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志  韩非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3):73-73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中医学“虚痨”、“肾痨”、“血痨”等范畴,多数学者将其病因病机概括为正虚邪实。叶传蕙教授认为,根据其发病情况,当属于中医“虚痨”、“肾痨”等病的范畴,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之候,慢性肾衰的形成,存在着“虚、瘀、湿、浊”等四大病理机制,其中虚是根本,且以肾虚为中心,而兼及脾、肺、肝,但导致贫血,则以肾、脾两脏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中医药防治肾性贫血及肾性营养不良疗效肯定,但因治则及选方用药尚未达成国内统一共识,难以推广应用.该研究在前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旨在通过专家咨询,初步统一其中医治则及基本组方,以供临床加减应用.方法 采用专家咨询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向全国20位资深中医专家发送问卷调查,从慢性肾衰竭慢性并发症的治疗方式、肾性贫血及肾性营养不良的基本治则、组方等方面进行咨询.结果 在慢性肾衰竭的慢性并发症中肾性贫血及肾性营养不良中医药疗效肯定.通过专家咨询,肾性贫血的治则主要采用补益气血、健脾补肾、填精、活血化瘀、泻浊排毒,基本方组成:北芪、当归、党参、熟地、何首乌、菟丝子、白术、枸杞、阿胶、仙灵脾、白芍、紫河车.肾性营养不良的治则主要采用维护胃气,健脾温肾泻浊,补益气血;基本方为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熟地、山萸肉、淮山药、太子参、丹参、枸杞、仙灵脾.结论 该研究初步得出肾性贫血及肾性营养不良的治则用药专家共识,有利于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为充分发挥中医治疗慢性复杂性疾病的特色及优势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肾性贫血的中医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莉芳 《中医杂志》1991,32(2):19-20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患者的显著症状,其与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呈正相关性。肾性贫血的发生机理是因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多,且有出血现象所致。运用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靠少量多次输血仅是权宜之计,日本近年来应用 EPO(红细胞生成的造血因子)治疗肾性  相似文献   

4.
马莹  吕静 《山西中医》2020,(11):1-2+5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肾性贫血的病机为气血亏虚、脾肾不足,病位涉及脾、肾两脏。该病证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之候。在治疗过程中脾肾兼顾,可提高临床疗效。此外,在疾病发展中亦有湿浊、气滞、血瘀等兼夹证,治疗时不可偏执一端,应注意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5.
肾性贫血可归于中医虚劳、肾劳范畴,正虚邪实为其基本特点.一方面肾病迁延不愈,脏腑功能失调,使体内水湿、湿热、浊毒、瘀血等病理产物滞留,戕伤气血而致贫血.另一方面肾病迁延不愈,脏腑功能减退,特别是脾肾功能减退而致气血两虚,治疗的根本大法是补肾培元,肾精充足自能生经血;再者,由于肾病日久,常有水湿、浊毒、瘀血等邪实的存在,因此,当遵<内经>"去菀陈"以生新之旨.时刻顾及脾胃运化功能,畅通三焦气化之壅滞,方能取得预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衰,因血液中非蛋白氮、尿素、肌酐等增加,抑制了骨髓的造血功能,以及肾脏实质损害使肾脏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以致发展为肾性贫血。笔者从脾胃论治肾性贫血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董志刚对肾性贫血中医治疗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并发症,应用中医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总结董志刚教授20年来对肾性贫血的治疗心得,包括该病辨证关键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之候。其治疗的根本大法是补肾培元。具体治法为补肾填精法、气血双补法、健脾除湿法等。  相似文献   

8.
探析中药药对在慢性肾脏病常见并发症肾性贫血中的应用情况,认为黄芪-当归配伍大补脾气、养血和营,使脾运得健,气旺血生;白芍-熟地配伍养血柔肝、填精益髓,肝肾并补而生精血;丹参-丹皮配伍祛瘀生新、凉血散瘀,使瘀血去、新血生;鸡血藤-川芎配伍疏通气血、调理脏腑、改善贫血状况。以上药对配伍应用于肾性贫血的治疗,疗效确切,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9.
目的:发挥中医特色,中药治疗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体会。方法:对我科2006年6月-2009年6月45例营养不良性贫血的患儿通过辨证论治分为营养不当,脾胃不和;先天不足,元气亏损;以及久病不愈,营血耗伤型。治疗原则以健脾益气,养血柔肝,益肾为大法治疗。结果:45例营养不良性贫血的患儿经过治疗后痊愈27例,显效15例,进步3例。服药最少16剂,最多30剂,治愈率60%,总有效率达93.3%,且不良反应较轻。结论:中药治疗贫血是可行的,无论从治疗疗效判定及药物的副作用,还是治疗的远期效果,都证实运用中医药治疗贫血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和地位。  相似文献   

10.
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是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慢性肾病病情的不断恶化进展,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及死亡率明显升高.目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被广泛用于肾性贫血的治疗,其主要作用是刺激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红细胞,获得满意疗效.尽管如此,但因高血压、增加血黏度、增加血栓形成危险、高血钾等副作用以及给药方式局限等,都限制了rhEPO生物学效应的充分发挥.近年来,探索高效、安全的治疗肾性贫血的新途径,已经成为研究重点.而中医药在治疗肾性贫血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近年有关的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肾性贫血是指由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是慢性肾衰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认为,肾性贫血是由多种因素所致,除了EPO的缺乏或产生相对不足外,也是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浆中存在红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12.
<正>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并发症,我们试从脾肾论治肾性贫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肾性贫血的病因病机以脾肾两虚为本,虚、湿、浊、瘀为标。作为先天之本,肾精不足,髓海失养,髓枯精亏,血无以生,则见血虚。肾虚及脾,脾失健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40例肾性贫血患者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采用药物、饮食指导以及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等综合疗法,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患者的贫血程度均有明显改善,病情稳定。结论:肾性贫血采用综合治疗,防治兼顾,可显著巩固其疗效。  相似文献   

14.
肾性贫血(RA)指由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患者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是慢性肾衰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成活率。过去,在人类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还没有应用前,RA的治疗缺少有效的方法,只是给予铁剂,补充叶酸,应用雄激素的治疗及间断输血。10^+a来,随着EPO的广泛应用,多数尿毒症患者(90%以上)的RA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全身症状也有了极大改善,提高了生存质量。笔者拟就RA的rHuEPO治疗现状及中药在RA中的应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5.
肾性贫血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肾性贫血是指各种疾病侵袭肾脏 ,造成排泄功能下降和内分泌失调而出现的贫血 ,它不是独立病名 ,而是肾脏疾病的并发症之一 ,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它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呈正相关 ,与心血管损害、免疫功能低下等密切相关。1 肾性贫血的发病机制肾性贫血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 ,人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绝对或相对不足。EPO乃是一种能刺激骨髓生成红细胞的糖蛋白激素 ,血液中90 %的EPO来源于肾脏。当肾组织因疾病损伤不断减少时 ,其生成EPO的能力下降 ,包括生成EPO量的绝对不足 ,主要表现为人体内EP…  相似文献   

16.
肾性贫血的治疗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的常见并发症 ,其发生机理主要与肾虚髓亏 ,精不生血 ;脾虚气血生化无源 ;浊瘀互结 ,新血不生有关。其治疗应以益肾健脾为主 ,兼顾化浊祛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黑地黄丸古今文献的梳理,结合对慢性肾衰竭(CRF)肾性贫血、肾性骨病的病机学认识,探讨CRF肾性贫血和肾性骨病的相关性,阐释黑地黄丸治疗肾性贫血、肾性骨病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肾性贫血、肾性骨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肾性贫血(renal anaemia,RA)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至终末期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相对不足,其他包括绝对和功能性缺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红细胞寿命缩短以及尿毒症环境对红细胞生成抑制等因素[1];随着肾功能不断下降,贫血程度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个人及社会经济负担,并且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病死率[2],因此,积极有效地纠正贫血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中医药治疗RA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病死率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现将近年来的治疗进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睿华 《河南中医》2012,32(6):715-717
肾性贫血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脾肾亏虚,络脉不荣为本,毒邪瘀阻,络脉不通为标.其“络病”的病机特点为血失濡养,肾络失荣;血溢络外,肾络损伤;浊毒蕴结,肾络瘀阻.治疗时应补脾益肾,解毒泄浊;气血双调,养血祛瘀;并注重使用血肉有情,虫蚁搜剔之品.  相似文献   

20.
扶肾液治疗86例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文政  曹式丽 《天津中医》1997,14(4):145-1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