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颧骨复合体骨折(Zygomatic Complex e,ZC)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78例颧骨复合体骨折均经术前三维CT重建检查并行经冠状切口坚强内固定治疗,术后3月随访。结果三维CT重建清楚显示骨折情况,且经冠状切口术野暴露充分,本组中优良率为96.15%。结论冠状切口适合于ZC骨折的治疗,经内固定后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研究全面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统计我科2002年3月~2006年2月收治的118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病历资料,对其中9例全面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9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疗效,患者面型、咬合功能恢复满意,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治疗应为全面部骨折的首选方法,手术应遵循从下到上,从外到内的骨折复位固定顺序,恢复、重建面部的框架、突度和口腔咬合关系。  相似文献   

3.
全面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全面部骨折及并发症的诊治要点,摸索适合于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的生物学固定原则。方法 采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模型外科、骨切开复位等技术,结合生物学固定的原则矫治48例全面部骨折所致牙颌面畸形和咬袷紊乱。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得满意的功能和形态效果。结论 全面部骨折必须通过术前精确的设计,有组织、有步骤地达到功能与形态并举的治疗效果。同时,骨折治疗必须重视骨的生物学特性,如选择恰当的接骨板和螺钉系统以及正确的复位固定方法,坚强固定和弹性固定相结合,复位固定要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4.
全面部骨折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38例全面部骨折患者病历资料,对致伤原因、伤情特点、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致伤原因以交通伤为主,占全部骨折的86.8%,其中摩托车伤占交通伤比例的57.6%,骨折类型除上下颌骨骨折外,鼻骨是最常见的骨折部位,多成粉碎性,其次为颧骨。下颌骨多呈线形骨折,单处多见,上颌骨以双侧骨折、颧上颌缝分离、上颌窦前壁粉碎性骨折、双侧上颌骨中缝分离为主要的骨折类型。手术方法遵循从下到上,从外到内的骨折复位固定顺序,重建咬合关系和恢复面部外形,手术效果良好。结论目前全面部骨折以上颌骨、鼻骨、颧骨、下颌骨多发骨折为主,遵循建议的治疗方法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三维CT成像在颌面骨骨折治疗中的指导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颌面部创伤致骨折对进食及语言等功能可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直接影响人的容貌,手术治疗要求高。由于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复杂,传统的放射学检查手段难以显示,二维CT扫描层面薄且定位较准确,能显示出颌面部的复杂解剖结构和病理解剖关系,但缺乏整体直观感,不利于显示立体解剖特征,不能为术者决定手术进路和复位方法提供有价值的三维信息。三维CT成像则能解决此问题。我院自1997年9月~1999年5月对12例颌面骨骨折进行三维CT成像分析,现予以报道。材料和方法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6~48岁,平均35.8岁。单发骨折3例,多发骨折9例;车祸伤1…  相似文献   

6.
股骨近端骨折作为临床骨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好发于中老年人,传统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主要手段为手术治疗,但是由于患者多伴发骨质疏松,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股骨近端骨折治疗手段得到不断更新,通过总结股骨近端骨折治疗进展,旨在为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4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常清  白丽梅 《人民军医》1999,42(6):326-327
我院1987年6月~1997年5月收治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46例,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效果较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8例,女28例;年龄50~76岁,平均63岁。外展型骨折32例,内收型14例;摔伤21例,车祸伤25例。均为新鲜骨折(不含病理性骨折)。1.2 治疗方法 局部麻醉、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19例;手法复位超肩石膏托外固定3例;臂丛麻醉、手术切开复位骑缝钉内固定24例。1.3 结果 30例随访0.5~5年,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X线片显示骨折部有较多骨痂出现)时间:2~6个月(手法复位组2~3个月,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脊椎骨折的外科固定术与术后短期出现退行性改变CT征象的相关性。方法 :对 5 5例行内固定术的外伤后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前后CT检查 ,其中男 43例 ,女 12例 ,年龄 7~ 73岁 ,平均 3 7.7岁。手术与第一次术后CT检查的间隔时间控制在一星期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三维成像(3D)及多平面重组(MPR)在颅面部骨折中的实用方法及技巧。方法:对6例颅面部外伤患者行螺旋CT扫描,保存原始数据后利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urface shadcd display,SSD)及容积重建显示法(volumctric redering,VR)进行3D图像处理。结果:三维立体图像能立体、多方位、确切地显示颅面部骨折部位、范围、移位、旋转情况。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结论:螺旋CT高质量的三维图像对于显示颅面部复杂骨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而高质量的三维图像依赖于原始资料的精确采集、技术参数的合理选择和多种成像方法、技巧的配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虚拟CT三维成像技术在骨折金属内固定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骨折行金属内固定术的患者42例(金属内固定42处),其中颈椎内固定4例,腰椎内固定5例,胫腓骨内固定20例,尺桡骨内固定13例。常规MSCT扫描后,行虚拟CT三维成像后处理。结果:虚拟CT三维成像金属伪影明显减轻,图像质量明显改善,除1例颈椎、1例腰椎、1例胫腓骨内固定有少许伪影外,其余均能清晰显示骨质,以及内固定位置、形态。结论:虚拟CT三维成像技术可明显减少骨折固定术后金属伪影,改善骨折金属内固定术后CT图像质量,并清晰显示其解剖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分析16例霍法氏(Hoffa)骨折行切开或开放复位拉力螺钉内固定的病例资料.15例获随访,14例膝关节功能优,1例良好.作者认为及时诊断、早期手术、骨折解剖复位、选择合理的内固定方式等是成功处理Hoffa骨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安洪 《创伤外科杂志》2003,5(3):161-163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矫形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 ,其关键在于使用器械对这类骨折进行固定时 ,难以获得可靠的稳定性、术后内置物容易松动甚或脱落从而影响骨折的愈合。本文重点讨论了骨质疏松性骨折内固定的研究现况 :改进内固定物的设计 ;改进内固定物的材料 ;改进操作技术 ;以及增强疏松部位骨质的方法等。其中增强骨质应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探讨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入路、满意复位对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有移位的髋臼骨折38例,其中解剖复位27例,满意复位8例,不满意复位3例。髋关节运动功能优29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89.6%。异位骨化3例;Ⅰ~Ⅱ度2例,Ⅲ~Ⅳ度1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分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1997年7月—2009年1月对31例肩胛骨骨折患者采用三种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内固定,对比其临床适应证,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31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按照Constant的评定标准:优22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90.3%。结论肩胛骨骨折通过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不同的骨折类型应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总结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认为手术整复平整的平台关节面,稳定的内固定,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良好力线,术后早期合理康复计划,都是恢复膝关节良好功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髋臼爆裂型骨折的手术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髋臼爆裂骨折手术处理的临床效果,采取改良Smith-Petersen切口,重建钢板固定、臀肌固定等治疗,疗效优良率77.98%。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2例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24~65岁,平均53.6岁;致伤原因均为道路交通伤。患者采用屈曲位复位,植骨后使用内外侧钢板固定。观察患者术后平台后倾角、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关节屈曲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均获得解剖复位。术后均无膝关节反曲,患者均得到随访6~18个月,平均9.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0周。所有患者术后测量后倾角5°~9°(平均7.9°),术后半年5°~10°(平均7.7°)。HSS评分90~98分(平均93.6分)。术后半年关节屈曲度120°~145°(平均131°),伸直均为0°。术后无一例发生钢板及螺钉断裂现象。结论通过恢复正常后倾角及关节面平整,充分植骨及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8.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内固定物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6月。2002年10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并通过手术治疗的63例临床资料。结果46例随访1—6年,优26例,良14例,优良率86.9%;一般3例,差3例。结论对于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良好的复位、坚强的内固定、足量的植骨、关节稳定的重建、早期活动都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的B型和C型)的方法. 方法 2005年6月-2007年6月手术治疗78例(83侧)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男51例,女27例;平均年龄34.6岁.按AO分型:B1型12侧,B2、B3型22侧,C1型21侧,C2型16侧,C3型12侧.手术采用切开直视下关节面复位、撬拨复位植骨支撑矫止桡骨远端掌倾角和尺偏角、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等方法. 结果 全部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5个月.术后关节面塌陷、移位均<2 mm,掌倾角平均10.6°,尺偏角学均20.3°全部骨性愈合,以Garland and Werley评分方法评定腕关节功能:优33侧,良41侧,可7侧,差2侧,优良率89%. 结论 手术治疗可使关节而复位、可矫止掌倾角和尺偏角,应用外固定支架消除了前臂的轴向短缩应力,足治疗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胫骨Pilon骨折的外科治疗策略. 方法随访我院2005年5月-2008年3月治疗的47例Pilon骨折患者,其中男37例,女10例;年龄23~63岁,平均42.6岁.本组共47例51侧胫骨.致伤原因:交通伤34侧,坠落伤12侧,重物砸伤5侧.开放性骨折7侧,闭合性骨折44侧.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标准:Ⅰ型6侧,Ⅱ型28侧,Ⅲ型17侧.软组织损伤根据Tscherne-Gotzen分度:开放性骨折1度2侧,2度3侧,3度2侧;闭合性损伤0度2侧,1度27侧,2度15侧.出于对内固定具体的选用,又将胫骨远端分为三柱:前外侧、前内侧及后侧柱.胫骨骨折采用Depuy的"T"形钢板18侧,AO三叶草钢板10侧,短"T"形钢板2侧,锁定钢板2侧,Link的前外侧解剖钢板4侧,Orthofix超踝关节外固定支架合并有限内固定15侧. 结果随访时间为12~44个月,平均23.2个月.踝关节功能按Mazur评分标准:优29侧,良13侧,可7例,差2侧,优良率为82%. 结论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和软组织Tscherne-Gotzen分度选择手术时机和治疗方案,根据骨折累及胫骨远端三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少,可取得良好、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