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斑点热是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引起的蟀媒传染病。近年来调研资料表明,海南岛存在该病的自然疫源地[1,2]。由于该病多无特征性临床病征,临床上易误诊为不明原因发热。为了解海南岛斑点热的流行病学特征,探明“不明热”的病因,我们在lgu年4-8月间在海南琼中、三亚等收集了诊为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血液切份,应用R3UII:I?liP方法检测斑点群立克次体特异性核酸,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的采集lop年4-8月间,在海南琼中大丰农场、新进农场及长征农场职工医院及三亚市人民医院收取诊为不明热的血液标本81份,液氮保存。1.2…  相似文献   

2.
我国斑点热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是立克次体属中种类最多的一群,《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1984年版收录了8种,包括立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rickettsii)、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sibirica)、康氏立克次体(R.conorii)、小蛛立克次体(R.akari)、澳大利亚立克次体(R.australia)、派氏立克次体(R.parkeri)、蒙他拿立克次体(R.montana)和扇头蜱立克次体(R.rhipicephali)。其中前5种对人致病,后三种的致病作用尚未肯定。  近年来,世界各地又…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斑点热和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抗体检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斑点热群(Spotted Fever Group,SFG)立克次体感染在中国北部已经证实,最近在中国南部西双版纳也有报告。冯慧敏等 1986年在海南通什地区作过血清学调查,发现当地居民1.5%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抗体阳性。内田孝宏 1986年在日本四国地区自患者血液分离出一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经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鉴定为斑点热群中一个新种,命名为日本红  相似文献   

4.
斑点热立克次体病是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 SFGR) 引起的蜱、螨传播的人兽共患病.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5.
福建东方斑点热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东方斑点热的血清学调查何似,陈振光,于恩庶,潘亮东方斑点热是80年代发现的一种新斑点热,它的病原体称为日本立克次体。目前发现的患者主要在日本的四国和九州南部面临太平洋的德岛、兵库、高知和千叶县,而面对日本海一侧的岛根县发现少数病例[1、2]。我国...  相似文献   

6.
7.
作者对不明热患者血液,立克次体细胞培养物,疫区的微小牛蜱,野鼠脾脏等标本,应用Rr.1990.70p和Rr.190.602n引物对,进行PCR扩增,检测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特异性DNA。  相似文献   

8.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新种——虎林—93株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本文用鸡胚卵黄囊培养法及实验动物感染法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采集的嗜群血蜱中分离到一株立克体次。命名为HL-93株立克次体。经形态学及血清学试验证实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别用微量免疫荧光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胺凝胶不连续电泳法、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斑点法、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免疫印迹法、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对该分离株进行鉴定并同已知国际标准株、国际及国内参考株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三株黑龙江立克次体054株(HLJ-054)单克隆抗体对四株斑点热群立克交体西伯利亚种(R.s.)246株,清河株(JH-74),立氏立克次体(R.r.)R株及HLJ-054株进行了血清学分析,对其蛋白组成及单抗结合抗原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JH-74株与246株在上述三个方面完全一致,不同于HLJ-054及R.r.R株;HLJ-054株与R.r.R株与三株单抗血清学反应高度交叉  相似文献   

10.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中国分离株HL-93和HLJ-054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spottedfevergrouprickettsiae ,SFGR)rOmpA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对HL 93和HLJ 0 5 4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用PCR分段扩增rOmpA基因重复区后 1 9kb片段 ,PCR产物直接测序 ,用WinstarDNA分析软件包进行同源性比较、进化树分析及酶切位点的分析。 结果 HL 93株和HLJ 0 5 4株核苷酸及推定氨基酸的同源性均在 99%以上 ,在树形图上单独聚为一类。常用酶的酶切位点完全一致。结论 HL 93株和HLJ 0 5 4株为同一种SFGR ,建议均命名为黑龙江立克次体 ,但可能存在株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不明热患者血液,立克次体细胞培养物,疫区的微小牛蜱,野鼠脾脏等标本,应用Rr.190.70p和Rr.190.602n引物对,进行PCR扩增,检测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特异性DNA。检测结果1.20份不明热患者或疑似立克次体病患者血液标本,检出阳性结果的有7份(7/20阳性)。2.27份不明热患者或疑似立克次体病患者血液标本的细胞分离培养物,检出阳性结果的有14份(14/27阳性)。3.7组微小牛蜱有2组检出阳性结果(2/7阳性)。4.47组野鼠脾脏8组检出阳性(8/47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吉林珲春地区家畜中斑点热、莱姆病及其复合感染的情况。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家畜血清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和伯氏疏螺旋体的IgG抗体。结果牛血清中斑点热感染率为18.0%,莱姆病感染率为27.5%,复合感染率为9.5%;羊血清中斑点热感染率为19.2%,莱姆病感染率为31.5%,复合感染率为12.8%。结论吉林珲春地区家畜中广泛存在斑点热和莱姆病的复合感染。  相似文献   

13.
研究证明黑龙江立克次体能够感染人血管内皮细胞和BALB/c小鼠,引起小鼠菌血症和器官损伤;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黑龙江立克次体毒力相关基因。表面蛋白质组分析鉴定了黑龙江立克次体和立氏立克次体的表面蛋白,用表面蛋白免疫C3H/HeN小鼠,发现某些表面蛋白为保护性抗原,并揭示这些保护性抗原均能够诱导抗原特异CD4+和CD8+ T细胞增殖并产生和分泌IFN-γ和/或TNF-α,以及诱导高水平特异性IgG2a产生,在这些免疫因素的协同作用下使小鼠有效抵抗立克次体感染。用黑龙江立克次体感染Tim-3高表达或低表达人血管内皮细胞以及Tim-3高表达转基因小鼠,结果有力证明Tim-3高表达能够促进人血管内皮细胞和小鼠抵抗黑龙江立克次体感染。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宾川县恙虫病立克次体血清学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免疫荧光方法对宾川县恙虫病立克次体流行病株鼠免疫血清及病人血清进行分型,结果9株流行毒株中4株为Karp型、3株为Gilliam型、2株不能分型;148份阳性血清中Karp型94份、Gillian型34份、Karp+Gilliam两型混合感染16份、Kato型3份、Karp+Kato两型混合感染1份,表明当地恙虫病立克次体流行型别对Karp型为主,次为Gilliam型,同时亦有少量的Kato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微波免疫荧光检测斑点热立克次体的方法。方法 通过微波促免疫荧光染色最佳时间、最佳火力的选择及微波免疫荧光方法与常规免疫荧光方法敏感性的比较。结果表明 :微波法反应速度快 ,只需 15min就可以观察结果 ,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并且两种方法在特异性上没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我们认为微波免疫荧光方法是一种简便的、实用的快速检测立克次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斑点热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斑点热是由立克次体属中最复杂的一群立克次体——斑点热群(SpotedFeverGroup,SFG)立克次体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目前已知对人致病的有6种:立氏立克次体致落矶山斑点热;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s.)致北亚蜱传斑点热;康氏立克次体(R.c...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鸡胚卵黄囊培养法及实验动物感染法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采集的嗜群血蜱中分离到了一株立克次体。命名为HL-93株立克次体。经形态学及血清学试验证实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别用微量免疫荧光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电泳法、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斑点法、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免疫印迹法、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对该分离株进行鉴定并同已知国际标准株、国际及国内参考株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L-93株立克次体无论在抗原性多肽上,还是在基因水平上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中都是独特的。根据目前立克次体分类法,HL-93株立克次体可以考虑是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新种。  相似文献   

18.
从病人血液分离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H—5株的鉴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1996年5~6月在黑龙江省绥芬河、东宁地区进行斑点热病的调查。方法采用micro-IF、病原分离及PCR/RFLP等方法。结果(l)发现被蜱叮咬后斑点热临床指征的疑似病人7例,其中血清检测有4例早期与恢复期血清抗SFG立克次体lgM、IgG抗体滴度≥4倍升高;(2)从病人血液分离到1株SFG立克次体H-5株,经鉴定显示该分离株和黑龙江省立克次体54株一致,和SFG各标准株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患者为SFG黑龙江立克次体感染,从病原学角度证实该立克次体对人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9.
福建宁化县斑点热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福建宁化县斑点热的发现与研究陈振光,毕德增,宋秀萍,潘亮,于恩庶,范明远斑点热群(SpottedFeverGroupsFG)立克次体是立克次体属中最复杂的一群,Berlley细菌手册将其分为8个种[1],其中北亚热的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s)、立克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采自广东省连平县的3种硬蜱进行蜱传斑点热立克次体检测分析。方法斑点热立克次体的ompA基因片段扩增并测定扩增片段的DNA序列。结果20只蜱分为17组,其中15组PCR检测阳性。对4个测序成功的标本进行聚类分析,证实其中3个序列单独聚为一类,与引起Flinders岛蜱传斑点热的弗诺立克次体(R.honei)、非洲蜱咬热的非洲立克次体(R.africa)、未定名斑点热的斯洛伐克立克次体(R.slovaca)以及西伯利亚立克次体BJ-90株等亲缘关系较近,另一序列与我国长白山地区检测到的JL-02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本研究提示该地区除了已证实的西伯利亚斑点热外,还存在新的蜱传斑点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