取代。新型模范父亲既是严父,又不乏柔情:爱子女,又能严格执行纪律和公平原则;他们能更多地参与到子女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