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观察患者CRP水平、白细胞计数(WBC)并进行痰培养。结果 CRP的异常率为98%,明显高于WBC及痰培养的异常率;COPD Ⅰ级的患者CRP水平显著低于COPDⅡ、Ⅲ、Ⅳ级患者。COPDⅡ、Ⅲ、Ⅳ级患者中,随着气流受限程度的加重,CRP水平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RP是反映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感染的敏感指标;CRP与肺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能够反应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杨瑾  李桂娟  常丽霞 《内科》2014,(5):564-56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5例为观察组,选择门诊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缓解期患者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RP值;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CRP值的变化。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CRP值有明显变化(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RP明显增高,而经治疗后,病情好转,CRP值明显下降,故CRP的检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恶化提供较为有价值的诊断指标,同时又可作为观察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夜间低氧血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远 《内科》2007,2(4):609-611
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加重甚至死亡的直接原因多为呼吸衰竭,而呼吸衰竭的关键在于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的发生、发展。许多研究表明,COPD患者的低氧血症开始于夜间、多发生在夜间或夜间有不同程度的加重。本文就近年来COPD夜间低氧血症的发病机制、对机体的影响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施静  罗勇 《临床肺科杂志》2021,26(2):235-239
目的 分析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频发急性加重表型患者,频发加重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01月至2017年0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呼吸科住院患者中被诊断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根据患者急性加重发作频率,纳入51例频发急性加重表型患者并随访1年,观察1年内再次频发加重的患者比例及临床特征,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AECOPD患者,在入院第1、3、5、7、9天抽取静脉血,动态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CRP及PCT水平,并对结果取对数(LN)后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同时根据是否合并肺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的亚组分析。结果患者LN(PCT)的值与时间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并得到回归方程:LN(PCT)=2.37-0.46 day。同时LN(CRP)的值与时间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并得到回归方程:LN(CRP)=5.01-0.30day。方程代入正常值可知,AECOPD患者PCT恢复至正常值较CRP恢复至正常值早3.11天。同时对是否合并肺炎进行亚组分析,统计得出LN(PCT)及LN(CRP)的数值分别与天数(day)以及合并肺炎与否(pneu)两个变量相关(P0.05)。PCT的方程为:LN(PCT)=1.91-0.46day+0.68pneu,CRP的方程为:LN(CRP)=4.66-0.30day+0.53pneu。将正常值带入方程可知合并肺炎组(A组)比不合并肺炎组(B组)患者PCT指标恢复到正常值早1.48天,CRP指标恢复到正常值早1.77天。结论合并肺炎的AECOPD患者,血清PCT、CRP恢复时间更长。同时,血清PCT在AECOPD患者的恢复过程中,较CRP更为灵敏,动态监测PCT能有助于确定抗生素的停药时间,减少抗生素的滥用。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环境、遗传及其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的疾病过程。在环境因素方面除吸烟外还包括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潜伏的腺病毒感染和空气污染等。在遗传因素方面 ,有多种不同功能的候选基因可能参与发病 ;深入了解环境及遗传的各种环节有助于更好的防治该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营养风险及1年内再发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进行营养风险评估,<3分为无营养风险,≥3分为有营养风险。其中,无营养风险组20例,有营养风险组65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发急性加重的暴露因素。结果 年龄(OR=1.119,95%CI 1.006~1.246,P<0.05)、血清白蛋白(OR=0.614,95%CI 0.465~0.811,P<0.05)对营养风险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营养风险对1年内再发急性加重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OR=4.187,95%CI 1.062~16.499,P<0.05)。结论 年龄、血清白蛋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营养风险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1年内再发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邢爱民 《山东医药》2014,(15):98-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在世界范围内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2011年发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简称慢阻肺全球策略)强调“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骨质疏松是COPD的主要伴随症状之一,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时低氧血症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运动时往往发生低氧血症。其发生机制为通气负荷增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障碍和通气动力不足。运动时低氧血症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心室功能不全和骨骼肌功能障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氧疗、机械通气和药物等。  相似文献   

10.
长期氧疗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氧疗(LTOT)是唯一能提高COPD生存率的治疗手段,已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长期氧疗对COPD的作用,长期氧疗适应症的选择,预后的判断,以及氧疗的方法,促进长期氧疗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及病死率均居高不下,近年来研究表明COPD的患病率有所增加.而COPD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AECOPD)增加了医疗卫生资源的耗用,是COPD患者医药费用的首要负担,也是COPD患者的主要死因.当下临床研究的重点是对急性加重的管理,预防AECOPD尚未引起临床工作者足够重视,如何预防和减少AECOPD的发生和发展成为降低COPD患病率和病死率及减轻COPD经济负担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研究阅读国内外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就AECOPD危险因素作出总结、探讨,阐明AECOPD相关危险因素,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从而为AECOPD患者提供更佳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1年再住院患者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入RICU的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随访1年,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分析再入院影响因素。结果①再住院患者病死率(44.8%)显著高于非再住院患者(χ2=9.472, P <0.05)。②与非再住院组相比,再住院组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增高、收住RICU未能早期控制、病情稳定后仍存在高碳酸血症患者增加(χ2分别为6.306、4.463、9.635,P值均<0.05)③以RICU患者再住院与否为因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agelkerke=0.705,BNP增高、病情未早期控制、入院血氧分压减低和稳定期存在高碳酸血症是患者再入院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收住RICU的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的再住院患者,病死率增加。入院时血氧分压减低、合并BNP增高、病情未能早期控制和稳定期存在高碳酸血症患者再入院危险增加,应加强院外随访与护理指导,降低再住院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凝治疗对具有肺栓塞(PE)高危因素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6例D-二聚体阳性的重度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抗凝组(A组)和非抗凝组,抗凝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5000μ皮下注射,q12h*7天,观察抗凝组和非抗凝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D-二聚体,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结果抗凝组与非抗凝组比较临床症状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回升,D-二聚体水平降低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肺栓塞高危因素,D-二聚体阳性的重度AECOPD患者,应常规给以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4.
王永 《临床肺科杂志》2014,(7):1233-1236
目的比较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P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与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不同。方法选择确诊为AECOPD 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1∶1比例随机抽取同期门诊COPD稳定期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采肘静脉血1 mL或末梢静脉血20μl,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hs-CPR的浓度。结果①两组患者性别、吸烟率、年龄、吸烟指数及病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hs-CRP、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计数(NC)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各项指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③治疗前、治疗后3 d、5 d、7 d观察组hs-CRP浓度逐渐下降,WBC、NC无明显变化;④观察组治疗后7 d与对照组WBC及NC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s-CRP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hs-CRP是反映AECOPD患者肺部细菌感染较为敏感的指标,其敏感性明显优于WBC、NC,动态观察hs-CRP的变化可以作为AECOPD感染发生、发展和预后判断的指标,对AECOPD的早期诱因发现、估计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和反映抗生素疗效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C反应蛋白在AECOPD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变化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52例AECOPD患者及88名COPD缓解期患者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N)、血沉(ESR),疾培养及X线胸片,同时对152例AECOPD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并比较这些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AECOPD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P〈0.01),而在AECOPD患者死亡组血清CRP水平又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1)。结论CRP升高不仅可以提示COPD的急性加重,极度升高又提示COPD患者病情严重并且可能预后不良。CRP在AECOPD是一个良好的观察指标,可反映抗生素的即时疗效,比WBC,ESR更迅速且敏感。  相似文献   

16.
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的主要原因.在诊断其是否由细菌感染引起时,在提高病原学检查的手段和技术的同时,同样对血清学相关指标进行检查并综合分析,也可以为细菌感染提供一定的证据,从而更好的指导抗生素在临床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2组患者均予控制性氧疗、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营养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胶囊口服,3次/d,共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等相关因素的改善情况、C反应蛋白(CRP)正常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0.67%;治疗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加肺活量(VC)和1 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P0.05),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提高氧分压(Pa O2)(P0.05),CRP正常率明显提高(P0.05),并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AECOPD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2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47例COPD稳定期患者,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hs-CRP、白细胞、血沉。结果 AECOPD组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hs-CRP、WBC、ESR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s-CRP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期组与健康对照组WBC、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在COPD患者中呈高表达,可作为检测AECOPD的相关性指标之一,并指导AECOPD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吸烟、戒烟及非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CRP)的差异及其与血白细胞(WBC)计数的关系,探讨吸烟患者CRP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02年6月至2006年7月间568例AECOPD患者,分为吸烟组(n=156)、戒烟组(n=170)和非吸烟组(n=242),测定血清CRP质量浓度及血WBC计数。结果3组CRP质量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5.7mg/L,5.6mg/L和5.8mg/L,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吸烟暴露对AECOPD患者血清CRP的升高无影响;3组WBC计数中位数分别为8.6×109/L,9.1×109/L和8.5×109/L,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RP与WBC计数呈正相关(r=0.305,P<0.01)。结论吸烟、戒烟及非吸烟的AECOPD患者CRP均无差异,CRP与吸烟无关,与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