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于腋臭患者采用梭形切除皮瓣易位法和横皱襞小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的效果。方法所选的136例病例均为我院的患者,对其随机分组,对照组(n=68)使用梭形切除皮瓣易位法进行治疗,观察组(n=68)使用横皱襞小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相同,均为10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较为满意的美容效果。结论腋臭患者使用横皱襞小切口皮下修剪法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并且美容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治疗腋臭常见用的Z型、S形切口或横形切口皮下剥离术 ,避免了皮肤张力缝合带来的增生瘢痕 ,但毕竟还存在较长的切口 ,仍可能遗留较明显的瘢痕。尤其在腋毛脱落后瘢痕更显而易见 ,笔者采用梭形小切口皮下剪刀潜行切除术治疗腋臭40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男性 1 7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2 0岁~ 39岁 ,术前腋臭严重。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 ,术区皮肤柔软富有弹性 ,看不到明显瘢痕。随访 6个月~ 1 2个月 ,39例腋臭完全消除 ,腋毛完全脱落。 1例腋臭明显减轻 ,周边仍有部分腋毛生长。2 手术方法术前用备皮刀将腋毛剪短 ,以 2 %盐酸利多…  相似文献   

3.
腋臭即局限性臭汗症,俗称狐臭。主要是汗液中的有机物在细菌的作用下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散发的气味所致。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破坏腋窝区的毛囊与大汗腺。传统的治疗方法有:腋毛区扩大的梭形切除法,激光治疗等,腋毛区梭形切口由于皮缺损较多,往往致切口张力过大,创口不易愈合,易致疤痕形成,导致上肢外展、上举功能受限。激光治疗治愈率较低,目前仅达50%-6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腋臭切除术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例(402侧)腋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48例、96侧)、B组(68例、136侧)、C组(85例、170侧)。A组采用传统梭形皮肤切除术,B组采用双平行小切口腋臭切除术,C组采用微创腋臭切除术。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瘢痕增生、皮下积血、切口延迟愈合、皮肤坏死、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瘢痕增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均P<0.05),C组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微创腋臭切除术治疗腋臭既保证了手术总有效率,又降低了瘢痕增生和切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手术治疗腋臭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三种方法治疗腋臭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群  张景波  董红昌 《吉林医学》2007,28(5):662-663
目的:探讨治疗腋臭的3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使用腋毛区梭形皮肤切除术、S形切口皮下剥离术、小切口皮下修剪加搔刮术治疗腋臭,同时观察3种手术方法对腋臭的治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3组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术后疤痕牵拉、局部皮肤坏死、切口裂开等并发症方面,小切口皮下修剪加搔刮术优于梭形皮肤切除术及S形切口皮下剥离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皮下修剪加搔刮术治疗腋臭具有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愈后无明显疤痕等优点,是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四种不同方法治疗腋臭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正> 腋臭手术方法较多,笔者在传统手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良,采用小切口皮下修剪治疗腋臭28例,组织损伤小,术后局部反应轻,美观性强,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9年3月~2001年7月门诊患者28例,  相似文献   

8.
腋臭两种手术方法疗效与并发症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治疗腋臭的两种外科手术的疗效与并发症,探讨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腋部皮肤梭形切除术与肿胀抽吸术治疗80例腋臭患者,随访0.5-1年,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肿胀抽吸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与腋部皮肤梭形切除术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肿胀抽吸术手术简单易行,疗效满意,是治疗腋臭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皮下修剪术与微波治疗腋臭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腋臭治疗方法较多 ,该科 2 0 0 0年 8月~ 2 0 0 4年 2月采用小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 6 2例 ,组织损伤小 ,术后局部反应轻 ,疗效肯定 ,并与微波治疗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91例患者均来自该科门诊 ,经检查确诊为腋臭。治疗组 6 2 ,其中男 2 3例 ,女 39例 ;年龄 18~ 37岁 ,平均 2 4 5岁 ;病程 3~ 15年 ,平均 6 5年 ,均为双侧发病 ,排除曾有激光微波治疗史及瘢痕体质者。对照组 2 9例 ,男 9例 ,女 2 0例 ;年龄 17~ 33岁 ,平均 2 3岁 ;病程 1~ 13年 ,平均 5 5年 ,其他条件同治疗组。1 2 治疗方法 治疗…  相似文献   

10.
治疗腋臭三种术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腋臭3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皮下搔刮术、皮下修剪术、小切口皮下修剪加搔刮术治疗腋臭,同时观察3种手术方法对腋臭的治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3组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皮下血肿、皮肤坏死、疤痕等并发症方面,小切口皮下修剪加搔刮术优于皮下搔刮术及皮下修剪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皮下修剪加搔刮术治疗腋臭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郭小川 《西部医学》2008,20(6):1253-1255
目的通过三种祛除腋臭方法疗效对比,探讨祛除腋臭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93例患者分别采用腋窝皱襞小切口超薄皮瓣法、腋部皮肤梭形切除和负压脂肪吸引治疗,并经过6个月~3年随访,比较各种方法的疗效及切口愈合。结果腋部皮肤梭形切除和腋窝皱襞小切口超薄皮辩法治疗的有效率要高于抽脂法,而从综合愈合不良考虑,皮瓣法综合愈合不良反应少。结论对腋臭轻重程度不同,要求不一的患者,可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损伤小、效果良好、外观美好的治疗腋臭的适宜方法。方法采用两种微创方法治疗腋臭患者78例,术后随访6个月,从治愈率、有效率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吸刮法治疗腋臭的治愈率虽低于双切口皮下汗腺清除术,但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别,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双切口皮下汗腺清除术。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腋臭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情况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肿胀法超声抽吸术治疗腋臭8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肿胀法超声抽吸术治疗液臭的效果,寻找一种治疗腋臭的新方法。方法在腋窝毛发区皮下注入肿胀液80~100ml,经5mm大小切口将超声探头在腋部皮下组织快速移动,直到皮肤发红发热为止,再用负压抽吸被乳化的皮下组织加压包扎。结果83例受术者,术后6~12个月随访,效果良好者76例(91.5%),有效5例(6.25%),无效2例(2.25%)。结论肿胀法超声抽吸术治疗腋臭,操作简单,不留瘢痕,安全有效,是目前治疗腋臭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陆茂  彭科  宋黎  沈跃丽 《西部医学》2011,23(10):1877-1878
目的观察小切口皮下剥离联合打包治疗腋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68例腋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皮下剥离组,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皮下剥离组(P〈0.05)。结论小切口皮下剥离联合打包治疗腋臭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一种创伤小、效果确切的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方法:术前标记手术范围,超过腋毛分布范围1.0~1.5 cm,采用局部肿胀麻醉,经小切口直视下彻底修剪汗腺层组织并注意保护真皮下血管网,术区皮瓣原位缝吊加压。结果:在32例(64侧)采用此方法治疗的患者中,除臭和美容效果良好,无局部皮瓣坏死、腋下明显瘢痕及上肢活动障碍。结论:采用本方法治疗腋臭症具有简便、创伤小、效果确切的优点。符合美学要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邵金许 《西部医学》2011,23(4):700-701
目的探讨微小切口皮下搔刮法根治腋臭的疗效。方法沿腋窝皮纹作长0.5cm小切口,于皮下2mm钝性分离后,以腋臭搔刮器搔刮去除皮下的汗腺、毛囊、大汗腺,冲洗搔刮后形成的腔穴,彻底止血后缝合切口,加压包扎。结果 46例术后异味完全消除,皮肤无缺血坏死,术后无明显瘢痕。结论微小切口皮下搔刮法是根治腋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林渊  朱唯力  汪雁  吴鑫  潘勇 《安徽医学》2008,29(3):239-240
目的设计应用“S”形切口进行腋窝毛囊、大汗腺、皮下脂肪去除的超薄皮瓣方法,希望探索一种创伤小、效果好的腋臭治疗手术。方法对62例18~42岁腋臭患者,采用“S”形切口形成超薄皮瓣治疗。术中设计切口对位缝合点,修剪皮下毛囊、汗腺形成超薄皮瓣,术后打包加压,术后10天拆线。结果术后经1~4年随访,所有患者手术区皮肤无坏死、感染;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腋臭症状消失。结论超薄皮瓣法术后并发症少、效果确切,正确的术前设计、术中操作及术后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将62例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例,用奥美拉唑20mg/d,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周,胃溃疡6周;B组29例用奥美拉唑40mg/d,治疗十二指肠溃疡2周,胃溃疡3周。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两组分别为84.2%和87.5%,胃溃疡的愈合率两组分别为85.7%和84.6%。两组病人不同部位的溃疡与不同的用药方法,在愈合率与总有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治疗期间,两组病人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无论采取前述哪种方法,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该药是质子泵抑制剂,能很好地抗胃酸分泌,迅速缓解症状,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探讨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实用手术技巧。方法将131眼初发性翼状胬肉随机分为A组(73眼):采用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治疗;B组(58眼):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使用撕裂霉素C治疗。两组均由同一医生手术操作,术后随访观察1~2年。结果术后随访中A组术后表层角膜炎发生率较B组少(P〈0.05)。翼状胬肉复发A组4眼,复发率为6.3%;B组10眼,复发率为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疗效满意、复发率低、刺激症状轻、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