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自1982年开展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以来,虽只限于对11个常规项目(钾、钠、氯、钙、磷、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总蛋白、白蛋白)的室间质量评价,十几年来为甘肃省临床化学检验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现在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已作为评价一个实验室的达标指标之一.大部分常用酶类项目仍未开展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为了尽早在我省开展酶类项目的室间质量评价工作,我们于1996年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酶类项目检验质量调查,现总结分析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2年来参加卫生部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检测质量.方法 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对其发放的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样本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该科参加卫生部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工作2年来,参控项目无论单项还是总体项目的检测都与标准结果一致,连续2年取得了各个项目均为满分的好成绩.结论 开展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可不断提高输血工作人员的检测水平,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开展,对提高临床化学实验室检测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做好这一工作,有许多问题值得总结探讨.现就我省1995~1996年临床化学室间质评情况报道如下.1 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自1982年开展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以来,虽只限于对11个常规项目(钾、钠、氯、钙、磷、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总蛋白、白蛋白)的室间质量评价,十几年来为甘肃省临床化学检验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现在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已作为评价一个实验室的达标指标之一。大部分常用酶类项目仍未开展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为了尽早在我省开展酶类项目的室间质量评价工作,我们于1996年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酶类项目检验质量调查,现总结分析如下,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质控物 美国伯乐公司的参考值人冻干血清质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2005~2012年贵州省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凝血试验开展的状况以及检测的质量,以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检测质量.方法 每年向参加室间质量评价的实验室发放质评物,每2次,每次5个批号,实验室在规定的时间内测定后回报数据,对回报数据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全省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参加实验室数不断增加,各项目的变异系数(CV)值虽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室间变异仍然较大;各项目水平2和水平3的CV值明显比水平1的大;平均合格率总体较低.结论 做好凝血试验检测仪器、试剂的评价和比对工作,加强凝血试验的溯源性和标准化管理,是提高凝血试验检测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开展临床化学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间比对工作,了解湖北省临床化学常规项目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促进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为检验结果的互认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收集2007~2010年湖北省临床化学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对的数据,从参加实验室的构成比、回报率;比对项目的不合格率、实验室间的离散度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0年共组织20次比对活动,参加实验室数分别为40,113,142和170个;平均回报率为78.9%,15个项目的全省数据平均变异系数在5%以内,93%的实验室SDI和CVI值满足要求.结论 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对评价活动,可以督促实验室规范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工作,为室间质评提供有益的补充,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水平,能为实验室间结果的互认提供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7.
黄石市临床检验中心于2003年7月开展了类风湿因子(RF)测定室间质量现场调查,对各实验室RF测定质量汇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RF测定试剂进行了临床使用评价,以期对参评实验室提高检测质量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分析上海市卢湾区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监督检测结果,了解区内机构临床检测水平,并探讨监督性检测在临床检验质量提高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9、2010年卢湾区内医疗机构血常规项目监督性检测结果,描述性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民营医疗机构的检测水平低于公立医疗机构,血涂片检测总体水平偏低,经过监督性检测,区内临床检验水平有了提升.结论 血涂片判读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民营机构的临床检测质量需要改善,监督性检测有助于临床检验质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用六西格玛(6σ)管理方法评估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性能,用以指导质量改进.方法 选取2013年同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EQA)计划和室内质量控制室间比对计划的实验室,共327家,包含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由EQA结果和室内质控,分别获得各实验室的偏倚(bias)和变异系数(Cv),并依据2013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糖化血红蛋白室间质评给出的允许总误差(TEa)标准,按照公式σ=(TEa-bias)/CV计算σ值,评价各实验室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性能;分别对实验室检测系统的偏倚和不精密度进行评价,计算满足标准的比例.结果 能达到3σ水平(3σ)的实验室为65.1%(213/327),达到6σ水平的实验室占26.9%(88/327).按分析系统分组后,不同组别可接受σ水平比率不同,范围在33.3%~86.7%.各系统满足偏倚标准的比例为75.0%~100%,满足不精密度标准的比例在40.0%~100%之间.结论 大部分实验室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质量水平可靠,有小部分实验室的检测质量特别是精密度还有改进余地;6σ质量管理是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一项有效管理工具,有助于实验室不断提高临床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10.
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至今尚无法替代的治疗手段,在临床救治危重患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若输血不当也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同时也可能由于血液质量不能保证而经血传播的传染病风险大大增加,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控制血源来源的质量、严格筛检血液检测质量,成为保证临床用血安全的首要任务。本组在2003年对全疆各中心血站(输血科)的检测质量进行了摸底调查,随后从2004年开始正式开展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以定期调查的方式对实验室的检测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为了及时总结经验,相互交流,推动全疆中心血站(输血科)的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现将2004-2007年全疆中心血站(输血科)室间质评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至今尚无法替代的治疗手段,在临床救治危重患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若输血不当也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同时也可能由于血液质量不能保证而经血传播的传染病风险大大增加,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控制血源来源的质量、严格筛检血液检测质量,成为保证临床用血安全的首要任务。本组在2003年对全疆各中心血站(输血科)的检测质量进行了摸底调查,随后从2004年开始正式开展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以定期调查的方式对实验室的检测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为了及时总结经验,相互交流,推动全疆中心血站(输血科)的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现将2004-2007年全疆中心血站(输血科)室间质评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中国目前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检测能力。方法参照《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要求》,建立室间质量评价方案,参与实验室每次检测5个样本,每年1次,然后由室间质量评价组织者对所有回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09年分别有76和142家单位参加室间质量评价;2008年回报数据统计,分为Johnson&Johnson Lifescan仪器组和Roche仪器组,前者占23.53%,平均室间变异系数为6.16%,后者占26.47%,平均室间变异系数为17.75%;2009年分为Johnson&Johnson Lifescan仪器组、Roche仪器组和Bayer仪器组,分别占15.70%、28.92%、13.22%,平均室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3.98%、9.41%、8.78%。结论开展中国便携式血糖仪室间质量评价,有利于提高血糖检测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
参加临床细菌学室间质量评价5年回顾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5年来参加重庆市临床细菌学室间质量评价的体会,本室45株菌种鉴定正确率93.33%,其中18株菌种加做66种抗生素药敏试验,正确率78.79%.室间质控的开展和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各微生物室的检测水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免疫球蛋白类检验的室间质量评价工作,掌握全国免疫球蛋白类检验状况,使免疫球蛋白类检验逐步规范化,提高临床检验的水平和质量。方法依据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室间质量评价方案,建立我国免疫球蛋白类检验的室间质量评价方案。通过定期向全国参评实验室寄发质控样品,然后对其回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作出实验室检验水平评价,试剂盒临床使用评价及检验方法学评价。结果参加全国室间质评的单位数从1994年一季度的153家增加到1997年一季度的285家。对质控样品检测的准确性逐步提高。试剂盒临床使用质量评价反映出进口试剂质量优于国产试剂,散射比浊法检验试剂优于免疫单扩散法检验试剂。方法学评价反映出散射比浊法在检验的准确度及精密度方面要优于免疫单扩散法。结论开展全国免疫球蛋白类检验的室间质量评价,有助于提高临床实验室的检验水平,有助于临床检验试剂盒的选用及检验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本院检验科参与河南省临床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项目(2007- 2010年)的检测结果,总结临床凝血试验操作经验,探讨不断提高凝血试验检测水平的方法.方法 本院检验科3个实验室按照河南省临床检验中心要求,对其4年间发放的60份临床凝血质控样品进行检测.对相关参控项目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院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参控项目总正确率为95.8%.单项检测结果显示,凝血酶原时间(PT)的检测正确率最低(91.7%),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正确率次之(95%),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98.3%)、纤维蛋白原(FIB)(98.3%)检测正确率最高.结论 为保证临床凝血试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室应按照相关规程做好各项质量控制,如定期校准仪器,优选试剂,不断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等规范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临床即时检测(POCT)检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践,保证其结果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方法成立临床POCT管理小组,制定覆盖临床POCT检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办法,包括项目的申请与审批、制定操作标准和质量管理规范,检测人员的资质确定与授权并定期考核评价,对全院各POCT仪实行准入制与档案化管理以及定期综合评价等方式。结果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首月取消了开展不合适的2台POCT仪器及相应的检测项目,随后及时淘汰了5台性能不合格的POCT仪器,并在运行一年后将全院POCT仪器的室内质控、室间质评开展率和合格率及比对试验合格率均提升至100%。结论通过建立并实施临床POCT检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地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保障了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7.
开展`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是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为提高各临床实验室临床检验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1. 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以下简称室间质评)在全国已普遍开展.我市卫生局遵照卫生部第二周期《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评审标准》中《综合医院医技科室技术标准》的要求,决定由我市临床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临检中心)组织,对市属18个县、市、区的一级医院开展室间质评工作.于是,从1998年起,我临检中心首次开展地区级室间质评.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初见成效.现将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1 对一级医院实验室开展室间质评工作的必要性 我省临检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国临床实验室质量指标(QIs)性能水平,同时制定初步质量规范。方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联合31个省级临床检验中心同步开展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QIs-EQA)计划,并通过已开发的Clinet-EQA系统在线回报结果。按照不同省份、专业类别、医院等级、信息化建设水平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还用西格玛度量评价实验室质量水平。结果共7 750家实验室参与本次调查,其中标本类型错误率的回报数最多,为6 967家,非实验室人员申请单抄录错误率回报数最少,仅有376家。除室内质量控制项目开展率和解释性注释有效率外,其他指标中位西格玛值均大于3σ,甚至达到6σ水平。结论我国QIs-EQA计划的参加率较高,且大部分QIs差错率相对较低,建议实验室持续监测QIs并积极参加QIs-EQA计划以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并分析2012—2016年脑脊液生化检测项目的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为提高我国脑脊液检测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每年向参评单位发放脑脊液生化检测项目质控品,收集实验室回报的检测值,对回报的结果按照方法学分组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其检测水平。结果对于总蛋白检测,邻苯三酚红钼铬合显色法变异系数(CV)变化不明显,及格率略有上升趋势;染料结合法2012、2014年CV相对较小,及格率最高,2013、2015、2016年及格率较低;比浊法和干化学法CV波动明显。对于氯化物检测,干化学法CV最小,及格率最高。对于葡萄糖检测,CV均较小且呈逐年降低趋势,及格率均较高(平均及格率99.23%)。对于IgG检测,CV为9.2%~16.43%,及格率低于83.6%但呈逐年增高趋势。结论目前我国脑脊液生化项目的质量水平差异较大,开展室间质评项目计划有利于了解我国脑脊液生化检测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全市开展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测的实验室室间质评工作.方法 参考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血液检验项目室间质量评价方案,进行该市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结果 参加室间质评的单位数为36家,3次质评阳性质控品检出率的平均值为:HBsAg 98.5%、抗-HCV 99.2%、抗-HIV 98.1%、TP 98.6%;阴性质控品检出率的平均值为:HBsAg 99.5%、抗-HCV 100.0%、抗-HIV 100.0%、TP 100.0%;有两个实验室单个检测项目未达到80分的合格标准.结论 4项检测指标的阳性样品均存在漏检现象,有必要开展对全市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测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