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炎性假瘤的X线、体层、CT表现及其特征.方法 对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患者进行胸部X线片、体层及CT扫描,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多数肿块包膜完整,边界光滑.瘤体多数呈圆形、椭圆形的球形阴影,密度均匀,直径3~5 cm最多,肿块与胸膜紧贴或有粘连,具有特征性的是肿物边缘可见类似胸膜幕状粘连的尖角状表现,与肿块结合起来酷似一个桃子的桃尖,称之为"桃尖征",对炎性假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对炎性假瘤的诊断,X线片、体层及CT检查有重要意义,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X线、体层、CT的表现及其特征。方法分析研究7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肺炎性假瘤患者的胸部X线、体层及CT扫描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多数肿块包膜完整,边界光滑,肿块与胸膜紧贴或粘连,有粗长毛刺索条影等征象,对假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X线及CT检查对炎性假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炎性假瘤的CT影像表现.方法 对45例患者肺尖至肺底行螺旋容积扫描,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肺炎性假瘤多位于肺的外围,按CT形态可分为结节型、肿块型及浸润型.其特征性表现:桃尖征、平直征、灶周网点征和晕征等征象.结论 CT征象对炎性假瘤的诊断及其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表现。方法对36例患者进行X线胸片及肺尖至肺底的螺旋CT容积扫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肺炎性假瘤多位于肺的外围,按CT形态可分为结节或肿块型、浸润型,其特征件表现为桃尖征、平直征、灶周网点征和晕征及均匀强化等征象。结论CT影像对炎性假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附3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方法对38例患者肺尖至肺底行螺旋容积扫描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肺炎性假瘤多位于肺的外围,按CT形态可分为结节或肿块形,浸润型。其特征性表现:桃尖征、平直征、灶周网点征和晕征及均匀强化等征象。结论CT征象对炎性假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对同部位肺炎性假瘤与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和方法.方法:分析了相同部位的60例肺炎性假瘤与60例肺癌的CT影像特征.结果:中央型肺癌均有"癌头尾"征,中央型肺炎性假瘤段以上支气管通畅,无阻塞性肺炎征象.周围型肺癌呈"膨胀形态"征,周围型肺炎性假瘤呈"收缩形态"征.结论:掌握肺炎性假瘤和肺癌各自特有的CT形态和征象,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肺炎性假瘤的CT、X线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X线、CT表现及其特征。方法搜集6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CT、X线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主要影像表现:①类圆形大都边缘光整的肿块,多为单发,直径在3.0cm左右,密度均匀。②局限性胸膜肥厚粘连,无胸水及钙化征象,肿块与增厚的胸壁之间有条状低密度影。③病变中间层面一侧边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改变。④病灶边缘粗短毛刺。⑤肿块内空洞坏死。结论全面分析假瘤的影像学特征,重视病人肺内感染病史,对提高诊断准确率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X线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肺炎性假瘤的X线表现.[结果]肺炎性假瘤的X线表现:假瘤多为单发,边缘光滑锐利的椭圆形或圆形肿块,个别有分叶或切迹;假瘤常位于肺外周,靠近胸膜,右肺多于左肺,下叶多于上叶;假瘤有空洞钙化者极少,本组有2例见斑点状钙化.[结论]肺炎性假瘤的X线表现特点结合临床分析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CT影像表现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部炎性假瘤的CT影像表现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性假瘤多位于肺野外周,局限于一叶,形态多不规则,病灶常呈广基底贴于胸膜并且邻近胸膜增厚,可见"桃尖征"、"平直征"、"晕征"等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多为高度均匀性强化,病灶经抗炎治疗后可缩小或无变化。术前诊断正确11例,误诊为周围型肺癌17例,结核球4例,肺错构瘤2例,肺脓肿1例,误诊率71.4%。结论全面综合地分析肺炎性假瘤CT表现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肺炎性假瘤影像诊断的正确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3例肺炎性假瘤行临床病理分析,探讨肺炎性假瘤病理检查的特点.方法 23例患者经纤支镜检查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和胸部肺叶切除手术标本病理分析.结果按病变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类型分五型:①浆细胞肉芽肿型5例;②假乳头状瘤型7例;③纤维组织细胞型5例;④假性淋巴瘤型3例;⑤硬化性血管瘤型3例.结论肺炎性假瘤在光镜下组织形态表现为多样化,应注意识别,临床上要积极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寻肺内错构瘤的CT征象特点,加深对其的认识,以便与肺癌、结核瘤以及肺内炎性假瘤等球形病灶相鉴别。方法搜集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错构瘤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错构瘤的主要CT表现:(1)中年发病,单发圆形、类圆形结节,多发生于肺实质内,直径一般小于3cm;(2)边缘锐利清楚,多无毛刺分叶,周边肺组织正常;(3)典型错构瘤内密度不均,含有低密度的脂肪和高密度的钙化影;(4)非典型错构瘤内不含脂肪和钙化影时,常表现为均匀密度影,需结合其影像特征及临床与其他球形病灶相鉴别。结论CT检查对肺内错构瘤的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2.
梁硕 《医疗装备》2021,(5):30-32
目的讨论亚厘米肺小结节患者的CT检查影像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表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医院接受诊疗的100例亚厘米肺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CT检查与手术治疗,术中将病理组织送检,对CT影像反馈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归纳,总结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检出肺结节100枚,均为单发结节。病理诊断结果提示,慢性炎症29枚、癌性结节37枚、不典型腺瘤样增生34枚。慢性炎症、癌性结节及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等性质的亚厘米肺小结节的CT检查影像特征(边界、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结节位置、磨玻璃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临床上的亚厘米肺小结节患者进行CT检查,可以根据影像特征对疾病性质进行评估,结合CT检查影像特征与临床病理表现的关联性进一步确认病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MRI表现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支的19例肝脏炎性似瘤的MRI表现。结果19例20个病灶,均位于肝右叶,呈圆或类圆形。平扫.T2WI为等信号或高信号,TIWI为稍低或等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无明显强化,在门脉期和(或)延迟期,所有病灶均可见到强化表现,如:周边环形强化,中心强化或偏心性强化。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反映了肝脏炎性假瘤的病理学特征,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徐爱华 《工企医刊》2012,25(2):47-49
目的 探讨肺炎性假瘤的CT征象,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10例肺炎性假瘤的CT资料.结果 8例病灶位于肺外周部,1例浅分叶,4例肿块边界清晰,5例病灶内见低密度区域,4例伴有明显胸膜反应,3倒病灶边缘增强.结论 综合分析各种CT征象,并密切结合临床,可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后肺炎的正确编码方法及统计方法,提高统计的准确性,使医院质量考核指标符合国家标准。方法应用SQL Server 2000收集2012—2014年住院患者相关信息,利用R语言工具,分别通过诊断名称和编码进行搜索,统计每年手术后肺炎的发生率。结果通过诊断名称和编码搜索结果相差较大,编码搜索的手术后肺炎发生率高。深入比较分析,发现存在某些诊断如炎性结节、炎性假瘤等误编码为肺炎的现象,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论手术后肺炎的统计中应注意一些特殊诊断的编码问题,以免发生误判而导致指标不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深入分析肝脏局灶性炎变的超声造影图像特征。方法: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到本院接受临床病理诊断的30例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给予这30例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患者实施相同的超声造影检查和常规的灰阶超声检查,对这30例的超声造影图像结果进行影像学分析,详细记录患者病灶的具体位置、边界、形态、大、内部结构回声以及增强模式等其他特征。结果:30肝脏局灶性炎变患者中有34个肝脏局灶性炎性病灶,通过对超声造影图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15个病灶周围呈现环状增强且病灶中央无增强、11个病灶呈现出弥漫性增强、8个病灶呈现出蜂窝状增强。34个肝脏局灶性炎性病灶中有22个病灶为等增强、12个病灶为低增强,通过病理学分析发现,34个肝脏局灶性炎性病灶中,诊断准确的病灶数为32个、有2个病灶为误诊,即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为94.1%。结论:将超声造影诊断技术应用于肝脏局灶性炎变的诊断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通过影像学分析找到肝脏局灶性炎性病灶的特点,且通过超声造影图像能够清晰地分辨出病灶的数量、形态以及回声情况等,为主治医生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诊断依据,进而促进了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炎变中诊断准确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95例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欢  詹雨林  吴丽华  庄桂龙  赵蔚 《职业与健康》2009,25(13):1444-1445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对95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进行影像学(X线胸片或CT扫描)检查,同时收集临床资料,分析病灶的特点。结果95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病灶表现多为双上肺野分布的多叶、多段的斑片状、大片状阴影和空洞性改变,或表现为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单一病灶内多发虫噬状空洞,支气管播散多见。血糖控制后,病灶大多好转。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以炎性渗出、干酪变质为主,空洞发生率高,高血糖状态对结核病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