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厥阴不治,求之阳明"是张锡纯论治厥阴病的特色学术思想。他认为厥阴病的论治可从阳明考虑,即通过调理脾胃气机升降使肝胆疏泄正常;在治疗上他发展了厥阴中尚有温病的理论,认为其用药宜寒凉忌温热。试通过探讨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厥阴病的论述,结合病案浅析张锡纯论治厥阴病的特点,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是一种与遗传相关的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肝脏炎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从“厥阴不治,求之阳明”理论出发,认为“厥阴”涵盖了其脏、经、象,指出“厥阴不治”是由于厥阴肝病的经脏受害,并兼有厥阴风木动乱、“厥证”阴阳不接等象乱逆动导致的危深病症。而“阳明”包含了阳明经、脏以及脾胃中土之意,以培中土助厥阴经脏恢复,以运气机助肝风平息,以畅肠腑助阴阳顺接,并以此三者作为厥阴肝病“求之阳明”的坚实依据。临床发现此理论与AIH病因病机、诊治预后密切相关,强调治疗时当以调衡肝木为基础,重用阳明通补之力。AIH病程早期木郁土虚,以疏泄肝木时重引阳明斡旋之力,理耕中土;中后期风动颤乱,以镇肝祛风时重引其生化之源,抚木安风;当出现危重厥证时,以回厥救逆时重引其肠腑通降之功,调衡阴阳。在验案中将此理论实践运用,可见良效。此理论可为治疗AIH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目前的分型方式并不足以指导中医临床,应从太阳阳明经病证去防治颈椎病。太阳阳明经走行于颈项前后部,与颈部活动密切联系。历代医家皆围绕太阳阳明经病证展开对颈椎病之治疗,同时现代颈椎病的分型选方用药仍然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颈椎病具有太阳余邪,阳明虚弱的特点,其治疗应以调整阳明经为主,以太阳经为辅。太阳阳明经具备肠-脑轴之功能,理论上可将胃肠病变上传至颈项从而促进颈椎病的发病,这为颈椎病与脾胃虚弱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在颈椎病的防治过程中,应注重勿嗜生冷寒凉,保护脾胃功能及顺时调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之说入手,将《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与盆腔炎性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相结合,初步探讨盆腔炎性疾病的六经证治规律。急性盆腔炎以三阳证为主,极少见三阴证,三阳证中以少阳证最常见,亦常出现太阳少阳合病证及少阳阳明合病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三阴证为主,未见三阳证,常见厥阴证、少阴证、太阴证,因正气虚弱,亦可见太阴少阴合病证、太阴厥阴合病证。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原则为就近祛邪,通过脏腑在人体的开窍来祛除邪气。在表以汗法解之;在里则以温法或下法治之;在半表半里则以和法治之。循经论治,简单易行,重视邪气的不同,重在除湿。  相似文献   

5.
肠炎为临床常见病,病因较复杂,病情易反复。以《伤寒论》六经病证为基础,将有关肠病治疗的条文以太阳肠病、阳明肠病、少阳肠病、太阴肠病、少阴肠病、厥阴肠病之六经辨证进行归纳总结。从三阳经及三阴经对肠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加以探析,为临床肠病证治提供思路和方法,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关于“二阳之病发心脾”之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育,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二阳"即阳明也,足阳明胃与手阳明大肠也。"发"前人有二种解释。《类经》认为,"发"为"发于"之义,即阳明之病源于心脾,“盖胃与心,母子也,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六经又从阴阳立法,分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和少阴、太阴、厥阴三阴经,三阴三阳表里互相对应.临证治疗时,常见六经病证错杂之象.笔者遵仲景之法,根据六经表里对应规律或表里两经同治,或见“表经”之象而治“里经”,常获满意疗效,现举临床验案二则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8.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以六经辨证治疗黄疸,《内经》已开其源.《灵枢·经脉》记载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皆可发生黄疸病证.  相似文献   

9.
我院金匮教研室主任张谷才副教授业医数十年,擅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兹择其诊治胃肠道病证经验数则。一、吴茱萸汤治验吴茱萸汤具有温肝暖胃、和中降逆等多种功效,阳明寒呕,少阴下利、厥阴头痛等皆可用之,颇多效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伤寒论》六经病证药物子网,基于药物子网的拓扑性质分析,揭示《伤寒论》六经病证用药规律。方法将《伤寒论》方剂按照六经辨证进行分类,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将药物抽象为节点,分别建立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证药物子网,分析各药物子网的节点度、网络连通性拓扑性质。结果治疗太阳病、太阴病的主要药物为桂枝、芍药、大枣、生姜、甘草;治疗阳明病的主要药物为大黄、人参、杏仁;治疗厥阴病的主要药物为干姜、当归、细辛;治疗少阴病的主要药物为附子、茯苓;治疗少阳病仅小柴胡汤数据。任意两经子网间公共节点计算显示,治疗太阳、阳明、厥阴、少阴病的方剂具有较多相同药物,太阴与少阳病证药物子网数据较少,且多为其他经子网方剂添加少量新药物而组成。结论《伤寒论》六经病证的用药规律存在差异,对研究《伤寒论》辨证论治机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冲脉不治,取之阳明"起源于陈修远,近代中医泰斗张锡纯的"冲胃气逆"观是对"冲脉不治,取之阳明"临证发展与延伸,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继承《内经》《难经》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及临床实践,提出"冲胃气逆"的辨证论治理念,为后世冲脉病证从脾胃论治提供理论依据。冲脉气逆为病者甚多,医者知其从冲脉论治其病者甚多,然其效尽不以为然,知其从阳明论治者甚少,然其从阳明论治者效佳。本文主要对"冲胃气逆"观辨证的形成及"冲脉不治,取之阳明"在论治疑难杂症的运用体会论述。  相似文献   

12.
乳痈是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即“急性乳腺炎”。此病虽有内吹、外吹之分,但临床以产后外吹乳痈多见。其病因病机,正如朱丹溪所说:“乳房阳明所经,乳头厥阴所属。乳子之母,不知调养,或为忿怒所逆,郁闷所遇,厚味所酿,以致厥阴之气不行,故窍不通,而计不得出。阳明之热沸腾,故热甚而化脓。亦有所乳之子,膈有滞痰,口气焮热,含乳而睡,热气所吹,遂生结核……此不治必成痈疖。”可见厥阴之气不行,阳明之热熏蒸,肝郁与胃热互相影响是乳痈发病的关键。此病初期,如果治疗及时,应用疏肝通乳、散结解毒药物可以治愈。但确有一些患者,由  相似文献   

13.
足厥阴肝经具有多血少气的特点,年老体衰、情志失调、酒食不节、劳倦太过、用药不当、久病等原因都会导致肝气、肝阳的亏虚。补肝气既可专补肝气,又可顺肝之性补肝,具体方法有以辛补肝、补肝体以实肝用、缓肝补肝、运用五行以补肝。补肝气常用黄芪、山萸肉、人参,并自拟黄芪补肝汤作为补肝气基础方。温肝阳遵循仲景治阳虚之法,多用温通与温补法,既可专温肝阳,又可温少阴以暖厥阴,厥阴不治、求之阳明,温通经脉以散肝寒,辛甘化阳,阴中求阳。温肝阳常用吴茱萸、附子、细辛,活用肉桂、桂枝,并自拟温肝汤作为温肝阳基础方。肝气虚、肝阳虚是慢性肝病的重要病机,临证运用扶阳通络方治疗阳虚络阻型肝硬化腹水,温肝调糖方治疗肝源性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4.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20,19(2):16-18
运用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诊治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必须重视研究三大内容:一是厥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该体系有6大证型,即厥阴热证、厥阴寒证、厥阴虚证、厥阴血证、厥阴气郁证、厥阴水气证等;二是厥阴病兼证辨证论治体系,即厥阴病本证与厥阴病本证相兼以及厥阴病本证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病证相兼等;三是厥阴病类似证辨证论治体系,如某些少阴病证、某些脾胃证、某些肾膀胱病证等。对此只有深入研究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才能在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辨治中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六经辨证,同时运用以方测证之原理,研究慢性心力衰竭六经辨证不同病证、不同心功能分级、不同LVEF值与神经内分泌激活的关系,以及方证对应干预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以总结慢性心力衰竭六经辨证分型规律,进一步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六经论证规律。方法: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六经辨证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240例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Ⅳ级)分成太阳病证组20例、阳明病证组17例、少阳病证组19例、太阴病证组50例、少阴病证组100例、厥阴病证组34例,每组根据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性别、年龄、病程随机分成基础治疗组、基础+经方治疗组。4周为1个疗程。用药(基础治疗、基础+经方治疗)前后观察测量指标包括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脑钠肽(BNP)浓度。从心功能、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变化角度探讨六经辨证与慢性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激活的相关性。结果:慢性心力衰竭可见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其中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及厥阴病证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证型。依据慢性心力衰竭的六经证型,治疗上选方较为多样性,但以四逆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为主要用方。结论:使用六经辨证内服中药汤剂配合口服西药基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 第二章伤寒六经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第六节厥阴病证治(续)(2)伤寒厥阴病与中焦温病问题:从《灵枢·经别篇》所谓"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来看,可见足阳明胃络是通心的,也是与心包络密切相关的.《伤寒论》阳明病之所以多谵语症的理  相似文献   

17.
刘永 《世界中医药》2011,6(3):248-250
痞满是以自觉心下痞塞不通,胸膈满闷,外无胀急之形,触之濡软,按之不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按部位可分为心下痞及胸痞等。《素问·阴阳别论篇》即有"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的论述;《素问·藏气法时论篇》又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伤寒论》则明确提出"痞"证的病因病机及证治类别,为后世治疗该病证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及厥阴病证)和杂病辨治(积聚、黄疸、虚劳、瘀血)思想进行整理,结合病例显示杂病辨治和六经变证思想在指导临床肿瘤患者治疗中有重要意义,不但能够配合放化疗和手术减毒增效影响,还可发挥扶正抗癌、整体辨治优势,延长患者生存期,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是温肝暖胃,降逆止呕之良方。原书论本方证治有“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243),“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和“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从以上所论,可看出在阳明、少阴、厥阴三经病证中用本方论治,虽然临床证候不同,但其病机都是阴寒之气上逆犯胃,故可用一方而治。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历代医家对《伤寒论》厥阴病的论述,结合自闭症刻板动作的病机特点,以临床疗效为依据,从厥阴界面对自闭症刻板动作的病机进行探讨。提出刻板动作存在厥阴下陷、厥阴直升、厥阴横逆以及厥阴热化至阳明界面的病机,并予以相应的方药治疗,在治疗应用后疗效显著。为治疗自闭症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