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阴道超声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阴道超声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的临床价值,探讨切口愈合不良的超声特征.方法对125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于产后7~10 d行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切口愈合的超声学特征及其分型,以指导临床正确选择处理和治疗方法.结果根据声像图特点,将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分为三种类型,Ⅰ类愈合良好,图像示子宫下段前壁切口稍向膀胱方向突出,内部回声均匀,并可见两排较整齐的肠线回声;Ⅱ类愈合欠佳,切口向膀胱方向明显突出,浆膜层毛糙或增厚,内部回声较低或在切口处出现小液性暗区,边界清楚,直径小于20 mm,肠线回声隐约可见;Ⅲ类愈合不良,其切口突出较严重,其内出现大于或等于30 mm的液性暗区,暗区内有光点或不规则光团,分布极不均匀,肠线回声不清楚.结论阴道超声能够动态观察子宫切口的变化,预防和及时治疗早期各种因素引发的切口愈合不良,对防治晚期产后出血和再次妊娠时子宫破裂及其他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超声检查情况,评价超声对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诊断价值,探讨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其声像分型.方法 对32例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声像图和60例愈合良好的声像图进行了观察和对比研究.结果 32例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超声影像有其特异性.根据声像图表现和切口愈合的病理变化过程,归纳为三型:实性非均质型、混合型和类囊肿型.结论 剖宫产术后的超声检查能及时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并动态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准确,对预防远期母婴并发症发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声像图表现。方法 应用彩超监测3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 根据声像图特点将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分类:Ⅰ类子宫切口呈平行或弧状强回声带为愈合良好;Ⅱ类子宫切口呈实质性非均质性回声团或无回声区为主的混合性回声团为子宫切口炎性反应,26例(86.7%);Ⅲ类子宫切口区局部中断,内见斑片状强回声,边缘明显增厚,突向膀胱,附件区可及形态不规则,非均质性实质性包块伴回声,为子宫局部裂开,溃疡形成伴附件炎性渗出,4例(13.3)。结论 彩超能够监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对防治晚期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根据超声声像图特点将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根据缺陷的特点分为3型:实性非均质型、混合型、类囊肿型。结论超声能准确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发生在子宫下段切口两端,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常发生晚期产后流血等临床症状。超声能够显示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的愈合情况,以往报道多为B超、经腹部超声检查,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无需充盈膀胱,直接贴近观察目标,可清晰显示切口处声像图及血流情况,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信息。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月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16例超声诊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诊治方法、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2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中以产程延长为手术指征13例(59%),临床表现为发热、下腹痛和晚期产后出血。B超表现为子宫切口处模糊不清,肌层处可出现小暗区。早期用广谱抗生素加中药红藤灌肠液灌肠治疗7到10天大多可以治愈。结论:通过B超早期诊断,早期运用抗生素加中药治疗愈后良好。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产程监护、及时剖宫产、提高手术操作水平是预防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病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对5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后不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感染,术前存在基础疾病,产程异常,手术的操作是影响切口愈合的主要因素。结论剖宫产术后可以利用B超声像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95例临床资料.结果①术后T>38℃且连续2d以上者67例(70.5%),血象异常58例(61.1%),表现反复、量不等的阴道出血79例(72.6%)、突发性阴道大出血16例(27.4%);②B超表现为实性非匀质型64例(67.4%),混合回声型15例(15.8%),类囊肿型16例(16.8%);③保守治疗64例(67.4%),清宫术15例(15.8%),子宫手术治疗10例(10.5%),子宫动脉栓塞术6例(6.3%),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解剖因素、切口位置选择不当、感染、缝合技术及贫血与营养不良是影响切口愈口的相关因素,应根据B超声像图表现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病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对5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感染、产程异常、手术操作是影响切口愈合的主要因素。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由多因素引起,通过努力可以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不同恢复状况的超声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6月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医院300例行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超声监测3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子宫大小,宫腔及切口愈合情况的资料。结果:300例剖宫产患者中,术后子宫复旧良好283例,超声表现为:子宫大小、形态如常,切口处平坦或轻度隆起,浆膜层回声连续,肌层回声连续可见点状、条带状稍强回声,宫腔线清晰或稍见分离。切口愈合不良13例,临床表现为产后血腥恶露持续时间延长,或突然阴道出血,淋漓不净。宫腔残留4例。结论:超声能够监测剖宫产术后的子宫大小,宫腔及切口愈合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和晚期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前用碘伏液消毒阴道,术中取出胎儿娩出胎盘后术者换无菌手套,碘伏消毒宫腔对降低剖宫产术腹部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2008~2009年胎膜已破和宫口已开者进行剖宫产手术的307例,随机分为两组,用同样切口做子宫下段剖宫产,观察组术前加用碘伏消毒阴道,术中取出胎儿娩出胎盘后术者换无菌手套,碘伏消毒宫腔.两组术中操作、缝线,术后处理相同,比较两组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率.结果 对照组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率为39%,观察组为3%,两组感染率比较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 剖宫产术前准备用碘伏消毒阴道且术中碘伏消毒宫腔对于降低腹部切口感染率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应当作为术前准备常规,此方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引起剖宫产术切口愈合不良的诱发因素及探究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而进行了伤口换药的患者共55例的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同期进行剖宫产而没有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63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其中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没有出现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观察组孕妇当中肥胖、胎膜早破、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低于30 g/L、合并阴道炎等相对于对照组产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产妇剖宫产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是由于多种因素一起作用导致的.而指导孕妇进行孕期的保健、合理膳食,防止体重增长过大而导致孕期肥胖及低蛋白血症的发生,对胎膜早破、孕期合并阴道炎等高危孕产妇进行预防和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术后恰当的营养照顾,能有效的预防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平花  王英 《现代保健》2010,(1):10-11
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联合腹部B超处理难取的宫内节育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常规方法取器失败1~3次的病例78例,在官腔镜联合腹部B超监测下取器,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一次性取器成功,成功率100%,无并发症。结论宫腔镜下联合腹部B超监测处理难取宫内节育器的方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阴道超声监测排卵在不孕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0例不孕症患者给予阴道超声监测,于患者月经10d后监测卵泡发育。对卵泡的具体数目、大小、有无排卵、卵泡生长速度等进行详细的观察,同时指导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 100例不孕症患者在给予促排卵以及相关的排卵治疗后,67例卵泡发育成熟,占67%,其中40例已经受孕。结论阴道超声监测在促进不孕症患者排卵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用药具有的指导作用,对不孕症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两种分娩方式适用性。方法选择笔者医院162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剖宫产分娩组(n=83)和阴道分娩组(n=79)。比较剖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和发热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后出血量和发热发生率显著低于与剖宫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和感染率与剖宫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可降低瘢痕子宫产妇的并发症,但选择前必须综合分析产妇和胎儿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易感因素.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收集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资料.结果 1310例剖宫产中有62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4.73%,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肥胖、贫血、基础疾病、滞产或胎膜早破、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62例切口感染者共培养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7株,占56.67%,革兰阴性杆菌11株,占36.67%,真菌2株,占6.67%.结论 多种因素影响手术切口感染,对高危人群可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不同给药方式的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对剖宫产妇女腹部切口愈合的近期影响及瘢痕形成的远期影响.方法 入选5 16例剖宫产妇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慰剂组、喷雾组和冲洗组,每组172例,安慰剂组术后给予0.9%氯化钠冲洗腹部切口后缝合;喷雾组于切口缝合后直接给予rh-aFGF喷雾,3~4喷/cm2,3~5次/d;冲洗组术中腹壁缝合前给予2支rh-aFGF溶于0.9%氯化钠直接冲洗后缝合切口,然后给予喷雾治疗.近期随访15d观察产妇腹部切口愈合情况,远期随访3个月观察切口瘢痕形成情况.结果 冲洗组腹部切口完全愈合时间为(8.6±3.5)d,较喷雾组的(10.4±3.7)d及安慰剂组的(12.7±4.9)d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组延迟愈合占4.2%(7/166),显著低于安慰剂组的20.2%(34/168)及喷雾组的9.7%(16/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脂肪液化、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组渗出、腹壁粘连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和喷雾组[2.4%(4/166)比10.1%(17/168)、5.5%(9/165),3.6%(6/166)比17.3%(29/168)、9.7%(16/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随访发现,冲洗组瘢痕面积比喷雾组减少13.5%,比安慰剂组减少27.2%.结论 rh-aFGF近期可缩短剖宫产产妇腹部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减少腹壁粘连及渗出;rh-aFGF的最佳给药方式为术中冲洗联合术后喷雾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6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产妇除常规护理外于麻醉后4h予腹部按摩,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部按摩能促进剖宫产产妇尽早通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春期少女经腹部联合经直肠超声诊断妇科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6例青春期女性患者经腹部超声,经腹部联合经直肠超声诊断妇科疾病,经超声诊断与临床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36例青春期患者经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76.47%,经腹部和直肠联合超声符合率98.52%,联合超声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结论:对于青春期少女采用经腹部联合直肠超声能明显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