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应用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辅助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61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所有患者均予HDLF方案化疗2个疗程,出现的不良反应予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每程化疗前3d起输注参麦注射液,化疗结束24h后加用GSH,两药均连用14d。对照组不加用参麦注射液与GSH。在第二程结束后3周进行不良反应比较。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且程度轻,在对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肝功能的影响方面明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参麦注射液及GSH后明显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723-4724
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从就诊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62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肌苷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探究不同方法治疗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及肝损害发生例数的差异性。观察组肝功能相关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肝损害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现象,阻断了肝损害的发展进程,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肺癌化疗中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100例肺癌患者,研究组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联用肌苷。研究患者化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化疗后两组肝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后,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尿素氮与血清肌酐平均值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有效预防肺癌化疗引起的肝肾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研究组。模型对照组和研究组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造成ALI,然后在20 min内复苏,研究组复苏时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假手术组只进行相应的手术操作。测定各组大鼠动脉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巨噬细胞(pulmonary alveolar macrophages,PAM)和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PMN)总数、BALF中蛋白含量和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计算肺组织含水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复苏后模型对照组、研究组血浆中TNF-α含量、BALF中的蛋白含量和PMN总数、肺组织含水率显著升高,SOD含量显著降低,但研究组的变化程度均显著小于模型对照组。光镜下可见,模型对照组肺组织间质水肿、细胞浸润明显,而研究组肺组织的上述改变较轻。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SD大鼠的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多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急性胰腺炎多脏器功能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4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GSH组和对照组。GSH组加用GSH1.2g/d静脉滴注,其余治疗两组相同。于治疗前和治疗第8d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介质及血浆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和IL-6均较治疗前下降,而GSH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均〈0.05)。两组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和尿素氮(BUN)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且GSH组前3项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而GSH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均〈0.05)。结论GSH对急性胰腺炎时肝、肾、心脏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668-4669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小鼠盐酸吸入性急性肺损的保护机制。选取大鼠60只,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只,分别造模为生理盐水吸入组,稀盐酸吸入致肺损伤组,还原型谷胱甘肽干预组,观察三组大鼠病理结果、W/D、TGF-β、IL-6和TNF-a水平。B组大鼠肺组织水肿,弥漫性出血状态,肺泡隔明显增厚,中性粒细胞浸润;C组大鼠肺组织毛细血管轻度扩张、充血,肺间质轻度水肿,轻度炎性细胞浸润;B、C两组大鼠W/D、TGF-β、IL-6和TNF-a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W/D、TGF-β、IL-6和TNF-a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可通过抑制TGF-β,改善机体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等机制达到对抗盐酸吸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3例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心肌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1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高压氧、能量合剂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800mg,每日1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CK-MB、cTnI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一氧化碳中毒性心肌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殷芳  宁珠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28-3829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36例肝癌接受TACE后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还原形谷胱甘肽,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醛酸内酯。治疗3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TACE术后并发症,治疗组较对照自觉症状改善更明显,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TACE术后肝损害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毒鼠强(TET)中毒大鼠心脑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GSH预处理组,每组10只。通过TET灌胃染毒大鼠制备动物实验模型,染毒前30 min分别给予对照组、GSH预处理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及GSH(1 000 mg/kg),观察各组大鼠的心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脑组织γ-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水平。结果:GSH能明显延长TET染毒大鼠的惊厥潜伏期、缓解中毒症状、降低中毒大鼠的病死率,增加脑组织GABA的水平、减少NSE释放,减轻染毒大鼠心脑组织损伤。结论:GSH对TET中毒大鼠有保护作用,为进一步的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肝功能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4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GSH组(n=23)和对照组(n=23)。GSH组使用GSH1.8g/d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40mL/d静脉点滴,其他治疗两组相同,疗程均为7d。于治疗前和治疗第8天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浆生化指标(AST、ALT、γ-GT)。结果 GSH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AST、ALT、γ-GT、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浆AST、ALT、γ-GT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GSH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GSH组TNF—α、IL-6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 GSH对严重多发伤时肝功能损伤有良好的保护功能,其作用机制与下调TNF—α和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于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的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对照方法将124例患者分成二组,预防用药组72例,在化疗时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52例单纯应用化疗,等出现肝损害再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肝损害发生率差异,并评价此药治疗肝损害的疗效。结果:预防用药组肝损害有14例,发生率19.4%,继续应用2周,复查肝功示10例达显效标准,4例达有效标准。对照组肝损害有22例,发生率43.2%,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两周后,有8例达到显效标准,10例达有效标准。两组比较在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预防组肝损害程度较对照组轻,治疗后易恢复正常。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治疗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肝功能损害的治疗价值。方法将5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肝功能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d.qd.ivgtt,其余治疗两组相同。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等,并观察临床病情。结果Ⅰ组AST、ALT、PT较Ⅱ组明显好转(P<0.01);Ⅰ组AST、ALT好转率较Ⅱ组高(P<0.05)。结论还原型谷甘肽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肝功能损害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EchT)后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的改变。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荷瘤大鼠治疗前后T细胞表面抗原(CD3、CD4、CD8)及应用免疫试剂盒检测外周血IL-2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荷瘤大鼠治疗前CD3^ 、CD4^ 、CD8^ 、CD4^ /CD8^ 、外周血IL-2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电化学治疗后CD3^ 、CD4^ 、CD8^ 、CD4^ /CD8^ 均有所回升,外周血IL-2水平回升。结论 荷瘤大鼠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电化学治疗可纠正免疫紊乱,提高大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海洋肽对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依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0年3-11月66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在正常饮食基础上,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海洋肽制剂和乳清蛋白制剂21d,进行肝肾功能、营养状况及免疫指标的测定。结果干预前后两组肝肾功及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在正常范围内。试验组干预后体质指数(bodymass index,BMI)、上臂围、上臂肌围、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转铁蛋白较干预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和三头肌皮褶厚度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MI、PA的前后差值较对照组高(P〈0.05),而其他指标差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组间免疫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洋肽作为部分氮源应用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对患者的内脏蛋白、人体测量等均有一定的营养改善作用,但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不明显,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化疗后的血液肿瘤患者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CD64(neutrophil CD64,n CD64)平均荧光强度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n CD64平均荧光强度,并测定部分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值作为对照;通过连续动态监测部分血液肿瘤患者外周血n CD64平均荧光强度,分析其与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n CD64的表达不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P0.01),感染组、动态监测组n CD64平均荧光强度及PCT、CRP值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1);n CD64平均荧光强度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PCT及CRP。结论:n CD64平均荧光强度可作为化疗后血液肿瘤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流式细胞仪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进行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检测,结果发现恶性肿瘤患者的CD3^-、CD4^-细胞、NK细胞活性和CD4^-/CD8^-细胞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8^-和细胞高于对照组。化疗后各检测指标有升有降,其中多数患者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CD3^-、CD4^-细胞同步减少者较负步增多者有较高的感染率。流式细胞术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监测,具有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529-3531
目的对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44例我院肝血管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开腹肿瘤切除术,观察并对比两种治疗方式治疗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总费用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血管瘤患者予以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手术质量、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降低患者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方法】所有患者根据其治疗的情况分为初治患者组、巩固化疗患者组、复发难治患者组,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QLQ-C303.0生活质量中文版对10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化疗期间,67例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和社会功能受损严重,评分等级处于差25.2%(27/107)和非常差37.4%(40/107)的等级。相反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状态、躯体功能大部分处于良好状态,其中认知功能最好,89.7%(96/107)的患者认知处于好和非常好的状态,67.1%(7z/107)、77.6%(83/107)、73.9%(79/107)患者的角色功能、情绪状态、躯体功能处于好和非常好的等级。在各项躯体症状领域中,64.48%(69/107)、80.37%(86/107)、57.94%(62/107)、67.29%(72/107)患者有中重度的便秘、恶心呕吐、缺乏食欲、疲乏等症状。三组患者在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在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状态评分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躯体症状评分,疲乏、疼痛、呼吸困难、失眠、腹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症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化疗期间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须引起家庭、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9.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is a significant problem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Chemotherapeutic drugs distribute through the cyto- and nucleoplasm of drug-sensitive cells but are excluded from the nucleus in drug-resistant cells, concentrating in cytoplasmic organelles. Weak base chemotherapeutic drugs (e.g., anthracyclines and vinca alkaloids) should concentrate in acidic organelles. This report presents a quantification of the pH for identified compartments of the MCF-7 human breast tumor cell line and demonstrates that (a) the chemotherapeutic Adriamycin concentrates in acidified organelles of drug-resistant but not drug-sensitive cells; (b) the lysosomes and recycling endosomes are not acidified in drug-sensitive cells; (c) the cytosol of drug-sensitive cells is 0.4 pH units more acidic than the cytosol of resistant cells; and (d) disrupting the acidification of the organelles of resistant cells with monensin, bafilomycin A1, or concanamycin A is sufficient to change the Adriamycin distribution to that found in drug-sensitive cells, rendering the cell vulnerable once again to chemotherap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cidification of organelles is causally related to drug resistance and is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sequestration of drugs in acidic organelles and subsequent extrusion from the cell through the secretory pathways contribute to chemotherapeutic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凝血功能的影响。随机留取正常凝血血浆标本及其混合血浆标本,加入常规剂量及各浓度梯度GSH,采用凝固法检测加药物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间(TT),统计分析加药前后PT、APTT、FIB及TT检测结果的差异,并对其检测结果与GSH的浓度作线性回归分析;随机抽取常规剂量给药21例患者,采集给药前后血液标本,统计分析给药前后血浆PT、APTT、FIB及TT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体外试验中,加入常规剂量(500mg/L)GSH后血浆FIB、APTT、PT及TT检测结果与加药前检测结果之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当加入的GSH浓度分别达2.5、2.5、10、1280mg/L时,FIB、APTT、PT及TT、的测定结果与加药前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4项测定结果与血浆中加入的GSH浓度存在线性关系;21例试验患者用药后血浆FIB、APTT、PT及TT检测值与用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共19例FIB、20例FT、20例TF和21例APTT检测结果高于用药前。结论:在体内外实验中,GSH可以影响凝血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