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依那普利拉对烧伤后早期心肌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将60只SD大鼠制成30%TBSAⅢ度烫伤模型,分为单纯烫伤组(30只,伤后常规补液)和依那普利拉组(30只,伤后立即一次性腹腔注射依那普利拉1mg/kg并行常规补液)。另取6只大鼠不致伤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正常对照组及2组烫伤大鼠伤后1、3、6、12、24h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含量、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并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1)单纯烫伤组大鼠伤后各时相点cTnI、CK—MB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依那普利拉组伤后各时相点cTnI为(1.32±0.12)-(2.47±0.22)μg/L,均显著低于单纯烫伤组[(6.42±0.96)-(15.10±3.69)μg/L,P〈0.01];其各时相点CK—MB活性为(438±68)-(5569±322)U/L,亦均低于单纯烫伤组[(2556±74)-(8047±574)U/L,P〈0.05或P〈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烫伤组伤后出现心肌细胞浊肿、间质血管扩张充血、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依那普利拉组病变程度较之减轻。结论大鼠严重烫伤后早期心肌组织受损明显,依那普利拉能显著减轻这些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重度烫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8只SD大鼠分为3组,每组6只。强化组及烫伤组大鼠背部脱毛造成30%TBSA的Ⅲ度烫伤。强化组伤后即输注胰岛素等渗盐水(含胰岛素0.12U/m1)及100g/L葡萄糖,使大鼠血糖水平控制在4.0~6.6 mmol/L之间,补液总量为2ml·kg^-1。·%TBSA^-1·8h^-1;烫伤组伤后仅给予等渗盐水,总量同前。假伤组模拟烫伤,伤后补充生理量的液体。于伤前及伤后1、2、3、4、5、6 h 抽取大鼠静脉血测定其血糖值。各组大鼠伤后均经右颈动脉插管人左心室并连接生理记录仪,观察左心室收缩压(LVSP)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伤后6h,处死各组大鼠,留取左心室组织标本用于心肌细胞肌钙蛋白T的检测。结果 烫伤组大鼠伤后1~6h的血糖值为(7.6±1.7)~(8.4±4.7)mmol/L,均高于强化组[(4.5±0.9)~(5.2±1.3)mmol/L,P〈0.01]。伤后1h,烫伤组LVSP[(60±11)mmHg(1mmHg=0.133kPa)]降低、LVEDP[(21.3±11.3)mmHg]升高,与强化组[(72±8)、(11.7±5.2)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烫伤后各组大鼠肌钙蛋白T在心肌细胞内大量缺失,而强化组缺失程度明显低于烫伤组(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重度烫伤大鼠左心室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蛋白的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氨基胍对烫伤大鼠心肌的影响。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烫伤组、氨基胍组。2组大鼠均造成30%TBSAⅢ度烫伤后常规补液,氨基胍组伤前20min腹腔内注射氨基胍(40mg/kg)。于伤前及伤后1、3、6、12、24h取大鼠动脉血检测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一氧化氮(NO)浓度,另取心肌组织测定NO浓度;观察氨基胍组、烫伤组伤后6h大鼠的心功能水平。结果伤后3h烫伤组大鼠血清NO浓度[(59.6±5.4)μmol/L]明显高于伤前[(24.6±0.8)μmoL/L,P〈0.01],6h达峰值,24h明显回落,均明显高于氨基胍组(P〈0.01);心肌组织NO浓度的变化趋势同上。与烫伤组比较,氨基胍组伤后各时相点cTnI浓度明显升高。与烫伤组伤后6h比较,氨基胍组大鼠该时相点的心功能抑制加重。结论氨基胍可抑制NO生成,加重了烫伤大鼠的心肌损害并使其心功能下降,提示NO对烫伤后早期心肌可能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胰岛素对严重烧伤后早期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效应,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成假伤组(7只)、烧伤组(7只)和处理组(7只)。后2组制成30%TBSAⅢ度烧伤(用94℃水浴烫伤)模型,假伤组37℃水浴模拟致伤过程。伤后即刻,各组经腹腔注射等渗盐水(40ml/kg)抗休克,同时处理组皮下注射胰岛素3U/kg、另2组同法注射等体积等渗盐水。伤后24h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形态及结构,检测其血糖、血清一氧化氮(NO)及各型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结果镜下可见,处理组较烧伤组主动脉内皮细胞受损程度明显减轻。伤后24h,假伤组、烧伤组、处理组大鼠血糖分别为(4.9±0.8)、(8.2±1.0)、(7.1±0..7)mmol/L,后2组均显著高于假伤组(P〈0.01),但处理组明显低于烧伤组(P〈0.05)。处理组血清NO、总NOS和结构型NOS(cNOS)水平均明显高于烧伤组(P〈0.01),但2组血清诱导型NO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干预可保护严重烧伤后早期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其机制可能与促cNOS水平升高从而使生理态NO合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α促黑素细胞激素(α—MSH)是否能减轻甘油诱导横纹肌溶解所致急性。肾衰竭(ARF)大鼠。肾组织中炎性反应和对。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4组:健康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10ml/kg;ARF组;肌注50%甘油10ml/kg;α-MSH立即干预组:肌注50%甘油的同时腹腔注射α—MSH200μg/kg,12h后重复1次;α-MSH延迟干预组:肌注50%甘油6h后腹腔注射α—MSH200μg/kg,12h后重复1次。24h后处死大鼠,测Scr、BUN、肌酸激酶水平。。肾组织PAS染色光镜下行。肾小管坏死半定量评分。免疫组化ED-1染色半定量计数。实时定量PCR测。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RF组大鼠。肾组织内ED.1染色阳性细胞数(16.8±7.0比1.46+1.24)、MCP-1的mRNA表达量(11.0±3.8比7.8±1.9)均显著增加(P均〈0.05)。α-MSH立即干预组ED-1染色阳性细胞数(9.5±8.2)和MCP.1的mRNA表达量(8.7±5.1)与ARF组相比均显著减少(P〈0.05)。α—MSH立即干预组Scr、BUN和。肾小管坏死评分均低于ARF组【分别为(152±76)比(333±60)μmol/L、(23.8±9.3)比(56.0±10.0)mmol/L和1.7±0.4比2.7±0.4,P均〈0.05]。而α-MSH延迟干预组与ARF组间各指标及各组间血IL.6和TNF—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油所致急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及MCP-1表达增加,即刻注射α-MSH有一定的抑制。肾组织炎性反应、减轻。肾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可溶性酪氨酸激酶2融合蛋白(sTie-2-Fc)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腹膜血管内皮细胞新生血管能力的影响,及探讨TNF-α促进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观察原代培养的人腹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经TNF-α作用后在基底膜基质(Matrigel)上形成管状结构的能力;在transwell板上迁移能力;对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通透性的改变;以及用sTie-2-Fc干预后细胞上述功能的改变。结果TNF-α组与对照组相比,内皮细胞形成管状结构数显著增多[(70±7)个,4个视野比(17±4)个,4个视野,P〈0.05];TNF-α+sTie-2-Fc组[(40±6)个,4个视野]比TNF-α组管状结构数显著减少(P〈0.05);sTie-2/Fc组和对照组间细胞管状结构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F-α促进内皮细胞迁移能力可被sTie-2-Fc拮抗[(198±12)个/HP比(76±11)个/HP,P〈0.05]。对照组和sTie-2-Fc组间通透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和sTie-2-Fc组比较,TNF-α组和TNF-α+sTie-2-Fc组细胞通透性显著增加(P〈0.05),但两组间细胞通透性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NF-α促进腹膜血管新生与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烫伤大鼠全身及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D大鼠分为标准营养组(EN组)和免疫营养组(EIN组),每组32只。将两组大鼠制成烧伤总面积30%TBSA的Ⅲ度烫伤模型,于伤后1、4、7、10d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肠黏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浆细胞数量及肠黏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的变化。另取8只健康大鼠检测上述指标作为正常参考值。结果(1)与正常值比较,伤后EN组CD3^+、CD4^+、CD4^+/CD8^+降低但CD8^+升高,与各项指标大部分时相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伤后10d与EN组(CD4^+/CD8^+为1.26±0.10)比较,EIN组CD3^+、CD4^+、CD4^+/CD8^+(CD4^+/CD8^+为1.86±0.25)升高而CD8^+下降(P〈0.01)。(2)伤后4、7、10d,EIN组肠黏膜PCNA表达水平、浆细胞数量及肠黏液S-IgA含量较EN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烫伤后早期给予肠内免疫营养,可以提高全身及肠道免疫功能,效果优于标准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合成短肽S247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凋亡的影响,探索其在肺损伤中的防护作用。方法 3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肺损伤组(Ⅰ组)和S247治疗组(S组),每组10只,大潮气量损伤性通气4h建立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模型(呼吸参数:Vt=40ml/kg体重,呼吸频率=80次/min,FiO2=21%),光镜下观察肺病理改变,测定肺湿/干比;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考马思亮兰法测BALF中总蛋白含量,光境下行WBC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肺组织Fas、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Ⅰ组肺病理改变明显,各组肺湿/干比、BALF中总蛋白含量、WBC计数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Ⅰ组Fas、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0.359±0.055;0.152±0.007)显著增高(P〈0.01),凋亡指数(60.000±7.461)明显增加(P〈0.01);在用S247后,Fas、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0.240±0.062;0.146±0.004)显著下降(P〈0.05),凋亡指数(47.857±3.716)有所减少(P〈0.05)。结论 S247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脏的核受体基因:肝脏X受体α(liver Xreceptor α,LXRα、法尼醇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人类固醇异生物受体(steroid xenobiotic receptor,SXR)及肝受体同类物1(liver receptor homolog 1,LRH-1)的表达,探讨胆固醇结石病的发病机理。方法27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胆石组),男6例,女21例,平均年龄(52.44±1.92)岁。10例无胆石症的胆囊息肉患者为对照(对照组),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7.10±2.73)岁。测定胆石胆固醇成分及血清脂类成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载脂蛋白(Apo)B和ApoA1和胆汁脂类成分(胆固醇、磷脂和胆汁酸),并计算胆汁总脂和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肝脏LRH-1、FXR、SXR及LXRα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胆石组血清中HDL—ch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0.93±0.05)mmol/L vs(1.33±0.09)mmol/LD,P〈0.001;ApoA1浓度也低于对照组[(1.19±0.05)g/L vs(1.36±0.06)g/L],P〈0.05;血清ApoB、TC和TG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石组胆汁呈胆固醇过饱和(胆固醇过饱和指数:1.17±0.02 vs 0.79±0.10,P〈0.001);胆汁胆固醇摩尔百分比浓度较对照组升高[(7.96±0.39)mol%vs (5.26±0.89)mol%],P〈0.01;胆汁总脂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04.72±10.51)g/L vs (154.24±14.20)g/L],P〈0.05;胆汁中胆汁酸和磷脂成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石组LRH-1表达高于对照组(14.18±1.80 vs 7.22±2.22),P〈0.05,LXRα、FXR和SXR表达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肝脏LRH-1的表达增高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普瑞酮(GGA)对大鼠梗阻性肾病模型(UUO)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1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UUO模型组和GGA治疗组,每组5只。从建立UUO模型前1d开始,GGA治疗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400mg/kgGGA和溶媒(0.05%阿拉伯树胶+0.008%维生素E)灌胃,每天1次,术后第7天处死大鼠。常规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检测肾脏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水平。TUNEL染色和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和增生情况。结果GGA能诱导肾脏特异性高表达热休克蛋白72(HSP72)。与UUO模型组相比,GGA治疗组肾小管损伤和肾问质纤维化的程度明显减轻『肾小管损害百分比(48.7%±1.3%比65.8%±7.3%);肾间质损害分值(0.40±0.08比1.36±0.50),P均〈0.05】;E—cadherin蛋白水平增加,α-SMA蛋白水平降低(P均〈0.05);每高倍视野中TUNEL阳性和PCNA染色阳性的细胞数显著减少(分别为6.78±1.25比2.81±0.63,57.61±5.42比17.66±1.38,P均〈0.05)。结论GGA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延缓大鼠梗阻性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严重烫伤大鼠休克期淋巴管运动变化及淋巴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 、IL-8水平的变化. 方法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造成30%TBSAⅢ度烫伤后,随机分为补液组(18只)和未补液组(18只);另设对照组(6只,不烫伤).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淋巴液中TNF-α、IL-6、IL-8水平,利用倒置显微镜及录像系统观察大鼠伤后6、24、48 h的肠系膜淋巴管运动变化,计算淋巴管收缩频率.经乳糜池插管收集淋巴液,计算淋巴液流速并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伤后6 h两组烫伤大鼠TNF-α、IL-6增多,24 h达高峰,此时补液组TNF-α(1.61±0.27)μg/L,IL-6(398±67)ng/L;未补液组TNF-α(1.86±0.34)μg/L,IL-6(572±97)n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各时相点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24 h两组烫伤大鼠IL-8浓度开始升高,直至48 h升高更明显,此时补液组为(540.29±0.32)ng/L,未补液组为(863.48±0.16)n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烫伤大鼠淋巴管收缩频率较低,尤以伤后24 h为明显(P<0.01) , 淋巴液流速各时相点均升高(P<0.01) ;镜下见小肠绒毛中央乳糜管扩张. 结论严重烫伤大鼠休克期淋巴管扩张,运动频率减少,但淋巴液流速加快,淋巴液中TNF-α、IL-6、IL-8的水平升高.液体复苏能够改善淋巴循环.  相似文献   

12.
高密度脂蛋白对严重烧伤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HDL)对严重烧伤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5只大鼠,不作任何处理;烧伤组和实验组各60只大鼠,均于背部造成30%TBSA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创面,实验组伤后立即经尾静脉注入HDL(80mg/kg),伤后30min两组大鼠经腹腔补充平衡盐溶液(50ml/kg).检测对照组及两组烧伤大鼠伤后12、24、48、72h血清肌酸激酶(CK)、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观察对照组及其他两组大鼠伤后48h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烧伤组比较,实验组大鼠CK、ICAM-1及TNF-α含量均降低,下降率分别为36.5%、32.0%、12.6%(P<0.05或0.01);对照组CK、ICAM-1及TNF-α含量明显低于烧伤组(P<0.01).对照组心肌纤维大小均匀、线粒体结构清楚;与烧伤组比较,实验组伤后48h心肌细胞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及线粒体肿胀程度减轻,且未见细胞溶解坏死。结论HDL对严重烧伤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ICAM-1、TNF-α、CK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牛磺酸对严重烧伤大鼠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牛磺酸(Tau)对严重烧伤大鼠心肌损害的作用。 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不致伤)、烧伤组(60只)和Tau治疗组(60只)。后两组大鼠造成30%TBSA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烧伤组伤后常规补液,Tau治疗组伤后腹腔注射Tau400mg/kg.于两组烧伤大鼠伤后1、3、6、12、24、48h检测其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T(cTnT)、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血浆、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心肌钙离子水平,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并与对照组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将烧伤组大鼠血浆TNF- α、AngⅡ检测结果分别与cTnT检测结果作相关性分析。 结果 烧伤组大鼠伤后3h起血浆cTnT水平较对照组(0.16±0. 03)μg/L显著升高(P<0. 01), 12h达峰值(6. 32±0. 41)μg/L, 48h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烧伤组伤后3—48h血浆MDA含量及心肌钙离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 );伤后6—48h血浆和心肌组织TNF- 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血浆及心肌组织中AngⅡ水平分别于伤后1—24h、3—24h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Tau治疗组上述指标在伤后多数时相点明显低于烧伤组(P<0. 01). 烧伤组大鼠伤后早期心肌肌丝断裂溶解、线粒体肿胀、嵴减少,Tau治疗组心肌组织接近正常。烧伤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核因子(NF)κB活化在大鼠烧伤后早期心肌组织表达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心肌功能损害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烧伤后早期心肌功能损害的发生机制。方法将1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烧伤组(90只)、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组(60只)。后两组大鼠均于背部造成35%TBSAⅢ度烧伤后,立即腹腔注射等渗盐水,且PDTC组同时皮下注射PDTC 250 mg/kg。对照组除不烧伤外,其余处理同烧伤组。伤后3、6、12、24 h采用八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 dp/dtmax、-dp/dtmax);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原位杂交法观察心肌组织TNF-αmRNA的表达。伤后1、3、6、12、24 h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活性,以积分吸光度(A)值表示。对照组作相同检测。结果伤后3~24 h烧伤组大鼠LVSP、±dp/dtmax低于对照组(P<0.01),而LVEDP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3 h烧伤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6 h达峰值(P<0.01),它在心肌细胞中表达尤为明显。伤后1 h烧伤组大鼠心肌组织NF-κB活性迅速升高[积分A值为(20.3±3.4)×104],明显高于对照组积分A值(2.2±0.4)×104,3 h时达峰值,24 h时仍高于对照组(P<0.01)。与烧伤组比较,PDTC组上述指标有较明显的改善(P< 0.01)。结论大鼠严重烧伤后心肌组织NF-κB被活化,使其表达和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在心肌功能损害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严重烧伤大鼠肺部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产生及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 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 4 8只 ,随机分为假烫 (A)组、烫伤对照 (B)组和烫伤 p38MAPK抑制剂SB2 0 35 80(C)组 ,每组各 16只。观察烫伤 (以下称烧伤 ) 2 4h后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TNF α和IL 1β含量、血浆和肺脏微血管vonWillebrand因子 (vWF)含量、肺脏激活蛋白 1(AP 1)活性等指标的改变。  结果 B组大鼠烧伤后 2 4h血清和BALF中TNF α和IL 1β含量明显增高 ,血浆vWF含量为 (194 .2± 2 8.3) % ,显著高于A组的 (93.2± 14 .3) % (P <0.0 1);肺脏微血管vWF含量的积分值为 1.1± 0 .3,显著低于A组的 3.3± 0 .4 (P <0.0 1);其肺脏AP 1活性上升。C组血清和BALF中TNF α和IL 1β含量、血浆及肺脏微血管vWF含量、肺脏AP 1的活性较B组变化幅度明显偏小。 结论 p38MAPK活化后 ,通过活化转录因子AP 1,介导了严重烧伤后肺脏促炎性细胞因子TNF α和IL 1β的产生和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在严重烧伤大鼠胸腺组织细胞异常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伤组(模拟烧伤)lO只和烧伤组40只(设伤后4、12、24、48h 4个时相点)。应用膜联蛋白A5-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染法,观察大鼠胸腺组织中细胞凋亡的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RAIL的死亡受体5(DR5)、DR4、诱骗受体1(DcR-1)、DcR2在大鼠胸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与假伤组大鼠细胞凋亡率[(6.7±0.8)%]比较,烧伤组于伤后4h[(17.1±0.4)%]起增高,12h时[(25.2±1.1)%]达高峰,48h时仍明显高于假伤组(P〈0.05)。烧伤组大鼠胸腺组织中DR5的表达显著高于假伤组,DcR2的表达则显著低于假伤组;其余受体的表达组间相似。结论 严重烧伤后早期大鼠胸腺组织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且胸腺组织中DR5和DcR2的表达异常,提示TRAIL凋亡途径可能参与了病理性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在严重烧伤后早期心肌胞质型磷脂酶A2(cPLA2)表达及膜磷脂降解中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8只)、单纯烧伤组(40只)、烧伤+SB203580组(16只)和烧伤+等渗盐水组(16只)。后3组大鼠制成40%TBSAⅢ度烧伤模型,后2组按实验设计分别注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或等渗盐水。单纯烧伤组设5个时相点,其余烧伤组设2个时相点,每时相点8只。检测各组大鼠心肌cPLA2 mRNA表达和膜磷脂含量变化。缺氧复合烧伤血清处理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观察SB203580对其cPLA2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单纯烧伤组大鼠伤后各时相点cPLA2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的0.280±0.020,伤后3h达峰值;单纯烧伤组大鼠心肌膜磷脂含量伤后即降低,6h达最低值[(0.052±0.017)mg磷/mg蛋白]。烧伤后心肌cPLA2 mRNA表达与膜磷脂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3,P<0.05)。与烧伤+等渗盐水组比较,伤后6、12h烧伤+SB203580组大鼠心肌磷酸化p38MAPK水平显著降低,cPLA2 mRNA表达仅为该组的72%、51%(P<0.01),心肌膜磷脂含量也显著高于该组。此外,SB203580也显著降低了缺氧复合烧伤血清处理的离体大鼠心肌细胞cPLA2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p38MAPK途径在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心肌膜磷脂降解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磷酸化p38MAPK上调心肌cPLA2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的变化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严重烧伤(烧伤总面积32%-96%TBSA)患者设为试验组,常规进行休克期液体复苏和创面处理;另选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试验组患者伤后1、3、6、12、24、48 h和对照组人员血液中CGRP、NPY、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伤后3 h试验组患者CGRP水平为(28±6)ng/L,较对照组(55±7)ng/L降低,12 h达低谷(15±4)ng/L,伤后48 h仍低于对照组(P<0.05)。伤后1h试验组NPY、cTnT值[(136±20) ng/L、(0.41±0.08)μg/L]较对照组[(86±13)g/L、(0.16±0.06)/μg/L]升高,12 h达峰值[(189±31)ng/L、(1.78±0.47)μg/L],48 h仍高于对照组(P<0.05)。CGRP与cTnT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76,P<0.01);NPY与cTnT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1)。结论血液中CGRP值降低、NPY值升高在严重烧伤休克期心肌损害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CORM-2)对严重烧伤小鼠肝脏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假伤组(模拟烧伤)、假伤+CORM-2组、烧伤组、烧伤+CORM-2组及烧伤+二甲亚砜(DMSO)组,每组9只。假伤+CORM-2组除伤后使用CORM-2以外,其他处理同假伤组。烧伤+CORM-2组及烧伤+DMSO组除伤后分别使用CORM-2、DMSO外,其余处理同烧伤组。于伤后24h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水平,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及核因子KB(NF-kB)活性,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蛋白的表达;检测各组小鼠肝窦内皮细胞(HSEC)经各自血清刺激后对中性粒细胞(PMN)的黏附作用。结果 与假伤组比较,烧伤组小鼠血清ALT、AST的水平[(398±34)、(122±22)U/L]及肝组织MPO活性、肝组织ICAM-1和VCAM-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烧伤组比较,烧伤+CORM-2组上述情况明显改善,且NF-kB活性下降。与假伤组比较,烧伤组小鼠HSEC对PMN的黏附作用增强;烧伤+CORM-2组该作用明显弱于烧伤组(P〈0.05)。结论 外源性CORM-2能明显抑制肝组织NF-kB活性,减少ICAM-l、VCAM-l蛋白的表达水平,减轻严重烧伤后组织中白细胞滞留,改善肝功能,可有效减轻肝脏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