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2011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调查结果[1]显示,我国食管癌发病率为20.85/10万,居恶性肿瘤发病的第6位。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治疗消化道早癌的一种新技术,是在内镜下对消化道黏膜病变包括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逐步剥离,从而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免除了传统外科手术对病变部位的大范围切除,其针对范围包括食管、胃及大肠,具有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别小芹 《浙江临床医学》2012,(12):1599-1600
近年来,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治疗消化道早期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一项微创新技术,其优点是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  相似文献   

3.
内镜超声检查对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US)对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疑诊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病变的患者,经EUS检查诊断后,再经胃镜以高频电切除或外科手术切除,将切除组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最后将两诊断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23例食管、贲门隆起病变,25例胃隆起病变,EUS检诊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81%。结论:EUS检查对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病变的部位、范围及大小能作出准确判断,可作为对病变采取进一步检查、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胃肠镜及超声内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患者26例(其中6例为黏膜病变、20例为黏膜下病变),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并对病理、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术后内镜随访1周~2年不等。结果 26例入选病例中食管9例,胃15例,残胃1例,十二指肠球部1例。治疗情况:22例完整剥离,4例部分剥离。术中4例少量出血、1例食管轻度穿孔经术中及术后保守治疗均有效,1例出血较大予以外科手术治疗。病理:平滑肌瘤8例,间质瘤1例,纤维瘤1例,异位胰腺3例,脂肪瘤2例,潴留囊肿1例,异型增生7例,癌变3例。完成随访10例,其中1例早期食管癌复发,其余愈后良好。结论 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安全、有效,术前严格评估及术中对切除范围及深度严密把握对减少病灶残留和病变复发、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食管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围手术期患者护理经验的回顾,总结针对此类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术前指导、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的护理程序对接受ESD治疗的33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本组33例患者从术前平稳过渡到接受手术,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ESD可提高病变黏膜完整切除率,但风险大,因此作为一项新技术,做好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它可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的不同时期。  相似文献   

6.
胃癌前病变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俏莉 《护理与康复》2009,8(5):380-381
总结10例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者的护理。认为术前要完善全身脏器功能检查,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卫生宣教,做好用物准备;术后采取针对性饮食控制,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出院指导,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近年来由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发展而来的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的最新技术.与EMR相比, ESD具有整块切除病灶,可以提供完整病理标本,残癌复发率低的优点[1-3].本院自2007年始实施ESD手术治疗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至今共完成治疗4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近年来由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发展而来的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的最新技术。与EMR相比,ESD具有整块切除病灶,可以提供完整病理标本,残癌复发率低的优点。本院自2007年始实施ESD手术治疗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至今共完成治疗4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食管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2015年1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食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ESD治疗,根据患者经ESD治疗后是否出现食管狭窄,将其分为狭窄组(26例)和未狭窄组(124例)。统计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分析狭窄组和未狭窄组一般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 150例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26例,食管狭窄发生率为17.33%。狭窄组病变长度 ≥ 5 cm、固有肌层损伤、创面环周黏膜缺损程度 ≥ 7/8周、无预防狭窄措施、病变浸润深度为m3~sm1的患者占比分别为23.08%、30.77%、23.08%、73.08%和46.15%,均高于未狭窄组的7.26%、6.45%、5.64%、39.52%和7.26%(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长度 ≥ 5 cm、固有肌层损伤、创面环周黏膜缺损程度 ≥ 7/8周、无预防狭窄措施、病变浸润深度为m3~sm1均是食管病变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3.077、3.370、3.445、2.762和2.659,P < 0.05)。结论 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食管狭窄发生率较高,发生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包括:病变长度 ≥ 5 cm,固有肌层损伤,创面环周黏膜缺损程度 ≥ 7/8周,无预防狭窄措施,病变浸润深度为m3~sm1等,临床可据此对食管病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案进行调整,以降低食管病变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黏膜下肿块切除对食管胃黏膜下病变的诊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治疗食管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治疗价值及安全性。方法今年以来该科内镜检查发现食管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20例,结合超声内镜检察结果,在内镜下确定食管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可移动后,于病变基底部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盐水,使病变基底部与胃壁基层分离,用圈套器套取病变,采用混合电凝电切切除隆起性病变。结果18例病人获得有效的病理诊断,大多数患者病变获得有效切除。结论对于食管、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行胃镜下切除术具有良好的诊断与治疗价值,特别对恶性和潜在恶性问质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无蒂隆起性病变包括早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行EMR和ESD的43例消化道无蒂隆起性病变患者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无蒂隆起性病变食管11例,胃底4例,胃体8例,胃窦8例,贲门11例,直肠1例。EMR32例,ESD 11例。EMR病变长径、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ESD;EMR术后1例出血,无穿孔,ESD术后1例出血,2例穿孔,皆保守治疗后治愈。术后病理提示间质瘤6例,息肉23例,1例异位胰腺,7例上皮内瘤变,6例早癌。基底和切缘均未见病变累及。术后2月、6月随访,创面愈合,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 EMR和ESD治疗消化道无蒂隆起性病变安全有效,可以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学资料。EMR和ESD可用于治疗消化道早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预切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Pre-cut-EMR)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十二指肠非壶腹部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1年6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64例确诊为十二指肠非壶腹部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Pre-cut-EMR,34例行ESD。比较两组患者病灶特征、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整块切除率、R0切除率和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病灶宏观形态、迟发性出血、整块切除率、R0切除率和术后病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内镜下切除,整块切除率为100.0%,总体R0切除率为96.9%,术后均未发生迟发性穿孔。Pre-cut-EMR组手术时间为(24.6±6.5)min,明显短于ESD组的(37.5±9.5)min,术中穿孔率为3.3%(1/30),明显低于ESD组的23.5%(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re-cut-EMR组病灶直径为1.40(1.30,1.70)cm,小于ESD组的1.45(1.30,2.00)c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re-cut-EMR组病灶直径 ≥ 2.0 cm的比例为10.0%(3/30),低于ESD组的32.4%(1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re-cut-EMR和ESD治疗十二指肠非壶腹部病变的疗效相当,但Pre-cut-EMR手术时间更短,术中穿孔率更低,治疗直径 < 2.0 cm的病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十二指肠癌前病变及十二指肠早期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21年3月16例于该院发现并行ESD及EMR治疗的十二指肠癌前病变或十二指肠早期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SD及EM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6例患者中,14例病变位于降段乳头对侧或偏对侧,2例病变位于球降交界部,病变大小0.8~2.6 cm,平均(1.2±0.7)cm,切除标本大小1.5~3.5 cm,平均(2.2±0.8)cm,手术时间54~127 min,平均(68.6±25.9)min。9例一次性整块切除病变;7例沿病变外周3 mm环形切开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用圈套器圈套切除,残留组织用碗状热凝钳切除;用止血夹对吻缝合或止血夹联合尼龙绳行荷包缝合创面。术后1例患者行ESD整块剥离后发生术后穿孔,追加腹腔镜下局部修补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其余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结论 对于十二指肠黏膜的癌前病变及十二指肠早期癌,内镜微创切除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定,术后迟发性穿孔是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注水型电刀行推进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PESD)切除大面积贲门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并分析总结相关技术要点。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镜诊疗中心通过胃镜活检及放大染色内镜检查考虑贲门早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且病变最大径 > 2.0 cm的病例,术中用注水型电刀行PESD治疗,并选取该中心同期该医生以普通黏膜切开刀行贲门常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病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单位面积剥离速度、病变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迟发性出血和穿孔)等。结果 PESD组(n = 32)病变直径2.0~8.0 cm,平均(5.1±2.9)cm;其中1处病变位于前壁,16处位于后壁,3处位于大弯侧,12处位于小弯侧;30处病变为一次性切除,2处病变(贲门大弯侧)为分块切除;剥离时间19~112 min,平均(65.5±48.3)min;术中出血8例(25.0%),无迟发性出血及穿孔发生,术后住院3~5 d;ESD组(n = 17)病变直径2.0~6.5 cm,平均(4.2±2.2)cm;2处病变位于前壁,10处位于后壁,5处位于小弯侧;所有病变均为一次性切除;剥离时间26~157 min,平均(91.5±26.5)min;术中出血8例(47.1%),术中穿孔2例(11.8%),均给予金属夹夹闭并内科保守治疗取得成功,无迟发性出血和迟发性穿孔发生,术后住院3~6 d。结论 应用注水型电刀行PESD是一种基于贲门解剖结构的创新术式,与常规ESD相比,可有效提高剥离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内镜手术更安全和快捷。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窦黏膜脱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胃镜下所见的典型胃窦黏膜脱垂表现的患者,超声胃镜确认病变在黏膜层,排除肿瘤等疾病。经过质子泵抑制剂(PPI)连续治疗3个月,症状无明显好转,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行ESD。术后3个月门诊复诊,复查胃镜。结果 10例接受ESD术的胃窦黏膜脱垂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见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内镜下未见胃窦黏膜脱垂。结论 ESD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来源于胃固有肌层平滑肌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发现并经超声胃镜、CT检查提示胃固有肌层平滑肌瘤的19例患者,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下行ESD治疗,术后随访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9例来源于胃固有肌层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均成功剥离,1例出现穿孔,应用金属钛夹成功夹闭。术后病理诊断:平滑肌瘤,其中胃体12例,胃底3例,胃窦4例。病变最大直径0.8~4.3 cm,平均最大直径为2.5 cm。ESD操作时间40~150 min,平均操作时间为76.8 min。19例手术中均有少量出血,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ESD治疗来源于胃固有肌层平滑肌瘤安全、有效,创伤小,整体切除率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类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对直肠类癌的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肠镜发现直肠黏膜下肿块后进行微探头超声检查,对诊断为类癌的患者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灶,使病灶与肌层分离;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灶。结果ESD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25~55min;术中创面出现少量出血,均经电凝、氩离子血浆凝固和止血夹成功止血,不需再次肠镜下止血。术后全部经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1个月后肠镜复查,创面基本愈合。结论ESD是治疗直肠类癌的一种新方法,以往需要外科手术切除的肿瘤通过ESD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