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的HPV感染与各级别CIN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7年11月~2009年12月妇科门诊就诊患者中经组织学检查确诊为CIN的患者共284例。HPV基因型的检测采用PCR扩增、基因芯片探针杂交分型检测法。结果:随CIN级别进展,HPV感染率逐渐升高。CINⅠ中主要为LR-HPV感染;CINⅢ中主要为单一高危型HPV-16感染,HPV-58为第二优势感染的基因型。HPV-16感染率在CINⅠ与CINⅡ、CINⅡ与CINⅢ之间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CIN病情发展和病变严重,HPV感染率逐渐升高,HPV感染的基因型不同,引起CINⅠ的HPV基因型主要为HPV-11、6,引起CINⅡ的HPV基因型主要为HPV-16、6,引起CINⅢ的HPV基因型主要为HPV-16、58。HPV-16感染率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级别之间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及病毒载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南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78例宫颈癌患者为A组,7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B组,另选78名同龄健康人员为C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及HPV DNA载量,比较不同组中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及HPV DNA载量。结果宫颈癌患者(A组)HPV16、HPV18、HPV33检出率分别为88.46%、73.08%、32.05%,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B组)HPV6/11检出率14.10%,其它两组没有检出。HPV DNA载量方面,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 147.12,P<0.05),同时A组中不同宫颈癌分期及B组中不同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患者的HPV D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及病毒载量明显异于健康同龄妇女,且宫颈癌分期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分期对其表达也有较大影响,应重视上述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Luminex XMAP系统的液相芯片技术在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检测中的临床价值,调查山东地区女性生殖道HPV感染情况及最常见的基因型。方法 取妇科门诊就诊者宫颈脱落细胞2925例,采用液相芯片技术进行HPV基因型检测,96孔板操作,26种亚型1次呈现。639例患者同时做病理诊断,按组织病理学分为细胞学正常组、炎症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CINⅠ-Ⅱ组、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癌组。通过HPV DNA亚型分布结合病理诊断,分析山东地区HPV感染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HPV总感染率36.0% (1054/2925),26种基因型检出23种,按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16(26.75%),HPV-52 (25.75%),HPV-58(10.47%),HPV-18(8.87%)和HPV-11(6.94%)。其中高危型感染占87.32%,低危型13.68%;单一型感染698例(66.22%),多重感染356例(33.78%),低危亚型11、6多与高危型多重感染。1054例HPV阳性患者中,261例(24.8%)为21~25岁女性,随年龄增大阳性例数减少, 52例(4.9%)为51~67岁女性。各病理组HPV阳性率及多重感染率依次为正常组23.37%、4.89%,炎症组33.08%、7.14%,CINI组54.54%、18.18%,CINⅠ-Ⅱ组57.14%、28.57%,CIN Ⅱ组82.61%、41.30%,CINⅢ组91.30%、43.37%,宫颈癌组100%、38.46%。以组织病理学为确诊标准,液相芯片HPVDNA检测CINⅡ、Ⅲ和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88.57%、76.63%、68.89%和92.16%。结论 所选山东地区高危人群HPV感染的常见基因型是16、52、58、18、11、6、56、31。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感染率及多重感染有增加趋势,HPV阳性以年轻女性多见。液相芯片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临床诊断及大规模筛查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亚型感染在崇左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中是否具有区域特异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崇左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因宫颈疾病就诊患者4877例,对宫颈脱落细胞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江门地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瘤样病变(CIN)的相关性,以提高宫颈癌的诊断率。方法:2009年1月~2010年3月对宫颈异常的女性患者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及宫颈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宫颈柱状上皮外移中高危型HPV的检测率是18.2%,在宫颈异常组中的表达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高危型HPV的检测率随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程度增高而升高,各组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危型HPV的感染与CIN密切相关,高危型HPV的检测是早期诊断宫颈病变和宫颈癌一个主要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湿疣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相关性。方法:对219例可疑宫颈病变患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并送病理。结果:219例患者有174例有宫颈湿疣,其他45例为宫颈非特异性炎症。174例宫颈湿疣中有76例伴有CIN,占43.7%,其中CINⅠ25例,CINⅡ~Ⅲ51例,发生率分别为14.4%和29.3%。45例宫颈非特异性炎症患者中有6例伴有CIN,占13.3%,其中CINⅠ4例,CINⅡ~Ⅲ2例,发生率分别为8.9%和4.4%。宫颈湿疣伴CIN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宫颈非特异性炎症伴CIN的发生率(P<0.01)。结论:宫颈湿疣常伴有CIN,应积极治疗,阻断其进一步发展为宫颈浸润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4年9月期间武汉市商业职工医院妇产科就诊并住院治疗的324例HPV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HPV感染情况、HPV亚型分布情况和病变程度进行分析与探究。结果高危型HPV感染率前三种亚型依次为HPV16、HPV58、HPV52型,感染率依次为26.79%、21.46%、19.13%;低危型HPV感染率前三种亚型依次为HPV11、HPV53和CP8304,感染率依次为19.63%、8.65%和4.33%;CINⅠ患者中感染HPV前3位依次为HPV16(25.00%)、HPV58(20.83%)、HPV52(14.58%),感染CINⅡ与CINⅢ亚型前3位亚型依次为HPV16(56.60%)、HPV58(18.87%)和HPV33(11.32%);低危型HPV亚型感染较高危型HPV感染(A组或C组)或混合HPV感染(B组),宫颈病变的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16亚型(OR=7.321,P0.05)与HPV52(OR=5.47,P0.05)是HPV感染患者发生高瘤变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患者CIN病情较严重,HPV16、HPV58、HPV52是导致CINⅠ患者的主要因素,HPV16、HPV58和HPV33是导致CINⅡ、CINⅢ的主要因素;HPV16亚型与HPV52感染是患者发生高瘤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Ⅰ期患者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妇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宫颈CINⅠ、宫颈CINⅡ、宫颈CINⅢ和宫颈癌Ⅰ期患者2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 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95.3%、94.1%、91.5%和87.5%,各级别之间高危型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之间高危型HPV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高危型HPV转阴率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之间高危型HPV平均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CINⅠ、宫颈CINⅡ、宫颈CINⅢ和宫颈癌Ⅰ期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高,治疗后宫颈各级别病变高危型HPV的转阴率高,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高危型HPV的转阴率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患者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亚型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导流杂交方法对91例CIN和宫颈患者进行HPV分型,分析HPV亚型的检出情况。结果 91例样本均有HPV亚型被检出,其中单一型感染66例(72.5%),多重型感染25例(27.5%),检出率较高的HPV亚型有HPV16型(41.8%)、HPV58型(13.1%)、HPV33型(12.3%)、HPV52型(7.4%)、HPV18型(5.8%)、HPV31型(5.8%),各级CIN和宫颈癌中HPV高危型检出率均较低危型检出率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IN和宫颈癌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运用导流杂交方法可检测HPV多种亚型,其在CIN和宫颈癌的防治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高危型HPV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浙江省瑞安市红十字医院妇科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间经阴道镜取组织活检确诊的CIN Ⅰ、CINⅡ、CINⅢ患者各200例,问卷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并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PV DNA技术(HCⅡ)行高危型HPV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CI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入组病例高危型HPV的感染率达80.33%(482/600).与未感染者相比,感染患者发生CIN的危险度均升高,其中HPV31亚型感染者发生CINⅡ的OR值为11.02,发生CINⅢ的OR值为69.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CIN Ⅰ相比,性伴侣≥2个(OR=1.76,95%CI:1.05~2.96)、感染HPV16(OR=2.70,95%CI:1.77~4.10)和感染HPV 18(OR=1.96,95%CI:1.06~3.63)感染是CINⅡ的独立危险因素;性伴侣≥2个(OR=3.91,95%CI:1.84~8.33)、未使用安全套(OR=1.82,95% CI:1.18~2.80)、感染HPV16 (OR =2.85,95% CI:1.85 ~4.41)、感染HPV18(OR =2.04,95% CI:1.10~3.79)和感染HPV31 (OR=4.17,95%CI:1.66~10.49)是CINⅢ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PV16、HPV18、HPV58和HPV31可能是CIN的主要致病亚型,或可作为癌前病变筛查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宫颈病变中端粒酶活性与高危HPV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高危HPV感染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择宫颈癌、CIN各级及慢性宫颈炎组织标本70例。应用TRAP—PCR银染定性检测端粒酶活性,并进行高危HPVDNA—PCR定性检测。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强端粒酶阳性表达率及高危HPV阳性表达率增加。结论端粒酶活性表达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端粒酶活性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可能通过激活端粒酶诱发癌变。  相似文献   

12.
宫颈上皮内瘤病及宫颈癌与HPV感染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宫颈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病(CIN)和宫颈癌的关系及CIN中HPV感染的年龄分布。方法以HPV通用引物及型特异性引物对HPV及其型别进行检测。结果CINⅠ组,CINⅡ/Ⅲ组及宫颈癌组患者HPV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宫颈炎组,其检出率分别为62.5%、75.5%、83.3%、20%及29.5%。在宫颈上皮内瘤病中,HPV感染主要分布在18~29岁及30~39岁年龄组,与40岁以上年龄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在CINⅡ/Ⅲ及宫颈癌患者中主要检出的是HPV16/18型,检出率分别为61.2%和66.7%;而在CINⅠ组、宫颈炎组和对照组则以检出HPV6/11型为主,检出率分别为49.0%、26.0%和18.0%。结论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病及宫颈癌密切相关,宫颈上皮内瘤病和宫颈癌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07年12月术前诊断CIN行LEEP术者136例,自身对照比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LEEP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结果:136例CIN患者LEEP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者46例(33.8%);不符合者90例(66.2%),其中80例(58.8%)LEEP后病理检查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程度轻,10例(7.4%)程度较重,浸润癌1例。LEEP切缘阳性率6.6%(9/136),手术并发症主要是术后出血,短期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LEEP治疗CIN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并发症少、避免了二次手术和过度治疗,能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在治疗的同时能进行诊断。宫颈锥切术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阳性患者为复发的高危人群,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HPV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不同类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感染状况。方法回顾性研究妇科门诊2520例已确诊的CIN和宫颈癌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HPV分型检测,和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法(HybridCaptureII,HCII)检测高危型HPV,对比低危型HPV6/11和高危型HPV16、18两组型别感染者年龄和宫颈病变程度。结果 (1)2520例女性宫颈拭子HPV总感染1786例,阳性率70.87%;高危型HPV16、181404例,阳性率55.71%;低危型HPV6/11756例,阳性率30%。高危型HPV感染率以宫颈癌组的最高64.29%(P0.005)。(2)在CINI和CINII~III患者的所有年龄组中,20~35岁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50.78%和40.26%;在宫颈癌患者中,35~50岁所占比例最高38.25%。(3)HPV感染的高峰年龄为35岁,HPV阳性率达87.66%(P0.005),并随年龄的增长,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低危型HPV6/11感染的高峰年龄亦35岁,占阳性例数的55.68%(P0.005);高危型HPV16感染的高峰年龄为50~65岁,占阳性例数的12.9%;高危型HPV18感染的高峰年龄为65岁,占阳性例数的40.20%(P0.01)。低危型HPV6/11多见于年轻妇女,而高危型HPV16、18则多见于中老年妇女。(4)在CINI组中,低危型HPV6/11所占阳性例数的比例最高82.42%。在CINII~III及宫颈癌组中,均以高危型HPV16所占阳性例数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7.46%、42%。结论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呈现升高趋势;不同宫颈病变中HPV型别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75例高危病例,经阴道镜检查诊断,行宫颈多点活检,以组织病理学为诊断金标准。结果: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的符合率分别为:宫颈炎84.2%,CINI~II级83.3%,CINⅢ级93.1%和浸润癌100%。结论:通过阴道镜对宫颈细微结构的观察,镜下定位使活检目标更具准确性,提高了活检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道镜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500例CIN患者,对500例CIN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了解病变情况,并和手术病理活检结果对比,观察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诊断符合率。结果阴道镜下活检结果显示,CINⅠ为108例,CINⅡ为177例,CINⅢ为215例,而手术病理活检结果显示,CINⅠ为93例,CINⅡ为167例,CINⅢ为206例,其余34例则为慢性宫颈炎患者23例,浸润性癌11例。阴道镜CINⅠ诊断符合率为83.33%(90/108),CINⅡ诊断符合率为89.26%(158/177),CINⅢ诊断符合率为90.23%(194/215),可见阴道镜对于轻中重度上皮肉瘤样病变诊断符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阴道镜技术对CIN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较为接近,且各分期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22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治疗与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不同治疗方案的随访结果,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5-1999年我院宫颈活检诊断为CIN的235例患者,根据病变程度及本人意愿施以不同的治疗和处理,并对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低度上皮内病变(LGSIL)即CI I中期待治疗组12个月及24个月后自然转常率分别为78.33%和81.67%;期待治疗组与激光治疗组转常率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高度上皮内病变(HGSIL)组中,激光治疗组与LLETZ组及与全子宫切除治疗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而LLETZ组与全子宫切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保证良好依从性的前提下;期待治疗对CIN I患者是一种安全的疗法。LLETZ是治疗HGSIL安全而有效的方法,远期效果有待长期的随访和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LEEP锥切术在宫颈癌前期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应用效果,为控制宫颈癌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实施LEEP宫颈锥切术治疗91例CINⅡ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一年后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及术后复发的情况。结果 91例CINⅡ以上患者锥切后,59例(64.8%)病理未进展,13例(14.28%)病理降级,4例(4.4%)阴性,15例(16.48%)升级;随之15例升级患者继续实施手术治疗,其中14例行全子宫切除,1例行宫颈癌根治术,随访满1年后,未见复发。76例锥切为最终治疗,随访观察1年后仅2例(2.63%)再次出现宫颈病变。结论 LEEP刀宫颈锥切术能准确诊断宫颈病变并能较有效治疗CIN,但锥切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FoxP3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呈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宫颈黏膜HR-HPV负荷量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HR-HPV呈阳性CIN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为研究对象,其中CIN Ⅰ,Ⅱ,Ⅲ各为30例,分别纳入CINⅠ,Ⅱ,Ⅲ组.3组患者的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就诊的HR-HPV呈阴性的正常宫颈组织20例纳入对照组(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HR-HPV负荷量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C2)法进行检测,FoxP3的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Elivision二步法.结果 ①FoxP3在CIN Ⅰ组与CINⅡ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9),在CIN Ⅰ组和CINⅡ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在CINⅡ组与CINⅢ组中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44);FoxP3在各CIN组宫颈上皮中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在各CIN组宫颈间质中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CI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FoxP3在CIN宫颈上皮、间质组织中的表达与宫颈黏膜HR-HPV负荷量呈正相关关系(rs =0.651,P<0.001;rs=0.310,P=0.003).结论 转录因子FoxP3可考虑作为CIN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基质降解素(MMP-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累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CIN发生、发展以及对CIN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30例CIN累腺组织、40例CIN非累腺组织、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MMP-7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累腺CIN组MMP-7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未累腺CIN组和正常组俨〈0.05);MMP-7 mRNA及蛋白无论在CIN累腺组还是非累腺组Ⅲ期中的表达显著高于Ⅱ期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CINⅡ期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累腺CIN中MMP-7高表达可能与宫颈锥切术后复发及发展为浸润性宫颈癌倾向密切相关;MMP-7可作为预测CIN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