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V)性肠炎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55例婴幼儿RV肠炎和15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清VIP浓度。结果 婴幼儿RV肠炎空腹血清VIP浓度高于对照组,轻、中、重各型间、急性期、恢复期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 VIP可能参与RV肠炎的发病机制,可作为反映病情轻重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32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对婴幼儿轮状病毒 (RV)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 2 0 0 1年 8月~ 2 0 0 3年 7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大便RV抗原检测阳性的腹泻婴幼儿 84例 ,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 3 0例用利巴韦林 10~ 15mg/ (kg·d)静脉滴注 ;西咪替丁组 2 2例单用西咪替丁 10~ 15mg/ (kg·d)静脉滴注 ;观察组 3 2例 ,用更昔洛韦 5mg/ (kg·d) ,西咪替丁 10~ 15mg/ (kg·d)静脉滴注。结果 对照组、西咪替丁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50 %、59%、93 .8%。西咪替丁组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5;观察组与西咪替丁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刘梅荣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14(Z1)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注射剂(654-2)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患儿3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给予654-2注射剂静滴),对照组15例(未加用654-2注射剂,只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80%,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40%.结论 654-2可明显增加疗效,缩短病程,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5.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附2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982年6月至1989年6月湖南地区200例经电镜、免疫电镜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阻断试验确诊为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资料表明,本病全年均有散发流行,发病高峰在11~12月份;84.5%患儿为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全部患儿有失水症状体征,轻、中度脱水占90.5%;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发现本病可能有呼吸道与消化道二个传染途径;本文首次报道合并轮状病毒性肺炎2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轮状病毒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合并轮状病毒性心肌炎及脑膜炎各1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和补体(C)的变化及其在发病制中的作用。
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5年9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RV肠炎患儿及22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利用透射比浊法进行血清IgG、IgA、IgM和补体C3、C4质量浓度的测定。
结果RV肠炎患儿急性期血清IgG、IgA、IgM和C3质量浓度较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或<005)。RV肠炎中、重型患儿血清IgG、IgA、IgM和C3明显低于轻型患儿(P<001或<005)。IgG、IgA、IgM和C3质量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389,-0547,-0775,-0743,均P<001)。C4质量浓度与病情无相关性(rs=-0061,P>005)。
结论RV肠炎患儿体液免疫活性变化在RV肠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肝脏损害37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轮状病毒(RV)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近年来RV引起肠道外感染也渐引起重视,对我院收治的389例RV肠炎患儿肝脏受损情况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口服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对58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子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口服治疗,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998年10月~1999年1月经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为阳性的腹泻病儿115例。治疗组58例:3mo~la36例,~3a22例;轻度脱水ZI例,中重度脱水27例;电解质紊乱37例;代谢性酸中毒43例;发热32例;呕吐28例。对照组57例,3mo~1a38例,~3alg例;轻度脱水23例,中重度脱水25例;电解质紊乱35例;代酸41例;发热30例;呕吐26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二、方法1.标本采集及检测入院后均立即取大便标本送检。大…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药物治疗现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韦立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3(2):207-209
轮状病毒 (RV)肠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 ,常于秋冬季节在婴幼儿中流行 ,目前 ,对于RV尚无特异的药物治疗 ,为此 ,国内学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了许多相关药物的探讨性治疗研究 ,取得了新的进展。1 思密达 思密达 (smecta)是一种高效消化道粘膜保护剂 ,其主要成 相似文献
10.
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状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rotavirus,RV)性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对3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患儿(观察组)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同时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并与同期30例正常婴幼儿进行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急性期CD4 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 高于对照组(P<0.05),CD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 /CD8 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gA、IgM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g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功能紊乱与RV多系统播散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140例发病特点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了解2002—2003年肠道门诊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特点。方法 对2002年1月~2003年12月在肠道门诊就诊的急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常规检查、大便潜血检查、轮状病毒检测和细菌培养,并对1岁以下的患儿进行喂养情况的调查。结果 轮状病毒性肠炎2002年感染率为21.74%,2003年感染率为27.11%,2a总感染率为24.91%,2岁以内婴幼儿发病率高,10~12月份为发病高峰,同时合并条件致病菌生长率为23.88%;1岁以内婴儿腹泻程度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轮状病毒仍是秋冬季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母乳喂养婴儿轮状病毒肠炎腹泻的程度相对较轻;轮状病毒腹泻时存在菌群紊乱,应以调节肠道菌群和对症处理为主要治疗手段,避免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粪便中SIgA(分泌型IgA)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集 7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粪便标本作为观察组 ,取 30例正常无腹泻儿粪便标本作对照组。观察组按就诊当日所属的病程分为 3组 :病程早期组 (病程第 1~ 3天 )、中期组 (第 4~ 5天 )、后期组 (第 6~ 7天 ) ,各部分标本在病情、年龄分布上无明显差异。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粪便SIgA含量并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值比较。结果 观察组粪便SIg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0 1。分组对照中 ,病程各期粪便SIgA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0 1 ,病程中期和后期粪便SIgA含量较早期显著增高 ,分别为P <0 0 5和P <0 0 1。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粪便SIgA含量在病程中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中、后期较早期增高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Passive immunity against rotavirus in infa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 Hammarström 《Acta paediatrica (Oslo, Norway : 1992)》1999,88(S430):127-132
Passive immunity against a variety of gastrointestinal infections, using orally administered human antibodies, has been tried in a number of clinical trials. Recently, antibodies from other species such as cows and chickens, which have shown efficacy in experimental animal systems, have also been tried in human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published data on the use of immunoglobulin-containing preparations for prophylaxis and therapy against rotavirus infection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and directions for their future use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 (Anti RVIgY即Igr或IgG)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应用ELISA方法诊断急性轮状病毒肠炎 2 14例 ,随机分为A组 (72例 )、B组 (5 6例 )及C组(86例 ) ,分别给予口服Anti RVIgY、Anti RVIgY +思密达、常规药物 (思密达 )治疗。 结果 A组及B组 3d总治愈率分别为 37 5 %、4 1 1% ,与C组 (16 3% )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A组及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77 8%、80 4 % ,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但与C组 (5 0 0 % )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1)Anti RVIgY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 ,服用方便 ,治疗中未发现毒副反应 ;(2 )思密达与Anti RVIgY合用 ,对其疗效无明显影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乳糖奶粉联合炎琥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方法将90例年龄4~18个月、病程在1周内、以母乳或普通配方奶喂养为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补液及对症治疗;B组:A组治疗+炎琥宁;C组:B组治疗+去乳糖奶粉。A、B组继续母乳或普通配方奶喂养,C组改用无乳糖奶粉。观察疗效、退热时间、止泻时间。结果 B、C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优于A组(P均<0.05),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止泻时间(指大便成形,每日<3次)三组患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58,P<0.05),B、C组均短于A组(P均<0.05),C组短于B组(P<0.05);平均退热时间三组患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33,P<0.05),B、C组均短于A组(P均<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乳糖奶粉联合炎琥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可缩短腹泻病程,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6.
17.
兰州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腹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兰州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2001年12月~2002年11月在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集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粪便标本244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巢式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进行基因分型;阴性标本用ELISA和RT-PCR进行杯状病毒病原检测。结果 224份标本轮状病毒检出率为45.5%(111/244份),G分型中G3为58.6%,G1为18.0%,G2为4.5%,G9为2.7%,混合型为6、3%,11例未能分型。P分型中P[8]为61.0%,P[4]为7.3%,混合型为2.4%,14例未能分型。133份轮状病毒阴性标本杯状病毒检出率为15.8%,其中ELISA检测阳性率为11.3%,RT-PCR检测阳性率为9.0%。结论 轮状病毒是兰州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2002年流行株为G3型,发现了G9型轮状病毒感染;杯状病毒也是引起兰州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之一,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闫军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8,5(1):9-11
目的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肠外表现及可能机制,为进一步认识该疾病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8例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例资料。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合并有肠外表现的发病率依次为心肌损害、呼吸系统、肾脏损害、肝脏损害等,住院过程给予对症治疗后均预后良好。结论轮状病毒感染不仅有胃肠道症状,还可以有其他系统的损害,虽说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也有可能引起多系统损害,甚至衰竭,临床上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Macartney KK Porwal M Dalton D Cripps T Maldigri T Isaacs D Kesson A 《Journal of pa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2011,47(5):266-270
Aim: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rotavirus immunisation on rotavirus hospitalisations in young children. Methods: Annual hospitalisations for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to The Children's Hospital at Westmead, a tertiary care paediatric hospital in Sydney, were recorded from 2001 for 6 years prior to and 2.5 years following the introduction of rotavirus vaccines to the National Immunisation Program. Data on hospital‐acquired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were collected prospectively. Results: Hospitalisations for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declined in the two full rotavirus seasons (2008 and 2009) after vaccine introduction by 75% compared with mean annual hospitalisations from 2001 to 2006. The greatest decline was seen in those <12 months of age (93%), but the reduction occurred consistently across all age groups, even in children not eligible for immunisation, suggesting an effect on herd immunity. A substantial decline in nosocomial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was seen from 2007 to 2009, suggesting a reduction in virus transmission in the hospital setting. Conclus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substantial reduction in hospitalisations in children of all ages to a large paediatric hospital and reduced nosocomial infections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a nationally funded rotavirus immunisation programme in Australia.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血清中IL-2、IL-15及TNF-α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中IL-2I、L-15和TNF-α含量的变化,探讨它们在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作用。方法留取50例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病程<4 d)患儿血清标本,留取同期21例正常儿童的血清作为正常对照。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2I、L-15及TNF-α的含量。结果50例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IL-2I、L-15及TNF-α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或P<0.005)。其中,IL-2含量与采血当日的大便量呈负相关(r=-0.286,P<0.05);呕吐组与未呕吐组比较IL-15含量明显降低(P<0.05);重型组与轻型组,发热组与未发热组比较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TNF-α含量与腹泻次数呈正相关(r=0.373,P<0.01)。结论细胞因子IL-2、IL-15和TNF-α在轮状病毒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而且与临床症状及病情轻重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