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动态观察肝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I型补体受体基因点突变与数量表达及其天然免疫黏附功能(erythrocyte cellnature-immune-adhesion function,RNIAF)的变化,探讨它们在评估肝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134例肝炎肝硬化不同分级的I型补体受体基因点突变与数量表达及其RNIAF的变化.结果与正常人群相比较,肝硬化患者Ⅰ型补体受体基因点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异,而肝硬化Child分级各组的CRl数量表达及RNIAF都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且随着分级病情严重,CRI、RNIAF逐渐降低.结论红细胞I型补体受体活性及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可灵敏地反映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发展,红细胞CRl及RNIAF可作为判断肝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动态观察肝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基因点突变与数量表达及其天然免疫黏附功能(erythrocyte cell nature-immune-adhesion function,RNIAF)的变化,探讨它们在评估肝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134例肝炎肝硬化不同分级的Ⅰ型补体受体基因点突变与数量表达及其RNIAF的变化。结果:与正常人群相比较,肝硬化患者I型补体受体基因点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异,而肝硬化Child分级各组的CRI数量表达及RNIAF都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且随着分级病情严重,CRI、RNIAF逐渐降低。结论: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活性及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可灵敏地反映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发展,红细胞CRI及RNIAF。可作为判断肝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红细胞 CR1粘附活性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功能实验,对8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红细胞 CR1分子活性进行测定,同时检测 CHE 等肝功能指标。结果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红细胞 CR1粘附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群(P<0.01);慢性肝炎患者红细胞 CR1粘附活性的变化与 CHE、ALT/AST 的变化密切相关,并且随患者病情好转其红细胞 CR1粘附活性相应回升。结论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红细胞 CR1粘附活性可有效地反应肝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该项可作为判断慢性肝病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进入血液中的病原体或机体产生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将直接或间接激活补体C3,产生C3b、C4b等补体片段,这些片段将病原颗粒或循环免疫复合物与红细胞表达的补体受体1型分子(CR1)连接成免疫复合体,然后通过FC段或补体C端与吞噬细胞的FCR或CR结合,从而活化吞噬细胞[1],释放蛋白水解酶,将CR1连同黏附的抗原或病原体—同切下形成可溶性CR1(sCR1).sCR1作为大颗粒抗原复合体最终要在肝脏和脾脏中被彻底代谢,因此循环中sCRI水平的升高及其程度不仅是免疫清除的标志,同时也是评估肝脏代谢功能的指标.有文献报道肝病患者血清sCR1含量的变化是评价肝功能损伤程度的直接标志[2-3].本研究对9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RNIAF)与血清sCR1浓度变化进行比较,并观察其动态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可溶性补体受体1型(sCR1)浓度及红细胞粘附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6例重型肝炎、22例重型肝炎恢复期、58例肝硬化、58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及80例正常人群进行了细胞竞争酶联免疫实验和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实验.结果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sCR1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型肝炎患者明显高于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P<0.01)并与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变化明显相关.重型肝炎患者红细胞CR1粘附活性显著下降,与sCR1含量呈负相关.结论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CR1浓度变化与肝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联合检测是评估重型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宿主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对HBV的清除至关重要。慢性HBV感染者体内针对HBV的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存在缺陷,不能有效清除病毒,导致病毒持续复制和肝脏炎症。除了直接抑制HBV,针对宿主免疫的治疗策略如刺激或重塑抗病毒免疫也是实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功能性治愈的重要手段之一。肝脏是HBV感染的靶器官,因此研究HBV感染对肝内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是当前调控肝内抗病毒免疫应答的新药研发热点。主要阐述了HBV感染相关天然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和激活肝内天然免疫应答治愈乙型肝炎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感染免疫耐受及其对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耐受是一种特异性的免疫无反应状态,由事先接触特异性抗原诱导而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抑制及免疫应答基因缺失引起的免疫无反应性,不屑免疫耐受之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HBV的各种抗原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耐受,表现为抗-HBs阴性,抗-HBe阴性,抗-HBc阳性或阴性。免疫耐受是乙型肝炎慢性化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8.
COPD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情况及意义。方法检测50例COPD及30例正常人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的能力,计算结合5个以上红细胞的肿瘤细胞的百分率。结果COPD患者的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与正常人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5),COPD的分级与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密切相关。结论测定COPD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对临床病情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清补体C3、C4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48周前后的变化,探讨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补体的影响。方法 9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10 mg口服,1次/d)48周,其中5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和48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以50例健康者为对照。9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HBV DNA载量分为三组:低度组(103~105IU/L),中度组(105~107IU/L),高度组(≥107IU/L)。根据应答情况分为:完全应答[ALT正常,HBV DNA降低至检测下限(〈1000 IU/L)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转换];部分应答(有1项或2项完全应答);无应答(没有任何1项完全应答)。检测治疗前后补体C3、C4及ALT水平。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患者的治疗前后补体C3、C4的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补体C3、C4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失代偿组低于代偿组(P〈0.01),补体C3在低度组最低(P〈0.05)、在完全应答组高于部分应答组(P〈0.01);治疗后补体C3、C4在代偿组高于失代偿组(P〈0.01)、完全应答组高于部分应答组(P〈0.01),补体C3在低度组最低(P〈0.05);治疗后补体C3、C4在代偿组及完全应答组、补体C3在部分应答组、补体C4在中度组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恩替卡韦通过抑制HBV复制,能提高代偿期肝硬化补体C3、C4水平,且治疗应答越好,补体恢复越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和/或核心启动子区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DNA基因测序仪检测91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和/或核心启动子区位点变异情况,并观察发生突变组与未发生突变组在HBVDNA载量和肝脏病理改变等方面有无差异。结果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变异率为10.7%,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变异率为65.2%(P〈0.05);肝硬化代偿期组变异率为46.2%,失代偿期组变异率为35.7%(P〉0.05);35例基因变异患者HBVDNA载量(取1g值)为4.98±1.38,与56例未变异患者的6.36±1.31无显著差异(P〉0.05);基因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损害较未变异患者为重。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和/或核心启动子区突变多见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但似乎与肝硬化的发生无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2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BCP区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前C/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的突变情况,分析各种突变对HBeAg表达的影响。方法抽提患者血清DNA,采用改进的巢式PCR技术,扩增HBV前C/BCP区基因,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用NTI软件比对结果,根据文献报道,选取1753、1762、1764、1862、1896和1899共6个位点进行突变分析,并重点分析不同突变对患者血清HBeAg阳性率和病情的影响。结果在234例中6个位点均无突变者为74例(31.6%),其血清HBeAg阳性率为74.3%(55/74)。在234例中6个位点检出至少1种突变的病例为160例(68.4%),突变形式包括4种单一位点突变和21种组合形式的突变;检出G1896A突变73例(31.2%),其中36例检出有共存未突变序列,37例仅检出突变序列,后者血清HBeAg的阳性率为18.9%(7/37)。检出G1896A以外其他形式突变的有87例,HBeAg阳性率为63.2%(55/87);其中以A1762T+G1764A最为常见,HBeAg阳性率为69.4%(34/49)。在1753、1862位点上检出4种特殊碱基突变,前C区有基因片段插入或缺失的有2例。结论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HBV前C/BCP区可检出突变,突变形式多样,其中G1896A突变样本血清HBeAg阳性率显著下降,而其他突变对其影响较小。应用DNA序列测定法分析HBV前C/BCP区基因突变,获得的信息全面,对临床评估病情进展和实施抗病毒治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BVDNA水平对慢性HBV感染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HBV核心抗原为刺激物,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测定法检测表面抗体阳性的HBV感染者(A组)、e抗原阳性的慢性HBV携带者(B组)、e抗原阴性的慢性HBV携带者(c组)3类研究对象的IFN吖分泌细胞数量。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A、B、C3组分别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eg)检测,并分别用荧光定量PCR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组的血清HBVDNA水平及AST、ALT水平进行检测。结果A组与B、c组相比,斑点形成细胞(spot forming cells,SFCs)平均数/106外周血单核细胞明显减少(P=0.000、0.022),C组SFCs平均数显著多于B组(P=0.000)。FACS检测结果表明,A组CD4^+T细胞数量及CD4/CD8显著高于B、C组,而B组Treg数量显著高于A、C组。B组HBVDNA水平最高,A组AST/ALT比值显著低于B、C组。结论HBV感染者机体免疫状态的改善有利于清除病毒,降低血清HBVDNA水平,使疾病的转归较好,这也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结节样变与 HBV 变异的关系以及 HBV 变异在慢性肝硬化、肝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4例,其中不典型结节样增生病例43例,单纯肝硬化患者41例,肝癌患者20例。采用荧光探针实时定量 PCR 试剂盒提取 HBV 基因组,选取 PCR 强阳性产物用 Sanger 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对 HBV 前 C 区变异基因 G1896A ,BCP 区 G1764A、A1762T 位点在全自动核苷酸分析仪上测序,测序结果与 Gene Bank 中 pADR 标准株序列作对比分析。结果结节性增生组、单纯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 HBV 前 C Gl896A 变异检出率分别是52.3%、40.1%和3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7,P =0.05);结节性增生组 BCP A l762T 变异率68.4%,与单纯硬化组3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8),与肝癌组 G1764A 变异检出率分别是73.0%,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411)。单纯肝硬化组、结节性增生组 BCP 基因变异(+)组,HBV DNA 载量2.18×107、1.2×106高于基因变异(-)组1.18×104、2.95×10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451,P =0.0412);结节性增生组、肝癌组 BCP 基因变异(+)组HBeAg 定量750.00 IU/mL,1300.00 IU/mL 高于基因变异(-)组416.13 IU/mL,927.60 IU/mL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451,P =0.0073)。结论前 C 区变异与乙肝肝硬化结节样变临床进展为肝癌无关,而 BCP 区变异与乙肝结节样变临床进展为肝癌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治疗前HBV DNA载量、ALT、AST、APTT、PT、HBsAg定量、HBeAg定量、P区基因变异、治疗过程中ALT、AST、HBV DNA下降幅度等因素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过程中与应答不佳的关系。方法选择128例CHB患者,HBeAg阳性患者84例,HBeAg阴性患者44例。均初次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治疗前检测上述基线因素及P区变异,治疗过程中ALT、AST、HBV DNA下降幅度等指标。在治疗后4、12、24周分别检测HBV DNA、ALT、AST、HBsAg定量、HBeAg定量。根据治疗24周时HBV DNA载量,分为完全应答组(HBV DNA最低检测值下限)和应答不佳组(HBV DNA下降2 lg,但仍﹥最低检测值下限)。统计分析上述指标与治疗应答的关系。结果年龄、性别、APTT、PT、ALT、AST与治疗应答无明显相关性(P0.05)。BMI、治疗前HBV DNA载量、HBsAg定量与治疗应答呈负相关,BMI高、高HBV DNA载量、HBsAg高水平患者多应答不佳(P0.05)。HBeAg阳性为应答不佳的危险因素(OR=5.431;r=0.358)。HBeAg阳性患者,治疗24周时,应答不佳组HBV DNA下降幅度大(P0.05),rtM204V/I变异率10%时易出现应答不佳(P0.05),rtL180M变异与应答无明显相关性(P0.05)。HBeAg阴性患者,治疗12周时,完全应答组HBV DNA下降幅度大(P0.05),rtM204V/I变异,rtL180M变异均与应答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BMI高、治疗前高HBV DNA载量、HBsAg定量高水平、HBeAg阳性、rtM204V/I变异率10%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时易出现应答不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联合六味五灵片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 102例HBeAg阳性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50例每日服用ETV0.5mg,六味五灵片1.5g,每日3次;对照组52例每日服用ETV0.5mg。分别观察服药第12、24、52周时肝肾功能、血清HBeAg及HBV DNA水平。结果治疗52周结束时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分别为88%和69.23%(P〈0.01);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4%和25%(P〈0.05)。结论联合治疗组在ALT复常及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六味五灵片联合恩替卡韦可以起到很好的协同抗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延迟HBeAg血清转换与肝脏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48例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HBeAg表达与肝脏病理改变和HBcAg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中HBeAg阳性78例,肝脏病理炎症分级G≥2者,53例(67.9%),肝脏病理纤维化分期S≥2者,29例(37.2%),HBeAg阴性70例,G≥2者,36例(51.4%),S≥2者,25例(35.7%),HBeAg阳性与阴性组肝脏炎症损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P〈0.05,纤维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2,P〉0.05。HBeAg阳性组肝脏HBcAg阳性者有60例(76.9%)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26例(37.1%),χ2=23.98,P〈0.01。两组均以胞浆型为主分别为58.3%,65.4%。结论免疫活动期,HBV感染者延迟HBeAg血清转换组与HBeAg阴性组比较有更明显的炎症程度,血清HBeAg表达与肝脏HBcAg表达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抗原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re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4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reS1抗原和HBV标记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在4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阳性者367例,其中PreS1Ag阳性者188例(51.2%),HBeAg阳性者119例(32.4%),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高HBVDNA载量(105~107copies/ml和107copies/ml)组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60.2%,60.0%)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33.3%)和低载量(103~105copies/ml)组(41.9%,P0.01);但在421例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48.9%)低于HBVDNA(87.2%,P0.01)。结论 PreS1Ag能够较HBeAg更好地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状态,但尚不能代替HBVD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 pre-S1-Ag)、前-S2抗原(HBV pre-S2-Ag)、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探讨其相关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分别检测HBV pre-S1-Ag、HBV pre-S2-Ag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HBV DNA,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sAg阳性者中,pre-S1-Ag、pre-S2-Ag、HBV DNA阳性者分别为594例、541例、629例,其阳性率分别为66.29%、60.38%、70.20%。HBeAg阳性组pre-S1-Ag、pre-S2-Ag、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0.21%、74.46%、93.32%,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的45.28%、48.01%、4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HBV DNA载量的增高,pre-S1-Ag、pre-S2-Ag、HBeAg阳性率随之增高。结论 pre-S1-Ag、pre-S2-Ag与HBV DNA和HBeAg阳性检出率具有显著相关性。联合检测pre-S1-Ag、pre-S2-Ag、HBV DNA及HBV-M,有助于HBV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差异。方法选择2008年01-05月在北京佑安医院住院并作活体肝组织穿刺病理学诊断(肝穿)且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57例,其中HBeAg(+)组87例,HBeAg(-)组50例,对2组间的血清学指标及肝穿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HBeAg(+)组和HBeAg(-)组HBV DNA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0);②HBeAg(+)组患者的ALT异常率要高于HBeA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⑧HBeAg(+)组的病理炎症分级要重于HBeA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1),但2组间纤维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HBeAg(-)组中HBV DNA(+)组的病理炎症分级要重于HBV D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但2组间纤维化程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BeAg阳性是判断HBV复制的良好指标。对HBeAg阴性患者应常规测定血清HBV DNA水平,筛查前C区变异。尤其应对HBeAg阴性且HBV DNA高水平的患者加以重视,结合肝穿结果综合评估病情以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20.
吴丽萍  张建军  杜瑞清  王艳  王建彬 《肝脏》2009,14(4):269-271
目的了解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改变特征,并分析血清HBeAg及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90例,行肝穿刺病理检查,依据血清HBeAg及HBV DNA将患者分组,分别比较HBeAg阳性和阴性组及HBV DNA阳性和阴性组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结果。结果90例患者100%存在肝组织损伤,其中肝硬化8例(8.9%);慢性乙型肝炎轻度62例(68.9%),中度8例(8.9%),重度12例(13.3%)。82例病理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中,炎症分级G≥2者30例(36.6%);纤维化分期S≥2者28例(34.15%)。HBeAg阴性组病理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均明显重于阳性组(P值均〈0.05)。HBV DNA阴性和阳性组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皆非"正常";血清HBeAg、HBV DNA均不能反映肝脏损伤情况;对此类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考虑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