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耳廓再造一般需从肋缘切取自体肋软骨 ,并从另一部位切取皮片[1 ] ,致使遗留两处瘢痕 ,而且胸部瘢痕易增生 ,使之更趋明显。因此 ,对于女性患者 ,我们在乳房下皱襞设计一个新月形切口切取肋软骨、皮片两项组织。自 1998年以来已用于 2 0例青春期以上女性患者 ,获得了满意效果。1 应用解剖乳房位于胸前部 ,上起第 2、3肋 ,下至第 6、7肋。内至胸骨旁线 ,外侧达腋中线。我们调查了 5 0例健康成年女性乳房下皱襞的位置 ,以锁骨中线与肋骨的关系为准 ,有 39例位于第 6肋下缘或第 6肋间 ,占 78% ,有 8例位于第 6肋间以下 ,占 16 % ,有 3例位于第…  相似文献   

2.
1994年 Bayati 等通过13例尸解,并于临床进一步证实了乳房下皱襞处皮肤与肋骨骨膜及肋间肌筋膜间存在一束状纤维组织结构,并命名为乳房下皱襞韧带。1995年3月~1996年12月间我们在行隆乳术时对这一结构进行了大体观察,并保留其完整性不被破坏,共施行1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1 手术方法从乳头至乳房下皱襞的距离作为所选定假体的半径,以乳头为中心画圆,标出胸肌后所需分离的范围。在局部浸润麻醉下,缘下半乳晕缘作切口,深达乳腺包膜,沿此平面向乳房下皱襞方向分离4~5cm,以放射状切口切开乳腺实质至胸大肌前,沿肌纤维方向钝性分开胸大肌,然后用食指钝性分离胸大肌后间隙。先分离乳房内、上、外侧,再分离乳房下方,在到达乳房下皱襞前较易分离,至乳房下皱襞时则较为坚韧而遇有阻力。以拉钩拉开暴露腔穴,发现阻力来自一较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结构,附着于第5肋肋骨骨膜和第5、6肋问肌筋膜上,与乳房下皱襞走行方向相同,呈弧形(图1),  相似文献   

3.
乳房下皱襞与下胸壁皮肤内胶原纤维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乳房下皱襞是乳房手术的重要解剖学标志[1 ] 。以乳房下皱襞为参考点的设计在隆乳术、乳房缩小术和乳房再造手术中 ,都有广泛应用。在所有这些手术中 ,保留原有乳房下皱襞的自然形态 ,对取得富于美感的手术效果都非常重要。虽然大家对乳房下皱襞的重要性都一致公认 ,然而 ,它的组织结构还不是十分明了。我们在进行了乳房下皱襞的皮下和筋膜系统的检验后[2 ] ,发现即使是去除了所有皮下结构的乳房下皱襞皮肤 ,也能保持其原有形态 ,提示该区皮肤结构有其特殊性。同时 ,许多乳房下皱襞再造手术是通过向上固定下胸壁皮瓣实现的[3 ,4] 。因此 ,我…  相似文献   

4.
<正>乳房下皱襞微乳乳房下缘,是由Sir Astley Cooper在1845年最早提出的,经国内外专家的大量研究,发现了解乳房下皱襞的结构和形成原因对乳房整形手术的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将有关乳房下皱襞的研究和其在乳房整形手术中的应用综述如下。1乳房下皱襞的组织结构和形成1.1乳房下皱襞的组织结构:乳房下皱襞位于乳房下缘,在内侧第5、6根肋骨的间隙,乳房下皱襞到乳晕的平均距离在小乳房上一般为5.5~  相似文献   

5.
对女性乳房的形态和结构来说,乳房下皱襞是一个决定性结构[1].在青春前期该结构一般是无法觉察的, 但是从青春期开始,乳房下皱襞就开始出现并确定乳房的下界范围.从乳房发育开始, 乳房下皱襞就将乳房下极"锚定"在胸壁上[2].乳房下皱襞结构对于乳房美学及乳房重建外科都有重要价值[3].  相似文献   

6.
乳房下皱襞超微结构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乳房下皱襞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及临床方面的研究,其研究结果概括起来可大致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乳房下皱襞处存在乳房下皱襞韧带,此韧带结构是形成乳房下皱襞的原因;另一种观点认为并不存在此韧带结构,而只是一些纤维带,这些纤维带不是真正的韧带,它们属于乳腺筋膜的一部分。我们通过对新鲜女性尸体乳房行大体解剖。  相似文献   

7.
乳房下皱襞的组织学和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乳房下皱襞相关组织结构的大体解剖和组织学研究,进一步明确乳房下皱襞的组织学和解剖结构.方法 采用新鲜成年女性尸体行解剖研究,并分别于乳房上缘、乳晕上缘、乳房下皱襞及乳房下皱襞下方4 cm处取材,制作HE染色及改良Gomori′s trichrome 染色切片,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共研究乳房20只,在乳房下皱襞组可见皮肤真皮层内红色的纤维组织排列平行于乳房下皱襞的长轴,胶原纤维的断面较少,各组的胶原纤维相对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乳房下皱襞区域无下皱襞韧带结构,真皮内胶原纤维的密度和其他三组相比,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乳房下皱襞相关组织结构的大体解剖和组织学研究,进一步明确乳房下皱襞的组织学和解剖结构.方法采用新鲜成年女性尸体行解剖研究,并分别于乳房上缘、乳晕上缘、乳房下皱襞及乳房下皱襞下方4 cm处取材,制作HE染色及改良Gomori′s trichrome 染色切片,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共研究乳房20只,在乳房下皱襞组可见皮肤真皮层内红色的纤维组织排列平行于乳房下皱襞的长轴,胶原纤维的断面较少,各组的胶原纤维相对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乳房下皱襞区域无下皱襞韧带结构,真皮内胶原纤维的密度和其他三组相比,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
乳房假体植入术后乳房下皱襞低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房假体植入手术后下皱襞低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7年4月期间192例各种乳房假体植入手术患者,共有5例因术后出现单侧乳房下皱襞低,其中1例为乳癌术后再造,2例为单纯隆乳术,2例为乳房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术后再次隆乳术患者,均施行乳房下皱襞重建手术修整。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两侧乳房基本对称,随访3~6月,矫正效果稳定。结论:整形外科医师应当重视乳房整形手术中下皱襞的保护和重建。  相似文献   

10.
994年Bayati等[1]通过13例尸解,并于临床进一步证实了乳房下皱襞处皮肤与肋骨骨膜及肋间肌筋膜间存在一束状纤维组织结构,并命名为乳房下皱襞韧带。1995年3月~1996年12月间我们在行隆乳术时对这一结构进行了大体观察,并保留其完整性不被破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volume of the hypophysis, of the epiphysis and of the subfornical organ to body weight and volume of the hypothalamus were studied on 193 rodents belonging to 41 species. Concerning the volume of the hypophyseal lobes the regression slopes of Rodentia occupy an intermediate position between those of Isectivora and Prosimians studied by BAUCHOT. The volume of the epiphysis increases more rapidly with the weight of the body than that of the hypophyseal lobes, the volume of the subfornical organ increases on the contrary more slowly.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Summary The properties of the afferent fibres from the capsule of the hip joint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cat in situ, in relation to joint rotation, and in an isolated capsule preparation which was opened and stretched directly with an actuator.In situ two types of afferent fibres were found, those having a full range of sensitivity and others having only a limited range in response to the joint rotation. When studied in isolated tissue the afferent fibres of the capsule were uniform in threshold and sensitivities, and no full range receptors were found. We conclude that the full range receptors which enter the articular nerve of the hip are spindle afferents and not capsule receptors. On the basis of these and previous results in animals and man the role of joint receptors in kinaesthesia and position sense is discussed.
Résumé Les auteurs ont étudié les propriétés des nerfs afférents à la capsule de la hanche, chez le chat en imprimant à l'articulation des mouvements de rotation et sur des préparations de capsule isolée et ouverte en l'étirant directement grâce à un dispositif mécanique.In situ, on a trouvé deux types de nerfs afférents, les uns ayant en réponse à la rotation articulaire une étendue complète de sensibilité et les autres seulement une sensibilité limitée. Sur la capsule isolée les nerfs afférents sont indentiques en ce qui concerne le seuil et la sensibilité et on ne trouve aucun récepteur complet. On en conclut que les récepteurs de toute l'étendue de la sensibilité qui pénètrent les nerfs articulaires de la hanche sont des fibres en fuseau d'origine musculaire et non des récepteurs capsulaires. Sur ces bases et sur les résultats précédemment obtenus chez l'animal et chez l'homme, les auteurs discutent le rôle des récepteurs articulaires dans la cénesthésie et le sens des positions.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