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烧伤后早期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8例健康志愿献血者(健康对照组)及伤后48h内入院的29例轻、中度烧伤患者(烧伤1组),9例重度、特重度烧伤患者(烧伤2组),采集其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半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单核细胞TREM-1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TREM-1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健康对照组、烧伤1组、烧伤2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REM-1mRNA表达量分别为0.74±0.13、1.24±0.09、1.46±0.07,细胞表面TREM-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9±4)%、(51±6)%、(71±7)%。烧伤1组、烧伤2组以上2项指标及血浆中TNF-α、IL-1β含量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0)。3组受试人员血浆中TNF—d、IL-1p的含量与TREM一1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s=0.68、0.72,P=0.000)。结论严重烧伤后早期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REM-1表达增高,这一变化与炎性因子分泌相关;TREM-1参与了烧伤后急性炎性反应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AdEasy载体系统构建含人内皮抑素(hEndostatin)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观察感染后hEndostatin在SWI1990中的表达和生物学活性。方法将hEndostatin克隆至穿梭质粒pShuttle-CMV,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染大肠杆菌BJ5183,获得腺病毒重组质粒,腺病毒重组质粒转染293细胞进行包装,获取hEndostatin重组腺病毒。同法构建重组腺病毒Ad-LaeZ,转染SW1990细胞,确定重组腺病毒的最适感染复数(MOI),hEndostatin重组腺病毒以最适MOI转染SW1990细胞,观察转染后1~7d hEndostatin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hEndostatin重组腺病毒,该腺病毒可高效介导hEndostatin在SW1990细胞中的表达,MOI=100为最适感染复数;转染后1~7d,上清中hEndostatin蛋白的浓度分别为(1.6±0.3)、(8.5±0.6)、(54.3±4.4)、(256.9±25.8)、(596.6±38.7)、(321.7±21.2)、(132.6±7.6)μg/L;表达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P〈0.01)。结论重组腺病毒可介导hEndostatin基因在SW1990细胞中的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直径、不同浓度的钛颗粒对人单核/巨噬细胞的作用。方法应用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单核/巨噬细胞,去除钛颗粒表面的内毒素,将直径(15.47±5.18)μm和(2.54±0.86)μm的钛颗粒,分别以颗粒体积(μm^3):细胞数比为10:1及100:1的浓度刺激人单核/巨噬细胞。在钛颗粒刺激细胞24h后,运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骨溶解介质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钛颗粒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可分泌IL-6、TNF-α和IL-1β;颗粒体积:细胞数比为100:1时,平均直径2.54μm的钛颗粒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IL-6、TNF-α和IL-1β的作用均大于直径15.47μm的钛颗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含内毒素的钛颗粒本身具有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溶骨介质的作用;高浓度、直径小的钛颗粒可刺激人单核/巨噬细胞分泌更多的溶骨介质,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EGF—C重组质粒转染入人乳腺癌MCF-7细胞后VEGF-C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方法,将构建好含有VEGF—C的重组质粒转染入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新霉素(G418)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细胞系,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稳定转染后细胞中VEGF—C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转染并获得稳定高表达VEGF—C的乳腺癌MCF-7细胞系,其转染组VEGF—C mRNA相对吸光度值(12.382±2.183)较空载组(6.039±1.950)显著上调(P〈0.01)。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组VEGF-C蛋白相对灰度值(0.971±0.186)较空载组(0.594±0.196)明显上调(P〈0.05)。结论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cDNA3.1-VEGF-C转染入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可显著增加VEGF—C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变异型IκBα(IκBαM)基因对人类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构建质粒、基因转染以及IκBαM蛋白表达的筛选,建立稳定表达IκBαM的人类GBM细胞株,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细胞及肿瘤组织内MMP-2、MMP-9在RNA水平的表达;并将肿瘤细胞植入裸鼠皮下制作异位移植瘤生长动物模型,进一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MMP-2、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体外试验中,MMP-2与对应GAPDH平均吸光度值的比值分别为1.450±0.180(G36Δ-W)、0.292±0.040(G36Δ-M)、1.187±0.140(G36Δ-P)和1.463±0.160(G36Δ);MMP-9与对应GAPDH平均吸光度值的比值分别为1.424±0.130(G36Δ-W)、0.275±0.020(G36Δ-M)、1.357±0.180(G36Δ-P)和1.608±0.240(G36Δ)。在体内试验中,MMP-2与对应GAPDH平均吸光度值的比值分别为0.870±0.060(G36Δ-W)、0.024±0.010(G36Δ-M)、0.785±0.070(G36Δ-P)和0.686±0.070(G36Δ);MMP-9与对应GAPDH平均吸光度值的比值分别为0.768±0.010(G36Δ-W)、0.054±0.010(G36Δ-M)、0.802±0.020(G36Δ-P)和0.746±0.020(G36Δ)。在体外和体内试验中,G36Δ-M组与其余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内试验肿瘤组织中,MMP-2及MMP-9的在G36Δ-M组中的染色显著低于G36Δ、G36Δ-W和G36Δ-P组;而在G36Δ、G36Δ-W和G36Δ-P三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κBαM基因可以在分子及蛋白水平显著抑制人类恶性胶质瘤中MMP-2、MMP-9的表达,减弱肿瘤细胞的侵袭和浸润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对烧伤血清和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神经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烧伤大鼠及正常大鼠血清。取出生1~3d乳鼠脑组织行原代神经胶质细胞培养,并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的刺激物,分为:(1)对照组:加入体积分数10%的正常大鼠血清;(2)NE1、NE2、NE3组:分别加入体积分数10%烧伤血清+10、20、50μmol/LNE;(3)TBN1、TBN2、TBN3组:分别加入10、20、50μmol/L特布他林+体积分数10%烧伤血清+10、20、50μmol/LNE。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VEGF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VEGF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VEGF蛋白的表达处于较低水平,NE1、NE2、NE3组其表达随NE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加,而TBN1、TBN2、TBN3组的表达明显增加。对照组神经胶质细胞VEGF mRNA表达量[(5.72±0.12)拷贝数/g]较低,NEl、NE2、NE3组VEGF mRNA的表达[(13.26±0.03)、(10.37±0.04)、(14.87±0.55)拷贝数/g]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TBN1、TBN2、TBN3组VEGF mRNA表达量[(13.39±0.19)、(15.77±0.11)、(16.00±0.07)拷贝数/g]也逐渐增加,除TBN1组外其余2组与各N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特布他林可增强烧伤血清和NE诱导神经胶质细胞VEGF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蛋白加α酮酸饮食对5/6肾切除大鼠模型的残余肾功能保护作用及对肾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后行5/6肾切除,术后给予不同的饮食:低蛋白加酮酸组(4%酪蛋白+2%α酮酸)、低蛋白组(6%酪蛋白)和高蛋白组(20%酪蛋白),同时设10只SD雄性大鼠为假手术对照组(20%酪蛋白)。检测术前及术后第4、8、12周各组尿蛋白、血白蛋白、Ser、BUN等指标。12周后处死大鼠,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单核巨噬细胞抗原(ED-1)、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MCP-1)及RANTES的表达情况。结果(1)术后4周起,3个切除组Scr、BUN及尿蛋白均持续升高,其中以高蛋白组最显著(P<0.01),而低蛋白加酮酸组升高最为缓慢;第12周时,低蛋白加酮酸组显著低于其余2组[Scr为(125.44±5.50)比(172.00±9.54)、(135.22±5.78)μmol/L;尿蛋白量(24h)为(28.36±3.69)比(92.32±34.06)、(46.62±6.19)mg,P<0.01。(2)与高蛋白组和低蛋白组相比,低蛋白加酮酸组肾组织损害明显减轻,肾小球病理积分为0.38±0.13比0.84±0.28、0.49±0.11,P<0.01。(3)低蛋白加酮酸组肾小管间质内MCP-1、RANTES的表达比高蛋白组及低蛋白组显著减少,同时ED-1的阳性细胞数也明显减少[肾小管间质ED-1阳性细胞为(3.59±0.78)个比(13.33±1.20)、(6.50±0.99)个,P<0.05。结论低蛋白加酮酸饮食可改善5/6肾切除大鼠的血脂及肾功能,并可能通过抑制肾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减轻残肾组织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的病变程度,减少尿蛋白的排泄,从而延缓大鼠慢性肾衰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α促黑素细胞激素(α—MSH)是否能减轻甘油诱导横纹肌溶解所致急性。肾衰竭(ARF)大鼠。肾组织中炎性反应和对。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4组:健康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10ml/kg;ARF组;肌注50%甘油10ml/kg;α-MSH立即干预组:肌注50%甘油的同时腹腔注射α—MSH200μg/kg,12h后重复1次;α-MSH延迟干预组:肌注50%甘油6h后腹腔注射α—MSH200μg/kg,12h后重复1次。24h后处死大鼠,测Scr、BUN、肌酸激酶水平。。肾组织PAS染色光镜下行。肾小管坏死半定量评分。免疫组化ED-1染色半定量计数。实时定量PCR测。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RF组大鼠。肾组织内ED.1染色阳性细胞数(16.8±7.0比1.46+1.24)、MCP-1的mRNA表达量(11.0±3.8比7.8±1.9)均显著增加(P均〈0.05)。α-MSH立即干预组ED-1染色阳性细胞数(9.5±8.2)和MCP.1的mRNA表达量(8.7±5.1)与ARF组相比均显著减少(P〈0.05)。α—MSH立即干预组Scr、BUN和。肾小管坏死评分均低于ARF组【分别为(152±76)比(333±60)μmol/L、(23.8±9.3)比(56.0±10.0)mmol/L和1.7±0.4比2.7±0.4,P均〈0.05]。而α-MSH延迟干预组与ARF组间各指标及各组间血IL.6和TNF—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油所致急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及MCP-1表达增加,即刻注射α-MSH有一定的抑制。肾组织炎性反应、减轻。肾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载体PLXRN介导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hIL-1Ra)和白细胞介素-10(hlL-10)联合基因转染在人骨关节炎(OA)关节软骨细胞中稳定表达的可行性。方法构建含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PLXRN-IL-1Ra和PLXRN—IL-10,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单个或联合转染人OA软骨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内目的基因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lL-1Ra和hlL-10蛋白表达量的水平。结果酶切和测序表明获得了与预期结果一致的PLXRN—IL—IRa和PLXRN—IL-10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软骨细胞后,RT-PCR检测到了细胞内hIL-1Ra和hIL-10mRNA片段。ELISA检测发现基因转染组均有相应的一定量的hlL.1Ra和hIL-10表达,单个基因转染组中分别为(60.47±15.13)和(19.73±4.10)ng/L;联合基因转染组为(67.15±11.47)和(16.76±9.96)ng/L。未转染组及PLXRN空质粒转染组均无hIL—IRa和hlL-10表达,基因转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个基因转染组和联合基因转染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转录病毒载体PLXRN介导的hlL-1Ra和hlL-10联合基因可有效地感染人OA关节软骨细胞并获得稳定表达,为将表达hIL-IRa和hlL-10目的基因的人OA软骨细胞用于OA基因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烧伤残余创面的序贯性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寻找烧伤残余创面序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烧伤残余创面患者25例,采取自身对照,分别以凡士林油纱(A组)、组织工程全层皮肤(HTAS,B组)覆盖创面,用含氧液冲洗、负压引流后覆盖HTAS(C组)。取创面标本检测细菌量、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mRNA表达水平,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治疗后第3、6、9、12天,患者C组创面细菌量分别为(5.30±1.60)、(1.30±0.80)、(1.70±0.60)和(0.60±0.10)集落形成单位(CFU)/ml,显著低于A、B组(P<0.01)。C组创面经治疗后6d,TNF-α.含量和MMP-13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650±0.040)ng/mg、0.210±0.010,明显低于A组[(1.550±0.370)ng/mg、1.040±0.050,P<0.01]和B组[(0.810±0,080)ng/mg、0.640±0.030,P<0.01];B组肉芽组织TNF-α含量和MMP-13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A组(P<0.01)。治疗后15、30d,C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A、B组(P<0.01)。结论应用含氧液冲洗、负压引流后覆盖HTAS,可显著促进创面愈合,是一种有效的烧伤残余创面序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烧伤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和核因子(NF)-κB/抑制因子(I)κB通路在调控细胞因子产生方面的地位及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方法人单核细胞株THP-1分为正常血清对照组、烧伤血清组、烧伤血清+SB203580组(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和烧伤血清+PDTC(NF-κB特异性抑制剂)组,每组均实验8次。血清刺激24 h后,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蛋白印迹(W estern b lot)法检测THP-1内p38 MAPK的活性和IκBα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法检测THP-1内NF-κB和激活蛋白(AP-1)活性的变化。结果和正常血清相比,烧伤血清刺激后24 h,THP-1上清液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均明显上升[分别为(7.30±0.84)ng/m l和(2.20±0.28)ng/m l,P<0.05;(2.88±0.38)ng/m l和(0.81±0.14)ng/m l,P<0.05],p38 MAPK活性升高(4728±582和1291±163,P<0.05),IκBα含量下降(1211±115和2658±318,P<0.05),THP-1中NF-κB活性和AP-1活性均较正常血清显著升高(1636±170和317±32,P<0.05;946±137和361±40,P<0.05),使用SB203580和PDTC均能抑制烧伤血清刺激后THP-1上清液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的上升。预先给予SB203580能抑制烧伤血清刺激后THP-1中p38 MAPK和AP-1活性升高,但对IκBα含量和NF-κB活性无显著影响;预先给予PDTC可以防止烧伤血清刺激后THP-1中IκBα含量的下降和NF-κB活性的升高,而对p38 MAPK和AP-1活性无影响。结论在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的发生中,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和NF-κB/IκB通路是两个平行和独立的信号转导通路,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共同调节着烧伤后单核细胞TNF-α和IL-1β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Wang ZT  Yao YM  Sheng ZY  Yu Y  Yang HM  Wang Q  Liu Q  Qiao L  Zhou G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4):839-844
目的 观察休克期切痂对烫伤大鼠组织早期和晚期炎症介质变化规律及相应器官功能的影响,探讨休克期切痂改善预后的分子机制。方法 Wistai大鼠30%Ⅲ度烫伤后随机分为24h切痂组和72h切痂组。分别检测肝、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烫伤后2d,肝、肺组织HMGB1、TNF-α mRNA表达增强,而IL-10mRNA伤后8d增强;24h切痂大鼠伤后4d肝、肺组织HMGB1和TNF-α mRNA表达下调,伤后8d其IL-10 mRNA表达恢复正常;72h切痂大鼠伤后8d肝、肺IL-10mRNA仍维持较高水平。伤后2.8d肝组织内TNF-α蛋白水平呈双峰改变,4d时减少;24h和72h切痂组肝TNF-α维持在正常范围;伤后2、4d肝TNF-α/IL-10比例升高,24h切痂可降低TNF-α/IL-10。此外,24h切痂组4、8d血浆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休克期切痂可阻断严重烫伤大鼠肝、肺组织早期和晚期炎症介质过度表达,维持促炎/抗炎介质平衡,改善多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核因子(NF)κB活化对烧伤血清诱导单核细胞活化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探讨烧伤血清激活单核细胞的机制。方法收集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别用正常人血清、烧伤患者血清、烧伤患者血清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刺激后依次分为对照组、烧伤血清组、PDTC组。采用电泳迁移率分析法检测刺激前及刺激0.5、1.0、2.0、4.0h时PBMC的NF-κB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刺激前及刺激1.0、2.0、4.0、6.0h时PBMC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水平及TNF-αmRNA、IL-8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血清刺激后,烧伤血清组PBMC NF-κB活性迅速升高,刺激1.0h时达峰值(30.2±3.5)×104积分灰度值,与对照组(4.4±0.8)×104积分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刺激2.0h后逐渐下降;而PDTC组NF-κB活性无明显升高,刺激1.0h时为(6.8±0.9)×104积分灰度值。烧伤血清组刺激PBMC1.0h时,TNF-αmRNA表达量和培养上清液中TNF-α水平即升高达峰值,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8mRNA表达量和IL-8水平在刺激4.0h时达峰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PDTC组PBMC培养上清液中TNF-α刺激1.0h时达峰值(0.52±0.06)μg/L;刺激4.0h时IL-8达峰值(239±20)ng/L,与对照组[(0.13±0.07)μg/L、<156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烧伤血清可通过活化NF-κB,启动PBMC对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提示NF-κB活化在烧伤血清诱导PBMC分泌细胞因子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Liu H  Yao YM  Yu Y  Sheng ZY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3):193-197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1(STAT1)和3抑制剂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诱导巨噬细胞合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取正常Wistar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置24孔培养板中(1×106细胞/孔),培养3d后以HMGB1刺激,采用氟达拉滨(Fludarabine,STAT1特异性抑制剂)及雷帕霉素(Rapamycin,STAT3特异性抑制剂)进行干预。观察HMGB1刺激与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和蛋白释放的时效、量效关系,Fludarabine和Rapamycin处理对TNFαmRNA表达和蛋白释放的影响。结果(1)HMGB1可导致大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基因表达明显升高,于攻击后24h达峰值,至36h减弱。HMGB1的用量为10μg/ml时,TNFα基因表达明显增强;(2)HMGB1可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蛋白早期释放,4h即可达到高峰,8h后减弱。随着HMGB1刺激剂量从5μg/ml增大到25μg/ml,TNFα蛋白释放持续增强;(3)Fludarabine和Rapamycin可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基因表达,但不能影响TNFα蛋白的释放。结论STAT1和STAT3抑制剂可显著下调巨噬细胞由HMGB1诱导的TNFα基因表达,但不能影响其早期(<24h)蛋白释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严重烧伤大鼠肺部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产生及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 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 4 8只 ,随机分为假烫 (A)组、烫伤对照 (B)组和烫伤 p38MAPK抑制剂SB2 0 35 80(C)组 ,每组各 16只。观察烫伤 (以下称烧伤 ) 2 4h后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TNF α和IL 1β含量、血浆和肺脏微血管vonWillebrand因子 (vWF)含量、肺脏激活蛋白 1(AP 1)活性等指标的改变。  结果 B组大鼠烧伤后 2 4h血清和BALF中TNF α和IL 1β含量明显增高 ,血浆vWF含量为 (194 .2± 2 8.3) % ,显著高于A组的 (93.2± 14 .3) % (P <0.0 1);肺脏微血管vWF含量的积分值为 1.1± 0 .3,显著低于A组的 3.3± 0 .4 (P <0.0 1);其肺脏AP 1活性上升。C组血清和BALF中TNF α和IL 1β含量、血浆及肺脏微血管vWF含量、肺脏AP 1的活性较B组变化幅度明显偏小。 结论 p38MAPK活化后 ,通过活化转录因子AP 1,介导了严重烧伤后肺脏促炎性细胞因子TNF α和IL 1β的产生和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受体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巨噬细胞中加入不同的刺激物,分为HMGB1组:加入10 μg/ml的HMGB1;HMGB1+抗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组:先加入RAGE多克隆抗体5μg/ml孵育2 h后,再加入HMGB1;HMGB1+重组鼠(rm)RAGE/Fc组:将10 μg/ml的HMGB1与10μg/ml的rmRAGE/Fc混合作用2 h后,再加入巨噬细胞;对照组:加入磷酸盐缓冲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RAGE的表达强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HMGB1组RAGE阳性细胞率(54±12)%明显高于对照组[(13±5)%,P<0.01],其荧光强度(126±10)也显著高于对照组(34±8,P<0.01).HMGB1+rmRAGE/Fc组、HMGB1+抗RAGE组凋亡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而HMGB1组晚期凋亡及坏死细胞明显多于其他3组.HMGB1组细胞凋亡率(39.5±2.3)%高于HMGB1+rmRAGE/Fc组[(17.3±3.6)%]、HMGB1+抗RAGE组[(14.8±4.8)%]及对照组[(5.4±2.3)%,P<0.01].结论 HMGB1可诱导RAGE表达上调,RAGE是HMGB1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主要受体之一.  相似文献   

17.
烧伤血清对骨髓红系及粒系造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烧伤血清对正常小鼠骨髓红系、粒系造血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常规制备小鼠骨髓细胞(BMC),用其分别建立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培养体系和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培养体系.在两体系中均加入15%TBSAⅢ度烧伤小鼠伤后12 h及1、3、5、7、10 d的血清(烧伤血清组)和小鼠正常血清(正常血清组),另设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检测各血清对两培养体系的刺激活性.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烧伤血清中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浓度的变化,并将此二指标分别与烧伤血清对CFU-E、CFU-GM培养体系的刺激活性作对数线性拟合相关分析. 结果 (1)烧伤血清对CFU-E、CFU-GM培养体系的刺激活性明显升高,均在伤后1 d达峰值[(384±60)、(127±16)CFU](P<0.01),此后逐渐下降,到伤后7 d[(125±14)、(34±20) CFU]接近正常血清组水平(P>0.05).(2)烧伤血清中EPO浓度在伤后12 h-7 d较正常值显著升高(P<0.01); GM-CSF浓度在伤后12 h、1 d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3)烧伤血清EPO浓度与烧伤血清对CFU-E培养体系的刺激活性呈显著对数正相关(r=0.857 0,P=0.013 7);GM-CSF浓度与烧伤血清对CFU-GM培养体系的刺激活性无显著相关性(r=0.704 9,P>0.05). 结论小鼠烧伤后早期的血清对骨髓红系、粒系刺激活性较强,其中EPO水平增高是烧伤血清对骨髓红系刺激活性较强的重要原因,GM-CSF水平增高可能与烧伤血清对粒系刺激活性较强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烧伤血清诱导内皮细胞(EC)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中的作用。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培养后,分别用正常人血清(对照组)、烧伤患者血清(烧伤血清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烧伤患者血清(PDTC组)刺激。于刺激0.5、1.0、2.0、4.0 b时采用电泳迁移率分析法测定HUVEC NF-κB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刺激3.0、6.0、12.0、24.0 h时HUVEC膜表面ICAM-1的表达。结果刺激后烧伤血清组、PDTC组细胞NF-κB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0 h时达峰值[(21.03±4.87)、(7.44±0.60)×104积分灰度值],以后逐渐降低;PDTC组明显低于烧伤血清组(P<0.01)。刺激后烧伤血清组、PDTC组ICAM-1的表达均增加,刺激12.0 h吋达峰值(平均荧光密度各为327±37、142±3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TC组刺激12.0、24.0 h时低于烧伤血清组(P<0.01)。结论烧伤血清通过活化NF-κB,从而启动EC对黏附分子的合成和释放,提示NF-κB在烧伤血清诱导EC分泌黏附分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β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在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介导的HaCa了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复苏HaCaT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不行转染)、对照组(单纯用脂质体处理)、错义寡脱氧核苷酸(scrODN)组(转染PPARβscrODN)、asODN组(转染PPARβasODN)、TNF-α组(受TNF-α刺激)、scrODN TNF-αC组(同scrODN组处理后受TNF-α(刺激)、asODN TNF-α组(同asODN组处理后受TNF-αC刺激),PPARβscrODN或asODN均为4μmol/L,TNF-α为10μg/L。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观察PPARβ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并计算凋亡核百分率;采用噻唑蓝法测定存活细胞数;采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s)比色测定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化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对照组、scrODN组PPARβ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相近;asODN组则明显下降。正常对照组、scrODN组及asODN组凋亡核百分率低下,存活细胞数较多,caspase-3活性也处于低水平。TNF-α组、scrOON TNF-α组凋亡核百分率分别为(33.1±2.7)%、(32.9±3.0)%,存活细胞数较少,caspase-3活性较高;asODN TNF-α组凋亡核百分率增至(58.8±4.6)%,且存活细胞数、caspase-3活性分别明显低于和高于前2组(P<0.05)。结论PPARβasODN能促进TNF-α介导的HaCaT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STAT)通路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合成释放的调节作用。方法取正常Wistar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3d后用LPS刺激,分别于刺激前及刺激10、30、60、120min时观察JAK2、STAT1以及STAT3的活化情况,每时相点重复测定4次,以积分吸光度(IA)值表示;另取细胞分为正常组、LPS刺激组、JAK2抑制组、STAT1抑制组、STAT3抑制组,培养3d后用LPS刺激后4组细胞,刺激前2h,后3组分别加入AG490、氟达拉滨及雷帕霉素,观察各组HMGB1基因表达及蛋白释放情况,每组重复测定4次。结果LPS可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JAK2、STAT1及STAT3在短时间(120min)内活化,其中STAT3活化最为迅速,10min即可达到峰值(7.47±0.56)。JAK2抑制组、STAT1抑制组、STAT3抑制组HMGB1基因表达均明显受抑制,其表达量均明显低于LPS刺激组(P<0.01),其中JAK2抑制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其余两个抑制组则与正常组相近(P>0·05);但3个抑制组HMGB1蛋白表达量与LPS刺激组基本相同,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JAK-STAT通路可在LPS刺激下早期活化,部分参与了诱导HMGB1合成的信号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