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围神经刺激器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神经阻滞中可使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帮助定位以提高神经阻滞的成功率。本文介绍周围神经刺激器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适应证及优缺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闭孔神经阻滞是膀胱肿瘤电切手术前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最有效方法,但由于是盲式操作,临床上麻醉失败或阻滞不全也时有发生.我们利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行闭孔神经阻滞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周围神经刺激器用于小儿臂丛神经阻滞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我科自 1999年 8月以来使用B/BRAUN公司的周围神经刺激器和stimuplex针行小儿臂丛神经阻滞的定位 5 8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5 8例患儿年龄 3~ 12岁 ,其中男 39例 ,女19例 ,ASAⅠ~Ⅱ级 ,均行上肢手术。方法 本文采用肌间沟入路或腋路法 ,常规皮肤消毒 ,将周围神经刺激器 (stimuplex dig ,B/BRAUN公司 ,德国 )的正极通过一个电极片与患儿胸部皮肤相连 ,负极与绝缘穿刺针连接 ,当针尖刺入皮肤后 ,周围神经刺激器以 1HZ的频率、1 5mA/ 0 1ms的输出电流刺激神经 …  相似文献   

4.
周围神经刺激器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但由于是盲探式操作,临床上阻滞不全或麻醉失败也时有发生。本研究观察周围神经刺激器在60例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使用效果,旨在提高上肢手术的麻醉技术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神经刺激器在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神经刺激器可准确定位臂丛神经,提高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和安全性.神经刺激器于1912年首次用于实施经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1962年,Greenblatt首次将便携式神经刺激器应用于临床.神经刺激器根据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专为周围神经刺激定位而设计的周围神经刺激器(peripheralnerve stimulator,PNS),如Stimuplex(B.Braun);另一类兼用于神经刺激定位和评价神经肌肉功能,如Digistim 3(NeuroTechnology),Digistim 3 plus(NeuroTechnology),Innerva-tor(Fisher&Paykel),Sparkie(Dupaco)等.  相似文献   

6.
神经刺激器在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7.
神经刺激器在外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周神经阻滞是常用的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方法,利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可使神经阻滞定位更加准确,提高阻滞 的成功率。本文介绍神经刺激器的工作原理、临床应用及评价。  相似文献   

8.
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神经阻滞对下肢手术患者MAP、HR及SpO2的影响。方法45例股骨中段以下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神经阻滞;B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C组,单侧腰麻。A组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以2mA强度刺激,出现相应区域肌群收缩后渐减至0.3mA仍有收缩,回抽无血无液,给试验量3~5ml确定位置正确,一次注入0.5%罗比卡因20~25ml,记录术中MAP、HR、SpO2,并与B、C组相比较。结果A组MAP、HR在手术过程中较B、C组平稳(P<0.05,P<0.01)。三组间SpO2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肢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手术中定位准确,生理干扰小,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神经刺激器在外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外周神经阻滞是常用的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方法,利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可使神经阻滞定位更加准确,提高阻滞的成功率。本文介绍神经刺激器的工作原理、临床应用及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周围神经刺激器(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or,PNS)引导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肘部尺神经松解术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不同的注药方法(2点注药或3点注药)对神经阻滞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肘管综合征拟行肘管切开尺神经松解前置的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点注药组(30例)和3点注药组(30例)。2点注药组定位在桡神经和肌皮神经,3点注药组定位增加正中神经。臂丛神经阻滞成功被定义为肘部远端5支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感觉阻滞完全,比较2组在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和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3点注药组的阻滞成功率(95.5%)要高于2点注药组(54.5%,P〈0.01),两组间差异主要由于2点组的正中神经阻滞率较低。但2组的外科麻醉完全率并无显著差别。结论 神经刺激器辅助的多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可有效地用于肘部尺神经松解前置术,对于这一术式,定位肌皮神经和桡神经2支神经足以满足外科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何爱忠 《中国科学美容》2011,(6):117-117,119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的手术实用范围及麻醉效果。方法先据解剖用探笔模式测到体表相应位置,再用刺激针模式直至要探寻的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群发生有节律的颤搐,调小电流至接近神经。定位准确后,回抽注射器无回血、液体和气泡即注入局麻药。结果 109例使用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无痛率(95/109)为88%,轻微疼痛率(11/109)为10%,无痛与轻微疼痛两者达98%。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的神经阻滞,神经定位指标明确、客观,绝大多数患者效果确实。  相似文献   

12.
神经刺激器定位用于下肢外周神经阻滞麻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外周神经刺激器的应用,是神经阻滞麻醉的一个重要进展。我科自2005年2月采用该技术用于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现将应用于下肢神经阻滞的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闭孔神经阻滞是膀胱肿瘤电切手术时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最有效方法。但由于是盲式操作,临床上麻醉失败或阻滞不全时有发生。我院2001年2月~2003年5月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行闭孔神经阻滞,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在神经刺激器指导下实施不同下肢神经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18~58岁股骨下段以下的下肢手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坐骨神经加股神经阻滞组(N1组)、坐骨神经加股神经加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组(N2组)、坐骨神经加腰大肌肌间沟阻滞组(N3组)与脊麻组(S组)。用不同电流强度刺激指导穿刺,比较神经阻滞的起效和持续时间、阻滞的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N2、N3组止血带反应明显轻于N1与S组。N1、N2和N3组的感觉与运动阻滞时间均明显长于S组(P<0.01)。电流的强度与起效时间呈正相关。结论神经刺激器电流强度在0.25~0.30mA时麻醉效果满意。坐骨神经加股神经加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和坐骨神经腰大肌肌间沟阻滞用于股骨下段以下的下肢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坐骨神经加股神经阻滞适用于股骨下段以下短小手术,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阻滞器在闭孔神经阻滞麻醉下膀胱肿瘤电切术中使用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15例在骶丛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中出现闭孔神经反射时,加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在监测下行闭孔神经阻滞麻醉。结果:14例闭孔神经反射消失,1例仍有轻微的内收肌痉挛。加用副闭孔神经阻滞麻醉后,肌肉痉挛消失,继续行TURBt,再无一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结论:利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行闭孔神经阻滞,可以提高闭孔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和质量,有效地避免在TURBt中因闭孔神经反射导致的膀胱穿孔和神经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6.
外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在小儿臂丛阻滞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儿上肢及手部手术常因患儿恐惧及不能说出准确的“异感”而放弃经济有效且有利术后镇痛的臂丛阻滞,而用外周神经刺激器则可使麻醉科医师不依赖患儿的特定信息,使患儿在镇静镇痛状态下接受阻滞。本文拟对小儿在镇静镇痛状态下,用外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观察。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 2 0 0 0~ 2 0 0 2年采用神经刺激器对 1 2 0例老年股骨颈、粗隆间骨折病人进行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1 2 0例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病人 ,ASAⅠ~Ⅲ级 ,其中男 5 2例 ,女 6 8例 ,年龄 6 5~ 95岁 ,体重 5 5~85kg。接受切开内固定术 36例 ,手法复位外固定术 84例。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 ,静注氟哌利多 2 .5~5mg、芬太尼 0 0 5~ 0 .1mg ,术中常规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方法 周围神经刺激器 (B/BRAUN ,TIM UPLEX0 1G) ,频率 1~ 2Hz,电流强度…  相似文献   

18.
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比较外周神经刺激器 (PNS)定位技术与异感定位技术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BPB)的成功率 ,以及罗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  4 5例拟行前臂、腕、手掌及手指部位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15例。Ⅰ组采用PNS定位 ,当刺激到桡神经、尺神经或正中神经中的任意一支神经时予以阻滞 ;Ⅱ组采用PNS分别定位到两支神经时予以阻滞。局麻药均为 0 5 %罗比卡因。Ⅲ组采用异感定位 ,局麻药为 0 5 %布比卡因。结果 三组患者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分别是( 2 0 4± 3 3 )、( 14 5± 3 2 )和 ( 2 9 1± 4 0 )分钟 (P <0 0 1)。与Ⅰ组、Ⅱ组相比 ,Ⅲ组对桡神经阻滞的有效例数最少 (P <0 0 5 )。布比卡因比罗比卡因运动阻滞完善 ,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长 (P <0 0 1)。PNS定位组神经阻滞成功率显著高于异感定位 (P <0 0 1)。三组镇痛持续时间无区别。结论 PNS定位较异感定位更精确 ,阻滞成功率高 ;两点定位给药较一点定位给药阻滞起效快 ;罗比卡因比布比卡因起效快 ,运动阻滞轻 ,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传统的异感法和外周神经刺激器法在锁骨手术时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锁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传统肌间沟组(A组)和神经刺激器(PNS)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以传统异感法定位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再行颈浅丛神经阻滞;B组以PNS定位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再同A组行颈浅丛神经阻滞。局麻药为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臂丛阻滞剂量为20~30 ml,颈浅丛阻滞剂量为5ml,记录并比较两组麻醉起效维持时间、麻醉效果、辅助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B组感觉消失时间(T1)、运动消失时间(T2)短于A组(P〈0.05),镇痛时间(T3)、运动阻滞时间(T4)长于A组(P〈0.05),B组麻醉效果优于A组。结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颈浅丛阻滞可以满足锁骨手术麻醉需要,PNS辅助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能提高臂丛阻滞效果,延长术后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2001年起将周围神经刺激器用于小儿臂丛阻滞麻醉的穿刺定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