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84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主动干预管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主动干预管理前后相关指标分析,评价高血压病社区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以《银川市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方案》为指导,对辖区284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干预管理,1年后总结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主动干预后,高血压病患者整体血压水平SBP下降了6.20mmHg,DBP下降了4.04mmHg,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01);血压控制率由49.65%上升至79.23%,有显著性差异(P〈0.05);诊断标准知晓率由48.59%上升至72.89%,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主动干预管理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能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将符合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的205例患者确定为研究样本,签订为期1年的高血压健康保健合约,实施社区分层干预措施。结果: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遵医率显著改善(P〈0.05);干预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下降显著(P〈0.01);TS双位记分法评价患者血压控制率达44.7%,与全国老年高血压平均控制率相比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分层干预模式对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遵医率和血压控制率有显著成效,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质量有效的、可行的综合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3.
医患互动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姬克  李颢  孟艳丽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9):1410-1412
目的 评价社区医患互动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汝南县社区内自愿报名参加高血压患者健康俱乐部的 2 4 0名会员进行健康教育 ,1年后总结干预效果。结果 经过干预 ,高血压患者收缩压 (SBP)和舒张压 (DBP)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整体血压水平SBP下降了 11 9mmHg,DBP下降幅度为 3 6mmHg,基线血压异常者SBP下降了 17 4mmHg ,DBP下降幅度为 5 7mmHg。血压控制率从35 8%上升到 6 5 0 %。高血压判断标准知晓率由干预前 19 6 %上升到 6 5 8% ,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0 1)。其生活方式 (遵医行为、体育锻炼、低盐饮食、戒烟戒酒 )较合理。结论 规范定期的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改善高血压患者不良习惯 ,新型医患模式有利于健康教育、健康知识普及和取得治疗成效。  相似文献   

4.
北濠社区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芳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5):1807-1808
目的:通过对南通市北濠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化管理与个体化健康行为指导,提高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摸索出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以2005年至2006年北濠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中筛选出的65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干预对象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情况并测量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结果:经过护理干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下降显著(P〈0.01),其生活方式(遵医行为、合理饮食、不饮酒或少饮酒、不吸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均有明显改进。结论:规范定期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进高血压患者的不良习惯,是社区高血压病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周玉宜 《当代医学》2014,(15):128-129
目的研究中老年出现临界高血压病症在社区护理干预下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东莞市中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2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高血压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经过护理后,对患者的血压、血脂等指标进行检查,分析其合格率,以此来分析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血压和血脂情况较之治疗之前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恢复正常的患者数量不同。对照组恢复正常者15例,观察组恢复正常者32例,正常率分别为37.5%和80%,而所有患者的血压指标分别从其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等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对照组护理前SBP为(147.5-4-191)mmHg,OBP为(93.9±121)mmHg,护理后SBP为(140.1±137)mmHg,DBP为(84.7±6.7)mmHg;观察组在执行社区干预护理前8BP为(146.1±23.4)mmHg,DBP为(95.7±76)rnmHg,在干预护理后SBP为(129.1±77)mmHg,DBP为(76.8±6.8)mmHg。其治疗的正常率、血压变化情况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界高血压治疗过程中给予必要的社区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恢复情况,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因此采用社区护理针对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餐后状态血压和脉压变化及其与心血管及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 233例住院患者,分为高血压病(EH)组、2型糖尿病(DM)组和代谢综合征(MS)组,检测24h动态血压、颈动脉粥样宽块发生率(CAPR)、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EPFV)与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APFV)比值(E/A值)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MA)。结果 (1)进餐前后SBP和PP差值≥10mmHg(1mmHg=0.133kPa)的高血压痛患者,其CAPR、IMT、LVMI、MA明显高于差值〈10mmHg者(P〈0.01),E/A和CcR明显低于差值〈10mmHg者(P〈0.01)。(2)进餐前后PP差值≥10mmHg代谢综合征患者,其CAPR、IMT、LVMI和MA均明显高于差值〈10mmHg者(P〈0.01),而其E/A和CcR明显低于差值〈10mmHg者(P〈0.01);进餐前后SBP差值≥10mmHg、DBP差值≥5mmHg者,其MA显著高于差值〈10mmHg和〈5mmHg者(P〈0.05)。(3)进餐前后SBP差值≥10mmHg、DBP差值≥5mmHg的糖尿病患者,其MA明显高于差值〈10mmHg和〈5mmHg者(P〈0.01)。(4)与靶器官损害相关分析显示:早餐后1h血压变化与心脏、颈动脉及肾脏病变呈显著相关。结论 餐后血压和脉压是预测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脏、血管及肾脏损害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7.
开展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适宜技术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进贤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1):305-306
目的观察开展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适宜技术对社区高血压的控制效果。方法以《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手册——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为指导,对我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辖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为期2年。结果管理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由52%提高到91.5%;血压控制率由原来的41%上升为81.5%.患者整体收缩压(SBP)均数下降12.5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DBP)均数下降8.8mmHg,与管理前相比分别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01)。患者人群中有不良生活习惯如:食盐过多、不参加体育锻炼、高脂肪饮食的人数比例明显下降。结论开展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建立定期随访制度,"善意监督"患者治疗行为和效果,能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特点,探讨血压异常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对4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复发组)和94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无复发组)进行3年前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对两组患者的24h、日问、夜间血压平均值,血压负荷值,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性进行统计检验。【结果】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复发组)24h、日问、夜间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及SBP和DBP负荷值均明显高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无复发组),24hSBP和日问SBP及负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复发组)日间SBP变异性高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无复发组)[(16.44±3.19)mmHg(1mmHg=0.1333kPa)比(15.20±4.45)mmHg],SBP和DBP夜间下降率低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无复发组)[(5±3)%比(7±2)%,(4±2)%比(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平均值和血压负荷值增高对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影响,血压变异性及昼夜节律性消失与脑梗死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方法评价贝尼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随机分为贝尼地平组26例,厄贝沙坦组30例。分别观察服药前和服药后(8周末)的血压变化及贝尼地平服药前、后的24h,白昼、夜间的动态血压变化。结果贝尼地平组服药8周后SBP和DBP下降(16.9±11.8)和(12.8±9.2)mmHg(P〈0.01)。厄贝沙坦组SBP和DBP下降(14.8±10.9)和(11.2±8.7)mmHg(P〈0.01)。动态血压资料分析示服用贝尼地平后24h、白天、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下降,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0.62和0.61。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贝尼地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2.5mg/6.25mg,Lodoz)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收缩压(SBP)〈180mmHg、舒张压(DBP)95~109mmHg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Lodoz共4周,用24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治疗4周后动态血压和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1)治疗4周后,“杓型”和“非杓型”组的24hSBP/DBP分别降低9.57/7.75mmHg和12.61/9.88mmHg,日间SBP/DBP分别降低10.59/8.20mmHg和10.91/8.00mmHg,“杓型”和“非杓型”组间的24h和日间SBP/DBP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杓型”组夜间SBP/DBP降低6.12/5.65mmHg,“非杓型”组降低17.33/13.61mmHg,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3)“杓型”组的夜间SBP/DBP下降百分比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压昼夜曲线仍为“杓型”。“非杓型”组的SBP/DBP夜间下降百分比在治疗后显著增加(P〈0.01),SBP/DBP的夜间下降百分比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2.5mg/6.25mg/d)对“非杓型”组患者的夜间SBP/DBP降低作用较明显,有益于保持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大学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社区干预管理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社区干预管理前后相关指标的分析,探讨社区干预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在内蒙古大学社区的高血压病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慢性病管理档案,对患者实行社区干预管理,3年后总结干预效果。结果经过社区干预管理,血压均值水平有显著下降,基线血压异常者经过社区干预管理后血压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血压控制率从29.42%上升至96.00%,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危险因素知晓率由干预前46.00%上升至98.28%,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社区干预管理模式,可做为社区慢性痛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轻度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前瞻性研究低剂量镁制剂降压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我院门诊轻度高血压患者60例(按WHO/ISB标准),无靶器官损害和继发性高血压为入选对象。配对随机分为治疗组(n=30)与对照组(n=30)。治疗组口服门冬氨酸钾镁,同时接受行为干预,对照组只接受行为干预,疗程3月。结果:治疗组收缩压(SBP)由157±7mmHg降至146±8mmHg(p<0.05),舒张压(DBP)由101±5mmHg降至92±7mmHg(P<0.05)。对照组SBP由156±6mmHg降至148±5mmHg(P<0.05),DBP由100±4mmHg降至96±8mmHg(P>0.05)。治疗组显效率33.33%,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显效率6.66%,总有效率33.3%,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门冬氨酸钾镁可用于治疗轻度高血压病.也可用于中重度高血压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方法。方法将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个性化的社区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遵医行为达到了98%,血压下降21-43mmHg,并发症发生率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实施个性化的社区护理能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稳控血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白天和夜间服用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2年11月浙江省安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原发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白天服药组和夜间服药组,各80例,两组均服用左旋氨氯地平。白天服药组于7:00-9:00服药,夜间服药组于19:00-21:00服药。1年后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和血压达标情况。结果①治疗后白天服药组和夜间服药组的诊室收缩压(SBP)分别为(133.5±7.1)mmHg和(133.7±7.3)mmHg,两组诊室SBP治疗后均下降(P〈0.05),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夜间服药组治疗前后的24hSBP分别为(134.8±8.4)mmHg和(129.7±7.9)mmHg,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白天服药组治疗前后的夜SBP分别为(131.7±7.8)mmHg和(125.2±7.1)mmHg,夜间服药组为(132.2±8.1)mmHg和(123.9±7.4)mmHg,治疗后两组夜SBP均有所下降(P〈0.05),但夜间服药组下降更加明显(P〈0.01)。③白天服药组和夜间服药组夜血压达标例数分别为22例(27.5%)和51例(63.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时间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均能有效地降低诊室SBP,但夜间服药能更有效地纠正夜间高血压,提高夜间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15.
对站内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高血压患者203例做分级规范化管理1年,结果显示,二、二三级管理高血压者限盐量、油量及运动三项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MI、腰臀比、血压、血脂等各项指标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管理级别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行为改变率、血压控制率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干预1年后的高血压各级管理人数经重新评估转级后有较大变化。提示在社区进行高血压分级规范化管理切实可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防治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对108例本社区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知识教育和社区综合防治(非药物干预,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1年。结果:社区综合干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血压达标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分别为100%、84.3%、81.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综合防治,能改善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以及降压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高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高血压病人126例(高血压组),健康者45例(对照组),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IgG、IgM)、商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血压。比较2组各指标的差异性,并对ACA-IgG、ACA-IgM、hs-CRP分别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在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各检验指标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均差异显著(P〈0.01)。ACA-IgG与SBP及DBP,hs-CRP与SBP及DBP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ACA-Igc与hs-CRP也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 ACA、hs-CRP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检测血清hs-CRP和ACA-IgG对高血压病的发生有预报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悒萍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2):1259-1260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合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与合用缬沙坦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的疗效及对脉压(PP)的影响。方法将华师社区门诊单用氨氯地平血压控制仍不理想的56例老年ISH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n=28)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50mg/d),对照组(n=28)加用缬沙坦(80mg/d),疗程4周。比较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OBP)、脉压的变化。结果①两组SBP均明显下降(P〈0.01),2周后对照组SBP下降幅度略高于治疗组(P〈0.05),但4周后两组间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别(P〉0.05);②治疗组DBP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0.01);PP明显缩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SMN—SR在有效降低SBP的同时降低DBP不明显,使PP减小,有利于老年ISH患者的降压治疗。对于单用钙离子拮抗剂血压控制仍不理想的老年ISH患者加用硝酸酯类是比较理想的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9.
张江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分析张江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这种形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按照2008年上海市爱国卫生和健康城市工作计划的要求并加我社区全科式干预,选择共495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建立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和非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进行对照。结果:通过8个月的自我管理和干预,实验组患者体力活动、测血压频率、水果蔬菜食用频率、健康行为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吸烟率、体质指数(BMI)、腰臀比显著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2组血压均下降,实验组下降更显著,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过自我管理和社区干预,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血压控制率都呈上升趋势,说明该模式优于常规管理,更适合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方法,开展和推广此类活动对社区慢性病防治管理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制定高血压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员为经过参加“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培训的专业人员。对兰州市城关区广后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的120名病人跟踪随访1年,对管理前后血压控制程度进行分析,探讨高血压的防治意义和社区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10.4mmHg、6.7mmHg,管理前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和服药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掌握自我管理方法,有效的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