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贵兰  李习鹏 《中医杂志》2007,48(2):138-139,15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并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5个证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并将各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各型间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胃炎以脾虚肝胃不和型、脾胃气虚挟气滞型和脾胃湿热型3型最多,且与Hp感染关系最为密切。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胃炎的脾胃湿热和脾虚肝胃不和型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2.
杨叔禹教授认为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为情志失调、脾胃气机升降不利,因此其治疗原则为燮理气机,调节情志。杨叔禹教授结合多年临证经验,从疏泄论治慢性胃炎,创疏泄学说及疏泄系列方,应用于慢性胃炎临床治疗,着重恢复中焦气机升降,治法上取辛开苦降、调和肝脾,结合“肝主疏泄,脏腑协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脏腑同调、间者并行,佐以音乐、运动的建议,疗效显著,值得推广。本文结合医案,重点阐释杨叔禹教授从疏泄角度诊治慢性胃炎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罗婷  陈小中 《光明中医》2023,(16):3113-3116
慢性胃炎发病率高,容易反复,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其现代医学远期治疗效果欠佳。湖湘名医陈小中主任治疗慢性胃炎的过程中,注重气化、崇尚扶阳,重视活血,善理肝脾,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此文通过简介分析陈小主任中治疗慢性胃炎的4则验案,分析陈小中主任治疗慢性胃炎经验,为脾胃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较为难治的病证之一。慢性胃炎的治疗要特别注意脾胃肝胆的气机调畅。要时时顾护脾升胃降的生理契机,同时注意疏肝柔肝,保护肝之条达之性。用药以轻灵流畅为主,活血化瘀法应贯穿治疗之始终,同时还应重视生活调摄。  相似文献   

5.
介绍徐珊治疗慢性胃炎经验,认为慢性胃炎兼有肠上皮化生病理表现的患者大多有脾胃虚弱的基础证候。如何抓住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肝胃蕴热等证型是对慢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同证型分型论治的主要策略。治疗强调辨证论治,通过调理脾胃与运化浊滞相结合,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治疗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各种证型。  相似文献   

6.
将《伤寒论》方治疗慢性胃炎归纳总结为泻热和胃、柔肝养胃、疏肝和胃、泻胆和胃、暖肝温胃、温中健脾、温中散寒、苦辛通降等八个方面。指出临床运用《伤寒论》方治疗慢性胃炎,只要辨证准确,皆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肝、胃、气滞证素与抑郁及焦虑心理特征的关系。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4月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同时填写肝、胃、气滞三证素分别的评分调查表。将200例慢性胃炎患者以是否存在肝、胃、气滞证素分别进行统计,同时满足肝、胃、气滞证素的患者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证。分析证素肝、胃、气滞与抑郁、焦虑的关系。结果慢性胃炎患者SDS积分(37.27±7.05),SAS积分(35.23±6.37),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积分(33.46±8.55)及(29.78±10.07)。证素肝、胃、气滞的发生频率分别为32.5%、67.0%、61.0%。符合证素肝、胃、气滞的患者较不符合的患者都更易发生焦虑、抑郁。符合肝胃不和证的患者共54例,占27.00%,肝胃不和证慢性胃炎患者SAS、SDS积分均高于非肝胃不和证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倾向,证素肝、胃、气滞均与慢性胃炎的抑郁、焦虑心理有关,肝胃不和证慢性胃炎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及焦虑。  相似文献   

8.
王连清 《河南中医》2013,(12):2138-2139
目的:观察理肝活血方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中药组给予理肝活血方口服治疗,对照组给多潘立酮、雷尼替丁口服治疗。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肝活血方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从肝论治慢性胃炎的理论依据、可行性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慢性胃炎发病机制的剖析。以及对现代生活中人们普遍的高压力,强负荷的分析,归结为目前慢性胃炎的发病以“肝气郁结”后而引发较多见,从而分型论治。结论从肝论治慢性胃炎是可行的,而且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胃炎癌前病变证治举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慢性胃炎癌前病变的证候学进行了临床研究,通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将慢性胃炎癌前病变分为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等4个类型,并分别给予不同的方药与治则,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汪世强  周伯娅 《新中医》2003,35(1):13-14
介绍汪新家教授治疗胃病经验。汪教授针对不同的证型,自拟(1)疏越四合汤,主治肝郁气滞型急慢性胃炎;(2)丹乌四合汤,主治气滞血瘀型、久治难愈慢性胃炎、胃粘膜糜烂出血、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理萸四合汤,主治肝郁虚寒急慢性胃炎;(4)平仁四合汤,主治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5)百益四合汤,主治肝胃阴虚型胃炎;(6)建功四合汤,主治脾胃虚型慢性胃炎。经多年临床验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肝主疏泄指导慢性胃炎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疏泄是肝脏重要的生理功能,与脾胃功能正常密切相关。疏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慢性胃炎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肝失疏泄分肝气逆疏泄太过型和肝气郁疏泄不及两型。以此理论指导慢性胃炎的辨证分型治疗能获良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在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症状发生中的意义以及中医药的调节作用。方法:36例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组行中、西药治疗对照研究,分别检查治疗前后的自主神经功能水平、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程度等指标。结果: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功能低下、交感神经功能偏亢。中药在改善症状的同时有调整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而西药则无此作用。结论: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在慢性消化不良症状发生中占重要地位,中医药具有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通腑五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中西医不同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对慢性胃炎进行通法治疗的研究。方法 从中西结合研究的角度出发将胃痛(慢性病胃炎)分为:脾胃虚寒型,肝气反胃型,肝胃郁热型,瘀血气滞型和胃阴亏虚型,并施于不同方式的通腑治疗,配合西医抗Hp、保护胃粘膜、抑制胃酸分泌的治疗。结果 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使用通法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好、见效快,并能有效地防止病情复发。结论 中西结合通法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肯定,是今后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一般规律,为临床治疗慢性胃炎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9月期间168例慢性胃炎患者病历进行统计分析,从慢性胃炎辨证论治入手,研究慢性胃炎中药治疗的一般规律。结果慢性胃炎的症状,共计32种,胃痛出现频次最高,其次是脘腹胀满;慢性胃炎以肝胃郁热型和脾胃虚寒型证候最为常见,约占3/5。慢性胃炎患者之所以普遍病程长、体质差,与血瘀病机有关。其实,血瘀应当发生于气滞之后,气滞才是慢性胃炎贯穿始终的病变。统计168例病历中所用中药,共计92味,慢性胃炎常用药使用频率分析结果:陈皮使用频率最高,茯苓稍次,其下依次为砂仁、半夏、白芍、生姜、大枣、延胡索等。结论慢性胃炎具有15个主要症状表现,慢性胃炎以肝胃郁热型和脾胃虚寒型证候最为常见,治疗慢性胃炎常用药为陈皮、茯苓、砂仁、白芍、生姜、大枣、延胡索等。  相似文献   

16.
李晓军 《国医论坛》2011,26(5):22-22
笔者近年来运用补血养肝法治疗肝血不足型慢性胃炎,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中医教材上并无肝血虚型慢性胃炎的分型,但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该型慢性胃炎并不少见。慢性胃炎辨证为肝血虚、气逆胸脘者有以下特征:①胃脘部多隐痛或隐胀不适,疼痛与饮食无关,每遇烦劳过度或失眠后隐痛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17.
鲍继海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0):123-123
目的:探讨分型治疗肝胃郁热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慢性胃炎化肝煎加减,并用耳针配合治疗,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10例,显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1%。结论: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体会湖南省湘东医院(412200)刘海林主题词胃炎/中医药疗法慢性胃炎根据胃粘膜的不同病理改变,分为浅表性、萎缩性、糜烂性等不同类型。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慢性浅表性胃炎多属肝胃不和,慢性糜烂性胃炎多属胃火郁热,慢性...  相似文献   

19.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在胃镜检查中约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患者常有上腹部胀闷、暖气、吐酸、食欲减退,或无规律上腹隐痛,食后加重等表现。本病多由饮食和情志所伤,与肝失条达,胃失和降密切相关,造成肝胃不和,气机郁滞,脾虚不运,久病难愈。笔者根据本病特点,运用多年来积累的临床经验,紧紧抓住肝郁这个浅表性胃炎病理机制的关键问题,拟柴胡疏肝散辨证论治,疗效显著,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4个证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并将各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各型间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胃炎以肝胃不和型、脾虚气滞型和脾胃湿热型最多,且与Hp感染关系最为密切.结论:脾胃湿热型和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中西结合治疗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