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是指乳腺的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乳腺小叶的肉芽肿性病变,由于多以乳腺小叶为中心故又称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1972年由KesslerE等最先报道。目前GM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主,同时配合以中医药综合治疗。现将近几年GM的现代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GL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建库至今发表于CNKI、VIP、CBM及Pub Med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治疗GLM的期刊文献,文献类型限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Meta分析方法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严格筛选,对纳入文献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包括864例GLM患者,其中治疗组443例,对照组421例。Meta分析显示,中医药治疗GLM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治疗[OR=3.11,95%CI (1.92,5.03),Z=4.63,P <0.00001],同样在乳房优良率上比西医治疗有优势(P <0.05),而毒副反应、复发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GLM有较大的优势;现阶段研究文献可能欠严谨,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文献。 相似文献
3.
4.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生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口服避孕药物等因素有关。本病以乳房单发肿块为主要表现,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因此应行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本病治疗应以手术为主,并可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6.
7.
《河北中医》2021,43(7)
目的 观察疏肝消肿散治疗肝郁痰凝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肝郁痰凝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最终完成46例)予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治疗组50例(最终完成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疏肝消肿散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和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48),对照组总有效率76. 09%(35/4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 05)。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 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2组血清IL-6、CRP、TNF-α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凝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调节体液免疫功能、抑制炎性反应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林毅为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学术带头人,全国名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乳腺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2次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第二、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林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乳腺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数十年,对乳腺良恶性肿瘤、增生性疾病、炎性疾病及疑难病症等有深入研究,总结并创制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乳腺病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10.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又称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等,是指乳腺的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小叶的肉芽肿性病变,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炎性疾病。发病率低,易被忽视,关于本病的病因至今尚没有一种定论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临床表现亦缺乏特异性症状,一般均以乳房肿块就诊,极易造成误诊误治,所以本病的诊断尤其重要;超声诊断的资料较多,但无明显的特异性;影像报道较少,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尚无致死性报道,目前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1-3]。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肝消痈汤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顾老经验方疏肝消痈汤口服,1周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三个症状积分比较、WBC、hs-CRP及IL-2、IL-4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4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消痈汤对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手术治疗后有较高的复发率,探讨降低复发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适时切开引流及抗炎治疗,适时行乳腺坏死病灶清除术,术后继续抗炎及巩固治疗。结果达到Ⅰ期愈合患者54例,随访6个月未复发;复发者5例,经过中药去腐生肌换药治疗后愈合,随访6个月,未复发。结论选择正确手术时机能够降低肉芽肿性乳腺炎术后复发率,中西医结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文献中中药治疗肿块期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的用药规律和组方配伍特点。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1980年(维普为收录起始年)至2022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治疗肿块期GLM的文献,严格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利用Excel建立肿块期GLM规范化方药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中药的功效类别、性味归经等进行频数统计分析以及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纳入中药复方47首,涉及中药111味,累计药物使用频次574次,用药频次较高的药物包括柴胡、皂角刺、白芥子、蒲公英、熟地黄等,常用的中药功效类别为理气药、化痰药,四气多为寒、温,五味多为苦、辛,归经前3位分别为肝经、脾经、胃经。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潜在配伍组合共16组,为白芥子、麻黄、熟地黄、炮姜、肉桂、香附的加减组合。聚类分析挖掘出5个核心组方。结论:中药治疗肿块期GLM多采用温阳散结、理气化痰之法。 相似文献
14.
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是一种以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且局限于乳腺小叶为特征的乳腺肉芽肿性炎症病变,病变内无微生物病原菌。既往文献报道认为其发病病因与哺乳史、乳房外伤、口服避孕药物史、乳头内陷,乳腺分泌物过敏,或分支杆菌、棒状杆菌感染有关,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5.
16.
中医联合激素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医联合激素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2017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的83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肿块期31例,脓肿期32例,溃后期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中医外治组18例给予以“提脓祛腐”为核心的外治法治疗,中医外治+激素组30例在中医外治组基础上给予激素治疗,中医内外治+激素组35例在中医外治+激素组基础上给予温阳散结化痰中药内服。观察3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总疗效及不同分期疗效,统计3组患者治疗周期,随访3组患者治愈后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中医外治组、中医外治+激素组、中医内外治+激素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72.2%(13/18)、80.9%(24/30)、85.7%(30/35),中医内外治+激素组明显高于中医外治组(P<0.05),中医外治+激素组、中医内外治+激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外治+激素组和中医内外治+激素组中肿块期与脓肿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中医外治组(P均<0.05),且中医内外治+激素组脓肿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中医外治+激素组(P<0.05);3组溃后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医外治+激素组和中医内外治+激素组肿块期与脓肿期患者治疗周期及中医内外治+激素组溃后期患者治疗周期均明显短于中医外治组(P均<0.05),中医内外治+激素组脓肿期与溃后期患者治疗周期均明显短于中医外治+激素组(P均<0.05)。中医内外治+激素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中医外治组(P<0.05),中医外治组和中医外治+激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治疗更适用于肿块期及脓肿期患者,肿块期疗效最佳,溃后期未发现正向作用。中医内外治联合激素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疗效显著,可显著缩短治疗周期,有助于减少愈后复发。 相似文献
17.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是一种慢性乳腺炎性病变,病程较长,复发率较高,常见于育龄期经产妇女.临床表现多见乳房肿块,伴或不伴疼痛,乳房局部皮色变红,日久可见肿块化脓破溃,甚至形成窦道.病理诊断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贾建东主任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多年,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消痈清化汤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肿块期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肉芽肿性乳腺炎肿块期的5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治疗组予消痈清化汤口服,对照组予抗生素治疗,观察周期为14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肿块体积减小差值,临床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WBC、NEUT、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体积减小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总体疗效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痈清化汤疏肝化痰、化瘀消痈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肉芽肿性乳腺炎肿块期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具有炎症表现的慢性乳腺疾病,因其发病率的增长而逐渐受到重视,其病因暂不明确、病程长,属于乳腺疾病中的难治病.既往论述肉芽肿性乳腺炎者多从肝郁、痰浊、热毒等方面出发,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丽芳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从络病理论出发,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病因病机,认为其病机为气血不畅、乳络瘀阻,提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