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脂肪血标本对凝血结果的干扰,并探讨血浆稀释法和高速离心法消除脂肪血标本的效果对比研究。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健康体检者血浆标本100份(正常对照组),用脂肪乳配制成轻度脂肪血组(TG为3.955±1.053mmol/L)、中度脂肪血组(TG为8.020±3.126mmol/L)及重度脂肪血组(TG为22.712±5.013 mmol/L),分别检测三酰甘油(T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FIB)和D-二聚体(DD)的浓度;再选取临床脂肪血标本78 份(研究组),包括中度脂肪血组42例和重度脂肪血组36例,通过血浆稀释法和高速离心法对其进行处理并检测,运用t 检验分析对比处理前后各组的差异性。结果 在不同程度模拟脂肪血中,中度脂肪血组和重度脂肪血组中PT,APTT,FIB检测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G< 1.7mmol/L)和轻度脂肪血组,DD检测结果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轻度脂肪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18~2.106,均P<0.05)。用血浆稀释法和高速离心法对78例中度、重度脂肪血标本进行处理,两种方法与处理前检测结果比较PT,APTT,FIB和DD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225~8.655,均P<0.05) ,但这两种方法之间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血浆稀释法对血凝仪器进行线性及精密度验证,结果都满足实验室要求。结论 血浆稀释法和高速离心法都能有效消除中度和重度脂肪血标本对凝血检测结果的干扰,但血浆稀释法无需高速离心,操作更简单,避免了基质效应,在消除脂肪血标本中有巨大的潜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3种不同正常对照血浆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了解不同正常对照血浆对PT测试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TECO公司的COATRONM4凝血仪对各种正常对照血浆连续检测,计算各自均值并分别以它们作为正常对照,检测20例口服华法林患者、20例慢性肝炎患者,30例健康人血浆PT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结果 以冻干健康人血浆作正常对照血浆和以健康人混合血浆作正常对照血浆,所测标本的INR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单份健康人血浆作正常对照血浆,对口服华法林组和慢性肝炎组所测INR结果与冻干健康人血浆和健康人混合血浆作正常对照血浆所测INR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日常的PT检测中,决不能采用单份健康人血浆作为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稀释回归法在脂血标本凝血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收集昆明市延安医院40例门诊及住院外观正常(无脂血、无黄疸、无溶血)凝血标本,分别检测原血浆和3倍、5倍稀释后血浆的PT、APTT两项指标,将稀释前与稀释后两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各指标的回归方程。另外收集昆明市延安医院门诊及住院外观脂血标本33例,根据三酰甘油(TG)的不同浓度分成3组,轻度脂血组(1.7mmol/L≤TG11.0mmol/L)12例,中度脂血组(11.0mmol/L≤TG20.0mmol/L)13例,重度脂血组(TG≥20.0mmol/L)8例,检测3倍稀释血浆和高速离心后血浆的PT、APTT两项指标,并将稀释后结果带入正常凝血标本的回归方程所得结果与高速离心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凝血标本5倍稀释血浆绝大部分标本无法检测出结果,所以取3倍稀释血浆稀释前后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PT、APTT的回归方程。3组脂血标本3倍稀释后的PT、APTT两项指标经过相应回归方程计算,所得结果与原血浆高速离心后检测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稀释回归法可以用于临床脂血标本的凝血PT和APTT检测。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速离心法消除脂血对生化测定的干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石凌波  史惠群 《检验医学》2004,19(2):138-140
目的 利用高速离心法消除脂血对常见生化测定项目(ALT、TBil、AST、TP、ALP、GGT、Urea、Cr、Glu、CK、LDH、UA)的干扰。方法 将临床收集的血液分为血脂正常组[三酰甘油(TG):0.44~1.65mmol/L]、中度血脂异常组(TG:3.66~11.0mmol/L)和高度血脂异常组(TG:12.0~32.2mmol/L),经常规低速离心(367~5370g)后,分离出血清并加盖密封,再经高速离心(71550g),弃除乳糜微粒层,收集下清液,分别测定各组标本高速离心前后的生化结果,并进行方法对比试验。结果 高速离心前后,血脂正常组与中度血脂异常组的生化测定结果十分接近,而高度血脂异常组,由于受到脂血浊度的严重影响,使结果在高速离心后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利用高速离心法,可以消除脂血对常见生化测定项目的干扰。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并评价解决乳糜血标本凝血功能检测的稀释回归法。方法随机收集56例外观清亮标本,分别检测3倍稀释及未稀释的PT、APTT和Fg结果,并对两者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另收集26例乳糜血标本,分别以3倍稀释及高速离心后取下清液检测PT、APTT和Fg,并对稀释回归后结果与高速离心后两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以MD图对PT、APTT和Fg在医学决定水平和参考区间上下限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 PT、APTT和Fg稀释法与未稀释直线回归R2分别为0.9365、0.7834和0.9151;乳糜组稀释回归法与高速离心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在MD图评价中,PT所有结果,APTT只有35s、37s、25s,Fg只有5g/L、4g/L、2.5g/L在优秀性能区。结论稀释回归法可以适用于乳糜血凝血功能检测,但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血浆纤维蛋白原微量热沉淀高速离心测定法,文中以双缩脲比色定量纤维蛋白原为依据,将微量热沉淀高速离法与双缩脲比色、盐析双缩脲显色及盐析比浊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出量热沉淀高速离心法和双缩脲比色法测定纤维蛋白原结果呈明显的正相关(r=0.963、P<0、001);重复性与双缩脲比色法测定结果最接近,优于盐析双缩脲显色和盐析比浊法;且具有测定快速、简便、不受抗凝剂影响的优点。比较还发现,微量热沉淀高速离心法、盐析双缩脲显色法及盐析比浊法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均略高于双缩脲比色法,但热沉淀高速离心法测定偏差最小。并对250例健康人血浆用微量热沉淀高速离心法进行纤维蛋白原测定,确定正常参考值为2.2~4.4g/L。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乳糜血标本血浆置换前后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影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乳糜血标本22例,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浆置换前后的标本进行检测,并与手工显微镜计数结果进行比对。结果非乳糜血样本 WBC、NEU、LY、MO、RBC、HGB 和 PLT 结果与置换前的原始血样本测定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22例乳糜血样本检测中, WBC 计数分类、HGB、PLT 在置换前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置换后乳糜血标本血细胞分析仪 WBC 计数分类和PLT 结果与显微镜计数法相关性较好(r2=0.936;r2=0.918);在三酰甘油的干扰试验中,发现 WBC 计数分类、HGB、PLT 结果会随着三酰甘油浓度的增加而变化。结论采用血浆置换方法可以明显改善乳糜血标本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糜血血浆置换法和公式校正法两种方法对乳糜血血细胞检验结果的校正效果,为实验室能够准确提供血细胞检测结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0例无溶血、黄疸、乳糜的标本进行血细胞测定设为对照组,每个标本分为4份,分别加入5,10,20和40μl脂肪乳,制备不同程度的乳糜血,采用血浆置换法处理标本,每份标本置换2次,然后用血细胞分析仪重新测定,将结果与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此外,将测定的乳糜血标本结果和离心后乳糜血浆的血细胞结果带入校正公式HGB_(修正值)=HGB_(修正值)-(HGB_(乳糜血血浆)-HGB_(乳糜血血浆)×HCT_(修正前)),得出的HGB_(修正值)与对照组和血浆置换法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糜血可造成HGB,MCH和MCHC三项指标明显升高,与其真实值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2次血浆置换后该3项参数恢复到正常和稳定的状态。公式校正法结果与真实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糜血标本经血浆置换法和公式校正法处理后均可消除乳糜微粒对仪器法测定HGB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溶血和脂血标本对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为规范分析前过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收集本院I临床溶血标本40例、脂血标本32例,进行血浆血凝测定。以血红蛋白每下降10g/L为标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溶血3个等级,同时测定3次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bg);以检测血浆甘油三脂每升高3mmol/L为标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等级,同时测定3次PT、APTT、TT、Fbg。对溶血和脂血的干扰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度溶血组PT、Fbg检测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和重度溶血组PT、Fbg、TT检测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脂血组PT、APTT、Fbg、TT检测结果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临床检测中溶血标本对APTT检测结果影响较小;而对于PT、TT、Fbg干扰较大,建议临床重抽复测。(2)临床检测中脂血标本对PT、APTT、TT、Fbg测定结果有影响,均建议患者禁食12h后重抽复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常见内源性干扰物对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判断凝血结果异常提供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表观健康成人血浆50份制成正常混合血浆(NPP),使用干扰物检测试剂盒中的胆红素F、胆红素C、血红蛋白、乳糜模拟内源性干扰物,将干扰物与NPP以不同比例混合配制成含不同浓度干扰物的血浆标本,以加入空白干粉液的NPP作为对照,在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上检测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结果 当胆红素F血浆浓度在0~207.50μmol/L时APTT结果不受影响,在0~518.76μmol/L时PT、TT、FIB、DD检测结果不受影响;胆红素C血浆浓度在0~271.60μmol/L时Fib检测结果不受影响,在0~543.20μmol/L时APTT、PT、TT、DD检测结果不受影响;血红蛋白血浆浓度在0~98.88 mg/dL时DD检测结果不受影响,在0~247.20 mg/dL时APTT、PT、TT、Fib检测结果不受影响;乳糜血浆浓度在0~3 382.56 Ftu时APTT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