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烧伤后早期痂下水肿液中内毒素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建立豚鼠烫伤后早期痂下水肿液收集的动物模型,用鲎试剂偶氮基质显色法测定了烫伤后早期水肿液内毒素的含量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烧伤后早期痂下水肿液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水肿液内毒素水平24小时以后各时相点创面脓毒症组显著高于单纯烫伤组(P<0.01)。②烧伤后各时相点两组动物血浆内毒素与痂下水肿液内毒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③痂下水肿液内毒素含量和痂下组织细菌计数的对数值间存在着明显相关关系(P<0.05)。提示:内毒素为严重烧伤早期痂下水肿液的重要组成成份之一,其含量随伤后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内毒素水平与创面G-细菌感染程度有关,血浆内毒素与水肿液内毒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烧伤后早期痴下水肿液中内毒素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建立豚鼠烫伤后早期痂下水肿液收集的动物模型,用鲎试剂偶氮基质显色法测定了烫伤后早期水肿液内毒素的含量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烧伤后早期痂下水肿液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水肿液内毒素水平24小时以后各时相点创面脓毒症组显著高于单纯烫伤组(P<0.01)。②烧伤后各时相点两组动物血浆内毒素与痂下水肿液内毒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③痂下水肿液内毒素含量和痂下组织细菌计数的对数值间存在着明显相关关系(P<0.05)。提示:内毒素为严重烧伤早期痂下水肿液的重要组成成份之一,其含量随伤后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内毒素水平与创面 G~-细菌感染程度有关,血浆内毒素与水肿液内毒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烫伤豚鼠早期痂下水肿液内毒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探讨烧伤后早期痂下水肿液中内毒素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建立豚鼠烫伤后早期痂下水肿液收集的动物模型,用鲎试剂偶基质显色法测定了烫作后早期水肿液内毒素的含量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烧合后早期痂下水肿液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水肿液内毒素水平24小时以后各时相点创在脓毒症组显著高于单纯烫伤组(P〈0.01)。(2)烧伤后各时相点两组动物血浆内毒素与痂下水肿液内毒素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P〉  相似文献   

4.
严重烧伤后亚胺培南在第三间隙代谢与潴留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后抗生素在第三间隙水肿液中的半衰期和潴留状况。 方法 选择 8例严重烧伤患者和 8例正常自愿者分别作为烧伤组和对照组 ,利用高效液相法检测血浆、痂下水肿液中亚胺培南的含量及药代动力学改变 ,并通过测定机体水肿量推测第三间隙亚胺培南总量。 结果 痂下水肿液中亚胺培南的半衰期较血浆长 [(2 .5 3± 0 .71)hvs (1.73± 0 .5 7)h],P <0 .0 5 ;随着时间推移和重复静脉滴注亚胺培南后 ,痂下水肿液中亚胺培南浓度逐渐升高 [(11.6 7± 2 .98) μg mlvs(15 .4 5± 4 .10 ) μg ml],P <0 .0 5 ;第三间隙中亚胺培南总含量明显增加 ,用药 1h与以后各时相点比较 ,P <0 .0 1。 结论 严重烧伤后第三间隙组织液中存在抗生素潴留现象 ,其返释血中可延长血浆半衰期与抗感染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应用万古霉素后痂下水肿液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10例严重烧伤患者,入院后1~2h开始静脉滴注万古霉素500mg,60min匀速滴完。于给药后1、2、4、8、24、48、96、144、192、240h各取痂下水肿液0.5ml,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万古霉素浓度,采用3P97实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处理药物浓度数据,拟合药代动力学模型并计算参数。结果 患者痂下水肿液万古霉素浓度一时间数据以二房室模型拟合为最佳,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布相半衰期(3.7±2.6)h、消除相半衰期(92±12)h、表观分布容积(26±6)L、曲线下面积(1279±256)μg·h·ml^-1,总体清除率(0.40±0.08)L/h。结论 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使用万古霉素后,该药能较长时间潴留在第三间隙,其抗菌浓度可维持24h以上,有利于防止创面侵袭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缘水肿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肛缘水肿是肛门直肠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混合痔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法)后尤为多见。肛缘水肿是由术后局部组织损伤,血液、淋巴循环障碍,血管渗透压增高,水分在组织间隙潴留过多,或血管受到损伤后血液渗入组织间隙形成血栓所引起。表现为肛管及肛缘皮肤充血、水肿、隆起或肿胀疼痛。一般将因局部循环障碍、血管渗透压增加、淋巴回流障碍,使组织内渗透压增加而引起的水肿,称为充血性水肿;因肛管及肛缘感染引起的水肿,称为炎性水肿。  相似文献   

7.
病例 女,23岁,因鼻小柱偏斜来就诊。采用皮下埋线牵引法矫正鼻小柱偏斜,术后第1天出现术区严重肿胀,引起高度重视。查找原因,证实为在手术操作过种中,用戊二醛浸泡消毒的缝线未经生理盐水冲洗,而直接缝于深部组织,造成深部组织化学烧伤。对患者采取预防感染及支持治疗,术后3d以缝线为中心出现液性波动,于口内切口行引流术,清除坏死液化组织,同时取标本送检,无细菌及脓细胞,证实为化学物质所致深部组织烧伤,每日引流换药至无坏死物引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皮瓣桥接法治疗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 对8例阴囊及下肢淋巴水肿所致严重皮肤病变应用轴型皮瓣和任意型皮瓣(胸腔联合皮管)治疗。切除病变组织、移转皮瓣、桥接引流淋巴液。结果 2年~7年术后随访观察,除1例外伤性小腿淋巴水肿术后3年复发外,其余各例淋巴水肿病变部位术后6月~12月逐渐显效,患肢肿胀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且病情稳定,无丹毒及蜂窝织炎再发,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利用皮瓣修复淋巴水肿所致的严重皮肤病变部位是治疗淋巴水肿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烧伤休克期通常指严重烧伤后48h内,由于热力所致全身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漏及烧伤创面水分蒸发,使体液丧失增加,所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极易发生休克的过程。此时,由于病人全身组织水肿,肌肉注射镇痛药效果不佳,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安全、有效,有利于病人平稳地度过休克期。严重烧休克期病人体表创面灼痛,出现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的应激反应,但有关严重烧伤休克期病人镇痛对应激反应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拟观察芬太尼PCIA对严重烧伤休克期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严重烧伤患者常发生休克、组织水肿和器官功能障碍,威胁患者生命.烧伤后微血管通透性增高、微循环障碍、组织水肿、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理基础是血管内皮屏障的结构破坏和功能损害[1].烧伤患者发生休克后,为了维持组织和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需要早期及时地实行液体复苏,但特殊事故现场(如战场、自然灾害、火灾等现场)时,医疗资源常在短时间内耗竭,而使静脉补液治疗无法实施.此外,在内皮细胞屏障受损时输入大量液体可能加速液体从血管内渗漏到组织间隙,加重组织水肿,形成越输越漏的恶性循环,造成腹腔间隙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并发症[2].因此,烧伤早期血管内皮屏障的损伤机制与保护药物的研究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现将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烧伤后组织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广泛组织水肿和形成水泡,导致大量血浆成份丢失,如果未能及时治疗会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研究调查了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是否是烧伤水肿的始动因子,评价了TCV-309(一种新型PAF拮抗剂)抑制烧伤后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实验将兔背部浸入80℃热水中20秒,造成30%皮肤深度烧伤。首先取6只兔,单纯输入乳酸林格液,测定伤后1、3、6小时的组织水含量、PAF以及SOD含量,了解“正常”水肿的  相似文献   

12.
大面积烧伤患者过度液体复苏已是烧伤治疗中的常见现象,原因可能与伤后第1个24 h仅用电解质溶液复苏、追求血流动力学指标达到正常水平的目标导向性液体复苏策略等有关。过度液体复苏引起组织水肿是诱发呼吸功能不全、腹腔间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应该从确定理想的复苏策略、设定合适的复苏目标值、实施复苏液体...  相似文献   

13.
超声抽吸法治疗下肢原发性淋巴水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超声抽吸法治疗下肢原发性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为12例患者采用内超声脂肪抽吸机吸除淋巴水肿组织以降低患肢淋巴负荷,抽吸后结合持续弹力袜裤压扎。结果术后2周水肿即时消退明显,术后1年随访水肿消退,复发不明显。结论超声抽吸法治疗原发性淋巴水肿安全简便,结合弹性袜裤压扎可望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肢体淋巴水肿的非手术疗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肢体淋巴水肿是机体的一种进行性疾病。由于淋巴运转功能和组织蛋白水解的功能下降,在浅层组织中形成的一种高蛋白水肿,继而使病变肢体不断的感染、纤维化,最终导致皮肤过度角化,而形成象皮肿。 肢体淋巴水肿的治疗,目前尚无一种满意的治疗手段。基本治疗方法分手术和保守疗法。手术疗法:无论以Charles为代表的病变组织切除植皮法;以Handley、Lexer为代表的淋巴管通道成形术;以  相似文献   

15.
严重烧伤病人水肿液在机体烧伤后发生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痂下水肿液(STF)是烧伤水肿液中的重要部分。有研究表明STF中内毒素等水平较高[1],STF在体外可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2]。TNFα、IL6和IL8作为重要的细胞因子,在STF中其...  相似文献   

16.
烧伤休克期补液的思考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近20年来烧伤休克的发生率日趋降低,伤后因休克而死亡的患者亦减少,证明了休克期处理的进步,但并不等于此问题已经解决。一些基层烧伤单位在休克期仍按照常规公式补液,造成补液量不足,难以纠正缺氧,不能摆脱休克损害;若超常规补液,不仅会加重组织水肿,甚至还可能引发急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17.
烫伤豚鼠痂下水肿液收集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烧伤后皮下组织可形成水肿,水肿回吸收后可产生轻重不同的全身中毒症状,而伤后早期切痂,去除大量坏死组织和痂下水肿液后患者病情可转趋平稳,这种现象提示水肿液有损伤作用。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痂下水肿液的研究较少。对于实验研究来讲,能够顺利地收集到痂下水...  相似文献   

18.
烧伤病人痂下水肿液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痂下水肿液(Subeschar tissue fluid,STF)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进一步论证 STF 是烧伤后一“贮毒库”的概念。方法取烧伤病人痂下水肿液,按20%比例与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培养1,12,24h,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6-keto-PGF 1α,观察内皮细胞活力和形态改变,并用健康人血清作对照。结果 STF 与 HUVEC 一同孵育后培养液中LDH 活性和6-keto-PGF 1α含量逐渐升高,并明显高于健康人血清对照组(P<0.01),且 STF 与 HU-VEC 共同孵育24h,内皮细胞活力下降,内皮细胞出现收缩,细胞间间隙增大,部分细胞脱落和坏死,而健康人血清未能引起内皮细胞功能和形态改变。结论 STF 可损伤内皮细胞,在烧伤后内皮细胞的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激动剂PNU282987对致死性烧伤休克犬脂质过氧化损伤和组织含水率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Beagle犬12只,按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烧伤补液组和烧伤PNU282987组,每组6只.采用凝固汽油燃烧法造成5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于伤后0.5 h分别通过颈静脉补液,烧伤补液组给予林格液,烧伤PNU282987组给予等量含有PNU282987 (0.38 mg/kg)的林格液.补液量和速率均根据Parkland公式确定.于伤前和伤后2、4、8、12和24 h颈静脉取血,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于伤后24 h处死动物,留取心、肝、脾、肺、肾和回肠组织,测定组织含水率.结果:两组犬伤后SOD水平显著降低;伤后4 h起烧伤PNU282987组SOD水平显著高于烧伤补液组(P<0.05),而单纯烧伤组SOD水平持续降低.两组犬伤后MDA水平均上升,伤后4h起烧伤PNU282987组血浆MDA水平均显著低于烧伤补液组(P<0.05).烧伤PNU282987组脏器含水率显著低于烧伤补液组[心:(68.6±1.1)% vs.(78.3±1.8)%;肝:(70.0±1.4)% vs.( 79.8±0.7)%;脾:(67.2±1.2)% vs.(78.8±0.8)%;肺:(74.3±0.5)% vs.( 80.2±1.6)%;肾:(71.2±0.8)% vs.( 80.1±0.9)%;回肠:(68.9±1.1)% vs.( 78.7±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U282987能抑制烧伤休克犬复苏时引起的脏器氧自由基生成,减轻组织水肿,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肺挫伤是强大钝性暴力作用于胸部创伤后的常见伤情,可引起肺泡破裂、肺组织出血和水肿,严重可造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现对1996.4~2000.10间我院收治的67例严重肺挫伤作一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