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S-100B蛋白水平动态变化对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窒息新生儿为病例组,同期随机选取我院出生的4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于生后6h内、(72±6)h取血检测血清S-100B蛋白水平,并与7天内最终确诊HIE的程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生后6h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0.40 ±0.24) μg/L、(0.89±0.34) μg/L比(0.28 ±0.14) μg/L],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P均<0.01.生后72 h,轻度窒息组已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重度窒息组仍高于轻度窒息组[(0.44±0.21) μg/L比(0.26±0.10) μg/L,P<0.01].窒息合并颅内出血患儿生后6h内、72 h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高于重度窒息组[(2.61±1.08) μg/L比(0.89±0.34) μg/L,(1.64±0.71) μg/L比(0.44±0.21) μg/L,P<0.01].生后6h内血清S-100B蛋白水平诊断HIE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4%、97.7%,但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较低.生后72 h血清S-100B蛋白水平诊断HIE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为100%,但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较低.故以6h内血清S-100B蛋白水平作为HIE初筛指标可以减少漏诊,结合72 h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可以提高中重度HIE的诊断特异度.结论 动态监测新生儿窒息后72 h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可作为早期评价脑损伤的敏感指标,为HIE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脐血S-100B蛋白在窒息新生儿中的变化,探讨其对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同期分娩足月正常新生儿43例为对照组(1组)。Apgar评分<7分未发生HIE 44例,为窒息组(2组);发生HIE 16例,为HIE组(3组)。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3组脐静脉血S-100B水平。结果1~3组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1.055±0.356)(、1.572±0.533)(、2.394±0.943)μg/L。2、3组脐血S-100B较1组显著增高(t=2.306,7.991 P均<0.01)。3组脐血S-100B较2组显著增高(t=4.242 P<0.01)。结论窒息新生儿脐血S-100B蛋白较正常升高,其可作为窒息后HIE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HIE新生儿血清IL-18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水平的变化,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HIE疾病程度的关系.方法 本院新生儿科收住HIE新生儿30例,根据病情分为轻度HIE组16例,中重度HIE组14例.同期健康新生儿2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于出生第3、7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IE组及健康对照组新生儿血清IL-18及ICAM-1水平.结果 1.出生第3天轻度HIE组、中重度HIE组及健康对照组新生儿血清IL-18水平分别为(120.1±12.7)、(175.1±15.4)、(100.3±12.5)ng/L,HIE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中重度HIE组高于轻度HIE组(P<0.05),出生第7天较出生第3天时显著低(P<0.05),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出生第3天轻度HIE组、中重度HIE组及健康对照组新生儿血清ICAM-1分别为(350.45±55.20)、(600.10±94.22)、(250.12±47.09)μg/L,HIE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5),中重度HIE组明显高于轻度HIE组(P<0.05),出生第7天较出生第3天时为低(P<0.05),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3.血清IL-18与ICAM-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HIE新生儿血清IL-18及ICAM-1水平与HIE病情相关,可作为新的评价脑部损伤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S100B蛋白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HI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0例足月HIE患儿(HIE组)及31例健康足月新生儿(健康对照组)出生24 h内血清MCP.1和S100B蛋白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分析HIE各组MCP.1和S100B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1.HIE组血清MCP.1、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61.25±15.21) ng·L-1、(4.49±1.20) μg·L-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3.29±14.02) ng·L-1、(1.03±0.35) μg·L-1](t=11.88、12.59,Pa<0.01);2.轻度、中度与重度HIE组血清MCP.1水平分别为(45.23±14.53) ng·L-1、(60.62±17.23) ng·L-1、(74.25±14.01) ng·L-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07,P<0.01);轻度、中度与重度HIE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2.42±0.60) μg·L-1、(4.62±1.05) μg·L-1、(6.54±0.86) μg·L-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11,P<0.01);3.HIE各组血清MCP.1和S100B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r=0.819、0.826、0.816,Pa<0.05).结论 血清MCP.1和S100B蛋白水平可作为判断HIE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的早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母亲新生儿脐血S-100蛋白水平与脑血流变化的关系.方法 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母亲所生新生儿为观察组,母亲重度子痫前期为重度组,只有高血压或轻度子痫前期为轻度组;无国产期缺氧史的足月儿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所有新生儿脐血S-100蛋白进行检测,同时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观察生后24h内双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及阻力指数(RI).结果 重度组脐血S-100蛋白水平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60.1±8.3)μg/L比(37.6±5.0)μg/L和(35.1±3.3)μg/L,P均<0.01],轻度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Vs、Vd均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R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母亲新生儿脐血S-100蛋白水平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呈负相关(r=-0.257,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母亲新生儿脐血S-100蛋白水平升高,脑血流速度降低,二者变化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HIE新生儿34例.分为轻度(18例)和中重度组(16例).分别于生后24、72 h及7 d取其静脉血2 mL,应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测定其血清MIP-1α水平.对照组20例,生后24 h取血,同样方法测定其血清MIP-1α水平.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出生24 h轻度HIE组血清MIP-1α水平[12.47±2.51)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8.63±2.63) ng/L] (t=2.19 P<0.05);中重度24、72 h组血清MIP-1α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t=-3.52,-2.89 P<0.01,0.05);生后72 h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a>0.05).结论 MIP-1α作为趋化因子参与HIE的发病机制,检测血清MIP-1α有助于HIE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和脑脊液(CS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中的意义。方法常规留取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生后12~24 h和HIE恢复期血清和CSF标本,同时留取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标本作对照,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1例HIE和1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标本进行NSE水平检测。患儿均按常规进行监护和治疗。结果1.急性期HIE各组及对照组患儿血清NSE水平[分别为(30.81±4.55)(、43.63±8.20)(、62.13±17.55)、(21.85±2.53)μg/L]间均有显著性差异(F=30.98 P<0.01),且HIE程度越重,NSE水平越高(P<0.01);2.对照组与轻、中、重度HIE恢复组患儿血清NSE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15.35±4.59)(、19.92±6.29)(、20.92±7.58)(、23.65±9.50)μg/L)](F=2.41 P>0.05),重度HIE未恢复组患儿血清NSE水平[(77.03±20.94)μg/L]仍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3.HIE组患儿血清与CSF中NSE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1 P<0.01)。结论血清NSE水平的变化用于判断新生儿HIE的发生及程度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新生儿血清S-100蛋白水平和总胆红素(TBC)与白蛋白(B/A)比值的变化,为早期预测胆红素脑损伤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根据胎龄、体质量和是否符合黄疸干预标准将出生7 d内的84例新生儿分为足月高胆组、足月对照组、早产高胆组、早产对照组.检测4组血清S-100蛋白、TBC、白蛋白水平,计算B/A比值.结果 足月高胆组S-100蛋白含量[(0.36±0.14)μg/L]高于足月对照组[(0.25±0.07)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5),足月高胆组S-100蛋白含量与B/A比值呈正相关性(r=0.509,P<0.05).早产高胆组S-100蛋白含量[(0.40±0.09)μg/L)高于早产对照组[(0.28±40.05)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5),S-100蛋白含量与B/A比值无相关性(r=0.356,P>0.05).结论 血清S-100蛋白和B/A比值可作为早期预测胆红素神经毒性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HIE新生儿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7年6月HIE新生儿36例为观察组.其中轻度14例,中度12例,重度10例.同期本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24例为健康对照组.二组性别、年龄、胎龄、出生体质量等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二组新生儿均抽股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UA、hs-CRP水平.结果 1.HIE患儿的急性期血清UA、hs-CRP水平分别为(419.78±85.58)μmol/L、(5.42±2.69)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40.23 ±87.24)μmol/L、(2.58±0.89)mg/L](Pa<0.01),明显高于恢复期[(255.69 ±86.62)μmol/L,(3.21±1.27)mg/L](Pa>0.01);恢复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a>0.05).2.重度HIE组患儿血清UA、hs-CRP水平分别为(508.34±87.79)μmol/L、(6.87±2.78)mg/L,中度组分别为(410.21±85.02)μmol/L、(4.54±2.17)mg/L,均明显高于轻度组[(319.89±85.04)μmol/L、(3.34±1.89)mg/L](Pa<0.01),重度组显著高于中度组(Pa<0.05).3.HIE组患儿急性期、恢复期的血清UA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851,0.832 Pa<0.05);HIE患儿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血清UA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846,0.835,0.827 Pa<0.05).结论 血清UA与hs-CRP的动态变化具有协同性,且与HIE的病情相平行,可反映HIE患儿病情轻重程度,可作为判断HIE疗效和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窒息脑损伤新生儿选择头部亚低温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早期亚低温治疗效果.方法 窒息新生儿82例.其中轻度窒息39例,重度窒息43例.无窒息足月新生儿29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重度窒息新生儿随机分成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方法 ,维持鼻咽温度(34.0±0.5)℃,持续72 h;常规治疗组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2 h采集各组新生儿静脉血2 mL,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检测血清NSE.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轻度窒息组血清NSE水平[(34.83±6.17)μg/L]及重度窒息组[(59.58±8.87)μg/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0.57±4.88)μg/L](t=3.07 P<0.01;t=16.02 P<0.001);且重度窒息组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t=14.52 P<0.001).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治疗前血清NSE水平分别为(60.65±8.85)μg/L、(58.46±8.98)μg/L,二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0.81 P>0.05);治疗72 h亚低温治疗组[(40.97±6.55)μg/L]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48.15±5.57)μg/L](t=3.86 P<0.001).结论 NSE可作为新生儿窒息脑损伤的早期监测指标之一,早期亚低温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有脑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通过测定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用药前后血清、脑脊液(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探讨EPO的药代动力学变化及透过患儿血脑脊液屏障的情况。方法对35例48 h内收入院的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用药前组10例,观察组25例。入院后观察组立即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500 U/kg皮下注射。其中用药后3 h组10例,8 h组8例,24 h组7例。用药前组在常规治疗前,观察组在给予EPO后的各时间点分别抽取静脉血、CSF,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CSF中EPO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EPO水平3 h达峰值,是用药前的2.6倍(P〈0.01),用药后24 h仍高于用药前水平,但无显著性差异。CSF中EPO水平也在用药后3 h达高峰(P〈0.05),但在用药后8 h回落至用药前水平。观察组用药后3 h血清与CSF中EPO水平呈直线相关(r=0.69 P〈0.05),而其他组间未发现相关性。结论EPO能通过HIE患儿的血脑脊液屏障,CSF中EPO水平与血液EP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在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血清中水平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72例VM患儿及25例健康儿童血清IL-18、TNF-α、IFN-γ水平。结果1.VM组血清中IL-18、TNF-α、IFN-γ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2.VM组血清中IL-18与TNF-α呈直线正相关(r=0.35P〈0.05)。结论细胞因子IL-18、TNF-α、IFN-γ参与VM发病免疫过程,IL-18具有抗病毒作用,与TNF-α同样具有心肌免疫损伤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HIE患儿神经细胞凋亡与星形胶质细胞(AST)的变化.方法 HIE死亡新生儿25例.男14例,女11例.对25例HIE患儿脑病理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光镜观察,原位末端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标记的AST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HIE发生、病程的关系.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HIE患儿25例大体标本均存在脑膜紧张,软脑膜血管充盈、淤血,脑回增宽变平,脑沟变窄.切面湿润,血管扩张,点状或小灶性出血.光镜观察脑标本均可见神经细胞凋亡,大脑以存活24 h~6 d神经细胞凋亡程度重(P<0.05),小脑以存活3 d内神经细胞凋亡程度重(P<0.05),延髓以存活24 h~3 d神经细胞凋亡程度最重(P<0.05);脑标本均可见AST增生,小脑AST表现为生后24 h内死亡者增生程度重(P<0.05),生存时间越长,增生程度反而越轻;慢性缺氧时大脑AST增生程度重(P<0.05),急性缺氧时延髓增生程度重(P<0.05),混合性缺氧大脑及延髓增生程度均较重(Pa<0.05).结论 HIE新生儿神经细胞凋亡及AST增生程度在不同脑区明显不同,且与HIE的发生及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变化及外源性IGF-1对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组(感染组)和病毒感染加IGF-1治疗组。分别在实验d7、d14处死动物,留取血清、心肌标本。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F-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感染组血清IGF-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增加(P〈0.01);治疗组较感染组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减少(P〈0.01)。结论 IGF-1对VM小鼠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脑缺血时c-fos蛋白在海马区的表达特点,探讨c-fos蛋白表达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关系。方法48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42只。给动物吸入含有920mL/L氮气和80mL/L氧气混合气体建立新生大鼠HIBD动物模型,分别在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0.5、2、4、12、24、48、72h)断头处死动物,取海马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脑神经细胞凋亡及c-f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海马区c-fos蛋白阳性细胞在HIBD后立即出现,2h达到高峰,持续至4h渐减低并持续至72h,各时间点阳性凋亡细胞的出现与c-fos蛋白呈负相关(r=-0.57P〈0.05)。结论c-fos蛋白强表达于HIBD新生大鼠的海马缺血区和缺血周边区的神经元,与神经元的存活或死亡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8.
地塞米松对脑缺氧缺血大鼠bid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bid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变化,地塞米松(DEX)对其的调控作用,从而阐明DEX预处理对缺氧缺血新生动物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7d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DEX组、9g/L盐水组(NS组)、HIBD组、健康对照组。DEX和NS组在缺血缺氧前12h腹腔内分别注射DEX、等量NS。通过建立新生大鼠HIBD动物模型,取实验侧大脑半球,采用RT-PCR技术检测脑bid基因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正常组无bid基因表达,HIBD组bid基因表达明显上调,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与HIBD组比较,DEX组bid基因表达明显下调,而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脑缺氧缺血引起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与bid基因表达明显上调有关。DEX能通过下调bid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研究新生儿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之间的关系,以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损害早期诊断的客观依据。方法 利用放免法对124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及4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血清NSE测定,对81例NSE升高的新生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测试,并于生后12~18个月进行智能测定。结果 NSE水平在胆红素重度升高、中度升高、轻度升高组均增高,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BAEP异常率、智能发育指数(PDI)及运动发育指数(MDI)下降在轻度升高组与对照组、重度升高组与中度升高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但在轻度升高组与中度升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NSE水平的测定较以BAEP及智能测定来判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脑损害更早、更敏感,NSE可作为判断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发生脑损害早期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