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脘痛的辩证施护甘字胃脘痛为临床常见病,以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现代医学中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癌、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多见此症。笔者在临床中配合医生的辨证论治,对病者进行辨证施护,收到较好疗效,现将体会简介如下。根据胃脘痛发生的病...  相似文献   

2.
胃脘痛既是一个独立的病症,又是脾胃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胃癌等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症者,均可归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其病位在胃,涉及肝脾两脏,以肝郁气滞、脾运失职、胃失通降为基本病机。中医药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显著。现就近年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胃脘痛临症颇多,病因繁杂,常见的有饮食停滞、寒邪犯胃、脾胃虚寒、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等等;多用消食和胃、温中散寒、温中健脾、疏肝和胃、理气活血法治疗。但在临床上常见阴虚胃痛亦不少。在治疗胃脘痛中,注重养阴益胃法,对某些病久缠绵不愈的胃脘痛每当获愈。现将临床上运用养阴益胃法治疗胃脘痛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疏肝和胃汤治疗胃脘痛42例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411100)刘柏玲主题词胃脘痛/中医药疗法@疏肝和胃汤/治疗应用胃脘痛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包括西医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本病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常伴有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  相似文献   

5.
赵会芳 《新中医》1995,27(5):11-12
刘仕昌教授治疗头痛经验介绍赵会芳主题词头痛/中医药疗法,刘仕昌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种疾病均可引起头痛症的发作。导师刘仕昌教授行医60余载,对该病症的病因病机认识及辨证治疗用药独具特色,临床效果突出,现将刘老治疗头痛症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胃脘痛又称胃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但同时兼有泛恶、脘闷、嗳气、大便不调等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证。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胃痉挛、上消化道出血、胃神经官能症等均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我院从络病论治胃脘痛取得较好的疗效,辨证施治如下。  相似文献   

7.
胃痛亦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等病种。胃居中焦,主受纳,主降,喜润恶燥,与脾胃相为表里。胃痛初起多为实证,其病位在胃,或肝胃吲病,或脾胃同病,多因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胃病。胃痛实证包括肝气犯胃、肝胃郁热、饮食停滞、淤血停滞、寒邪客胃和湿热中阻6个证型。  相似文献   

8.
胃脘痛辨证新识湖南中医学院(410007)刘继玉主题词胃脘痛,胃病辨证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内科常见病。对于胃脘痛的辩证,内科学在强调其辩证首分由实的同时,将其分为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瘀血停滞、胃...  相似文献   

9.
答:胃脘痛以胃脘部痛为主症,兼有胸闷,嗳气,纳差,泛酸等症。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十二指肠炎,胃癌等病。本病多由寒邪客胃,  相似文献   

10.
方盛泉 《中医药学刊》2004,22(5):796-797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热点。属中医胃脘痛、痞症范畴;朱生梁教授从详辨病因病机入手,认为本病为肝气犯胃,胃失和降为本,临床强调。辨病辨证相结合,尤重疏肝和胃,并注重心理因素在FD发病中的作用。据此,朱教授应用中医理论组成疏肝健胃方。同时配合心理干预,临床治疗FD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胃脘痛又称胃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但同时兼有泛恶、脘闷、暖气、大便不调等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证.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胃痉挛、上消化道出血、胃神经官能症等均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我院从络病论治胃脘痛取得较好的疗效,辨证施治如下.  相似文献   

12.
马占强  葛明 《河南中医》2006,26(6):45-46
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胃脘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临床上胃脘痛多见于慢性疾病,正所谓“久病多瘀”、“百病多有痰作祟”,笔者在临床中从这两点出发辨证治疗胃脘痛,每取良好的疗效,现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之胃脘痛可以包括胃、十二指肠部位所发的多种疾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各种类型急、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粘膜脱垂、十二指肠球炎以及胃肠神经官能症的部分症型等。临床常以上腹部的疼痛、呃逆、腹胀、泛酸为主要表现,笔者自1980年以来,以铲肝和胃之法,辨病辨症从肝、脾、胃三脏共治证角度治疗胃脘痛(包括以上诸病)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胃痛临证一得白城市中医院(137000)刘庆山【关键词】胃脘痛,中医治疗,医案笔者在临床中对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胰腺炎、胆道蛔虫症等,均按胃痛论治,其病机分析辨证分型及治则方药除按传统法则外,又总结了一些颇为...  相似文献   

15.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脾胃病之一,中医治疗胃脘痛具有一定优势。朱莹教授认为胃脘痛病位虽然在胃,但与肝、脾密切相关,肝失疏泄,肝胃不和是胃脘痛重要病机,治疗上以抑木培土为法,疏肝健脾、和胃止痛,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胃脘痛是指以胃脘痛为主动症.常伴有上腹部胀满,暖气吞酸,饮食不适等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胃下垂、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及部分胰腺和胆道疾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动症者.均属本病的范畴;现代名老中医对胃脘痛的辨治和用药方面有许多独特经验.  相似文献   

17.
钟嘉熙  刘亚敏 《新中医》1994,26(9):13-15
刘仕昌教授善用清暑益气法钟嘉熙,刘亚敏主题词@清暑益气,中医治法,暑病/中医药疗法,@刘仕昌清暑益气法是暑温、暑湿、暑病中常用的治法。刘仕昌教授悬壶60年,夏暑临证善用清暑益气法。作者跟师多年,受益颇深,现将刘老运用清暑益气法经验介绍如下。1暑易挟湿...  相似文献   

18.
林培政 《新中医》1995,27(4):11-12
刘仕昌教授辨治慢性结肠炎经验林培政主题词结肠炎/中医药疗法,慢性病,刘仕昌慢性结肠炎,中医亦称“泄泻”、“下利”、“肠风”。临床症见肠鸣、腹胀痛、大便泄泻、日久难愈为主,前人认为其病变离不开脾胃,病因可分风、寒、湿、热、瘀。刘仕昌教授辨治慢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19.
胃痛辨证论治体会河南450004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刘道清主题词胃脘痛/中医药疗法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或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它包括现代医学中所说的胃炎、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引起的疼痛。笔者业医30载,所遇胃脘痛患者较多,...  相似文献   

20.
胃脘痛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本病多见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神经官能症及部分胰腺病、胆道疾患。田玉美老师在近五十年的临床中,治疗胃脘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运用柔肝、理气、通络、消滞等法,常收全效.田教授认为,胃脘痛病位在胃,关系肝脾二脏,涉及气分血分.若肝脾胃等脏腑功能失常,则导致“土虚木乘”或“木旺乘土”的病机,在此基础上又形成气、血、痰、食、湿、热等继发病因,导致虚实夹杂之候,使疼痛难愈。田老论治此疾先细审寒热,详酌虚实,权衡标本而后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