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杨 《护理研究》2004,18(3):378-379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学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在医学科学技术为人类健康带来福音的同时,医学高新技术引发的社会、伦理、法律问题也日益增多。由于医疗诊治手段日益高技术化,医患间的交流急剧减少;许多慢性病久攻不克;市场经济对医学的影响和诱惑;人们健康权利意识的增强,等等,所有这些问题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必须全方位弘扬医学人文精神,社会在呼唤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回归和发扬。2002年底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数十位专家、教授(来自29个单位)提出了“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医学教学与学科建设的建议”。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社会化的加速,医学学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丽萍 《护理研究》2013,(23):2530-2531
护士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他是医疗服务工作中最具人性化的角色。护理学院如何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护生,为社会输送有技术、有情、有心的护理人才,将是教学研究的主要部分。母婴护理涉及生命的形成与诞生,是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但目前母婴护理过度技术化,有时仅将孕产妇作为医护技术实施的对象。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如何在母婴护理课程教学中渗透  相似文献   

3.
临床实践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文章对目前国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的目标、实践时间、内容及场所、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阐述及分析,探讨目前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医学生人文精神欠缺的原因,尝试从物理诊断实验教学的角度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其成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的合格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5.
韩斗玲 《家庭护士》2007,5(12):84-85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以及21世纪健康需求的变化,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护士掌握护理学专业知识,还要有足够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在现代护理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进一步探索护理人文精神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深化护理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在教学中,将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到《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丽萍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115-116
提倡人文关怀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对医学提出的要求,可以预防或减少由人口结构、社会环境、生活行为和情感心理等因素导致的心身疾病。遗憾的是,在具备了先进的医学技术同时,在我国临床实践中出现了只见疾病不见人、重技术而忽视人文关怀的倾向。作为护理学院,怎样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护理学生,为社会输送有技术、有情、有心的护理人才,这将是我们教学研究中的主要部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秀伟 《护理研究》2007,21(8):2242-224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医院的疾病类型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呼唤着医务人员人文关怀的回归和发扬。这对21世纪护理教育人才培养策略提出了挑战。对临床护理教学来说,不仅需要有责任心的科学创造型人才,更需要有爱心的人文关怀型人才,建立起护理专业人文主义精神信念是坚定从业的根本,是护生内在的精神驱动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刘丽 《护理学报》2004,11(1):44-46
通过对中国传统护理理念中人文精神的挖掘和整理,构建现代护理理念。中国儒家、道家、医学、佛学护理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表现为“阴阳中和”、“恬静少私”、“天人合一”的护理理念,注重心理护理,但抑其太过,强调和谐统一,但缺少科学精神,具有古代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精神。随历史和文化境界变化,护理理念会遇到不同文化形式的挑战。现代护理理念应体现中国传统护理理念中的人文精神,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补原则,以人为核心,维护人的健康权利,肯定人的健康在其生命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逐渐取代功能式护理,怎样将心理、精神、文化为一体的人文护理融入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增强人文服务意识,已成为一个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话题。当今,护患双方的价值观都在潜移默化的变化,病人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只有牢固树立人文服务意识,才能真正为病人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满足病人多样化的需要,真正体现人文关怀的护理服务,才能提高整体护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现代护理学的发展要求就是要运用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多层次提供整体护理。这就需要在护理教育中融进大量的情感、人文内容,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护理最根本的特点是体现人本观和人文精神。武汉大学HOPE护理学院院长玛萨博士等有关专家强调,护理教育必须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对《护理学基础》的教学任务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也赋予《护理学基础》教学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内容。作者认为在《护理学基础》课的教学中,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应把人文精神的培养融人《护理学基础》的教学环节中,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杨骏 《护理研究》2006,20(8):2150-2151
临床护理专家指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精通某一护理领域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专家。目前,我国护理人才不足,护士学历普遍偏低。中国要紧跟上国际发展步伐,应立足于现状,创造条件,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护理专家。  相似文献   

12.
吴美福  张秀伟 《护理研究》2006,20(5):1385-1386
通过时护理工作内涵的深入理解及护理专业价值的正确认识,阐明了应把人文精神作为护理专业信念的基石,实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的本质需要,促进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并分析了阻碍护理专业信念建立的人文因素,提出了建立护理专业信念的人文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门诊是常见病、多发病的患者较集中的地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患者的需求,人文精神在医疗和护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优质、便捷、周到、温馨的人性化服务,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激发护理专业人文精神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护理工作内涵的深入理解及护理专业价值的正确认识,提出了把人文精神作为护理的专业信念,以满足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需求,促进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通过分析影响护理专业人文精神发挥的诸多因素,探讨了激发护理专业人文精神的四大策略,即强化人文管理的融合;激发护理道德的情感;营造护理环境的和谐;促发人文知识的内化。  相似文献   

15.
胡斌春 《护理与康复》2012,11(4):303-304
新医改以人为本,关注全民健康,以最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自身认识、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形成的行为准则,并用于规范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要求一切以人为出发点,体现人的本性,适合人的需要,以人性、人文理念处理人际关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护理教育中评判性思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评判性思维的概念,重点从培养环境、培养方式、培养方法方面综述了护理教育中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儒学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丰流文化,本文通过阐述儒学人文精神在护士形象表现中的规范作用、在护理环境中的协调作用,说明护理物质文化中的表象特征.通过说明护理制度文化的支撑展现儒学人文精神在护理制度文化的调整作用.其在护理精神文化中是主导与构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亚男  邓欣  姜效平 《家庭护士》2009,7(3):244-244
1948年WHO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缺陷,而且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好适应状态.至此医学模式也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了整体观念在医疗护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整体医疗护理是将医疗与护理两者互相结合,以人为本,将整体人为核心,充分考虑其完整性、联系性、动态变化性的特点,实施身心全方位治疗[1].  相似文献   

19.
人文精神是建立护理专业信念的基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吴美福  张秀伟 《护理研究》2006,20(15):1385-1386
通过对护理工作内涵的深入理解及护理专业价值的正确认识,阐明了应把人文精神作为护理专业信念的基石,实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的本质需要,促进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并分析了阻碍护理专业信念建立的人文因素,提出了建立护理专业信念的人文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成人高等护理教学中循证护理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向韵 《护理研究》2004,18(1):174-175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已渗透到护埋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在向传统的凭经验、直觉或“学来的方法”作为实践基础的模式进行挑战。但是,EBN的基础支持领域,如护理研究、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的发展滞后,影响了EBN的快速发展^[1]。护理教育体系不能为毕业生提供基于研究的护理实践能力、EBN价值的整体判断能力以及实施EBN所需的技能^[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