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女性,65岁。因反复胸闷、心悸40年,加重20天入院。体检:BP90/60mmHg,半卧位。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第1心音亢进,心律齐,心率143次/min,心尖区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第2听诊区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双下肺闻及细湿罗音。彩色超声心动描记术示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主动脉瓣增厚钙化伴轻度返流,中度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左心房左心室明显扩大,心功能Ⅲ级。入院后予地高辛等治疗。  相似文献   

2.
3.
局灶性心房纤颤(房颤)的发生除与其本身基质有关外,始动或触发机制在其发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房性期前收缩(房早)是局灶性房颤的主要触发因素.通过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始动房颤之房早的特征,并探讨房早诱发房颤的心电机制.  相似文献   

4.
王云 《心电学杂志》1999,18(1):44-45
患者男性,70岁.因心悸半月就诊,无心脏病史.体检:BP15/11kPa(113/83mmHg).心率:95次/min,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图1)示;窦性心律,P-P间期为0.60±0.01s,窦性P-R间期为0.17s,还有如下特点:(1)出现多个长R-R间期,其间夹有的T波均呈双峰状,可见都重叠有P’波.偶联间期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1岁。因尿少、水肿、咳嗽、气促3天入院。临床诊断:左肺肺炎,肺心病,慢性有心衰竭。1996年3月8日心电图Ⅱ导联(附图)示:提前发生的P_(3、5、7、9)均为房性期前收缩,其下传的QRS波群为室上性型,且每个QRS波群后均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75岁。因突发神志不清3天入院,有原发性高血压史20年,冠心病史10余年。体检:浅昏迷,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BP180/120mmHg,心率60次/min,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神经系统未见明显阳性定位体征。颅脑磁共振确诊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心电图aVR导联可见两种形态的P波:①倒置的为窦性P波,其频率讨论完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又称心房脱节。指心房肌的某一局限性区域与心房其他部分之间发生了双向性完全性传导阻滞犤1犦,即心房内存在两个独立的节律点。除主导节律(通常为窦性节律)以外,阻滞圈内的起搏点发放激动形成的房性P'…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3 5岁。因心悸 1个月 ,在当地医院就诊无效来我院检查。患者既往健康 ,无心悸、气喘、咳嗽 ,无胸痛及高血压史。 1个月前因劳累后感心悸伴轻度头昏。体检 :BP 1 3 0 /90 mm Hg(1 mm Hg= 0 .1 3 3 k Pa) ,心界无扩大 ,心脏无杂音 ,肺无音。心脏彩色 B超、X线胸片检查及血、尿常规 ,血脂测定均正常。心电图 : 导联连续记录正常呼吸和吸屏气心电图 (图 1 )示正常平卧位呼吸时出现频发提早的 P′波 ,P′波形态与窦 P不同 ,略为高尖 ,P′- R间期 >0 .1 2 s,P′ , ,a VF,V3~ 6 直立 ,P′a VR倒置 ,表明激动起源于右房上部。…  相似文献   

8.
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心房纤颤(房颤)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后房颤复律治疗的方法及复律后影响维持窦性心律的因素。方法:PBMV术后4~6周仍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房颤患者538例进行电复律治疗,转复后随诊3~6个月,动态观察房颤复发情况。结果:538例行体表电复律者,恢复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9.
心房分离是极为少见的房性心律失常,而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伴心房分离更是少之又少,现发现1例报道如下:患者,男,69岁,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监测V1导联显示:有3组独立、形态迥异的P波。第1种为窦性;第2种为房性;第3种尖锐低小的P″波既不干扰正常窦性节律,也不受窦性节律的干扰,以自身固有频率规则出现,频率为30~33次/min。所有P″波均未下传心室产生QRS波群,为心房分离。  相似文献   

10.
夏敏  吴春阳 《心电学杂志》2005,24(3):165-166
患者男性,77岁。因心前区闷痛不适2年、加重1周就诊。疼痛常发生于休息时,每次持续5~10min,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体检:BP110/80mmHg。HR52次/min,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阴性。以往常规心电图检查均大致正常。进一步行动态心电图监测。09:55疼痛再次发作伴心悸,持续4-5min。其时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室率平均55次/min。09:59:22(图1A)MV3导联T波高耸,  相似文献   

11.
房性期前收缩诱发房性非阵发性心动过速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性,72岁。咳、痰、喘20余年,加重1d入院。查体:血压120/85mmHg,心率83次/分,心律不齐,心尖部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杂音,元明显传导,心界不大。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哕音。临床诊断:肺源性心脏病。心电图示基本节律为窦性,P—R间期0.16s,频率73次/分。QRS电轴左偏-68°,Ⅰ、avL导联呈qR型,RavL〉RⅠ-Ⅱ、Ⅲ、avF呈rS型,SⅢ〉SⅡ,V1导联QRS呈rSR′型,各联QRS波终末部粗钝。QRS波时限0.13s。并可见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及室性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12.
杨爱兰 《心电学杂志》2000,19(2):108-108
患者女性 ,40岁。因心悸2天就诊。体检 :BP14/9kPa(105/70mmHg) ,心率85次/min ,可闻及期前收缩3~4次/min ,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脏彩色超声心动描记术及X线胸片均正常。常规心电图示V2 R/S=1。长Ⅱ导联 (图1)于第2、6个窦性QRS波群ST段终末部、中部出现提前直立的P′波 ,P1′波缓慢下传 ,P′_R间期0.34s ,偶联间期0.30s ,与其前一心房周期比值为0.48。P2′波后未见QRS波群 ,但于T波后出现一倒置P波并下传心室 ,P_P2′间期0.26s,与其前P_P间…  相似文献   

13.
以往把期前收缩 (多为房性期前收缩 )后一至数个P波形态的改变称为“钟氏现象” ,即心房内差异性传导[1 ,2]。钟氏认为由于房性期前收缩激动心房后 ,激动沿房间束某些分支隐匿房窦传导 ,使其产生新的不应期 ,在下一次窦性激动到来时 ,部分传导束仍处相对不应期 ,使相继而来的激动在心房内除极化过程发生改变 (即差异性传导 )使P波畸形[1]。但笔者对照数例心电图及对其临床资料的观察 ,有不同看法。现以4例心电图 (图1~图4)为例分析如下。图1一例男性、50岁、冠心病患者的Ⅱ导联连续描记。P3、P7 为房性期前收缩。P3 …  相似文献   

14.
15.
患者男性,46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P-P间期0.78~0.86s,频率70~77次/min.Ⅱa的P(5、10)Ⅱb的P_(2、4、6)、Ⅱc的P_(2、6、8)和V_5的P_(2、4、6)提前出现,形态畸形,偶联间期不等,代偿间歇不完全,为房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时,其代偿间歇由短到长,随后出现短阵心动过速,其P波融合在T波中,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前几次P-P间期基本规则,频率130次/min,最后1、2次P-P间期明显长于前几次心动过速时规则的P-P间期,而又明显短于窦性P-P间期,心动过速均为自行终止,终止后无代偿间歇.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期前收缩(部分呈二联律),房性期前收缩伴窦房逆传文氏现象形成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讨论 窦房结与结周区有类似于房室交接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47岁。因心悸、胸闷、头晕10余天来院就诊。体检:BP120/80mmHg。心脏不大.心率75次/min,心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电图检查(图1)示窦性P波规律出现,P—P间期约0.8s(略有不齐),频率75次/min。QRS波群共有3种形态。第1种呈Rs型,如R1、2、6、7、8、9、13起始  相似文献   

17.
患者 女性,76岁.因心累、心悸5~6天来我院就诊.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罗音,心界扩大,心率116次/min,律不齐,心音强弱快慢不一,无杂音,血电解质及心肌酶等正常.入院查心电图示快速性心房纤颤,心率113次/min.动态心电图检查出现①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第4、6、8个QRS波提前出现、宽大畸形且在同一导联形态及配对间期不一致.心电图诊断为心房纤颤,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图1);②P波消失,代之以f波,第2个QRS波为室性期前收缩,第3个QRS波为延迟出现的室性搏动,第4个波开始连续出现13个宽大畸形、形态多样且尖端围绕基线扭转的QRS波群,形成短一长一短周期现象,频率180~280次/min,发生于长Q-T间期(0.58 s)之后.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 ,65岁 ,因反复胸闷、气急加重半月入院。临床诊断 :冠心病 ,陈旧性前壁心梗 ,慢性心衰 ,心功能Ⅲ级 ,高血压病。入院后心电图检查 (图 1)示 :V1 a、Ⅱa与V1 b、Ⅱb为心电图连续记录 ,示窦性心律 ,P波在V1 导呈正负双向 ,Ⅱ导联直立。P -P间期 0 84~ 0 92s,频率 71~ 65次 min ,P -R间期 0 2 0s,R5提早出现 ,呈宽大畸形QRS波 ,时限 0 14s,其前无相关P波 ,随后出现 8个与R5形态一致的宽大畸形的QRS波 ,考虑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VT) ,频率 83~ 12 5次 min。紧随R1 3后可见在V1 导联呈负正双向…  相似文献   

19.
闾文德  李晶 《心电学杂志》1998,17(4):225-226
患者男,12岁。健康体检发现心律不齐而查心电图。Ⅱ导联连续描记心电图(附图)示:窦性P-P间期轻度不规则(0.66—0.72s),P-R间期仅0.11s,其后继以形态、时间正常的QRS波群,呈qRs型,s波有时极小而难显现。另可见频发房性期前收缩,P′波呈负相或负正双相,P′-R间期约0.11—0.12s,QRS波群同窦性者,每个期前收缩后0.60s处又出现一提前之室上性QRS波群,其前后无相关P波,推测该QRS波群亦与其前房性期前收缩相关,可能为房性期前收缩经房室通道缓慢下传心室。夹有连发两次“期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68岁。因心悸、胸闷10年,加重2d入院。有高血压、冠心病史。查体:血压160/95mmHg.心率98次/分.律不齐,偶闻期前收缩。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动态心电图示:P6’及P8’~P11’提前出现,P’-R间期〉0.12s.P8’~P11’重叠于前一T波内,使P’波形成巨P波,反复多次出现。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频发房性期前收缩;③短阵房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