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Ԥ���Գ�����ڵ�λֱ���������е�Ӧ��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近年来,随着吻合器,尤其是双吻合技术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手术理念的不断改进,愈来愈多的低位直肠癌病人采用保肛手术。然而虽然保肛率上升,但是与低位或超低位吻合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的质量,包括发生率较高的吻合口漏以及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后综合征等。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约在 10% ~20%之间 [1],主要与吻合口与肛缘的距离有关, 5cm以内的发生率为 5cm以上病人的 6倍 [2],而>8cm的结直肠吻合,一般很少发生吻合口漏。一旦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常常出现程度不等的吻合口周围炎、盆腔感染或弥漫性…  相似文献   

2.
定位针引导下的乳管内隆起样病变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乳管镜和乳腺定位针对乳管内隆起样病变的诊断和指导微创手术的价值。方法对103例不伴有乳腺肿块的乳头溢液病人行乳管镜检查,其中63例乳管内隆起样病变行乳腺定位针定位,乳晕弧形切口手术切除定位针及周围1cm腺体组织一并送术中冰冻,导管内单发乳头状瘤者结束手术,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导管内癌行单纯乳房切除联合一期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自体再造术。结果冰冻及术后病理诊断导管内单发乳头状瘤59例(93.6%),乳管内乳头状瘤病2例(3.2%),导管内癌2例(3.2%)。5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术后3个月复查,无溢液症状及明显不适。结论定位针引导下的乳管内隆起样病变手术切除范围小,创伤小,乳房外形基本无改变,手术切除率和病理标本检出率高,误诊和漏诊少。  相似文献   

3.
乳管镜定位在乳管内乳头状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乳管镜定位在乳头溢液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常规手术对比的优点。方法:将门诊乳管镜检查发现有乳管内占位病变的60例乳头溢液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乳管镜定位下的微创手术和常规部分腺体切除术;对比并评价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的30处病灶均证实被切除,平均手术时间(48.0±7.1)min,切口平均长度(2.7±0.2)cm,病理检出率93.3%。与常规部分腺体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切口小、腺体破坏少、病理检出率高等优点。结论:术中乳管镜定位下乳管内病变的微创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纤维乳管镜诊断乳头溢液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评价纤维乳管镜在乳头溢液中的诊治价值。方法:1999年3月-2005年6月,对2608例乳头溢液的病例运用了纤维乳管镜检查,直接观察溢液导管内的病变,初步判断其疾病性质并准确定位;将溢液性质、检查结果、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608例乳头溢液病例中,溢液为乳白色者97例,无色者563例.黄色者l075例,血性者873例。纤维乳管镜拟诊为“导管扩张”361例,慢性炎症596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l609例.乳腺癌42例;并对其中1444例进行了手术。纤维乳管镜对乳管内乳头状瘤(病)的诊断符合率为78.09%,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90%。结论:纤维乳管镜具一定的诊断准确性和定位可靠性,对乳头溢液病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初步检查方法。对具无色、黄色或血性溢液的病人均应行纤维乳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5.
乳管内乳头状瘤是乳腺良性上皮样肿瘤,主要发生于女性,在临床上男性较为罕见。乳管内乳头状瘤因病灶微小,临床不易触及,辅助检查没有特征性表现而难于诊断和治疗,尤其对于仅以乳头溢液为临床表现的男性患者。2006年9月我们在乳管镜下诊断1例男性乳管内乳头状瘤,并在乳管镜定位下行病变乳管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е�λֱ������ǰ�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外科手术一直都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但单纯的手术疗法效果不尽人意。近年来,术前放、化疗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已经在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新辅助疗法的引入,在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提高保肛率、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步。1术前放化疗方案术前化疗还没有统一方案,目前多数临床研究是以5-氟脲嘧啶(5-FU)为基础联合化疗方案。有研究表明,联合用药可以提高完全缓解率。联合应用较多的有甲酰四氢叶酸(LV)。近年,不少新药应用于直肠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卡培他滨、雷替曲塞、奥沙利铂和伊立替…  相似文献   

7.
妇女非哺乳期间发生的乳头溢液多数是病理性的,这种乳头异常分泌约占各种乳腺疾病的5%~8%,最常见病因是乳管内乳头状瘤,约占总发病人数的一半,其次是乳房囊性病、乳腺导管扩张症及乳腺癌。我院因未开展纤维乳管镜,历来对乳头单导管溢液者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我院自2000~2006年对32例病理性乳头溢液病人进行了术前溢液细胞学检查和乳管造影检查,术中采用正确的定位方式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现将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总结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P)的临床及诊断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主要分布于30~50岁年龄段女性,以30~40岁最多,大多表现为乳头溢液,亦有10%左右表现为不可扪及肿块经B超检查微创活检发现。本组患者中乳腺超声有阳性发现者40.2%,乳腺X线检查有阳性发现者仅10%;纤维乳管镜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5.7%,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对IP的敏感性为74%,特异性为96.3%。本组患者平均随访13.3个月,有25例(4.5%)患者出现同侧复发,复发者均为多发乳头状瘤。结论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多以乳头溢液为主要表现,超声检查有一定诊断价值;X线检查对IP的诊断缺乏特异性,可用于鉴别诊断;纤维乳管镜是诊断IP的首选方法,可辅以TCT检查以提高诊断率。多发乳头状瘤术后有一定复发率,应定期随访,如有复发应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9.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中的常见症状,以往诊断此类疾病多采用乳管造影、溢液涂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活体组织检查等,因不能直观反映病变情况,确诊率较低。纤维乳腺导管镜(fiberoptic ductoscopy,FDS)的应用为诊断乳头溢液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方法。我院2005年11月至2007年4月共诊治乳头溢液3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纤维胆道镜在肝叶(段)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文宇  张雷达 《消化外科》2005,4(4):302-304
肝胆管结石是一种复发率较高、病程较长、解剖生理比较复杂、无自愈倾向的疾病,因可合并肝胆管狭窄以及晚期发生肝胆管癌所以一直是胆道外科有待解决的一个难题。我院自2001年5月至2004年5月用肝叶(段)切除结合纤维胆道镜辅助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乳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表面线圈技术和成像序列的改进,使图像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得到很大提高;通过静脉注射顺磁性造影剂Gd-DTPA后进行多时相双乳快速增强扫描,即目前乳腺MRI检查所常规应用的动态对比增强MRI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不仅可以使肿瘤强化,更好的观察肿瘤的形态和边界,并且可以获得肿瘤组织的强化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有助于对肿瘤的血供进行分析和特征的提取,鉴别肿瘤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间收治的46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GIST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贫血。术前胃镜检查发现肿块27例;肠镜发现肿块5例;CT发现肿块17例;B超发现肿块13例。术中本组术前诊断率10.8%。肿瘤部位:胃27例,十二指肠3例,小肠10例,结肠5例,直肠1例。良性13例,交界性8例,恶性25例(其中肿瘤直径≥5 cm的占20例,<5 cm5例。)行胃楔行切除术13例,近端胃切除术8例,远端胃切除术6例,全胃切除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病变肠段切除14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例,Dixon术1例,旷置术1例。术中均未见淋巴结转移。本组所有恶性患者均未进行放疗或化疗,1例服用格列卫治疗。随访6~48个月,良性和交界性患者无复发;恶性患者中2例胃恶性间质瘤术后26个月死于肝转移,1例结肠恶性间质瘤术后死于局部复发、腹腔转移。结论:GIST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内镜和CT、超声是临床检查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切除范围决定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的结果和肿瘤大小等指标对其良、恶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ȵ�����404�����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53-2007年诊治404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直径<2cm者占79.6%.36.2%的肿瘤位于胰头部,28.2%位于胰体部.35.6%位于胰尾部.18例(4.5%)为恶性胰岛素瘤,34例(9.0%)为多发性肿瘤.96.0%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89.6%血胰岛素/血糖比值>0.3.术前定位检查发现胰岛素瘤敏感性经腹超声检查36.8%,普通平扫CT24.7%,增强CT66.7%,多排螺旋CT胰腺灌注92.7%,MRI 31.6%,生长抑素受体显像33.3%,超声内镜(EUS)79.1%,选择性动脉造影(SAG)84.6%,经皮经肝门静脉置管取血(眦)测定胰岛素88.1%,动脉刺激静脉取血(ASVS)测定胰岛素87.0%.术中定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细针穿刺活检89.2%,术中超声(包括腹腔镜超声)检查90.0%.73.1%的病例可行肿瘤的局部摘除术.结论 多排螺旋CT胰腺灌注是目前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首选方法.随着微创外科技术在胰腺外科中的应用,对部分条件适宜的病例可选用腹腔镜手术,但对多发胰岛素瘤仍应仔细开腹探查,避免遗漏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