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杨思进教授从心、肺、脾着手辨治病毒性心肌炎,分层治疗,早期注重祛邪,益气养阴贯穿始终,重视调理肺脾、疏肝理气,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用药,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6.
无论是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还是混合性中风,其病变关键均为血瘀,故临床只有把握好血瘀证之类别、属性、发生、发展机理和传变演化规律,并以客观证候为依据,方可对证施治。 相似文献
7.
笔者效仿祖国医学临床诊疗精萃 ,在原来所用酒大黄粉(血瘀 号 )的基础上 ,加用西药 6 5 4-2 ,命名为血瘀 号 ,用于治疗血瘀证 2 0 6例。现将 2 0 6例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从门诊中随机选出。男 12 1例 ,女85例 ;年龄 38~ 74岁 ,其中 5 0~ 74岁 183例 ,占 88.83% ;病程 1a以内 6 2例 ,1~ 3a131例 ,3a以上 13例。1.2 诊断标准 :血瘀证诊断标准以第 2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为依据。1.2 .1 主要依据 :1舌质紫暗或舌体瘀斑、瘀点 ,舌下静脉曲张瘀血 ;2固定性疼痛 ,或绞痛 ,或腹痛拒按 ;3病… 相似文献
8.
9.
11.
<正> 田玉美老中医系湖北中医学院教授,从医五十余载,学识渊博,临证经验丰富,每起沉疴。现仅田老辨证治疗疑难杂证学术经验浅介如下。 1 脏腑失调,气血阴阳虚实交错为基本病机 田老认为,人体患病,因病因、体质、性格、性别、年龄、生活环境、职业、季节等不同,以及治疗时间、方法等诸因素影响,病证表现复杂,不少疾病往往寒热错杂,虚实同现,似热非热,似寒非寒,似实而虚,似虚而实,构成了人们常说的疑难病证。疑难病证的病机错综复杂,多端变化,但基本病机是脏腑失调,气血阴阳虚实交错。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胶原病研究的归纳、整理,总结出这类疾病在临床上均有许多主客观血瘀见证,与免疫代谢紊乱及免疫调节紊乱有明显关系,活血化瘀是其治疗的关键。活血化瘀药物对调整免疫功能紊乱,改善血液循环、微循环能发挥一定作用。同时,恰当配伍补气、养阴、清热解毒等法,可使病情获得预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浅析王清任辨治血瘀证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任是清代著名医学家,他在其著作《医林改错》中花了大量篇幅来论述对血瘀证的辨治,提出“诸病之因,皆由血瘀”的学术观点。兹就其辨治血瘀证的特色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4.
贾英杰教授认为,恶性肿瘤多“毒瘀并存”,且“毒”“瘀”贯穿于疾病病程始终.“毒”有外侵之毒邪及体内有毒之邪2种,耗伤人体之气血,使人体正虚而邪实;“瘀”是血行不畅,毒邪瘀积,久则恶变成癌的病理因素.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贾英杰教授注重理气药物的配伍及不同类型活血化瘀药物辨证应用,同时重视与现代医学研究结合,辨证与辨病结合,强调活血化瘀中药的应用贵在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15.
刘国安教授运用风药治疗血瘀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侠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4):1475-1475
血瘀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 ,亦是许多疾病的病理产物。其形成的因素很多 ,病机复杂 ,而且许多疑难杂病亦每见血瘀。其治疗临床上多单纯应用活血化瘀药 ,但疗效不十分理想。导师刘国安教授系甘肃省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 ,从事内科临床工作 30余年 ,在治疗内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主张 :在治疗血瘀证中酌情配伍风药可加强活血化瘀之功 ,不仅为血瘀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同时也扩展了风药的应用范围。所谓风药 ,一则取义于《内经》中“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的说法 ,二则因辛散药可起醒脾散滞、疏肝解郁之效 ,而肝为风木… 相似文献
16.
17.
唐汉钧教授以辩证论治为指导思想,主张正本清源以治疗中医外科血瘀证。外伤染毒之蛇头疗,治以解毒化瘀并举;气滞血瘀之乳癖,则理气与散瘀兼顾;乳腺癌术后水肿,多以气虚为本、血瘀湿阻为标,治当补气化瘀;对于肝阳上亢、血随气逆之眼病,则治以潜阳降逆、化瘀导下。 相似文献
18.
19.
血瘀证活血化瘀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运用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各科有血瘀表现的病证相当广泛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实践证明 ,活血化瘀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内经》中对血瘀证有着相当丰富的总结。提出了气血通畅对保持人体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有着重要意义。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就指出 :“骨正筋柔 ,气血以流 ,腠理以密。”对血瘀证 ,又有“恶血”、“血”、“脉不通”等多种病名 ,在病因方面 ,其与“损伤”、“寒凝”、“大怒”、“久病”等因素有关。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各有关篇章中也阐述了血瘀证的辨证规律 ,提出了温寒化瘀和泻热化瘀两大类治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