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慧芳 《山东医药》2011,51(28):71-72
目的通过对巨幼细胞性贫血(MA)同时伴环铁粒幼细胞增多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骨髓象的分析,进一步提高MA和MD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诊治的5例MA患者进行外周血、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结果 5例MA患者外周血检查均为3系减少,MCV值〉100 fl;骨髓象检查巨幼红细胞增多,全血细胞系呈现核畸形等类病态造血象;骨髓铁染色见内外铁明显增多,可见环形铁粒幼细胞,初诊结果支持MDS。但均未见红细胞系奇书核、粒细胞间桥、小淋巴样巨核细胞等典型诊断MDS的较明确的病态造血形态学标志,故考虑为MA。给予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支持MA的诊断。结论提高对血液病异常造血的认识,反复推敲仔细观察细胞形态,结合病史、染色体检查、组化检查,可进一步提高MA和MD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8例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及缓解后和20例正常老年人血清FT3、FT4、TSH、rT3水平的变化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治疗前血清FT3、FT4水平明显降低,rT3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TSH值两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缓解组血清FT3,、FT4水平和rT3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存在着血清甲状腺水平的异常,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有助于判断病情及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3.
巨幼细胞性贫血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贫)是临床上常见的血液病,多见于妊娠期妇女和婴幼儿,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发病率呈增长趋势[1]。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2例巨幼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2例巨幼贫患者均符合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诊断标准。男1  相似文献   

4.
巨幼细胞性贫血(MA)是因多种原因导致人体内叶酸、维生素B12减少或缺乏,引起造血细胞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一类营养性贫血.实验室检查结果红细胞的平均体积(MCV)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均增高,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血清叶酸和(或)维生素B12浓度测定,或叶酸和(或)维生素B12试验性治疗有效.但在临床上患者就诊时医生首先获得的是其全血细胞减少的血象资料,因此会考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巨幼细胞性贫血或急性白血病等,须行骨髓涂片及骨髓病理学等常规检查,虽然外周血可根据MCV提示是否为大细胞性贫血,但其与MDS的鉴别较为困难.骨髓涂片是主要的检查手段,受血液肿瘤诊断模式的影响骨髓病理学在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全血减少患者.我们回顾性分析72例MA患者骨髓涂片和相应的骨髓活检,发现两者存在一定差异,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108例巨幼细胞性贫血从形态学进行分析。方法 用形态学检查方法分析三种类型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结果 把巨幼红细胞贫血按形态学特点分为以红细胞巨变为主和以粒系细胞巨变为主或以红细胞和粒系细胞巨变同时存在的三种类型。但三者给与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后,都有明显疗效。结论 分析此108例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象,从而了解三种类型的区别,以便区分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骨髓异常综合征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以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诊疗经验。方法 对贫血待查的患者详细采集相关病史,重点检查BCA、骨髓象、胆红素、血清叶酸、维生素Bn及铁蛋白、消化道内镜等。确诊后给予叶酸或维生素B12等治疗,并针对性地指导改善饮食习惯。结果 大多数患者均获得及时诊断,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巨幼细胞性贫血只要正确诊断,治疗并不困难。  相似文献   

7.
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临床及实验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分析巨幼细胞性贫血(MA)的病因、发病年龄、黄疸程度、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贫血程度及其与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系列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2例经骨髓象检查确诊的MA患者同时检测血液常规、胆红素及LDH,并对临床及实验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70例,膳食异常47例,部分患者多种病因并存,尤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6例;患者平均年龄(59.35±17.74)岁,女55例,男37例,红细胞(1.54±0.52)×1012/L,血红蛋白(61.87±16.86)g/L,三系列减少占0.54,中、重度贫血86例,总胆红素(29.79±21.81)mmol/L,LDH(987.32±789.36)U/L。结论: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及膳食异常是引发MA的主要原因,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亦可致MA,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女性多于男性,贫血多为中、重度,半数以上患者周围血可表现三系列减少,血清LDH水平明显增高并表现一定程度的黄疸,且黄疸与LDH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以血细胞的质、量异常,骨髓病态造血及高风险发展为急性白血病为主要特征。大部分MDS患者骨髓内造血活跃伴外周血细胞减少,其出血程度主要与骨髓血小板生成减少、功能异常有关。随着对正常和病理性巨核细胞生成研究的不断深入,巨核细胞与血液病的诊断及相互联系更受重视。1995年8月至2000年8月,我院对148例MDS患者进行骨髓小巨核细胞检测,旨在探讨骨髓小巨核细胞检测在MDS诊断及转归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平云  田红  李婧 《山东医药》2001,41(14):63-63
例1:男,68岁。因乏力半年,咳嗽、发热1周,作骨髓细胞学检查和摄胸片拟诊,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MDS)、右肺感染,于1996年5月10日住院。检查:T:39.2℃,P90次/min。重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肝脾不大,右下肺可闻及湿性罗音。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MDS,溶血性贫血待查。查血:WBC6·7 × 109/L,N0. 9、L0.1,Hb39g/L,PC78× 109/L。入院后给予常规抗炎治疗 1周,并输往浓缩红细胞2U,即热退并精神好转。复查骨髓象认为巨幼细胞性贫血不能排除。行维生素B12、…  相似文献   

10.
巨幼细胞性贫血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及时正确的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避免误诊,误治,对30例巨幼贫患者进行分析。认为巨幼贫多见于妊娠期妇女和婴幼儿,但近年来老年人发病有明显的增多趋势。本组20例患者均有不同的慢性消化道疾病,提示巨幼贫与消化道病变关系密切,巨幼贫可并有溶血现象和出血倾向。巨幼贫诊断明确后治疗效果显著,预后好。  相似文献   

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病态造血是本病的诊断关键,在巨核细胞系的表现为有小巨核细胞的出现,并且形态异常,对MDS的诊断有一定意义。本文对比观察了骨髓小巨核细胞在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中也有类似的变化,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讨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骨髓组织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骨髓组织学诊断陈宗铠王瑞林谭郁彬陈淑娴徐正慧刘延庆段秀绵陈文茹自1984年Tricot等[1]描述了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活检组织学中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的现象以来,ALIP在MDS骨髓组织学诊断中的意义一...  相似文献   

1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基因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是一种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以骨髓病态造血及可能发展成为急性白血病 (AL)为其主要特征 ,其生存期为 1 5~ 2 8个月 ,1 0 %~ 35 %的患者可能转化为AL。细胞增殖与细胞丢失间的失衡导致肿瘤的发生 ,细胞丢失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就是细胞凋亡。MDS造血干细胞在分化发育过程中存在分化功能的缺陷和过度凋亡现象。细胞遗传学研究已充分肯定在MDS的骨髓细胞中 ,几乎近半数以上的患者存在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实验及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多种基因的异常在MDS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骨髓活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Syn drome ,MDS)是以外周血细胞减少 ,骨髓增生异常活跃 (少数也可增生减退 ) ,再加二系或三系血细胞病态发育为主要特征的克隆性恶性血液病。以往 ,其诊断主要依据FAB协作组 1982年提出的以骨髓涂片结合外周血片为基础的诊断与分型标准[1] 。但因MDS的发病不仅涉及紊乱的干细胞 ,还与周围造血微环境的改变有关 ,故诊断MDS时除细胞增生异常外 ,还应考虑骨髓结构及基质的改变。较之FAB协作组提出的纯形态学标准 ,骨髓活检更能反映骨髓全貌 ,从而可靠而精确地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表型及其与MDS患者转归关系。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或24~48小时培养法制备染色体,用RHG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MDS患者异常染色体出现率46%,主要有 8、-7、5q-、11q-、20q-,并有复杂异常核型。复杂异常核型患者急性白血病转化率明显高于核型正常者。结论MDS患者有异常核型者易转为急性白血病,异常染色体出现与该类患者转归有直接关系,核型分析对MDS患者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周民  岑岭 《临床内科杂志》2004,21(10):692-693
我们对近年来收治的3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进行了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有关临床资料分析,旨在探讨MDS的细胞遗传学、血液学与预后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导致的恶性疾病,具有无效造血、血细胞减少、血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发育异常、克隆性染色体异常以及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进展等特征。多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1.5倍,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多数年轻患者的发病大多由于治疗或药物继发。MDS不论在疾病特征、临床表现还是实验审检查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异质性,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选择带来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生物学特征是髓系细胞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或称病态造血)和无效造血,可以伴有原始细胞增多[1].MDS多发生于老年患者,中位发病年龄69岁,且以男性居多,在70岁以上老年人群发病率更高,可达30/10万[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MDS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MDS诊断及分型中,尤基是低危组的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对2002 ~ 2007年我院诊治的92例低危组(FAB分型[3])MDS老年患者用WHO新标准[4]进行重新分析,探讨骨髓细胞形态改变在MDS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由于免疫学和分子技术的发展,恶性血液病诊断中处于细胞和组织水平的骨髓细胞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相结合的诊断模式,表面看来似乎投上了阴影,实际这是一种误解。时至今日,骨髓涂片细胞和切片组织病理形态的联检,不仅仍然是克隆性血液病诊断的金标准,也是更复杂诊断技术探索的重要起点。任何血液病科未进行骨髓活检,要  相似文献   

2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免疫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免疫异常徐世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为造血干细胞疾病,不仅在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血细胞酶学等方面有异常,而且在免疫学方面也存在异常。近10余年来,研究进一步证实免疫功能异常在MDS发病、发展,向急性白血病(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