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嵌合与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认为嵌合体(Chimerism)与移植耐受有关,因此通过给受体移植供体骨髓或输供体血液诱导嵌合体的形成,从而诱导供体特异性移植耐受(DSTT),可能将提高器官移植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供体脾脏中的T细胞在同种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耐受诱导中的作用。方法:在“细胞后环磷酰胺”方法的基础上输注供体脾细胞或去除T细胞的供体脾细胞,然后进行皮肤移植。观察皮肤存活情况并探讨耐受形成机制。结果:脾细胞输注后供体皮肤存活明显延长,而去除T细胞后皮肤存活不能被延长。克隆不应答、抑制细胞和嵌合体的形成等机制都参与了耐受形成。结论:供体脾脏中的T细胞在同种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耐受诱导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能和宿主中克隆不应答的发生、抑制细胞的产生或活化及嵌合体的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3.
给移植受体输供体血能延长移植器官的长期存活率。动物实验给受者输供体骨髓成功地诱导了移植耐受。二者的作用机理可能为:诱导克隆无能;改变T细胞亚群;提供MHC抗原;否决细胞清除受者体内特异的细胞毒T细胞;供体细胞在受者体内存活形成嵌合体。给受者输供体骨髓有可能成为诱导移植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给移植受体输供体血能延长移植器官的长期存活率。动物实验给受者输供体骨髓成功地诱导了移植耐受。二者的作用机理可能为:诱导克隆无能;改变T细胞亚群;提供MHC抗原;否决细胞清除受者体内特异的细胞毒T细胞;供体细胞在受者体内存活形成嵌合体。给受者输供体骨髓有可能成为诱导移植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唐湘凤  李春富  裴夫瑜  武晓娟 《现代免疫学》2003,23(6):F003-F003,406
目前 ,异种移植是领域的热点 ,但要在临床开展它 ,必先克服异种间强烈排斥反应[1] ,免疫抑制剂使排斥反应大大减弱 ,但存在并发症 ,需诱导一种持久稳定无需药物的造血干细胞嵌合体维持异种抗原特异耐受来解决排斥反应。有报道[2 ] 建立嵌合体模型 ,但随时间受鼠嵌合率消失 ,特异耐受减弱 ,本实验研究建立小鼠→大鼠混合嵌合体模型后输供体脾细胞 ,测定嵌合率和皮肤移植等来检测是否供体脾细胞能维持耐受。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6~ 8周龄BALB/c和C5 7BL/ 6小鼠 ,4~ 6周龄SD大鼠 ,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CTX江苏恒瑞医药股…  相似文献   

6.
小鼠皮肤移植耐受诱导及微嵌合体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求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有临床应用前景的移植耐受诱导方法,研究微嵌合体的形成情况及其与移植耐受的关系。方法 雄性BALB/c 和雌性C57BL/6 小鼠作为皮肤移植的供体和受体,移植前对受体小鼠单独或联合应用5Gy(500rad ,1Gy = 100rad) 全身照射,0 .1 ml 抗淋巴细胞血清注射,3 ×107 供体骨髓细胞静脉输注,150mg/kg 体重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 检测微嵌合体的形成。结果 单纯照射不能延长移植物的存活,也没有微嵌合体形成,而其它各实验组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也表现为供者特异性的降低,多种组织的微嵌合体检查均呈阳性。结论 采用比较温和的非照射的预处理方法,也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达到延长移植物存活的目的;移植前输注供体骨髓细胞能够促进微嵌合体的形成及移植物的存活。  相似文献   

7.
探讨抗TCRαβ单克隆抗体联合大剂量供体骨髓细胞输注方法对同种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耐受诱导的促进作用。第 0天 ,C5 7BL/ 6 (H 2 b,B6 )小鼠尾静脉注入 2× 10 8BALB/c (H 2 d,B/c )来源的骨髓细胞 ,同时腹腔注射抗TCRαβ单克隆抗体5 0 0 μg ;第 6天进行皮肤移植 ;在不同的时间对B6小鼠进行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 )等耐受状态进行检测 ,并进行MLR的IL 2逆转实验、过继转移实验和嵌合状态分析以初步探讨耐受形成机制。结果显示 ,经抗TCRαβ单克隆抗体联合大剂量供体骨髓细胞输注处理的B6小鼠的供体皮肤移植物平均存活 5 0 4d ,显著长于其他各组 (P <0 0 0 1)。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小鼠 ,耐受B6小鼠在DTH和MLR中均表现出显著的低反应性 (P <0 0 0 1)。IL 2逆转实验结果表明克隆无能参与了移植耐受的形成。体内、外过继转移实验均显示耐受B6小鼠脾细胞中存在抑制细胞活性。嵌合体检查结果表明在耐受B6小鼠的胸腺和脾脏中均形成了混合嵌合体 ,在皮肤移植后第 15、 30和 70天时脾脏内供体来源嵌合体水平依次为 15 86 % ,10 5 7%和 1 77% ,胸腺中依次为 8 19% ,5 72 %和 1 87% ,嵌合体水平随时间而下降。这些表明 ,抗TCRαβ单抗联合大剂量供体骨髓细胞输注可以在异基因成年小?  相似文献   

8.
探索组织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是移植免疫研究者致力攻克的堡垒。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器官移植术的广泛开展,人们对移植排斥反应的认识不断加深,对移植免疫耐受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目前普遍认为,解决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关键在于诱导受体对供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产生免疫耐受,即受体免疫系统对移植物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无反应性。本文将对近年来阻断特异性免疫应答、诱导免疫偏离、主动免疫诱导同种移植耐受及建立受者体内嵌合体诱导移植耐受等主要方面的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9.
供体脾细胞输注诱导小鼠移植耐受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以持续供体脾细胞输注的方法建立异基因嵌合体动物模型,并探讨移植耐受形成的机制。方法BALB/c(H-2  相似文献   

10.
小鼠→大鼠异种移植耐受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用非清髓方法建立小鼠→大鼠混合嵌合体模型,探讨免疫耐受机制。方法:给SD大鼠亚致死全身照射(TBI)后,4h内输入Balb/c小鼠骨髓细胞(BMC),2d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分别于BMT后30、60和90d,检测小鼠源性BMC在大鼠体内植活情况。通过皮肤移植、迟发超敏反应(DTH)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查,探讨其耐受机制。结果:经处理大鼠外周血可测出小鼠源性嵌合体,皮肤移植、DTH和MLR检查显示对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耐受,且较持久。结论:应用7.5Gy TBI 腹腔注射50mg/kg CTX 供体BMT、可成功建立小鼠→大鼠混合嵌合体模型诱导特异性耐受,嵌合体与耐受有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新生期移植耐受机制,探讨免疫系统发育程度、嵌合体在诱导移植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C57BL/6(或GFP-C57BL/6)小鼠与雌性BALB/c小鼠杂交获得F1(或GFP-F1)小鼠,不同剂量F1或GFP-F1小鼠脾脏细胞(辐照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静脉注射到新生24hC57BL/6小鼠体内诱导耐受,6周后皮肤移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检测小鼠耐受程度,流式细胞分析小鼠外周血细胞嵌合程度.结果 具有增殖活性的F1小鼠脾脏细胞可诱导新生C57BL/6小鼠嵌合体和针对F1小鼠皮肤移植物的特异性耐受;辐照处理的F1小鼠脾脏细胞不能诱导嵌合体,也没有耐受产生;长期耐受小鼠的嵌合程度明显大于慢性排斥小鼠的嵌合程度(分别为6.48%±4.02%和1.57%±0.89%),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供体细胞剂量高则诱导小鼠的耐受程度高,3×107剂量F1小鼠脾脏细胞可诱导80%的小鼠长期耐受,0.7×107剂量诱导仅使移植物生存时间轻度延长.结论 新生期移植耐受依赖嵌合体的形成,嵌合体使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特异性克隆清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异基因大鼠联体共生诱导心脏移植耐受并探讨其耐受机理.方法将DA和LEW的脾细胞(2×108)分别经舌静脉注射给对方,2d后均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mg/kg),第3天实施联体手术,联体1w后分开,在DA→LEW之间进行异位心脏移植手术.观察、记录移植物的存活时间,通过胸腺和脾脏内嵌合体检测、MLR、体内细胞转移、IL-2逆转实验,探讨耐受机理.结果异基因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嵌合体检测显示耐受的形成和嵌合体的存在成相关性,MLR和体内细胞转移实验证明,受体大鼠的免疫应答受抑制表现为供体特异性,并且受体存在抑制细胞;IL-2逆转实验表明该耐受与克隆失活(anergy)有关.结论通过联体共生诱导大鼠耐受、延长心脏移植存活,移植耐受的形成涉及多种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心脏移植手术中实施CTLA 4Ig腺病毒基因治疗并联合术后输注供体骨髓细胞 ,诱导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耐受 ,并对相关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将异基因DA大鼠的心脏移植给受体LEW大鼠 ,同时经门静脉输注供体DA的脾细胞 (SC ,3× 10 8)、CTLA 4Ig腺病毒 [( 1~ 5 )× 10 9PFU ml],第 4天由舌静脉输注DA的骨髓细胞 (BMC ,3× 10 8)。观察、记录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并对皮肤移植的受体作同样处理 ,观察皮肤移植存活情况。通过MLR、IL 2逆转实验及嵌合体的测定 ,探讨耐受机理 ,并检测了CTLA 4Ig的体内表达、TH1 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 单用CTLA 4Ig腺病毒基因治疗 ,或CTLA 4Ig腺病毒基因治疗联合单独的供体脾细胞或骨髓细胞能不同程度地延长异基因心脏移植物的存活 ,但不能延长皮肤移植物的存活。脾细胞、CTLA 4Ig腺病毒和骨髓细胞(SC Ad BMC)处理组的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超过其它各耐受诱导组 ,并且能够诱导皮肤耐受。RT PCR实验证明 ,在受体内不同的组织CTLA 4Ig基因的表达量有所不同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表达下降。TH1和TH2型细胞因子的检测显示 ,耐受大鼠体内未发现这两类细胞因子的偏移现象。MLR证明耐受大鼠的免疫应答表现为供体特异性降低 ,IL 2逆转实验、嵌合体检测表明 ,该耐受可能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建立同种异体大鼠嵌合体动物模型的方法,初步研究嵌合体与耐受的关系。方法:采用两种诱导方法处理受体Wistar大鼠(♀) :Ⅰ组大鼠亚致死TBI(11Gy) ;Ⅱ组大鼠TBI(7Gy) ,两组均在4小时内输入SD大鼠(♂)BMC(8×10 7) ,Ⅱ组于2天后腹腔注射CTX(5 0mg kg)。分别于BMT后2 0、4 0天通过PCR方法检测SD大鼠源性BMC在Wistar大鼠体内植活情况,并通过皮肤移植、DTH和MLR检查,判断其耐受情况。结果:经上述处理两组大鼠外周血均可测出SD大鼠源性嵌合体,皮肤移植、DTH和MLR检查显示对SD大鼠产生特异性耐受,但Ⅰ组大鼠生存情况明显不如Ⅱ组。结论:应用7GyTBI +腹腔注射CTX(5 0mg kg) +供体BMT可成功建立同种异体大鼠嵌合体模型,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5.
探索组织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是移植免疫致力攻克的堡垒。在众多的研究中,诱导受体产生对同种的特异性免疫耐受则是最理想的途径。本文将对主动免疫诱导同种耐受,阻断同种免疫应答诱导对移植物的耐受及建立受体体内微嵌合体诱导移植耐受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细胞 +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 ,CP)”系统联合抗H 2 b 单克隆抗体、供体骨髓细胞输注诱导移植耐受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第 0天 ,经尾静脉给C5 7BL/ 6 (H 2 b,B6 )小鼠注入 10 8BALB/c(H 2 d,B/c)来源的脾细胞 ,第 2天 ,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2 0 0mg/kg ,第 3、5天 ,分别经尾静脉注入抗H 2 b 单抗 ,剂量为 40 0 μg/ 0 .5ml,第 8天进行皮肤移植。皮肤移植后 1周 (第 15天 ) ,输入 2× 10 7供体BALB/c来源的骨髓细胞。观察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 ,并于第 30天对耐受B6小鼠作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ixedlymphocytereaction ,MLR) ,迟发型超敏反应 (delayedtypehypersensitivity ,DTH)等确定耐受的状态。并通过过继转移实验、嵌合体检查及脾细胞中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情况 ,进一步探讨耐受形成的机制。结果 采用此诱导方案 ,B6小鼠对BALB/c小鼠的皮肤移植物长期存活。耐受可以被过继转移 ;耐受小鼠胸腺内的嵌合程度与耐受的维持密切相关 ;TH1型细胞因子在耐受小鼠中明显降低 ,而TH2型细胞因子明显升高。结论 “细胞 +CP”系统联合H 2 b 单克隆抗体、供体骨髓细胞输注能够诱导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耐受。耐受机制与胸腺嵌合体的存在密切相关。克隆无能 (aner gy)、抑制细胞和TH1/TH2偏移在耐受中也  相似文献   

17.
移植免疫耐受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索组织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是移植免疫致力攻克的堡垒。在众多的研究中,诱导受体产生对同种的特异性免疫耐受则是最理想的途径。本文将对主动免疫诱导同种耐受,阻断同种免疫应答诱导对移植物的耐受及建立受体内微嵌合体诱导移植耐受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诱导CD4+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表达的机制及其在移植耐受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构建新生移植耐受小鼠动物模型,分析移植耐受与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Tregs表达及嵌合体的关系;运用过继转移实验、EGFP转基因小鼠,研究移植排斥过程中Tregs表达及抗原特异性.结果 新生耐受小鼠形成嵌合体,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被克隆清除,但Tregs表达与初始小鼠相同;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识别抗原诱导免疫反应,Tregs在移植排斥反应中表达升高,且不仅同种异体反应性Tregs表达升高,非同种异体反应性Tregs表达也升高.结论 Tregs在移植排斥中非特异性诱导产生,可能为一种负反馈免疫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9.
同种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是控制移植后排斥反应 ,提高移植物存活的关键。动物实验及临床资料表明 :骨髓输注具有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 ,其机制包括诱导T细胞无能 ,克隆清除 ,提供可溶性HLA抗原、抑制细胞及否决细胞 ,调节细胞表面分子及细胞因子 ,促进嵌合体的形成。因此 ,供体骨髓输注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中具有相当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同种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是控制移植后排斥反应,提高移植物存活的关键.动物实验及临床资料表明骨髓输注具有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其机制包括诱导T细胞无能,克隆清除,提供可溶性HLA抗原、抑制细胞及否决细胞,调节细胞表面分子及细胞因子,促进嵌合体的形成.因此,供体骨髓输注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中具有相当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