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房室传导阻滞概述心脏传导阻滞是指心肌的不应期出现病理性延长,导致心脏正常传导缓慢,甚至传导中断的一种病理现象。按阻滞部位不同可分为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及室内阻滞(又称束支阻滞)四种。最常见的是房室阻滞和束支阻滞两种,本讲座只介绍这两种现象。心脏传导系统是一种特殊分化的心肌组织,它们由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His束、希氏束)、束支及普金野纤  相似文献   

2.
房室传导阻滞是心脏传导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传导阻滞,其本质是不应期异常地延长。在房室传导阻滞中,尤以第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更为常见。其病因多为感染(尤其是风湿和白喉)、药物中毒(最常见的是洋地黄)、冠心病及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等。我们曾遇到4例具有暂时性体位性特征的第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其表现为平卧时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P-R间期延长,而于立位时交感神经张力较高,则使P-R间期缩短。这种表现与冠心病所致房室传导阻滞不同。鉴于此病目前尚缺乏报导,故摘其2例,报导如下:诊断标准:本文所提到的4例暂时性体位性房室传导阻滞诊断指标是:1.房室传导阻滞为暂时性。24小时内不经特殊治疗,其房室传导可由阻滞变为正常,  相似文献   

3.
<正>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导延迟,不能传导至心室,导致的冲动在房室传导过程中受到阻滞,又称房室传导阻滞。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类,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因为病情重,病死率高,因此,护理至关重要,本科于2010年4月成功救治1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从入院到出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护理和健康宣教,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女,3岁半,主因"咳嗽1d,发现心率慢1d"  相似文献   

4.
心脏传导异常和(或)房室传导阻滞是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房室传导阻滞源于人工瓣膜假体对传导系统的损伤。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接受TAVI术前存在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采用自膨胀式美敦力CoreValve系统(MCRS)以及瓣膜假体植入左室流出道过深均被认为是术后需要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的相关因素。本文对TAVI术后房室传导阻滞及需要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的发生率和预测因子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辛洁  李莉 《黑龙江医药》2002,15(2):160-160,F003
心律失常是心脏跳动的节律不正常包括频率及规则性,是心脏激动产生和传导的不正常状态,是心脏传导系统电重量功能异常的结果。1 心脏传导系统结构和功能特点心脏传导系统由特殊心肌所组成,产生激动控制心脏跳动的频率及规则性。1.1 传导系统的组成窦房结→房内传导阻滞→房室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婴幼儿低血钾对房室传导阻滞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儿内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低血钾致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例6例,分析并总结婴幼儿低血钾致房室传导阻可能的原因及危害。结果经静脉及口服补钾治疗后(低镁同时补镁,酸中毒同时纠酸),全部病例均在24h后心电图恢复正常。复查血钾亦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婴幼儿低血钾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是可逆的,并未造成心脏传导系统的病理性损害,及时适量补钾能很快改善低钾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7.
1例21岁女性患者因急性胃肠炎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4 g,1次/d。第3次静脉滴注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心慌、胸闷、头晕。急查心电图,示心率39次/min,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及室性逸搏。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26 min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转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58-66次/min。  相似文献   

8.
一、室内传导阻滞概述心脏传导系统自窦房结起,经房室结及希氏束进入心室,然后分为左、右束支及间隔支继续下传,最后末端为普金野纤维系统,由其完成整个心肌细胞的除极过程。我们将进入心室后的传导过程称为室内传导,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传导障碍称为室内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9.
静注ATP对心脏有负性变时性及负性传导作用,心电图表现为短暂性心率减慢,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静注小剂量氨茶碱能明显拮抗ATP的负性变时性及负性传导作用,且方法简便而安全。因此氨茶碱对ATP的拮抗作用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病窦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的另一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并发房室传导阻滞在临床上较多见,其发生率远远超过前壁及其它部位急性心肌梗塞并发房室传导阻滞。本文通过临床观察治疗3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其中有19例并发房室传导阻滞,体会尽管发生率较高,但经系统治疗后恢复较快,愈后良好,是与其它原因所致房室传导阻滞所不同的。观察中所见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并发房室传导阻滞好发生于老年人,分析与老年人的动脉硬化、传导系统发生退行性变有关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例1,男性,77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示:P波消失,取而代之为大小、振幅、形态不相同的F波,频率为240次/分,房室传导比例在2:1~7:1,F-R间期基本相等为0.17秒,心电轴左偏-56°,Ⅰ、aVL呈qR波,Ⅱ、Ⅲ、aVF呈rS波,QRS时间为0.14秒。心电图诊断:(1)缓慢型心房扑动伴隐匿性房室传导;(2)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心电轴左偏-56°;(4)左前半束支传导阻滞。 例2,女性,82岁,有冠心病史。心电图示:P波消失,有大小振幅不同F波,房室传导比例在2:1~6:1,心电轴左偏-15°。诊断:(1)缓慢型心房扑动伴隐匿性房室传导;(2)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讨论 单纯性心房扑动的心房率多在250~350次/分之间,而本文2例心房率低于240次/分,故属少见。本文2例心房扑动的频率较缓慢,易被误认为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时呈连续的扑动波,无明确的等电位线,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可见明确的等电位线,可以鉴别。同时需与Ⅱ°房室传导阻滞鉴别。有人认为,心房扑动时房室传导阻滞在4:1以上者,即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存在。但2例连续出现7:1或5:1的房室传导比例下传心室,F-R间期基本相等,无文氏  相似文献   

12.
妊娠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在人工心脏起搏未应用于临床之前,多需要治疗性流产以防意外。目前认为如无严重心脏病可无需此种处理。本文报告2例妊娠合并CAVB患者,并结合文献讨论。例1 31岁。患者于17岁健康查体时发现心律紊乱,但无症状。ECG示Ⅱ度—型房室传导阻滞。19岁时偶有心慌、气短。ECG示CAVB;胸片心  相似文献   

13.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也称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房室间的传导完全被阻断,全部心房冲动不能传入心室,造成心房和心室各自独立活动,房室之间完全脱节。很多原因可引起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本研究对中药"三七"引起的1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4.
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又称房室阻滞,是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不能传导至心室。房室阻滞可以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以及束支等不同部位。临床常分为三度。本文报道我院收治30例第二度至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例使用烟酰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心脏房室传导阻滞原因较多,但由低钾血症所致的报道较少。现将我院1997年1月~2005年3月收治31例住院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预激症候群系在房室间存在异常副传导通路,从而发作严重心律紊乱产生严重临床过程。自1968年Durrer 开始有报导手术切断此异常房室传导通路可治愈本症。日本施行此种治疗系自1973年开始。国内尚未见报导材料。我院心血管组于1978年5月15日为一例B型预激症候群合并第二孔型大房缺手术切断异常房室副传导通路肯特氏束取得成功。病例报告: 张×云,女,20岁,住院号61—009598,因突然发作心悸晕倒并伴有心前区剧痛,阵发心动过速5小时于1961年12月14日急诊第一次入院。血压70/50mmHg听诊肺瓣区Sm,P_2亢宽分裂,心电图RRO.22秒心率272/分,QRS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住院前5年常有同样发作历1~3日可自愈,每次发作均因心跳太快心前区剧痛而晕倒,伴有冷汗休克。X线摄片心脏后前位右心房极度增大肺充血重,肺动脉于搏动强烈全心脏呈离心性右心容量负荷,心电图电轴左偏,心导管检查;以Fick'S计算,左→右分流7.5%。  相似文献   

17.
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是指病人心室率小于 4 0次 /min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其病人极易出现心脏停搏、心室颤动而危及病人生命。紧急心脏起搏是救治该类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总结了床边锁骨下静脉穿刺紧急心脏起搏 2 4例相关资料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自 1998年 3月至 2 0 0 2年 6月 ,床边起搏救治心动过缓心室率少于 4 0次 /min病人共 2 4例。其中 ,男 16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4 6 5± 14 4岁。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12例 ,急性心肌炎合并高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6例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高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2…  相似文献   

18.
维登斯基现象(Wedensky Phenomenon)是指病理抑制状态下的传导组织受到一次较强的刺激后,可暂时性改善或恢复其传导功能,属于超常传导,偶见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本文报告1例。  相似文献   

19.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6例AMI患者,均先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结合心电图确定梗死相关动脉(IRA),对IRA血流呈TIMIⅠ、Ⅱ级者行PCI。对患者急性期康复情况及心脏事件的发生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 56例IRA为:前降支35支,右冠状动脉12支,回旋支9支。全部进行了直接PCI,共植入支架66个,成功率100%,IRA前向血流均达TIMIⅢ级,其中12例合并高度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忠者均植入临时起搏器。PCI后38例胸痛完全缓解,18例大部分缓解,52例可见ST段明显回落,9例高度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于手术后1~3d传导阻滞消失,2例遗留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术后2周安装了心脏永久起搏器,除1例患者手术后第2天死于顽固性心袁合并心室颤动外,其余患者住院期间均恢复良好,无心脏事件发生。结论 直接PCI治疗AMI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们在病床旁施行经锁骨下静脉的紧急心脏起搏治疗共3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病例资料 本组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21~73岁。冠心病(心肌梗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2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5例;窦性停搏,交界性心律3例;病窦综合征6例;病毒性心肌炎,Ⅱ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肥厚性心肌病,Ⅱ度Ⅰ型房室性传导阻滞2例;肺源性心脏病,高位截瘫并室性逸搏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