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狄庆芬 《吉林医学》2010,31(10):1440-1440
<正>药物性肝病是指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1]。它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肝病的患者。可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繁多,国内以  相似文献   

2.
王玉宾  谢凡 《实用新医学》2007,8(4):335-335
药物性肝病(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他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或原来就有严重肝病的病人,在使用某药物后可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均称为药物性肝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贾杰 《肝博士》2009,(4):10-11
药物性肝病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目前至少有600多种药物可引起药物性肝病,其表现与人类各种肝病的表现相同,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相似文献   

4.
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或/及其代谢产物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称为药物性肝损伤,亦称药物性肝病,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病,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抢救.DILI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身上;可发生在用药超量时,也可发...  相似文献   

5.
罗强 《肝博士》2006,(2):40-43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药物性肝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药物性肝病(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是指由于药物和(或) 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  相似文献   

6.
肝脏在药物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药物在肝内经过生物转化作用而清除。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据统计,药物性肝病可占所有黄疸住院患者中的2%~5%,或“急性肝炎”住院患者中的10%。而在老年肝病患者中,药物性肝病的比例更高,可达20%或以上。在欧美国家中,  相似文献   

7.
赵素贤 《肝博士》2014,(4):20-22
正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某些药物由于其自身的毒性或人体对其发生过敏反应,引起肝脏的损伤,严重者需行肝移植治疗甚至危及生命。中西药均可引起肝损伤,目前上市的药物中,有1100种以上具有潜在的肝毒性,且很多药物的赋形剂、中草药以及保健药亦有致肝损伤的可能。药物性肝损伤既可发生在无肝病史的健康者,也可发生在原有肝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药物性肝病是指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近年来随着各种新药的广泛应用以及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增多,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已报道有500~1000种药物,其中包括中草药均可引起药物性肝病。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与各种非药物性肝病的表现相似,可表现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脂肪肝、肝内淤胆,少数病人也可进展为肝硬化。药物在体内经过肝脏进行代谢,先通过肝细胞微粒体内一系列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单氧化酶、细胞色素C还原酶)以及细胞浆中辅酶II(还原型NADPH)进行氧化或还原或水解形成…  相似文献   

9.
肝脏是人体内进行解毒及药物转化的主要器官,最容易遭受药物或毒物的损害而致病,特别是肝脏有病时,功能减低,药物转化较慢,药物作用延长或加强,因此对可能损害肝脏的各种药物应予足够的注意.药物性肝病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肝脏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对药物发生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不一,与导致肝脏受损药物的种类及引起肝病的机理不同有关.在临床上按用药后发病的急缓程度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大多数药物性肝损害如能早期发现,即使停药,损害多是可逆的.因此,急性药物性肝损害应在早期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病相鉴别以便及早停药.  相似文献   

10.
叶咸钰  王大力  万斌 《浙江医学》2010,32(7):1102-1103
药物性肝病(DILD)是指由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发生在无肝病史的健康者或既往有严重肝病的患者中,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DILD的发生率也相应的增加,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和药物热,  相似文献   

11.
肝脏在药物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药物在肝内经过生物转化作用而清除.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据统计,药物性肝病可占所有黄疸住院患者中的2%~5%,或"急性肝炎"住院患者中的10%.而在老年肝病患者中,药物性肝病的比例更高,可达20%或以上.在欧美国家中,急性肝衰竭的病因中,药物所致的肝损害占30%~40%.实际上,亚临床型的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远比有症状或黄疸表现者为高.例如氯丙嗪、苯妥英钠、胺碘酮、丙戊酸、巯嘌呤、异烟肼、酮康唑、同化雄激素、水杨酸盐等,常可造成肝组织学和(或)生化改变,但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根据国内资料,中药和草药所引起的肝损伤和肝脏病也颇多见,应予重视.除了药物性肝病,也要重视工业性和农业性化学毒物、植物(包括真菌)、食品、保健品和草药等引起的肝病.  相似文献   

12.
药物性肝损害病例约占所有药物反应病例的10 %~ 15 % ,其发生率仅次于皮肤粘膜损害和药物热。许多药物都可以产生肝损害 ,病人常有食欲不振、乏力、腹胀、皮肤瘙痒、黄疸等。除药物引起的爆发性肝损害或伴有重度黄疸者可应用激素治疗外 ,余尚缺乏特效疗法 ,因此寻找针对药物性肝损害的有效治疗药物十分必要。我们总结两年来在我院应用还原型古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病患者 76例的情况并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住院治疗的药物性肝病患者76例 ,随机分为 2组 ,还原型古胱甘肽治疗组 5 2例 ,简称治疗组 ,其中男性 34例 ,女性 …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药物性肝病临床特点和药物相关性的调查研究,评价可疑药物与疾病的相关性,从而总结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和易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为该病的临床诊断、药物治疗、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2005年1月~2010年2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第一诊断为药物性肝病的患者病历中,遴选符合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的有效病例共172例,记录病人基本信息、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其他影响因素、转归等内容。结果: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黄疸,消化道症状为主,可伴有其他症状。本研究显示易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中,以中药、抗生素、感冒药、抗结核药较常见,占69.7%。结论:药物性肝病临床特点不具特异性,导致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也发生着变化,中药在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中占36.7%,处于易引起药物性肝病药物种类第1位。  相似文献   

14.
药物性肝病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性肝病(DILD)是指由于药物或(和)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均称药物性肝病,其表现与人类各种肝病的表现相同,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药物的种类不断增加,DILD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由于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复杂多变且无特异性,容易致漏诊和误诊。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科1997年6月~2004年10月确诊的35例DILD进行临床分析,旨在使临床医师对DILD有…  相似文献   

15.
<正>药物性胆汁淤积(Drug-inducd Cholestasis),即药物所致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之称,既往又称药物性肝内阻塞性黄疸。肝内胆汁淤积症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胆汁分泌障碍(或)胆汁流动障碍而形成的胆汁淤积症;是一组疾病共同的临床症状综合征,称为胆汁淤积综合[1]。很多种药物(约600多种)均可以引起急性肝内淤胆综合征,抗精神  相似文献   

16.
肝脏是人体内进行解毒及药物转化的主要器官,最容易遭受药物或毒物的损害而致病,特别是肝脏有病时,功能减低,药物转化较慢,药物作用延长或加强,因此对可能损害肝脏的各种药物应予足够的注意。药物性肝病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肝脏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对药物发生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不一,与导致肝脏受损药物的种类及引起肝病的机理不同有关。在临床上按用药后发病的急缓程度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大多数药物性肝损害如能早期发现,即使停药,损害多是可逆的。因此,急性药物性肝损害应在早期与其他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药物性肝脏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性肝脏损害属于医源性疾病,亦称药物性肝病或药物性肝炎。是由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各种肝脏疾病过程。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加,药物性肝脏损害的发生率亦相应增加。目前已知至少有600多种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赃损害,占所有因黄疸住院病人的2%~5%,占“急性肝炎”住院病人的10%,占老年肝病患者的20%。严重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药物性肝病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警惕和认识,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2007年35例药物性肝病的住院病例,记录基础疾病及临床特点、肝功能、治疗、预后等,并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结果:药物性肝病患病平均年龄48.2岁,多在用药后2~4周出现临床症状,用药前HBsAg阳性、有饮酒史者较HBsAg阴性、无饮酒史者更易出现肝损害;中药引起者值得关注,本组35例中7例为中药引起,占20.0%。结论:药物性肝病病因多样,药物种类繁多,易误诊漏诊,中药引起药物性肝病近年有增多趋势,停用相关药物后大部分患者愈后良好,少数可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慢性肝病及不同肝病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相互关系。结果在所有肺结核病患者中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为38.0%,而伴有基础慢性肝病患者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则高于无慢性肝病的肝损害发生率;且慢性HBV、HCV感染者发生肝损害率高于其他慢性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几率更大,因而在抗结核治疗中需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减少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227例药物性肝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贻平  董华 《中国热带医学》2006,6(8):1456-1456,1489
目的 分析临床常用药物治疗原发病过程中诱发药物性肝损害状况,为制订临床用药规范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227例药物性肝病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7例药物性肝病患者中,以抗结核药物、抗癌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及镇静催眠药较多见。结论药物性肝损害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表现急性病程,预后良好。提示临床应合理和规范用药,并进行监测、预防药物性肝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