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复方鹿仙草糖浆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的鹿仙草亦为蛇菰葛蕈、葛乳等,拉祜族称之为“人头七”,是民间拉祜族医生的一种常用药材。复方鹿仙草糖浆的配制,使鹿仙草对神经衰弱和肝功受损患者的疗效更为显著,剂型的改变使患者更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四川、云南、湖南等省区,将蛇菰科寄生肉质草本植物蛇菰Balanophorajaponica Mak.的干燥肉质全草当肉苁蓉使用。《本草纲目》称之为葛花菜。因木品全草呈深红色,四川称之为"红血莲"。本品呈肉质草本,高10~20 m,直径1~1.5 cm。叶为螺旋状互生,着生在花茎上,呈鳞片状,茎为块状,球形。  相似文献   

3.
《肘后备急方》又名《葛仙翁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晋·葛洪撰,约成书于三世纪末。本书初名《肘后救卒方》后经梁·陶弘景增补,得一百一方,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后又经金、杨用道摘录编入《证类本草》的单方,取名《附广肘后方》即《肘后备急方》的定本。共八卷,七十节,书名“肘后”即随身携带之意,“备急”即临床应用立时索取。甚似近代之急症册。 (一)急症的病因《肘后备急方》对急症病因学是有一定贡献的。书中记载了:1、生物因素,如“毒疠之气”和“寒热诸症”等属之;2、物理因素,如“睛为所伤损破”和“杂物鲠不下”等器械伤睛,杂物伤及食道所致的急症  相似文献   

4.
巢元方     
巢元方,约生于公元六世纪后半期,隋大业年间(605—616年)任太医博士。他的医术很高明,《隋炀帝开河记》中曾记有他的医疗事迹:隋朝大总官麻叔谋患“风逆病”,起坐不得,头晕作恶,不能饮食。隋炀帝请他诊治,他诊断为“风入腠理,病在胸臆”。处方用嫩羊肉蒸熟,掺上药末食之,果然病得痊愈。以后每杀羊羔,同杏酪五味,日食数枚,病即不复发。隋大业年间,巢元方奉赦编纂了《诸病源候论》一书。但根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该书作五卷,题吴景贤撰。《旧唐书·经籍志》则题《诸病源候论》50卷,吴景撰;《新唐书·艺文志》则记载《吴景诸病源候论》50卷,又载有《巢氏诸病源  相似文献   

5.
思茅蛇菰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戴忠  王钢力  刘燕  张继  林瑞超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4):1131-1132
<正>思茅蛇菰Balanophora simaoensis为蛇菰科蛇菰属植物,寄生,别名鹿仙草,为云南思茅地区传统的民族用药。收载于《中华本草》中,具有凉血止血, 清热解毒的功能。主治肺热咳嗽、吐血、疔疮肿毒等。民间也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肿瘤等疾病。蛇菰属植物主要含有三萜类和酚酸类化合物。本研究从其水溶性部分分离得到7个极性较强的化合  相似文献   

6.
拉祜族药“密都那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几年来的调查采集研究结果表明:拉祜族药鹿仙草又名“密都那此”,为蛇菰属(Balanophora)植物,思茅、西双版纳州共有6个种,它们是:(1)杯茎蛇菰(B.subcupularis.)(2)滇南蛇菰(B.kainantonsis.)(3)疏花蛇菰(B.laxiflara.)(4)宜昌蛇菰(B. henryi.)(5)思茅蛇菰(B.simaoensis.)(6)隐轴蛇菰(B. cryptocaudex.).  相似文献   

7.
公元1624年,明·张介宾撰《景岳全书》,卷五十一,“新方八阵,因阵”,载一“肠痈秘方”,方中有“石(虫葛)蚆”一药,并云“此草药也”.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五“石蛤蚆”条中收载有景岳这一“肠痈秘方”,文字相同,唯方中改石(虫葛)蚆为石蛤蚆.由于石(虫葛)蚆(石蛤蚆)是草药名,人多不知,数百年来,该秘方的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本文意在搞清该药之基原.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皮肤病.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性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常伴有明显神经痛.本病最早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其后医书多有记载,但病名各异,如明代《证治准绳》称为“火带疮”、“缠腰火丹”,明代《外科启玄》称为“蜘蛛疮”,清代《外科大成》称为“蛇串疮”.  相似文献   

9.
银屑病属中医学“白疤”的范畴,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学文献记载的“松皮癣”、“干癣”、“蛇虱”、“白壳疮”、“银钱风”等病,描述的症状与现代医家所描述的银屑病基本接近。如《诸病源候论·疮病诸候·干癣候》载:“干癣但有匡郭,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  相似文献   

10.
灯草灸为主综合治疗带状疱疹10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之证治,早在1500多年前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就有记载。因簇集水疱每多缠腰而发,故西医称“带状疱疹”,中医称“缠腰火丹”,民间称为“蛇缠”。本人现将2001年以来用灯草灸为主综合治疗带状疱疹103例的资料,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砂浴疗法,是以河砂、海砂或田野之砂作为一种介质向机体传热,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独特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在很早以前,我国医籍就有所记载。如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三》治落水死方曾说道:“熬砂覆死人,面上下有砂,但出鼻口耳,砂冷湿即易。”陈藏器《本草拾遗》中对此也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尔后,唐慎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引三十五种陈藏器余曰:“六月河中诸热砂,重风湿顽痹不仁,筋骨挛缩,脚疼冷风掣瘫缓,血脉断绝。取干砂日暴令极热,伏坐其中,冷则更易之,取热彻通汗,然后随病进药及食,忌风冷劳役。”这就将砂浴疗法的适应症引伸到风湿性关节炎一类疾患  相似文献   

12.
思茅蛇菰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忠  王钢力  王峰  马双成  林瑞超 《中草药》2005,36(6):830-831
思茅蛇菰B a lanophora sim aoensis S. Y. Changet T am.为蛇菰科蛇菰属植物,别名鹿仙草,为云南思茅地区传统民族用药,资源丰富。收载于《中华本草[》1]中。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功能。主治肺热咳嗽、吐血、肠风下血、风热癍疹、腰痛、疔疮肿毒等。民间也用于治疗肝炎、肿  相似文献   

13.
鱼鳞病,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顽疾。祖国医学医经文献很早就有对本症的记载。《金匮要略》名为“肌肤甲错”。《诸病源候论》称谓为蛇身、蛇皮、蛇鳞。后世又依证状有蛇胎、蟾皮症和蛤蟆皮等异名。现代西医学称鱼鳞病是一种先天性皮肤角化异常,认为自幼发生,持续终生,似乎判为不治之证。笔者自58年5月诊治第一例鱼鳞病至今,计治12例,本着辨证施治的原则,取得了显著疗效。一般资料,年令最小者5个月,最大者76岁。病程最短为5个月,最长为60年。20岁以  相似文献   

14.
都修波 《中医研究》2009,22(2):12-14
祖国医学对胎教的论述历史悠久,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胎病”的论述,至西汉贾谊在《新书·胎教》中有“周后妃任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喧,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骂,胎教之谓也”,“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的记载,明确提出胎教的概念。北齐·徐之才《逐月养胎法》、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及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都对胎教作了详细的论述,由此成为一种学说而受到后世医家的重视和推崇。  相似文献   

15.
李时珍曾任楚王府奉祠所奉祠正。《本草纲目》第1卷《历代诸家本草·本草纲目》有记载。《白茅堂集》卷之38本传有简略的记述:“……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世子暴厥,立活之。……”楚王是谁,原文没有说明。一些学者作了考证,确定为恭王朱英(火佥)。首先提出此说的是吴云瑞(见《李时珍传略注》,载《中华医学杂志》1942年第28卷第10期)。今人撰写李时珍传记,凡提及聘请李时珍任王府奉祠所奉祠正之楚王,几乎皆采  相似文献   

16.
砂浴疗法砂浴是以河砂、海砂或田野砂向机体传热,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疗法。这种疗法在唐代就有所记载,如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三》治落水死方载:“熬砂覆死人,面上下有砂,但出鼻口耳,砂冷湿即易”。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对砂浴疗法也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尔后唐慎微在《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引陈藏器三十五种余曰:“六月河中诸热砂,重风湿顽痹不仁,筋骨挛缩,脚疼冷,风掣瘫缓,血脉断绝。取干砂日暴令极热,伏坐其中,冷则  相似文献   

17.
《肘后备急方》论灸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肘后备急方》又名《肘后救卒方》、《肘后救急方》、《肘后急要方》、《肘后要急方》、《葛仙翁肘后备急方》 ,简称《肘后方》 ,是东晋·葛洪所著 ,约成书于公元三世纪末至四世纪初。葛洪将晋以前近千卷医方选而集之 ,著成《玉函方》百卷 ,又从中采其要约 ,为《肘后备急方》三卷 ,多选易得之药 ,且可悬于肘后 ,以备救卒发急症之需 ,故名之。《肘后方》收录的治法以实用易普及为宗旨 ,使“贫家野居所能立办” ,其方药多有“便、廉、验”的特点。灸法作为一种常人易掌握的方法 ,倍受青睐。葛洪在序中云 :“又使人用针 ,自非究习医方 ,素识明…  相似文献   

18.
1、《唐六典》卷三记载的土贡药材品种:在卷三《尚书户部》记载道:“凡天下十道,任土所出而为贡赋之差。”作者根据书中所载,把药材所出州土列表,共列举了89种。2、药材多为延年药、保健药:作者就《唐六典》卷三记载的土贡药物和《千金翼方》对这些药物主治、功效的记载进行比对,试图阐述这些药物的功效,《千金翼方》没有记录的药材品种,则参考其他医书。  相似文献   

19.
又案:仲景书称为“论广汤液”,而仲景所广者,自谓其为“伤寒”为“卒病”。则《汤液经》中,自亦必有伤寒,有卒病。因思《汤液经》中之诸可不可篇,为论中风、伤寒、温病、风温四种,即《太阳篇》篇首题论之所揭示者也。此四种,旧医通谓为“伤寒”。仲景之所谓“伤寒论”,必即谓诸可不可篇;“卒病论”必即谓《痤、湿、喝》等篇。又因见叔和初撰之诸  相似文献   

20.
尹向成 《家庭中医药》2007,14(10):70-71
《晋书》记载:菰菜、莼羹、鲈鱼脍即江南三大名菜,至今仍流传。菰菜,即今之茭白。属禾本科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别名菰、菰首、茭笋、菰手、菰笋、茭瓜等。古时称蒋草、雕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