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单病种定额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1年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胆囊良性病变择期手术、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计划性剖宫产三个单病种临床路径前、后总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资料。采用SPSSll.0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前后各单病种的治疗费用情况。结果实行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后,胆囊良性病变择期手术、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及计划性剖宫产总费用、药品费用,与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胆囊良性病变择期手术、急性单纯性I嗣尾炎检查费用略有下降,无显著差异(P〉O.05);计划性剖官产检查费用略有上升,与实行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临床路径单病种定额支付方式,能降低病种总费用、药品费用等费用及降低医疗成本,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少卫生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某二级医院剖宫产手术单病种病例特点,寻找剖宫产手术病例特点,为单病种质量管理提供依据,并且为控制单病种医疗费用增长提供临床资料支持。方法对北京市某二级综合医院2009-2010年剖宫产手术单病种管理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资料特点。结果术前与术后诊断符合情况,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情况均能达100%,切口愈合等级均为甲级;患者剖宫产手术指征构成中,胎儿宫内窘迫及妊娠合并子宫瘢痕所占比例较高,无指征剖腹产的单胎分娩也占有一定比例;药费在住院总费用中所占比例最高;住院天数是住院费用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且住院天数长的患者住院费用倾向于高费用段。结论掌握手术指征控制手术比例,降低手术单病种的药费比例,缩短实际住院天数是管理剖宫产手术单病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武汉市某三甲医院3种内科单病种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探索控制单病种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措施。方法:对2003年——2007年3种内科单病种住院费用进行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寻找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院情况和实际住院大数是3种内科单病种住院费用的丰要影响因素,出院情况是脑出血的影响因素。实际住院天数越长,病人住院费用越倾向于高费用段。结论:将平均住院口或中位数住院天数作为单病种住院费用控制的敏感指标,将住院天数降低到适宜水平;努力提高医疗质量,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疾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宋婷  姚华 《新疆医学》2011,41(1):17-20
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解决好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针对这一热点问题,卫生部在2010年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将开展临床路径的试点工作和探索单病种管理等作为今年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探索科学分析单病种医疗费用,有利于形成降低病人费用与促进医院健康发展有机统一的运行模式。本文从多个角度集中分析影响单病种医疗费用的因素,进而为贯彻和落实卫生部的政策,为减少政府卫生支出和减轻个人的经济负担,节约并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为促进医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手术住院费用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燕  叶县宣 《中国病案》2006,7(11):36-37,27
目的分析支配和影响剖宫产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变化的某些因子,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方法选取某妇幼保健院2005年剖宫产的住院病例,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出院病例的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药物治疗因子、检查化验因子和手术因子是支配剖宫产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公因子。结论控制剖宫产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应着力降低药费、治疗费、检查费和化验费。  相似文献   

6.
医院单病种医疗费用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婷  姚华  温少华 《新疆医学》2011,41(2):29-3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效的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解决好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困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难点。科学的对单病种医疗费用进行分析,有利于形成降低病人费用与促进医院健康发展有机统一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7.
程义玲  陈迎春 《医学与社会》2012,25(3):50-52,64
临床路径是一种新型的医院管理模式,能够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单病种付费方式作为对我国现行的按服务项目付费方式改革的一种有益探索,其在医疗费用控制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分析临床路径与单病种付费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降低医疗费用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梁远  庞玉芳  朱坤 《中国医院》2005,9(7):54-56
目的:开展单病种医疗质量综合评价,加强监督和控制,为卫生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为我国将来建立全面、统一和准确的单病种医疗质量评价系统积累经验.方法:收集广西38所三级医院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60∞8份出院病例作为测试样本,采用SAS6.12软件,结合病种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法,对8种常见多发病的医疗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降低医疗费用,尤其是降低药品费用比例,控制住院日,是广西三级医院近年单病种质量控制的重点.讨论:运用综合评价指数法评价单病种医疗质量的方法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珠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实施临床路径治疗的6个单病种住院费用情况,探讨费用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珠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6个单病种住院患者的临床路径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秩和检验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药品费、检查费、检验费、手术费是单病种住院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住院天数是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医院要有效控制各项医疗费用比例,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单病种住院费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我院内科及骨科部分单病种的平均住院日及费用构成进行分析,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1.
齐惠玲  楚恒群 《中国病案》2010,11(11):30-31
目的利用终末病例分型方法探讨在医疗费用结构中资源消耗情况。方法利用终末病例分型统计分析软件对单病种其中之一"股骨干骨折"进行5年住院费用医院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四种终末病例分型医疗费用为D型〉C型〉B型,在不同的费用中各型略有不同。结论提示医院要优化费用结构,客观地评价医疗费用指标,在引导医生合理施治,合理收费上有可借鉴的管理思路,从而解除人们对医疗单位"看病贵"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艾永生  高岩  周羽 《四川医学》2014,(3):384-385
目的探讨无剖宫产指征孕妇选择剖宫产的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通过我院产科专家自行设计审定分娩相关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通过对产妇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费用支出、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等方面对无指征剖宫产孕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进行了数据收集及分析。结果无指征剖宫产产妇选择剖宫产与其对分娩顾虑、担忧及恐惧有关。产妇及产妇家人无自然分娩的正确专业知识,担心自然分娩的不确定因素对产妇、胎儿造成危害。结论针对产妇分娩时的不同心理问题,加强产前宣教,使孕妇早期树立经阴道分娩的信心,同时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3.
无医学指征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无医学指征剖宫产与阴道顺产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影响及分析无指征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方法:将258例无医学指征坚决要求剖宫产的孕妇作为剖宫产组。选择同期阴道顺产2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的窒息情况及统计无指征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原因。结果:剖宫产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高于阴道顺产组(P<0.01),导致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有:出生后未及时建立自主呼吸;胎头高浮,取头困难;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等。结论:剖宫产并不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可靠方法,必须加强对孕产妇有关分娩方式的宣教,正确掌握剖宫产的指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通过对2009~2013年合肥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现状的资料分析,探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分娩方式的构成及其成本差异。方法根据医疗机构的不同级别对2009~2013年合肥市参保城镇职工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生育住院费用、分娩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级医院剖宫产及阴道分娩的住院费用高于一级、二级医院,二级医院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自愿要求剖宫产率在不同级别医院中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建议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补偿政策。剖宫产率升高主要是孕产妇自愿要求增多所致,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杨秋惠 《中外医疗》2010,29(6):29-29,31
目的分析我院580例剖宫产手术指征。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孕妇58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前3名为头盆不称(38.97%)、社会因素(20.86%)、胎膜早破(11.89%)。产后出血17例,新生儿窒息16例,新生儿肺炎10例。结论为降低剖宫产率,应采取多渠道多种形式对孕妇及家属进行有关正确认识剖宫产的健康教育,为产妇创造良好的分娩环境,以消除恐惧,增强信心。同时医务人员要严格剖宫产指征,合理使用产科技术,重视产程的观察、产程处理,提高质量服务,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病案首页是病案的窗口,是病案的精髓;是信息交流的枢纽。方法查找病案首页信息中存在漏填、错填和填写不规范的问题影响了单病种标准化管理。结果通过对单病种的质量控制,对病案首页存在的缺陷进行核查,提出改进建议,提高了病案首页的书写的质量,保证单病种的标准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南京市孕产妇剖宫产升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调查的方式收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11年1~12月选择剖宫产的4 793名产妇及其家庭成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心理因素占69.27%?经济因素(家庭收入和医疗保险等)占17.24%?医学指征因素占13.49%?高学历?高收入和高龄产妇选择剖宫产术显著高于普通产妇(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选择剖宫产术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医疗保险?婚姻状况?产妇及家庭心理干预?结论:加强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及分娩知识宣教,强化高危人群的筛查和规范化管理,广泛开展无痛分娩和住院服务,正确把握剖宫产指征与时机,将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可行性,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本院2012年1-12月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689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再次剖宫产组538例,经阴道分娩组151例,并选取同期首次剖宫产的1398例与再次剖宫产的538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再次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在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感染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的产妇出血量、发热例数、平均住院时间、费用均小于再次剖宫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组在开剖至胎儿娩出时间、产后出血量、严重粘连率等方面均大于首次剖宫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应针对产妇的具体情况,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医学指征剖宫产者术前应用催产素对术中、术后出血量,新生儿产伤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无指征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100),两组均采用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术前孕妇已短时间应用催产素,且产妇已出现规律性宫缩;对照组术前未用催产素,无宫缩,直接行剖宫产术.两组术中、术后处理一致.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术中和术后2、24 h产后出血量、子宫裂伤与否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和术后2 h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子宫裂伤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指征剖宫产者术前应用催产素可有效减少术中、术后阴道出血量和子宫裂伤发生率,有利于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