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字翻译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翻译是架起在不同国度、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和相互学习的桥梁 ,是推动全球一体化、促进国际大循环的纽带。随着中国加入WTO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医药学必将在全世界得到更为深入和广泛的传播与应用。这不仅为中医学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也对中医翻译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促进中医药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以适应中医药对外交流的需要 ,我刊自本期起新设“医学翻译研究”栏目 ,以期为我国的医学翻译研究提供一个交流与争鸣的园地。无论是西医翻译、中医翻译还是其他民族医学的翻译 ,都属于医学翻译的范畴。虽然各具特色 ,但译理相通。我们希望本栏目能成为医学翻译工作者总结翻译经验、研究翻译理论、探讨翻译问题、交流翻译体会、开展翻译批评的学术论坛 ,以推动中医药翻译的规范化进程和学科建设步伐。欢迎海内外的医药翻译工作者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者积极参加交流和讨论。我们相信 ,通过医学翻译界的共同努力 ,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医药学与世界医学界的“天堑”必将变“通途”。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架起在不同国度、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和相互学习的桥梁 ,是推动全球一体化、促进国际大循环的纽带。随着中国加入WTO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医药学必将在全世界得到更为深入和广泛的传播与应用。这不仅为中医学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也对中医翻译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促进中医药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以适应中医药对外交流的需要 ,我刊自本期起新设“医学翻译研究”栏目 ,以期为我国的医学翻译研究提供一个交流与争鸣的园地。无论是西医翻译、中医翻译还是其他民族医学的翻译 ,都属于医学翻译的范畴。虽然各具特色 ,但译理相通。我们希望本栏目能成为医学翻译工作者总结翻译经验、研究翻译理论、探讨翻译问题、交流翻译体会、开展翻译批评的学术论坛 ,以推动中医药翻译的规范化进程和学科建设步伐。欢迎海内外的医药翻译工作者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者积极参加交流和讨论。我们相信 ,通过医学翻译界的共同努力 ,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医药学与世界医学界的“天堑”必将变“通途”。 相似文献
3.
李永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6):468-469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医语言中充满了文学、哲学和宗教术语.这些术语在丰富了中医语言表达力的同时,又影响了中医的发展、翻译和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4.
对中医翻译准确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活动的主体是译者 ,因此 ,译者对原文理解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贴切与准确 ,以及信息的重新组织与翻译质量的高低有极大的影响。对文体特征的缜密分析 ,并不等于马上就能产生出理想的译文形式。要将这一信息重新组织以适应译入语行文的要求并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 ,译者自身的修养 ,即对原语和译入语所具有的语言能力及语言行为以及其他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期选登邢玉瑞教授的来稿。邢教授是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专家 ,他从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中医语言的历史演变等方面论述了中医翻译中“信”的基本要求 ,对于我们翻译中医的基本概念和研究中医翻译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永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10):792-793
音译 (transliteration)是中医翻译中保持中医特色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对待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时 ,玄奘提出了“五不翻”的原则 :“(1)秘密故 ,如陀罗尼 (真言、咒语 ) ;(2 )含多意故 ,如薄伽梵具六义 (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 ) ;(3)此无故 ,如阎浮 (胜金 )树 ,中夏实无此木 ;(4 )顺古故 ,如阿耨提 (征知 ) ,非不可翻 ,而摩腾以来 ,常存梵音 ;(5 )生善故 ,如般弱尊重 ,智慧轻浅。……皆掩而不翻”(1) 。对于音译 ,我国第一位从事译名问题研究的学者章行严先生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对一些特殊词语音译有…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学在世界传统医学宝库中占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为中医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中医药对外交流,中药国际贸易活动日趋繁荣,中医药的医疗、科研、教学、贸易诸方面要与世界接轨,消除语言障碍是首要的一步。英语是世界上较为通用的语言,中医英译研究就是要研究如何用英语科学、准确、简洁地翻译中医药学,使中医药更好地走向世界,服务于全球,最终求得自身的发展与提高,可见中医英译应该是中医药学与世界接轨的桥梁。但是中医英译目前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医术语的简明性及英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医学术语翻译的探讨中,人们对其翻译的准确性、理据性、语言的准确性已有颇多阐述,而对翻译术语的简明性却鲜有认识。本文就试着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8.
论中西医学语言文化差异与中医英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兰凤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4):368-370
从象形文字、拼音文字与思维模式、中医学术语与西医学术语、医古文与医学英语等方面探讨了中西医学语言文化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医文化可被看作外宣资源的一部分,所以对外宣翻译特殊性的探讨可为中医翻译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文章分别从外宣翻译里"非逐字翻译"之特点,"为读者着想"之理念和"译前处理"之必要性探讨了中医翻译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译者应突破文字表面的束缚,并从外国读者的立场出发,在翻译前认真做好"译前处理",才能使译文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0.
中医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元素,其翻译过程中所面临或者所引发的文化冲突是所有中医译者乃至国人当深省的一个问题。而此文化冲突并非指翻译过程中对原语文化与译文文化相异性的磨合,实是指在中医英译过程中存在着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不可调和性。所谓强势文化。代表的是当今的主流文化即西方文化.更甚者可狭义到美国文化;所谓弱势文化,则代表的是当今的非主流文化即弱势的东方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俱被囊括其中。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中国传统哲学中“和”的涵义,认为其来源于《易经》,对中医学的治疗目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了中医的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致病因素日益复杂,导致医疗模式的转换和治疗的个体化,使得“和”这一治疗精神重新被重视,其代表的治疗方法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语言的模糊性和精确性都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语言的模糊性根源于客观实在,在客观实在中,语词所指示的各类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着过渡状态。当人们在认识这些客观实在时,由于认识的主观能动性和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人们对这些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划分就带有一定的任意性或主观性,这样,语词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模糊。中医理论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影响下,通过长期临床医疗实践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由于受到古代哲学及文化的影响,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描述有其独特的视角,从总体和宏观上把握共性和规律,故而使用的语言也有其模糊性。本文先谈谈中医语言模糊性及其原因,然后探讨中医模糊性语言的翻译。 相似文献
13.
奈达的翻译理论在中医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美国当代著名的翻译理论学家奈达(Eugene A.Nida)在翻译《圣经》时提出了许多翻译观点和理论。这些观点和理论对今天的中医翻译实践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奈达的翻译观点和理论在目前中医翻译实践中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4.
兰凤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6):655-656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统称“八纲”,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八纲辨证就是通过四诊,掌握辨证资料之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证候的过程。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上都可用八纲加以归纳。如疾病的类别,可分阴证与阳证;病位的深浅,可分表证与里证;疾病的性质,可分寒证与热证;邪正的盛衰,邪盛为实证,正虚为虚证。 相似文献
15.
道家哲学中蕴涵了丰富的贵生、养生理论与实践,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在其理论体系上逐步形成了"医道相通"的哲学观。由于道家以人生的终生修道为实践和练功中对中医学的需要,使其在修练中不由自由地与中医养生融合为一体,身体力行的推动了中医养生学的发展,以"合于道"为准则,主张去欲、主静、守一和调息,从而达到"天人合一","长生久视","全命保生",以尽终其天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吴瑕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16):70+72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是中医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关键,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和毒性等。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过于重视研究手段,忽视自身文化内涵分析。未来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分析中医理论本质,在传统文献整理和统计的基础上,融合哲学、逻辑学等自然科学元素,深度剖析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7.
吴瑕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11):70-70,72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是中医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关键,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和毒性等。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过于重视研究手段,忽视自身文化内涵分析。未来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分析中医理论本质,在传统文献整理和统计的基础上,融合哲学、逻辑学等自然科学元素,深度剖析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8.
周庆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4):368-370
我国目前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共11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以中文出版,只有4种以英文出版,即《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英文版)》、《中医杂志(英文版)》、《世界针灸杂志》和《针灸推拿医学》。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没有收录一种我国出版的中医药期刊。 相似文献
19.
江楠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6):551-552
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1896—1982),布拉格语言学派代表人物,他对翻译理论的主要贡献体现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1959)一文中。雅各布森将翻译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语内翻译是指用同一种语言中的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即释义。语际翻译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翻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