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VEGF与PEDF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血-视网膜屏障(blood retinal barrier,BRB)破坏,新生血管形成.后期新生血管膜收缩牵拉视网膜脱离.DR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任何病理改变在本质上均是体内动态平衡的失调,新生血管的形成亦然,血管刺激因素增强和(或)抑制因素减少使两者平衡失调即所谓的"血管生成开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 作为血管牛成因子与血管抑制因子的一对典型代表,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已逐渐被人们认识.本文就二者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为DR的相关药物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受多种细胞因子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生长,导致血管增生和渗透性增加,是最重要的新生血管促进因子之一[1].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一种内生新生血管抑制因子,可以同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生[2].已有研究表明,VEGF和PEDF表达水平失衡与CNV形成密切相关[3].但有关VEGF和PEDF在特发性CNV (ICNV)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研究还较为少见.为此,我们对一组ICNV患者血清中VEGF和PEDF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以期探讨VEGF和PEDF与CNV形成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在DR的发生过程中各种促血管新生因子及抑制血管新生因子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分别作为主要的促血管新生因子及抑制血管新生因子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我们对一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中VEGF、PEDF浓度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临床研究发现,高度近视、长眼轴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的保护因素[1],合并高度近视的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几率要小于不合并高度近视的患者.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内皮素(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细胞因子.为明确其在伴有高度近视DR发病中的作用,本研究对一组伴有和不伴有高度近视的增生型DR(PDR)患者玻璃体液中ET-1、VEGF、PEDF含量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DR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DR患者会出现视网膜毛细血管阻塞,可导致局部缺氧,由此引起促新生血管因子产生增多,其中包括VEGF。VEGF是促新生血管形成的主要因子之一,会降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参与血管炎症反应、增加血管通透性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近年来有关DR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旨在阐述VEGF在D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抗VEGF治疗策略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内生的、长度约20 ~ 24个核苷酸的具有组织特异性和高度保守的RNA,通过与mRNA互补配对在转录后水平降解mRNA或抑制mRNA翻译来负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多项研究已表明miRNA的亚型基因miR-126、miR-31、miR-200b和miR-29等在一定程度上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新生血管生成有关,通过一系列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进而抑制或促进血管新生,而VEGF是一种新生血管的主要促进因子,能够特异性的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及新生血管生成,破坏血-视网膜屏障,加快DR的进展.因此,揭示miRNA在DR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是未来DR机制研究的重要方向,并可为DR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现就miRNA在DR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是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密切的因子之一.PEDF通过抑制视网膜内皮细胞生长和迁移,弱化血管新生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进展和减轻视网膜的损伤.PEDF成为未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新药具有广阔前景.本文就PEDF的功能及其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李艳  李筱荣  袁佳琴 《眼科研究》2006,24(6):669-671,672
研究表明眼内血管形成刺激凶子与抑制因子的失衡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主要原岗,而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是新近发现的一种重要的新生血管抑制物,可对抗病理性血管形成,同时具有神经营养及神经保护等其他作用。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内PEDF表达发生改变,在D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就PEDF在DR中的表达及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血-视网膜屏障(blood-retinal barrier,BRB)破坏、新生血管形成,后期新生血管膜收缩牵拉引起视网膜脱离。DR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任何病理改变在本质上均是体内动态平衡的失调,新生血管的形成亦然,血管刺激因素增强和(或)抑制因素减少使两者平衡失调即所谓的"血管生成开关"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体内促新生血管形成的主要因子之一,近年来在DR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的研究中广受关注。我们旨在阐述VEGF在D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PEDF与视网膜新生血管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冯霞  刘哲丽 《国际眼科杂志》2006,6(5):1120-1125
近年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Eales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致盲的主要眼病。新生血管形成是这些眼病共有的病理性改变,并且是其致盲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新生血管形成因子与抑制因子之间的平衡失调是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机制,抑制血管增生已经成为治疗这类疾病的新靶点。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igmentepitheli-umderivedfactor,PEDF)是目前最有效的血管增生抑制剂之一。本文将对PEDF的概况,PEDF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关系,PEDF在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用途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血管生成素(Ang)是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后发现的另一类促血管形成因子.Ang家族中的Ang-1和Ang-2竞争性地作用于内皮细胞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并对血管起着相反的作用[1].其中,Ang-1起着促进血管成熟、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和减少血管渗漏的作用[2],而Ang-2则可以加重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形成从而加重视网膜病变[3].Ang-1和Ang-2之间的平衡和Ang/Tie-2体系决定了血管生成与稳定[4].出现新生血管是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病理特征.已有较多研究报道Ang-2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明显升高[5],但少有涉及Ang-1与Ang-2的比值与DR关系的报道.我们对一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清Ang-1、Ang-2和Tie-2含量进行检测,观察分析Ang-1与Ang-2的比值与DR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是一种以眼内新生血管形成为特征的糖尿病并发症。眼内新生血管的形成是当今世界主要致盲原因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作为眼内新生血管形成最主要的细胞因子,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VEGF和PEDF在PDR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DR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近年来研究表明,血管生成促进因子与DR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主要致病因子.本文就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在DR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在正常的眼部组织中,血管生成的自稳态是由两种因素所维持的,一种是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另一种是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如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病理状态下,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表达失衡导致了DR的发生、发展。目前国内尚无有关PEDF应用于眼科相关领域的报道。为此,我们通过用链脲霉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用视网膜消化铺片法观察微血管变化.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EDF mRNA在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并与VEGF mRNA表达相比较,探讨VEGF和PEDF mRNA表达在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眼内液中PEDF、VEGF含量变化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测定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房水、玻璃体及血清中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变化,并探讨其变化的来源及临床意义.方法:以41只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为研究对象,其中16只继发虹膜新生血管(NVI),21只特发性黄斑裂孔(MH)患眼作为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3组患眼房水、玻璃体、血清中PEDF、VEGF的质量浓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房水、玻璃体、血清中PEDF及VEGF的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房水中PEDF、VEGF水平与血清、玻璃体中的关系,并分别分析3种眼内液中PEDF与VEGF的关系.结果:房水中PEDF浓度在对照组、PDR无继发NVI组、PDR继发NVI组依次降低,VEGF浓度依次升高,玻璃体中PEDF、VEGF浓度具有类似的变化趋势.房水PEDF、VEGF水平与血清的无明显相关性,与玻璃体的呈一定正相关性.眼内液中PEDF浓度与VEGF浓度呈负相关.结论:眼内液PEDF水平降低、VEGF水平升高可能对PDR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PDR发展过程中,房水中这两种因子的浓度变化可能主要受眼局部病变影响.PEDF、VEGF分别作为血管抑制因子和血管刺激因子的代表,其眼内分布失衡可能是促成NVI及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许多眼部疾病的共同特征是视网膜或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近年来发现的能有效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因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一起控制了新生血管的发生过程。PEDF有抑制新生血管、营养神经、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本文主要综述其上调下调规律、其作用的研究现况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发现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中新生血管形成联系最密切的细胞因子之一。抗VEGF药物是目前最有效的抑制DR新生血管形成的手段,除此之外尚无其他有效治疗。现发现部分DR相关细胞因子与VEGF有关,可能在DR新生血管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就VEGF与其他DR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DM)在眼部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全球工作年龄人群首位的致盲性眼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已被证实在DR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VEGF的表达增加可导致新生血管形成、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促凋亡蛋白抑制作用减弱以及各种其它炎症介质的激活等病理改变的发生。因此,探索各种调节VEGF产生的信号通路有助于更深层次的了解这些病理改变发展的关系。本文中笔者就DR中各种调节VEGF产生的信号通路以及其与DR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腺病毒载体注射后,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扩增及纯化PEDF病毒载体,注射入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玻璃体中,运用免疫组织化学、PAS染色及HE染色检测PEDF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观察PEDF的表达水平,以及其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结果 注射PEDF病毒载体后,PEDF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在各个时期均明显增多,同时PAS染色及HE染色均可发现注射组其视网膜新生血管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注射PEDF腺病毒载体后,稳定表达的PEDF具有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促进异常新生血管消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生血管形成导致的玻璃体积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是引起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等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已知最强的致血管通透因子,临床上应用抗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形成取得了一定疗效[2.但新生血管形成受体内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单纯抗VEGF治疗并不能完全抑制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