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结核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措施.方法 对9例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部彩超及CT检查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8例,肝内有钙化灶2例,肝脏肿大3例.行左半肝切除术2例,肝左外叶切除术1例,右前叶不规则切除术3例、右后叶不规则切除术2例,肝活检确诊1例;9例中有一例右前叶不规则切除患者同时行胆囊切除术.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诊断证实.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现肝结核复发.结论 肝结核确诊的主要方式是病理学检查,手术治疗仍是肝结核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陈冰  程琦  徐斌 《当代医学》2021,27(21):103-107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结核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例罕见原发性肝结核病理确诊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并以"原发性肝结核"为关键词检索万方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4年1月至2020年1月).结果 1例原发性肝结核患者主要表现为午后发热,行胸部CT提示未见明显异常,肝脏MRI及全身PET-CT均提示肝肿瘤,行B超引导下肝穿活检提示肝结核,予规范抗结核治疗后疗效显著.共检索到国内发表的有关原发性肝结核的论文15篇,符合病理确诊标准的22例.其中实验室检查:AFP正常21例,PPD阳性10例,血T-SPOT阳性1例.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22例,上腹部CT 15例,增强肝脏MRI 4例及全身PET-CT 2例全部误诊;病理结果提示为干酪样坏死、凝固性坏死、上皮样肉芽组织结节、朗格汉氏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抗酸染色阳性仅2例;采用规范抗结核治疗,疗效显著.结论 原发性肝结核诊断困难,误诊率高,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PPD试验或血T-SPOT强阳性及AFP阴性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对疑诊病例积极进行早期B超引导下肝穿活检并作抗酸染色,可早期确诊,且规范抗结核治疗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粟粒性肝结核是指肺部无结核病变,仅表现为肝内粟粒结核。此病临床上少见,我们近遇1例,在剖腹探查手术前误诊为肝脓疡及肝癌,经手术并作肝脏活体组织检查后才诊断为原发性粟粒性肝结核,经抗结核治疗后,病情迅速好转,特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0岁,农民,住院号:217468。因纳差、乏力、消瘦2月余,发热20天于1983年7月23日入院。入院前2个月感纳差、乏力、体重减轻,20天来感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间,以午后及夜间为著。当地医院发现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经抗生素及护肝治疗后,症状逐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2):138-139+143+169
肾上腺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少见原发性,多见双侧同时病变,罕见单侧发病。本文报道了1例原发性单侧肾上腺结核中年男性患者,术前诊断为肾上腺肿瘤可能,术后病理学为肾上腺结核,出院后给予抗结核治疗,后续定期完善随访观察。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原发性单侧肾上腺结核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结核菌素试验、血沉、T细胞斑点试验、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及尿香草扁桃酸等,CT检查方法要优于彩超,肾上腺结核在CT上表现更为清楚,特别对钙化点的识别,术前活检是唯一可以明确疾病性质的方法,常规治疗方式为抗结核治疗或抗结核治疗联合手术。原发性单侧肾上腺结核很少见,应结合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来鉴别,必要时行穿刺活检术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脾结核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证实或抗结核治疗治愈而确诊的7例脾结核的CT表现。结果平扫6例表现为肿大的脾脏内单发或多发性圆形、类圆形低密度影,大小不一,边界欠清,其中1例多发低密度灶内散布多发小点状钙化灶,4例肝门、胰周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少数有融合。1例表现为脾内多发花环状钙化影及肝内多发点状钙化影。增强扫描肝、脾等脏器内病变无强化或边缘轻度环状强化。4例腹腔肿大淋巴结表现为周边环状强化而中央无强化。结论脾结核CT表现呈多样化,但有一定特征性,伴有钙化的脾内低密度灶,应考虑该病可能,尤其是合并脾外腹内结核特别是特征性淋巴结结核对脾结核的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假肿瘤样肝结核的诊治特点。方法:对我院1980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13例假肿瘤样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治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1例术前经B超引导穿刺诊断为肝结核,所有患者均接受肝切除术,术后正规抗结核治疗,随访2年,未见结核复发。结论:假肿瘤样肝结核术前误诊率高,对于有结核病史,有发热、右上腹不适、肝脏肿大、消瘦等表现,无乙肝肝硬化,影像学检查发现孤立肝脏占位病变伴钙化,肿大而边缘强化的淋巴结等,血清甲胎蛋白阴性,应注意假肿瘤样肝结核的可能。手术和术后的抗结核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肝结核临床上常缺乏典型症状,是结核杆菌侵入肝脏所致的肝组织结核样病变,临床诊断困难,多数病例通过肝穿刺活检做出诊断,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现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例肝结核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7例肝结核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18~55岁,平均41岁.4例为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肝结核.2例合并肺结核,1例合并腰椎结核.  相似文献   

8.
肝结核308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提高对肝结核的认识,减少误诊,寻找最佳治疗途径。方法对于病理证实的肝结核308例病人.从临床症状、体征、主要辅助检查、入院后肺部及肺外结核灶检出情况、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半数误诊为非肝病系统疾病,半数误诊肝炎、肝癌、肝脓肿。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为主要治疗药物,对结核瘤、结核脓肿可行外科手术。结论肝结核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对可疑病人取活检可确诊。  相似文献   

9.
以肝脾冷脓肿为首发症状且累及全身多器官的结核病较为少见.文章报道1例以肝脾冷脓肿为首发症状的结核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脾切除后的病理学检查和CT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结核病可能性较大,试行诊断性抗结核联合抗感染治疗,2周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提示治疗有效.此后,穿刺液和分泌物培养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菌落PCR扩增及核苷酸测序证实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因此,在高度怀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情况下,可试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联合治疗),影像学检查在辅助诊断结核病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健 《海南医学》2011,(18):66-67
目的观察研究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无肺内结核灶的纵膈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月到2009年1月收治并确诊的18例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纵膈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及诊断和治疗要点。结果经系统的抗结核治疗后患者体温下降、肿大淋巴结吸收、肺部病变等情况好转。结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中青年患者抗感染治疗无效时,又无肺部结核病灶时应该注意纵膈淋巴结结核的可能。PPD实验、结核抗体的检查及浅表淋巴结的病理检查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胸部穿刺活检对胸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联合应用17G、18G软组织切割式活检针和21G抽吸针、PTC针对胸部占位33例在CT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 33例经皮胸腔穿刺活检患者中,结合临床资料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肺癌25例,结核1例,胸腺癌1例,转移性癌2例,未能作出明确诊断者4例;诊断准确率为87.9%,术后并发气胸1例,痰中带血3例。结论: CT引导经皮胸腔穿刺活检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辅助诊断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硬化背景下超声造影对已行对比增强CT的小肝癌的补充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10月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45例,共51个可疑肝脏占位(≤2.0 cm)的肝硬化患者对比增强CT和超声造影资料,将检查结果与病理对照,比较两项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差异.结果 超声造影与对比增强CT分别检出病灶49个和35个.小肝癌增强后典型表现为"快进快出""快进慢出",比较超声造影与对比增强CT诊断小肝癌敏感性及正确诊断率分别为88.9%(32/36)、69.4%(25/36)(x^2=3.02,P=0.08)和43/51(84.3%)、29/51(56.9%)(x^2=1.46,P=0.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另16个对比增强CT未能显示的病灶经超声造影明确诊断12个.结论 超声造影与对比增强CT对肝硬化伴小肝癌具有相似诊断率.超声造影较对比增强CT时间分辨力高,对对比增强CT漏检病例及不典型强化病例有很高的补充诊断价值,对于肝硬化内良性结节更具诊断及随访优势。  相似文献   

13.
超声造影对提高肝肿瘤穿刺活检诊断率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Wu W  Chen MH  Yan K  Yin SS  Dai Y  Fan ZH  Yang W  Li J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116-12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指导肝肿瘤经皮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超声科就诊的性质不明的211例肝占位病变随机分为两组,其中96例149灶应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行超声造影后采用常规超声引导穿刺活检(CEUS组),115例153灶未行超声造影只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us组)。男129例、女82例;年龄16~81岁,平均53.4岁。两组病灶大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cm微小恶性肿瘤计67例75灶(24.8%),CEUS组、us组各占12.9%、11.9%。采用21~18G针手动抽吸活检针或自动活检针穿刺活检,取材量满足病理诊断为取材成功;活检病理诊断结果结合手术、增强CT、磁共振成像(MRI)、血管造影术、甲胎蛋白(AFP)检查或临床随访3~6个月等方法紧密随诊,分析对比两组穿刺活检结果。结果穿刺≤2次即获较满意标本者CEUS组明显多于US组(P=0.0007)。CEUS组149灶取材成功率为98.7%(n=147),确诊率为96.0%(n=143);US组153灶分别为91.5%(n=140)、87.6%(n=134)(两组比较分别P=0.0096、P=0.0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cm微小恶性肿瘤的确诊率CEUS组(97.4%)明显高于US组(80.6%,P:0.0473)。此外,US组恶性肿瘤112灶中15灶(13.4%)穿刺活检阴性,经超声造影指导再次活检,14个灶被确认恶性,其中7灶≤2.0cm。除US组发生1例气胸外,余无一例并发症。结论超声造影指导穿刺活检,有助于判断恶性病变及微小肿瘤,并确认坏死及液化区,使定位取材比常规超声更准确,从而大大提高了经皮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和恶性病变的确诊率,明显降低穿刺活检的假阴性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Chen F  Wang B  Chen LZ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2):823-825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16G与18G针活检在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自1998年9月至2005年9月,共有246例患者进行肝脏组织学活检。其中应用16G穿刺针活检141例患者(男77例,女64例,平均年龄51.2岁),应用18G穿刺针活检105例患者(男54例,女51例,平均年龄60.1岁)。以术后病理、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和/或6个月的追踪作为最终诊断,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141例患者应用16G针活检,共取材171针,平均每例1.21针,敏感性95.9%,特异性100%,腹痛51例,腹腔出血3例。105例患者应用18G针活检,共取材161针,平均每例1.53针,敏感性83.8%,特异性100%,腹痛37例,腹腔出血2例。两组之间进针次数与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00,0.032)。结论与18G针活检相比较,应用16G针进行肝脏活检是安全的,并且在诊断疾病方面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胡久民  张自力  邹文远 《西部医学》2012,24(1):140-141,143
目的探讨MSCT多期扫描对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8例经16层螺旋CT诊断并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炎性假瘤,回顾性分析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结果平扫病灶呈低密度,边缘模糊。增强后边缘显示清晰,动脉期均未见明显强化,门脉期3例无明显强化,5例周边呈轻度强化,其中有3例病灶内呈中心小结节样强化或钟乳样强化,延迟期病灶周边仍轻度强化,且范围缩小。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可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和病理特征,对肝脏炎性假瘤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穿刺活检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病理情况及乙肝合并肝占位病因诊断意义。方法对87例慢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或乙肝病毒(HBV-DNA)阳性及乙肝合并肝占位患者,采用细针快速穿刺活体肝组织及肿瘤病理检查,分析肝组织损伤程度与临床诊断对照,肿瘤的分类。结果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无症状携带者15例,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3.3%。慢性乙型肝炎轻度38例,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6.3%。慢性乙型肝炎中度12例,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0.0%。慢性乙型肝炎重度9例,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7.8%。慢性乙型肝炎伴肝硬化13例,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6.7%。慢性乙型肝炎并肝脏肿瘤者,肝脏都有不同程度改变。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穿刺活检显示,临床与病理诊断存在差异,对临床表现不典型而病理改变显著者,需要进行治疗观察、随访。另外能早期发现肝肿瘤及肝肿瘤定性诊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实时超声显像引导下,对38例肝占位的患者经皮穿刺活检,进行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37例穿刺成功,1例因取材组织少致活检失败,术后未发生出血、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肝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高效的肝占位性病变诊检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切割活检针对乳腺小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应用半自动穿刺活检针对60例乳腺小肿块患者行穿刺活检,取病灶标本2~3条组织物送病理检查。结果 60例病灶均被准确定位穿刺,发现早期乳腺癌11例,乳腺纤维腺瘤2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乳腺囊肿4例,乳腺腺病17例,不明原因钙化灶2例。其中乳腺癌、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肿均有明确手术指征。结论对乳腺小肿块应积极行活检病理检查,使用穿刺活检针活检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CT引导经皮细针穿刺活检诊断胸腹部占位性病变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胸腹部占位性病灶,明确病变性质,提高像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治疗提供准确论据。方法:采用GE9800Quick及SomatonARCCT扫描机对23例胸腹部占位性病灶进行扫描定位,用18G-22G的抽吸及组织型活检针对病灶刺取材涂片并做组织切片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Quick-core活检针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本院2006年9月至2009年3月18倒有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的患者应用Quick-core活检针在超声引导下行肝肿块穿刺组织自动活检术,并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来探讨Quick-core活检针在肝脏穿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8例活检均能获得明确的病理结果,医生评价操作方便简单,标本取得率100%,穿刺活捡确诊率100%。全组无一例发生出血,感染和穿刺针道肿瘤种植等并发症。结论应用Qulck-core活检针超声引导下肝肿块穿刺组织自动活检术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标本取得率高、诊断率高及微创伤、并发症少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