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五行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中医理论及临床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针灸领域,五行学说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古人早已认识到人体的脏腑、经络、腧穴都可以用五行属性加以归类,验之临床,常收捷效。脏腑的五行分类及临床应用五行学说将人体脏腑分别归属于五行,将肝、心、脾、肺、肾分别归为木、火、土、金、水五行,心包为心之外围,在五行归属相火。脏腑之间表里关系一一对应,六腑的五行属性与相表里的脏的五行属性相同,即胆属木、小肠属火,胃属土,大肠属金,膀胱属水、三焦属相火。五行学说对针灸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伤寒…  相似文献   

2.
五行学说是内经的基本理论之一。五行学说形成于战国时期,由最初的五行配属为脾木、肺火、心土、肝金、肾水的心配土说,到东汉演变为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的心配火说;由最初的哲学思想,到西汉初运用到医学,均有一定的时间性。本文拟从这两个角度来探讨黄帝内经的主要部分成书于东汉时期。  相似文献   

3.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五行学说,是古代对事物的一种认识方法。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构成的,故《左传》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而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构成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事物就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着协调平衡的。从而将这一学说进一步抽象化以后,形成了五行学说,同样属于我国古代唯物辩证法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以五行的特性和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为主要内容,来说明事物在运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动态的平衡。 1.五行的特性和归类:《内经》根据《尚书·洪范》的论述(前已在五行形成论及),认为木有  相似文献   

4.
五行学说是内经的基本理论之一.五行学说形成于战国时期,由最初的五行配属为脾木、肺火、心土、肝金、肾水的心配土说,到东汉演变为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的心配火说;由最初的哲学思想,到西汉初运用到医学,均有一定的时间性.本文拟从这两个角度来探讨黄帝内经的主要部分成书于东汉时期.  相似文献   

5.
从五行学说探讨气虚发热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虚发热,属内伤疾病范畴,其病机众说纷纭,至今仍无定论。笔者欲从五行学说出发来探讨气虚发热之病机。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5种物质的运动,亦称“五材”。五行学说是在“五材”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5种基本物质间的运动变化而形成的。中医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亦受到其深刻的影响,五行学说成为中医学独特理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命门”一词,始见于《内经》,次见于《难经》,但二者所言命门是截然不同。《内经》言命门为之目;《难经》言右肾为之命门。然后世医家皆宗《难经》之义,并加以发微,遂命门学说成为中医诸学说中重要部分之一。本文拟按古代哲学之理,析命门学说之源流、演化和发展过程,试述其原始本义。儒家五行之说和《内经》命门之理汉儒董仲舒曰:“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  相似文献   

7.
中药四气五味的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其理论的形成则始于《内经》。虽然《内经》主要以药物气味作用于人体的特点进行阐述,但是,由于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其理论亦渗透了阴阳五行学说。其中,对药味用五行进行了归属,而且还用五行生克(因只有药味作用于人体,故不存在五行乘侮)学说对药味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论述。直至后世的张元素、吴仪洛、汪昂等医家,企图找出药物作用于人体理论的实质,更加明确提出了五行学说是药味作用于人体的理论基础。那么,五行学说能否作为药味作用于人体的理论依据呢?下面,我们根据《内经》对药味作用的理论,用辨证的观点对五行的物质归属及生克学说进行一下  相似文献   

8.
五行学说属于中国哲学的范畴。先哲们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5种物质木、火、土、金、水,并对所能接触到的事物进行归类,其后经过不断地演绎、归纳、加工概括,将五行属性抽象出来。从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范畴观点,分析五行"火家族"的构成、家族成员各自的特点以及联系成员之间的相似性。《黄帝内经》中概述了五行类火的组成成员为南、夏、火、苦和心等,明显地是通过"火"的特征相似性类比联系而形成"火家族"。中医理论体系中心属火,将心的功能与"火家族"的特点相类比,因而中医的心功能具备了某些因类比推理而得的特点。据此我们不难理解,在理解人体生理、病理的基础上,中医五行学说更倾向是一种范畴化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从五行学说到五脏相关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达理 《中医杂志》2008,49(10):939-941
指出了五行学说的不足:"木、火、土、金、水"不能很好说明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五行学说不能完整地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单线联系,而大部分内容则被遗漏了.五行学说用繁琐的语言来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没有必要用五行学说来说明诊治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一、概说:五行学说中:五,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类不同属性的事物;行,是指运动变化。所谓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不同属性事物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属于古代哲学思想范畴。木、火、土、金、水,古代又称“五材”。古人将这五类事物加以抽象概括,创立五行学说,用以说明整个世界的运动变化。古代医家又借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方面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药基本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七情、毒性、作用趋势、十八反、十九畏等内容,这些基本理论的形成,是以古代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的。按阴阳的属性把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气,温热者属阳,寒凉者属阴;按着木火土金水自然之常性,把药物分类为酸苦甘辛成五大类;又按五行之规律把五味、五包与五脏对应起来,总结出五味五色入五脏的归经理论;根据阴阳的属  相似文献   

12.
第二节五行学说【学习要点】 1.五行及五行学说的含义。 2.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 3.五行的乘侮规律。 4.五行学说在治疗中的应用。一、五行及五行学说的含义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一方面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另一方面又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和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克相生的运动中维持着协调平衡。二、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 1.五行的相生规律:五行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谓之相生。相生的次序是,木  相似文献   

13.
秦汉时期存在着三种五行配属。心火苦说:肝木酸、心火苦、脾土甘、肺金辛、肾水咸;心土甘说:脾木酸、肺火苦、心土甘、肝金辛、肾水咸;心火咸说:肝木辛、心火咸、脾土甘、肺金酸、肾水苦。这三派学说,虽只有心火苦说保留下来,但其他两派学说也可以在《内经》中找到痕迹。  相似文献   

14.
五行学说,是古人在生活实践中通过对自然界的长期观察而概括出来的理论体系,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从整体上阐述了人体脏腑之间的复杂关系.因而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从这一整体观念出发来考虑防治原则.而作为防治疾病重要工具的方剂,在考虑其药物的性能与配伍时,不但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而且处处运用根据该理论制定的相应治疗法则,其中运用相生理论为指导的治法有培土生金、滋水涵木、益火补土、金水相生等,运用相克相侮理论为指导的治法有抑木扶土、佐金平木、培土制水、养金制木等等.以下就一些常用的治疗法则作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5.
祖国医学中所运用的五行学说,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但在现在来说,如果一直沿用,可能反会阻碍祖国医学的发展。茲提出个人管见,希同志们批评指正。一、五行学说的生克规律问题五行学说以宇宙万物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组成的。它们通过相生相克的关系,来维持运动发展的平衡。相生是木生火,火生上,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从  相似文献   

16.
五行学说之我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思华 《中医杂志》1994,35(8):493-495
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作为中国古代的方法论运用于我国古代至近代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之中,并一直作为中医学的说理工具而延用至今。但是,由于人们对这一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似有曲解,对其科学内涵亦褒贬不一。笔者不才,愿就五行学说的学习心得一抒己见,以求正于同道。1 对五行学说的一般认识一般认为,“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故五行最初称作‘五材’……五行学说是在‘五材’说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阴阳五行学说属于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内经》应用阴阳相互对立统一的观点,和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预防、治则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成为中医学理论的指导思想。《内经》中虽然专论阴阳五行学说的篇章不多,但是,阴阳五行的思想方法和理论观点,贯穿在《素问》和《灵枢》的各个篇章之中。在学习阴阳五行学说时,主要理解《素问》的《阴阳应象大论》、《金匮真言论》和《阴阳离合论》等篇章的原文,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以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五行学说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理论,含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五行学说开始产生的时候,认为木、火、土、金、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即所谓“五材”说。后来,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古人企图用它来说明整个物质世界,认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并产生了相生、相胜——生克的理论,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为一种哲学理论。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  相似文献   

19.
《内经》的五行学说,运用构成外界环境的主要材料,即木、火、土、金、水五种运动的基本物质,采用当时的“取象比类法”,应用于祖国医学,借以说明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的内在联系,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并指导临床的诊断与治疗,从而促进了祖国医学及脏象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说:“五脏之象,可以类推”。如何类推?王冰注曰:“犹可以物类推之.何者?肝象木而曲直,心象火而炎上,  相似文献   

20.
张杰能  罗仁 《中医杂志》2011,(Z1):28-29
中医体质学分类早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人之肤色、体形、禀性、态度以及对自然界时令变化的适应能力等特征,归纳出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的体质类型。然后又根据五音太少、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