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20例麻风反应患者的病情观察方法及护理措施的制定。方法心理护理,皮肤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神经痛的观察及护理,眼部症状的观察及护理,用药的观察及护理,健康教育。结果20例麻风反应患者,无1例发生可见性畸残。结论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的实施,减轻了患者反应期间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缩短了麻风反应时间,预防了畸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良性平滑肌肿瘤 ,30岁以上的妇女有 2 0 %患有子宫肌瘤 ,它可引起月经紊乱、下腹痛、不孕、流产、贫血等症状 ,是生育年龄妇女手术切除子宫最常见的指征之一 ,临床上能否对该病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 ,减少手术 ,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问题。虽然子宫肌瘤的发病机理还不清楚 ,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它的发生、生长与卵巢类固醇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这为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雷公藤是一种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等作用的中草药 ,对性腺轴也有抑制作用。现将雷公藤多甙 (TII)治疗 41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雷公藤研究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79,(2)
用雷公藤总甙治疗隆起性红斑、红皮病、红斑狼疮、银屑病性关节炎及变应性血管炎等皮肤病101例,取得较好结果。一般对皮质类固醇有效的疾病,用此药均获良效,而且抗炎作用强,生效快,小剂量即有治疗活性,停药后无反跳现象,可以代替皮质类固醇治疗多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但其治疗指数较小,剂量应严格掌握。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天梅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19(5):458-460
目的 观察小剂量雷公藤多甙(GTM)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近年来通过对门诊接诊病人应用雷公藤多甙片,每日30 mg,分三次服用治疗子宫肌瘤,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临床观察33例,一个疗程后停药,B超检查瘤体缩小(27.84 4±3.69)%.停药3个月后B超复查,瘤体缩小(42.92 4±3.79)%.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P<0.01).疗效与用药时间有关,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雷公藤多甙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8.
雷公藤合黄芪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剑虹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6):361-362
近年来系统性红斑狼疮 ( SLE)发病率有日渐增加的趋势 ,国内外对此颇为重视[1] 。本研究以雷公藤配合大剂量黄芪治疗 SLE气阴两虚伴血瘀型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4例均为我院 1 998~ 2 0 0 1年住院及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36例 ,男 5例 ,女31例 ,年龄 1 9~ 5 1岁 ,平均 34岁 ,病程 1~ 1 3年 ,平均 5 .7年。对照组 1 8例 ,男 2例 ,女 1 6例 ,年龄 2 1~ 5 0岁 ,平均 33岁 ,病程 1~ 1 1年 ,平均 5 .7年。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1 .2 诊断标准 所选病例均符合 1 982年美国风湿病学… 相似文献
9.
10.
11.
葡萄膜炎是一种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发病机理不清、易复发的多发病。临床多采用类固醇激素治疗,虽能控制炎症,但许多病例病程长,炎症时轻时重,以至不能停药。长时间应用易于产生副作用和并发症。近年来,我科应用雷公藤治疗葡萄膜炎,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 相似文献
12.
巩膜炎为较重的常见眼科疾病,其病程缓慢,有复发倾向,以往多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虽能控制炎症,但不能制止复发。对反复发作病例,长期使用激素可产生许多副作用和并发症。1994年3月~1997年5月,我科试用雷公藤片治疗巩膜炎23例,疗效较为满意,兹介...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1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原因尚未明确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为寻求新的治疗方法,笔者对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了115例临床观察。 一、观察对象 雷公藤组115例,男44例,女71例;最小年龄4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强的松联合雷公藤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渶德市浛洸中心卫生院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n=50)。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强的松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雷公藤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临床总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96.0%,对照组为80.0%;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6.0%,对照组为22.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强的松联合雷公藤对肾病综合征进行治疗,雷公藤的应用能够有效对强的松的不良反应进行抑制,两者的结合起到扬长补短的效果,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多甙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育民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8,15(1):21-22
雷公藤多甙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丁育民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雷公藤多甙中图分类号R282.7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累及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过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AS)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潘建强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1996,10(4):82-82
<正>雷公藤多甙是治疗结缔组织性疾病、肾炎和皮肤粘膜等疾病很有效的药物之一,但很少用于治疗痛风。近年我院应用雷公藤多甙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本组17例中,男10例,女7例,发病年龄33~70岁,平均65岁。诊断均参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拟定的痛风诊断9项标准,具备其中的4项可确诊。17例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雷公藤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治疗肾脏疾病方面疗效显著。但是医护人员在给药过程中,发现雷公藤的毒副作用发生率较高,有些是较严重的毒副作用,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掌握停药指证,达到缓解病人的不良反应以及避免发生严重毒副作用的目的。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3例,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14~56岁。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7例,狼疮性肾炎2例,慢性肾炎4例。1.2给药方法雷公藤多用量60mg/d,均每日三次饭后口服。2观察护理2.1心理护理护士应首先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及其他疾病史,由于患者思… 相似文献
19.
20.
自2010年4月到2011年6月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治疗麻风溃疡3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在院麻风溃疡患者51例,患者均为麻风现症病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