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骨肉瘤中血管生成素-2与受体Tie-2 mRNA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在骨肉瘤血管生成中作用及其对骨肉瘤恶性演进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6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5例正常骨组织中Ang-2、Tie-2mRNA表达及骨肉瘤中VEGF、CD34蛋白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并与骨肉瘤主要病理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Ang-2、Tie-2mRNA在正常骨组织无表达,少量表达于骨软骨瘤及骨肉瘤瘤旁组织,明显表达于骨肉瘤中(69.6%、73.9%);Ang-2、Tie-2表达水平与骨肉瘤组织学分级分型无关,转移组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高MVD组高于低MVD组(P〈0.01),Ang-2与VEGF表达相关,Ang-2与Tie-2表达正相关(r=0.445,P〈0.01)。结论 Ang-2及其受体Tie-2参与了骨肉瘤血管生成调控,与骨肉瘤浸润性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人脑膜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彭彪  陈凡帆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21(5):620-621,F003
目的 探讨脑膜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表达与血管生成和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3 5例脑膜瘤组织中VEGF基因表达 ;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微血管 ,用微血管记数 (MVC)测定血管生成 ;从脑水肿与肿瘤本身的体积之比估计脑水肿程度。结果  3 5例脑膜瘤VEGF表达率 77% (2 7/3 5 ) ,4例可疑染色 ,其中恶性脑膜瘤和血管母细胞型脑膜瘤呈现高表达 (10 0 % ) ;VEGF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 ,瘤周脑水肿呈显著正相关 (r =0 .682 3 ,P <0 .0 1;r =0 .765 3 ,P <0 .0 1)。结论 VEGF存在于脑膜瘤组织中 ,在脑膜瘤血管生成和瘤周水肿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短发夹RNA(shRNA)对裸鼠人脑胶质瘤中VEGF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株,建立人脑胶质瘤裸鼠皮下接种模型.将成功造模的30只裸鼠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不同处理.观察肿瘤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瘤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及组织内的微血管密度(MVD)改变.结果 治疗5周后,VEGF shRNA组(A组)的肿瘤体积为654.0 mm~3、抑瘤率达65.2%,与空质粒组(B组)1790.4 mm~3、4.7%或PBS组(C组)1880.3 mm~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荷瘤组织中VEGF和MVD分别为9.52、22.02,与B组17.18、43.58或C组17.82、45.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蛋白表达与MVD间存在正相关性(r=0.721,P<0.01).结论 应用RNAi技术沉默VEGF基因能明显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裸小鼠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脑胶质瘤的定位及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检测人脑胶质瘤及瘤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基因表达及定位,探讨VEGF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及瘤周组织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23例人脑胶质瘤及瘤周组织中VEGF基因表达情况,并与7例正常脑组织进行对照研究。不着色者为阴性,细胞胞浆着色呈棕黄(褐)色者为阳性。结果VEGF在胶质瘤组织主要表达于毛细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瘤周组织表达于变异的星形胶质细胞,而正常脑组织几乎无表达。胶质瘤组织标本中血管内皮细胞及瘤细胞内VEGF的表达率分别为22.60±2.31和20.18±4.25,而瘤周组织标本中血管内皮细胞及变异的星形胶质细胞内VEGF的表达率分别为8.44±3.17和45.20±6.11,正常脑组织标本中血管内皮细胞及细胞内VEGF的表达率分别为1.76±1.20和1.84±1.51,胶质瘤组织与瘤周组织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胶质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瘤周组织(P<0.01);而瘤周组织星形胶质细胞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组织(P<0.01)。结论提示VEGF在脑胶质瘤及瘤周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及瘤周组织水肿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脑胶质瘤中环氧化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62例脑胶质瘤细胞中环氧化酶(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第八因子相关抗原(ⅧRAg)的表达,探讨COX2在脑胶质瘤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COX2、VEGF和Ⅷ因子相关抗原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结果COX2在脑胶质瘤细胞中的胞浆染色阳性,和胶质瘤的病理级别正相关(r=0.874,P<0.01);在坏死区域周围有COX2高表达的肿瘤细胞积聚;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周围有COX2染色阳性的肿瘤细胞聚集。脑胶质瘤中COX2和VEGF的表达(r=0.4578),COX2的表达和MVD之间(r=0.3918)呈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X2的表达和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成正相关,和脑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系;COX2的表达和VEGF成正相关,COX2和微血管密度成正相关,COX2的表达可促进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的生成;COX2可作为判断脑胶质瘤恶性度的辅助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lexin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检测2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胃切缘正常胃黏膜组织Plexin A1的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和20例胃正常黏膜中PlexinA1、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第Ⅷ因子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RT-PCR示胃癌组织中的PlexinA1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胃正常黏膜(0.71±0.37vs0.60±0.25,P<0.05)。胃癌组织中MVD随着PlexinA1的mRNA表达的增强(r=0.8736,P<0.01)和蛋白表达的增高而增高(P<0.01);Ki-67的表达也与PlexinA1存在明显的一致性(r=0.4851,P<0.01);而VEGF的表达与PlexinA1的表达无关。结论PlexinA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调节血管生成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Sema6D及其受体PlexinA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它们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胃切缘正常胃黏膜Sema6D及其受体PlexinA1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和20例胃正常黏膜中Sema6D、PlexinA1、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和第Ⅷ因子(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 PT-PCR和Western blot示胃癌组织中的Sema6D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胃正常黏膜[(0.24±0.06)比(0.19±0.07),P<0.05,和(0.45±0.16)比(0.29±0.08),P<0.01];同时Plexin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亦明显高于胃正常黏膜[(0.71±0.37)比(0.60±0.25),P<0.05,和(0.47±0.16)比(0.21±0.08),P<0.01].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随着Sema6D和PlexinA1表达的增高而增高(r=0.5996,P<0.01和r=0.5024,P<0.05);胃癌组织中MVD与Sema6D和PlexinA1存在明显正相关(r=0.5759,P<0.01和r=0.7286,P<0.01).结论 Sema6D及其受体PlexinA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调节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基因与胶质瘤间质血管增生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用原位杂交方法 检测胶质瘤组织中COX-2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同等标本中细胞增殖指数(Ki-67LI)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并将COX-2 mRNA与Ki-67、CD34作相关分析.结果 胶质瘤中COX-2 mRNA表达阳性率为62.69%,对照脑组织中无阳性表达.COX-2 mRNA阳性着色定位于微血管周围,呈棕黄色园环状表现.C0x-2 mRNA表达阳性率在低度恶性胶质瘤(Ⅰ、Ⅱ级)中为37.14%(14/35),而在高度恶性胶质瘤(Ⅲ、Ⅳ级)中为87.50%.在低度、高度恶性胶质瘤中MVD分别为12.54±3.11和20.31±5.49;其Ki-67LI分别为12.29±5.12和23.31±7.14.COX-2 mRNA表达为阴性和阳性胶质瘤中其MVD分别为16.90±6.48和9.46±2.15,其Ki-67LI分别为18.73±8.87和11.10±2.93.结论 COX-2 mRNA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胶质瘤间质血管增生和细胞增殖密切相关;MVD和Ki-67U在COX-2 mRNA表达为阴性和阳性组织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环氧合酶2对胰腺癌新生血管生成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在胰腺癌新生血管生成中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人胰腺癌组织COX 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 ;同时标记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vWF和血管壁Ⅳ型胶原 ,计算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建立裸鼠胰腺癌细胞株PC 3移植瘤 ,观察选择性COX 2抑制剂Celebrex对肿瘤组织MVD的影响 ,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研究裸鼠移植瘤组织VEGF表达变化。结果 COX 2在人胰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87 5 % ,VEGF阳性率为 5 8 3%。COX 2强阳性组MVD平均值显著高于COX 2弱阳性 +阴性组 ,P <0 0 1。VEGF阳性组MVD平均值高于VEGF阴性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COX 2与vWF和Ⅳ胶原标记的MVD均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99和 0 6 ) ,P <0 0 5。在裸鼠移植瘤的体内实验中 ,与对照组MVD(6 3 89± 13 6 7)相比 ,Celebrex处理组MVD为 32 2 5± 12 99,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 PCR结果表明Celebrex处理组肿瘤组织VEGF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调。结论 COX 2与胰腺癌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其高表达促进了胰腺癌新生血管生成 ;可能作用机制是上调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成员2(ABCG2)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分级和神经巢蛋白(nestin)表达的关系.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BCG2在52例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中的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ABCG2和nestin的蛋白表达.结果 ABCG2在脑胶质瘤中的mRNA表达与正常脑组织比较呈过表达(P<0.05),且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BCG2在52例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7%(17/52),并与病理级别明显相关(x2=4.62,P<0.05),主要呈亲血管分布;ABCG2的表达与nestin的表达明显相关(x2=7.60,P<0.05).结论 ABCG2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且与nestin的表达呈正相关;脑肿瘤干细胞可能与神经干细胞具有一定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1.
人脑胶质瘤中连接蛋白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连接蛋白(Cx)43、32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例正常脑组织和50例人脑胶质瘤采用Northern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人脑胶质瘤Cx43mRNA及其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52%,Cx32仅在1例低恶度少枝胶质细胞瘤及1例混合性星形一少枝胶质细胞瘤中表达。Cx43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随肿瘤恶性程度升高而下降。结论Cx基因在人脑胶质瘤中表达可下降或缺失,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恶性程度呈负相关,可作为某些肿瘤的病理诊断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促血管生成素(Angiopietin)及其受体Tie2在启动肝细胞癌(HCC)血管生成中的调控机制及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新鲜HCC标本及癌旁肝组织38例,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Ang-1、Ang-2、Tie2和VEGF在各组织标本中的表达,以CD34标记新生血管内皮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分析上述因子在HCC组织和非癌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相互作用及其与MVD、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Ang-1、Tie2在HCC和非癌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94 7±0.086 2比0.232 6±0.109 8,1.601 6±0.900 7比1.340 0±0.703 7,P均>0.05),而VEGF和Ang-2在HCC组织的表达高于非癌肝组织(1.038 0±0.572 0比0.832 3±0.182 4,0.621 3±0.417 6比0.442 9±0.330 1,P均<0.05);VEGF、Ang-2、Ang-2/1都与MVD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P<0.01),但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Ang-2/1的失衡表达及其与VEGF和Tie2的共同作用是启动肝组织血管生成并诱发HCC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因素在HCC中的持续作用进一步促进了肿瘤血管生成和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3.
新生血管生成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新生血管生成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可否用于预测HCC侵袭、转移和预后。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了 2 0例正常肝组织、2 0例肝硬化组织、85例HCC及癌旁组织中CD34的表达 ,以及HCC的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CD34的染色定位在血管内皮细胞上 ,HCC窦样血管CD34表达为强阳性 ;除门管区小血管分支及中央静脉外 ,癌旁肝组织、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基本不表达CD34 ;HCC的MVD范围 (18~ 36 0 ) / 0 74mm2 、(15 6 5±6 2 4) / 0 74mm2 。HCC的MVD与肿瘤大小、病灶数目、分化程度、门静脉瘤栓形成、包膜状况均有显著关系 (P <0 0 5或 0 0 1) ;与HBsAg是否阳性、术前AFP水平无关 (P >0 0 5 ) ;与预后亦有关 ,少血管组(MVD <15 6 )预后显著优于多血管组 (MVD≥ 15 6 ) ,术后平均无瘤生存期少血管组为 5 3个月 ,多血管组为 14个月 ,(P <0 0 0 1)。结论 CD34的表达反映了HCC的新生血管化 ,与HCC的发展有关。MVD可作为判断HC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CD10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D10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作为肿瘤新生血管标记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鼠抗人CD105单克隆抗体(MAb),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8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及48例对照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并以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g)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作为对照研究。结果(1)MVD及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与对照组织间表达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P<0.01);(2)以CD105和F-8RAg测得的MVD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3)VEGF在结直肠癌的表达与CD105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F-8RAg的表达无关(P>0.05)。结论CD105在结直肠癌组织新生血管有良好表达,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新生血管有价值的标志物。以CD105测得的MVD可以被认为是与肿瘤生长、转移及预后有关的一种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靶向抑制survivin基因对肝细胞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survivin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survivin ASODN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细胞中VEGF mRNA的表达;FCM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利用皮下注射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脂质体包裹survivin ASODN直接瘤内注射,观察其对移植瘤生长情况的影响;SABC法检测移植瘤组织MVD。结果400 nmol/L survivin ASODN转染可明显下调HepG2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但不影响VEGF mRNA表达;ASODN组HepG2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SODN组(F=428.19,P<0.01);ASODN组瘤体生长速度较空白对照组和SODN组明显减慢(F=12.63,P<0.01);ASODN组瘤体重量较空白对照组和SODN组明显减轻(F=5.90,P<0.05);ASODN组MVD较空白对照组和SODN组明显降低(F=34.29,P<0.01)。结论survivin ASODN可以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其机理可能是诱导HepG2细胞自发性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Delta样配体(DLL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5例肝细胞癌(HCC)中DLL4和VEGF的表达,用CD34进行微血管内皮细胞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DLL4和VEGF表达在HCC组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正常肝组(P<0.01),与HCC的临床病理学分级相关(P<0.01),HCC组中的CD34表达与DLL4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r=-0.778);与VEGF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r=0.747),32例共表达DLL4和VECF蛋白者,其平均微血管数(19.70±5.82)个/HP,明显高于非共表达组(7.60±2.12)个/HP(P<0.01).结论 DLL4、VEGF在肝细胞癌血管生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中EphB4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分析与病理级别、年龄、性别的相关性。结果EphB4在胶质瘤中呈过表达,表达于肿瘤细胞和血管上,与病理级别正相关,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结论EphB4/ephnnB2信号可能通过直接影响肿瘤细胞和间接影响瘤性血管的双重作用促进肿瘤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