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查房主管医师:患者女,40岁,于1991年7月2日收入院。15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右侧胸痛,吸气时加重,发热(最高达38.5℃),轻咳,无脓痰和咯血,但摄胸片未见异常,经抗炎治疗2个月好转。1个月后症状加重,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液,为渗出液,外观呈草黄色,胸膜活检无异常,诊为“右侧结核性胸膜炎”,予以抗痨药物和抽液治  相似文献   

2.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asothelioma,MPM)是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及胸膜下间质组织的一种少见的原发性胸膜肿瘤,约占整个胸膜肿瘤的5%,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由于该病早期症状隐匿,后期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常被误诊,误诊率高达40%~50%.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MPM患者误诊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5例MP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断进行总结.结果 2006年1月~2011年12月确诊的MPM患者15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37~71岁;2例男性有明确的石棉接触史;以胸痛(15/15,100.00%)、胸闷、气促(14/15,93.33%)为主要临床表现;胸腔积液是其主要体征(13/15,86.67%);胸部CT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15/15,100.00%),3例显示多发性胸膜结节(3/15,20.00%),2例显示弥漫性不规则胸膜增厚(2/15,13.33%);胸腔积液为黄色(9/15,60%)及血性(6/15,40%)渗出液,细胞分类多以淋巴细胞为主(12/15,80%);15例患者均经内科胸腔镜直视下取得胸膜组织标本从而获得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结论 MPM临床症状、体征通常是非特异的、隐匿的,易被误诊;部分患者胸部CT检查所示弥漫性或结节胸膜增厚有提示诊断价值;胸腔积液细胞学阳性率及准确率均较低,通过胸腔镜获得病理组织标本是确诊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胸膜间皮瘤是原发于胸膜间皮细胞或胸膜下结缔组织的一种少见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其中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极高。现对我院自1996年11月至2004年11月收治8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就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文8例病人中,男5例,女3例,男女之比为1.67,年龄45~68岁,平均54岁,均无石棉接触史。1.2临床表现8例病人首发症状均为不同程度胸痛,其特点为持续性隐痛或钝痛,与呼吸运动无明显关系,6例有胸憋、气促,4例有咳嗽、咳痰,3例有发热,一例出现同侧胸壁肿物。1.3实验室检查胸水检查…  相似文献   

5.
恶性胸膜间皮瘤[1 3 ] 是较罕见的恶性肿瘤 ,我院 1992年8月~ 1999年 12月共收治 12例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 12例 ,男 5例 ,女 7例。年龄 2 8~ 6 7岁 ,中位年龄 47岁。局限性 2例 ,弥漫性 10例。病变位于左侧 8例 ,右侧 3例 ,双侧 1例。全组病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行部分肿瘤切除术 4例 ,胸腔镜活检 3例 ,胸腔穿刺胸液细胞学检查 5例。病理类型 :梭形细胞型 3例 ,上皮细胞型 4例 ,混合细胞型 2例 ,未分类 3例。全组病例均无明确的石棉接触史。患者 12例中 ,行单纯放射治疗 (放疗 ) 2例 ,单纯化学治疗 (化…  相似文献   

6.
宋丽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57-159
目的 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诊断经验.方法 分析2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资料,包括有无石棉粉尘接触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特殊检查、胸水检测和有无转移,并对比15例手术结果.结果 8例患者工种与接触石棉有关,占恶性胸膜间皮瘤38.1% (8/21),18例(85.7%)有胸痛,其中17倒(80.9%)伴胸腔积液,1例出现Horner综合症并影响臂丛神经.3例(19.1% )CT下穿刺找到间皮瘤细胞.2例(9.6%)胸水中找到间皮瘤细胞,1例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找到间皮瘤细胞.16例CT发现胸膜增厚或胸膜上结节样病灶,占恶性弥漫性胸膜间皮瘤76.2%.17例手术病例中12例胸膜广泛增厚或胸壁上广泛不规则太小不等结节融合成片.结论 石棉接触史是恶性胸膜间皮瘤发病的主要病因,胸痛、胸腔积液是主要临床表现.CT对诊断胸膜间皮瘤有重要参考价值,CT引导下活检能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林涛  金冰  胡述提  金哲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280-3281
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一种少见肿瘤,其发病率占全部肿瘤的0.02%~0.04%,却占胸膜原发肿瘤的80%,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文献报道误诊率40%~50%,我国约为49%,恶性程度高,自然生存期只有4~12个月,经过积极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可达到17~24个月〔1〕。因此MPM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仍然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8.
恶性胸膜间皮瘤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胸膜恶性肿瘤,已发现其发生与石棉暴露有关.目前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方法有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但效果均不理想.外科手术由于缺乏随机对照研究,其效果仍不确切.放疗因为恶性间皮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一般.故也存在争议.化疗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联合应用培美曲唑与顺铂能达到较好效果.多模式治疗方案被认为是目前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是较罕见的原发于胸膜间皮的恶性肿瘤。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3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恶性胸膜间皮瘤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43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43例胸膜间皮瘤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石棉接触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用Kaplan—Meier模型的log—rank检验分析年龄、性别、侵犯范围、分期和汾疗方式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用Cox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3例患者均无明确石棉接触史;24例患者曾被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43例均有不规则胸膜增厚。弥漫性增厚者共36例,局限性胸膜增厚有7例。40例可见纵隔胸膜受累,2例胸水中查到恶性间皮细胞。43例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37月(范围0.23~90.30月),在单因素生存分析中,用单因素生存分析,侵犯范围、年龄和分期与预后相关,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局限型恶性胸膜间皮瘤预后较好。结论胸膜活检及免疫组化是确诊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主要方法,侵犯范围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气急伴后背痛5个月"于2016年8月18日再次收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气急,伴右侧后背痛,休息后症状好转,无发热,无咳嗽、咳痰。于3月3日来我院门诊查胸部CT示右侧胸腔积液并右肺下叶膨胀不全,左肺下叶纤维增殖灶。于3月10日收入我中心。查血  相似文献   

12.
间皮瘤为起源于胸膜、腹膜和心包体腔浆膜的一种肿瘤,可发生在胸膜、腹膜、心包膜和睾丸鞘膜等部位,但胸膜间皮瘤最为多见.恶性胸膜间皮瘤占绝大多数,是一种致命的进展性胸部恶性肿瘤,以局部侵袭为主要特征,好发于65岁以上老年人群[1].  相似文献   

13.
姜鹏辉  毕耜宝  王伟 《山东医药》2002,42(19):24-25
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少见 ,预后差 ,误诊率高。1 991~ 2 0 0 0年 ,我们收治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 1 3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 ) ,现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 0例 ,女 3例 ;年龄 2 8~ 65岁 ,平均 48.90岁。均无石棉接触史。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 ( 8例 )、呼吸困难 ( 6例 )、乏力 ( 4例 )、胸闷心慌 ( 3例 )及发热 ( 1例 ) ;体征为患侧肺呼吸音降低 ( 6例 )或消失( 3例 ) ,胸壁局部压痛 ( 3例 ) ;无阳性体征者 1例。病变位于右侧 8例、左侧 5例。首诊原因为胸腔积液 6例、胸膜肿物 6例、慢性脓胸 1例。术前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  相似文献   

14.
恶性胸膜间皮瘤是原发于胸膜间皮细胞的肿瘤,恶性度极高,占胸膜肿瘤的5%,一般表现为胸痛、胸闷、咳嗽、发热、胸腔积液、胸膜肿块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经常被误诊为胸膜炎、肺癌、肺良性肿瘤、肺结核肺炎、纵隔肿瘤等。现将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例胸膜间皮瘤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胡立红  周建英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23):1822-1828
恶性间皮瘤(MM)是一种很少见的但恶性程度又很高的肿瘤,主要发生于胸膜(MPM),也可在心包膜及腹膜,其发病的很大原因与石棉接触有关。当发现时已属晚期,对该病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很困难,近几年分子生物学、影像学的进展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该病。其治疗方面虽有很多的治疗方法但效果都不很理想,近年来倍美曲塞和雷替曲塞与顺铂结合治疗,以及基因、免疫和一些生物制剂给治疗该病提供了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3岁.因胸闷2月余于2011年08月08日收治入院.患者入院前曾在外院行胸腔穿刺抽液,胸水脱落细胞查见异型细胞,疑诊为"左侧结核性胸膜炎",但未行抗结核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工业毒物粉尘密切接触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可,查体合作,口唇不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肺呼吸音清,左下肺呼吸音低,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min,心律齐,未及病理杂音,腹部、四肢关节无异常.  相似文献   

17.
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是原发于胸膜间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本文综述其发病情况、病因、发病机理、病理特征、诊治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64例MPM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p16基因FISH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4例MPM中男性43例,女性21例,发病年龄12~78岁。标本获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14/64,21.9%),胸腔镜下切取活检(18/64,28.1%)及粗针穿刺活检(32/64,50%)。组织学亚型包括上皮样型41例,双相型20例以及肉瘤样型3例。对其中46例MPM及另外24例间皮增生的患者进行p16基因纯合性缺失FISH检测,46例MPM中成功检测29例,发现15例存在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15/29,51.7%),而24例间皮增生中仅见1例(该例镜下间皮细胞增生十分显著,后经随访证实为间皮瘤)。对15例p16基因纯合性缺失的MPM患者进行随访,其中7例在诊断后的1年内死亡(随访1~12个月),3例存活至今(随访5~1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另5例失访。结论 MPM是一种少见但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手段效果欠佳,预后差。其组织学形态多样,诊断困难,应用免疫组化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而p16基因纯合性缺失FISH检测则对良、恶性间皮增生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病例介绍患者,男,42岁,推销员,无石棉接触史.因腹胀、活动后气促半月于2010年12月30日入院.曾诊断"右侧结核性胸膜炎",经规律抗结核治疗后已痊愈.入院后检查:右侧胸水血性粘稠,左侧胸水黄色粘稠,以间皮细胞为主(占72%),胸水液基细胞涂片查见成团核异质细胞,免疫化学检测EC(+),EMA(+),D240(+),DES(-),TTF-1(-),CEA(-),结合细胞形态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查结果,间皮瘤不能排除;右侧胸膜活检示右侧胸膜穿刺组织上皮样恶性胸膜间皮瘤.免疫组化瘤细胞CK7(+)、EMA(+)、HBME1(+)、Calretnin(+)、D2-40(+)、TTF-1(-);病理补充报告示右侧胸水涂片及细胞学查见较多呈团核异质细胞,免疫细胞化学结果示CEA(-)、E-C部分(+)、TTF(-)、CR(+)、D2-40(+),倾向恶性间皮瘤;腹部增强CT示大网膜污迹样增厚,肝周、脾周、右侧结肠旁沟、网膜囊积液,胃裸区积液,右肺下叶肿块影,双侧胸腔少量积液,纵膈积液.诊断:上皮样恶性胸膜间皮瘤(Ⅲ期)多浆膜腔积液,跟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准备转科进一步治疗,患者拒绝化疗,于2011年1月15日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20.
胸膜间皮瘤为少见的胸膜原发肿瘤,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或胸膜下结缔组织,可分为弥漫型及局限型二种类型。其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易造成误诊,大部分病例最终依靠胸膜活检。本文将我院自1993年1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2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