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观察苯巴比妥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效果。方法分析517例首发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的一般资料及197例复发惊厥病例的相关因素,比较治疗组106例用苯巴比妥口服与对照组91例的复发情况。结果初次小儿热性惊厥发作时年龄〈1岁、体温〈38.5℃、阳性家族史、复杂型热性惊厥、生活环境在农村的患儿容易复发;治疗组13例复发,复发率12.26%?对照组34例复发,复发率37.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小儿热性惊厥病例复发因素与初次发作时年龄、体温、有无惊厥家族史、惊厥发作类型、生活环境有关,短程口服苯巴比妥可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复发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96例患儿中有46例出现复发,复发率47.9%,患儿年龄3岁、有高热惊厥家族史、发作体温≥39℃且发作时间超>10min、惊厥类型为复杂型的热性惊厥是高热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引起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由基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要降低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率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3.
蔡国英  蔡一晶  薛芬芬 《全科护理》2022,(19):2714-2716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以方便抽样方式选择2020年1月—2021年8月就诊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的96例热性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患儿资料,分析热性惊厥患儿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热性惊厥患儿疾病复发率为28.13%(27/9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惊厥类型、惊厥时体温、缺铁性贫血与热性惊厥患儿复发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岁、男童、惊厥类型复杂型、惊厥时体温<39.5℃、缺铁性贫血是热性惊厥患儿复发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热性惊厥患儿疾病复发与年龄、性别、惊厥类型、惊厥时体温、缺铁性贫血有关,针对危险因素制订预防措施,有助于预防热性惊厥复发。  相似文献   

4.
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995年5月至2000年5月住院的164例首次发生热性惊厥的患儿进行分析并追踪随访。结果 164例中共65例复发,复发率为39.63%;首次发作年龄<1岁、体温<40℃、伴有局灶性发作的惊厥形式、惊厥持续时间>10min、一次热性病程中惊厥次数>2次、病前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有热性惊厥或癫痫家族史均为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有必要对首次热性惊厥发作的患儿进行评估,对存在复发危险因素的患儿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了解热性惊厥患儿的复发因素及远期预后情况。方法:对198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智能、行为测量,观察其复发,转为癫痫和出现智能障碍及行为异常的情况。结果:32%复发,6%转为癫痫,3%后遗智力低下,无一例死亡。结论:复发与患儿首次发病年龄和热性惊厥或癫痫家族史有关,热性惊厥大部分预后良好,智力低下与行为异常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袁江  王玉清  毛会玲  德桂荣 《临床荟萃》2005,20(22):1283-1284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FS)是小儿时期常见急症,有反复发作及转为癫痫的可能,为探讨热性惊厥复发及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我们对首次发作FS的92例患儿进行了5~8年的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儿热性惊厥发作和复发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小儿热性惊厥发生和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 5年来住院的 2 14例热性惊厥患儿作为观察对象 ,选择可能与热性惊厥有关的危险因素作为观察指标 ,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与热性惊厥发生有关的因素有 8个 :年龄、家族史、首次发病时体温、出生史、血糖浓度、血清钠浓度、发病季节和碱性磷酸酶 (AKP) ;而与热性惊厥复发有关的因素除上述前 4个外 ,还与首次发生惊厥时的发病至惊厥时间、惊厥持续时间、惊厥类型和血清钠浓度有关。结论 :热性惊厥发生和复发与年龄、家族史、首次发病时体温、出生史和血清钠浓度有关 ,此外 ,二者还分别与有一些其他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监测的脑电图异常率与热性惊厥复发、日后癫痫发作的关系,对远期预后进行评估。方法:1999-01/2002-1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脑电监测室,癫痫研究室入组的168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24h动态脑电图(24h-AEEG)分析。结果:低热组(体温<38℃)和高热组(体温>39℃)AEEG异常率分别为57%和18%,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年龄≤3岁和5~6岁AEEG异常率分别为23%和56%,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首次发作和发作6次以上异常率分别为17%和58%,两者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热性惊厥患儿AEEG阳性率与体温、年龄和发作次数、惊厥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对低热发作、大龄发作及发作次数较多、惊厥持续时间长的患儿定期进行AEEG跟踪监测,对评估及判断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热惊厥复发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178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的资料,按照患儿是否为复发性热性惊厥分为观察组(复发)及对照组(未复发),从一般情况、惊厥类型、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对两组患者比较,同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热性惊厥与低龄、男性、低体温、复杂性惊厥、脑电图异常、低钠血症、贫血有明显相关性。结论热性惊厥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少数可转为癫痫,对生存质量影响较大,对高危患儿进行发热及惊厥的自我管理,按照癫痫药物治疗原则进行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后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0例有热性惊厥病史的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热性惊厥的50例癫痫患者中,由热性惊厥转变为癫痫有多种危险因素,其中前五位依次是:1岁内起病的热性惊厥;反复复发5次以上的热性惊厥;有围产期脑损伤;一级亲属中有热性惊厥或癫痫病史;反复出现热性惊厥时体温有下降趋势者。结论:热性惊厥后继发癫痫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因此,对于热性惊厥有转变成癫痫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早期进行预防性治疗,以减少癫痫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小儿热性惊厥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10 5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 5例患儿中复发 6 1例 (5 8.1% )。首发年龄 8个月~ 3岁 5 2例 (4 9.5 % ) ,初发体温 <39℃ 4 7例 (4 4 .8% ) ,有热性惊厥家族史者 4 5例 (4 2 .9% ) ,缺铁性贫血 35例 (33.3% ) ;低钠血症 39例中惊厥≥ 2次 2 4例 (6 1.5 % ) ,而血钠正常 31例中惊厥≥ 2次仅 3例 (9.7% ) (P <0 .0 1) ;6 0例患儿心肌酶谱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 ①首发年龄小、初发体温低、热性惊厥家族史阳性、缺铁性贫血及低钠血症均为复发的危险因素。②对于缺铁性贫血、低钠血症及伴有心肌损害的患儿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2.
小儿热性惊厥的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热性惊厥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多在起病初突然高热,一般体温在38.8℃~40.0℃时发生,发作时呈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可伴有双眼凝视、斜视、上翻.发作次数少和时间短,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5 min,24 h内无复发,意识恢复快,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脑脊液检查无任何异常改变,热退后2周脑电图检查正常,预后好.部分患儿及家族中有高热惊厥史.热性惊厥长期以来是儿科常见急性发热性疾病高热时的并发症,其复发率高,给热性惊厥患儿家长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反应,影响家庭正常平静生活.在初次惊厥以后约有25%~40%的患儿在以后的发热性疾病时出现惊厥的复发[1].如果反复发作,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患儿的脑功能,因此预防再发作具有重要的意义.2004年3月一2007年3月我科收治108例热性惊厥患儿,由医务人员针对每位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指导,防止再复发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ph),,AEEG)监测的脑电图异常率与热性惊厥复发、日后癫痫发作的关系,对远期预后进行评估。方法:1999—01/2002—1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脑电监测室,癫痫研究室人组的168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24h动态脑电图(24h-AEEG)分析。结果:低热组(体温&;lt;38℃)和高热组(体温&;gt;39℃)AEEG异常率分别为57%和18%,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lt;0.01);年龄≤3岁和5~6岁AEEG异常率分别为23%和56%,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首次发作和发作6次以上异常率分别为17%和58%,两者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热性惊厥患儿AEEG阳性率与体温、年龄和发作次数、惊厥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对低热发作、大龄发作及发作次数较多、惊厥持续时间长的患儿定期进行AEEG跟踪监测,对评估及判断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儿惊厥(BICE)的临床过程和特点。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因急性胃肠炎合并无热惊厥的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和出院后的随访,排除电解质异常、热性惊厥、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精神运动发育异常引起的惊厥,观察患儿的复发及预后情况。结果286例中有22例符合BICE临床特点,发病年龄6个月~2.6岁。惊厥多数呈全身强直一阵挛样发作,少数为部分性发作,惊厥发作多在病程的第1—3天,无频繁发作。出院后随访1~2年,均未见惊厥复发,生长发育正常。结论BICE高发于1—2岁的幼儿,惊厥在病程早期发生,以全身强直一阵挛样发作多见,易于控制,无复发,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其病因以脑血管病、特发性癫癎自行停药或减药、脑炎及脑外伤等为主;多数患者地西泮、丙戊酸、苯巴比妥钠等抗癫癎药物治疗有效,症状控制不良者给予丙泊酚可控制疾病发作;本组治愈23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 癫癎持续状态多因脑血管病和特发性癫癎患者不规律服药所引起,脑炎及脑外伤也是常见病因;发作早期地西泮、苯巴比妥钠有良好治疗效果,丙泊酚可作为难治性癫癎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热惊厥小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241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年龄分布、性别比、发病季节、惊厥次数、原发疾病、家族史、脑电图特征、头颅CT、治疗方法等。对所有患儿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根据随访中是否再次发生高热惊厥分为复发组和对照组,其中复发组74例,对照组167例。对复发组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复发次数、复发时间等。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复发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患儿首发高热惊厥时的年龄、体温、持续时间、类型、家族史等。结果 241例高热惊厥小儿中,6个月~3岁者206例(85. 48%)占比最高;单纯性惊厥149例(61. 83%),复杂性惊厥92例(38. 17%);家族惊厥史117例(48. 55%),癫痫遗传史11例(4. 56%);原发疾病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146例(60. 58%)。随访中,228例(94. 61%)高热惊厥小儿预后良好,7例(2. 90%)患儿转为癫痫,3例(1. 24%)患儿发生脑损伤,74例(30. 71%)复发。年龄≤3岁、复杂性惊厥、有惊厥家族史、有癫痫遗传史、首发时惊厥发生次数≥2次、首次发作体温≥39℃均为导致高热惊厥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高热惊厥小儿一般预后较好,对于首次发生高热惊厥后复发风险较高的患儿,应及时进行预防性治疗,同时对家长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及急救知识普及,以降低不良预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周血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CH-L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对热性惊厥患儿脑损伤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到2019年5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87例热性惊厥患儿,随访6个月,按照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67,未遗留后神经发育后遗症)和预后不良组(n=20,遗留后神经发育后遗症)。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外周血UCH-L1、NSE表达水平与惊厥患儿脑损伤关系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预后不良患儿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复杂性发作概率、乳酸、血糖水平、外周血UCH-L1、NSE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HGB、Na^+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UCH-L1(>72.34μg/L)、NSE(>14.93μg/L)、发作次数(>1.76次)、持续时间(>15.23 min)、HGB(<102.36 g/L)、Na^+(<124.84 mmol/L)是判断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惊厥患儿外周血UCH-L1、NSE水平与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均呈正相关(r=0.657、0.424,0.351、0.225;P<0.05);绘制外周血UCH-L1、NSE水平预测预后不良的ROC曲线,其AUC分别为0.643、0.742,两者联合检测的AUC最高,为0.820。结论惊厥患儿外周血UCH-L1、NSE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脑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两者联合检测对患儿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与治疗方法。方法:对符合热性惊厥诊断的9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高热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首次发病年龄与复发呈负相关(年龄越小,越易复发);有高热惊厥或癫痫家族史者出现复发治疗者选地西泮。结论:用地西泮治疗热性惊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短程安定与长程苯巴比妥预防热性惊厥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短程安定与长程苯巴比妥预防小儿复发性热性惊厥的价值。方法将发作 2次以上的热性惊厥患儿 12 4例 ,其中单纯型 83例为安定组 ,复杂型 41例为苯巴比妥组。安定组口服安定片 2 .5 mg/( kg·次 ) ,8小时再服同样剂量 1次。苯巴比妥组口服苯巴比妥 2 .5 mg/( kg· d) ,每日 1次 ,控制热性惊厥不再发作后 1~ 2年停药。观察两组热性惊厥的复发率、惊厥持续时间及严重性。结果1安定组发热 416次 ,用药 388次 ,15例患儿复发惊厥 ,计惊厥 33次 ,其中 2 8次发作前未服用安定 ;5次发作前服用过安定的患儿中 ,3次服用药过迟 ,2次用量过小。苯巴比妥组发热 2 10次 ,7例患儿复发惊厥 15次 ,其中 9次发作前未服用苯巴比妥 ;2次用量过小 ,3例用药过迟 ,1例 48小时后复发惊厥。2两组患儿预防性用药后惊厥复发率、惊厥持续时间及严重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短程安定与长程苯巴比妥疗法预防小儿复发性热性惊厥疗效确切。但短程安定起效快、毒性低 ;毋须门诊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苯巴比妥半衰期长 ,平均 96小时 ,故不适用于短程间歇给药。  相似文献   

20.
儿科热性惊厥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转归、预防和早期干预措施。方法:对1997年8月~2004年3月本院儿科的热性抽搐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首次发病年龄在6个月~3岁段者68例;两次以上发病50例;惊厥持续时间在1~3min内76例,发生脑损伤及造成癫痫发生者4例。结论:反复多次的热性惊厥可以造成发育中脑损伤及癫痫发生;热性惊厥的转归和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热性惊厥的发生次数及惊厥发作时持续时间、医生的及时合理处理和家长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其预后和转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