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病体重指数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比较低体重指数和正常体重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呼吸困难评分、运动能力和呼吸肌肉功能,探讨COPD患者体重指数和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以体重指数(BMI)≤18.5kg/m^2者为低体重指数组和30〉BMI〉18.5kg/m^2为正常体重指数组;比较两组肺功能、血气、6分钟步行距离和最大吸气压和最大呼吸压,分析BMI和上述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低体重组21例,正常体重组19例,两组肺功能、血气、呼吸困难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无统计学差异;最大呼气气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但最大吸气压正常体重指数组高于低体重指数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除最大吸气压与BMI有较强的相关性外(相关系数0.301,P〈0.05),其余各指标与BMI相关性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OPD患者的体重指数和最大吸气压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体重指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生活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在2002至2004年中国7个地区(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天津、重庆和陕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现况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体重指数(BMI)与COPD的关系。方法现况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40岁及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身高和体重的测量及肺功能检测。调查有效人数为20245名,男8705名,女11540名,以支气管扩张试验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70%作为COPD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已知的气流受限的疾病,共筛查出1668例COPD和18577例非COPD进行BMI与COPD的关系分析。结果COPD患者的BMI[(22.7±3.5)kg/m^2]较非COPD患者[(24.1±3.4)kg/m^2]低,吸烟者BMI为[(23.6±3.4)kg/m^2]较不吸烟者[(24.2±3.5)ks/m^2]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58.31、49.10,P均〈0.01),且COPD与吸烟存在对BMI的交互作用(F=6.03,P〈0.05)。COPD病情程度分级越高BMI越低(F=45.46,P〈0.01),COPD病情程度分级与BMl分级存在负相关(r=-0.08,P〈0.01)。BMI越低COPD的患病率越高(趋势x^2=102.6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正常BMI(18.5~23.9kg/m^2)比较,1级BMI(〈18.5kg/m^2)、3级BMI(24.0~27.9kg/m^2)和4级BMI(≥28.0ks/m^2)患COPD的D尺值分别为[2.12(1.73~2.59)、0.67(0.59~0.76)、0.60(0.49~0.73),P均〈0.05];且BMl分级与吸烟存在对COPD的交互作用(x^2=4.73,P〈O.05)。与2级BMI的COPD患者比较,1级BMI的COPD患者生活质量差(心理指数评分:55±8、57±6,F=2.96,P〈0.05;躯体指数评分:42±10、46±9,F=4.21,P〈0.01);气促分数高(1.4±1.5、1.1±1.3,x^2=14.32,P〈0.01)。结论1级BMI与COPD关系密切,其可能是COPD患病的独立于吸烟的危险因素,而低BMI也可能是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韩俊  张爱珍  李毅  杜永成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1):1628-1631
目的探讨低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cOPD患者肺功能受损程度、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2例,根据BMI分为4组:低体重组(BMI%18.5kg/m2)、正常体重组(BMI18.5~23.9kg/m2)、超重组(BMI24.0H27.9kg/m2)、肥胖组(BMI≥28kg/m2)。所有患者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评估测试(COPDassessmenttest,CAT)问卷、肺功能检测及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CT,HRcT)检查,并同时应用HRCT相关软件测定肺气肿评分、气道壁厚度及管腔面积等气道重塑指标。观察各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并研究其与BMI的相关性。结果①所有患者中低体重组患者12例,正常体重组患者30例,超重组患者7例,肥胖组患者13例,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患者比较,低体重患者FEV。%pred、MVV、Dt.co/VA%pred、FEV,/FVC均下降(P〈0.05),而RV/TLc增高(P〈0.05);③与正常体重、肥胖患者比较,低体重患者CAT评分增高(Pd0.05);④与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组患者比较,低体重组患者肺气肿评分高(Pd0.05);⑤低体重患者管壁面积百分比(WA%pred)、壁厚与外径比率(TDR%pred)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BMI与CAT评分、肺气肿评分、RV/TLC均呈负相关(r=-0.351,P〈0.05;r=-0.628,P〈0.05;r=-0.256,P〈0.05),而与WA%pred、TDR%pred无相关性(P〉0.05);BMI与FEV1/FVC、DLCO/VA%pred呈正相关(r=0.387,P〈0.05;r=0.549,P〈0.05)。结论低BMI的COPD患者肺气肿程度严重,通气及弥散功能明显下降,这对临床综合评估COPD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不同体重类型代谢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差异。方法选取因胸痛入院行冠脉造影检查并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的患者240例,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超重或肥胖组(BMI≥25kg/m^2)与正常体重组(BMI〈25kg/m^2)。比较两组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和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超重或肥胖组患者冠脉多支病变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冠脉正常发生率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两组患者冠脉单支、双支病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发生冠脉多支病变的超重或肥胖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结论冠脉综合征合并肥胖患者更易于发生冠脉多支病变,对于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积极控制体重。  相似文献   

5.
王晓晟  吕静  周丽荣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7):1298-130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期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AECOPD的住院患者在出院时进行肺功能检查,并应用CAT问卷进行症状评估,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肺功能指标与CAT分值之间的相关性。根据肺功能对患者进行分级,并与根据CAT评分的分级进行比较,观察其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一致性。结果CAT总分与FEVt%pred呈显著负相关(r=-0.557,P〈0.01)。CAT评分随患者病情加重而逐渐增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3组COPD患者,其CAT总分分别为(18±6)分、(21±7)分和(25±6)分,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9.368,P〈0.01)。根据CAT分级和根据肺功能COPD严重程度分级比较,两者具有较高一致性。结论在AECOPD住院期间行肺功能检查及CAT评分,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三甲医院的特点,探索糖尿病的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人选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80例应用胰岛素治疗且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Excel随机抽样方法分为2组(管理组和对照组),各190例患者。其中管理组患者男性91例,女性99例,年龄(54±8)岁,体质指数(BMI)(25±3)kg/m^2,病程(8±3)年,对照组患者男性88例,女性102例,年龄(56±7)岁,BMI(26±3)kg/m^2,病程(8±3)年,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管理组对患者进行一体化糖尿病管理,对照组按三甲医院的常规方式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对两组干预前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用t'检验。结果治疗后,管理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生活满意度及自信心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2.81-27.74,均P〈0.05)。对照组BMI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4)比(26±3)kg/m^2,t’=-10.51,P〈0.05],而管理组BMI未见显著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3)比(25±3)kg/m^2,t=1.65,P〉0.05]。治疗后,管理组BM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7,P〈0.05)。管理组生活满意度、自信心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6%±4%、95%±4%和62%±10%、60%±11%,t’=42.60、41.69,均P〈0.05);管理组的胰岛素用量及每日药物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38±0.03)、(0.55±0.07)U·kg^-1·d^-1和(11±3)、(16±6)元/d,t’=-30.77、-9.21,均P〈0.05]。结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使血糖控制更好,患者更有自信心,而所用的每日药物费用则下降了27.8%。在目前医疗费用超标的情况下,该管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慧  朱宁  王镇山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1):815-820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COPD患者外周血液指标、肺功能、Gensini评分的差异性,探讨cOPD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和肺功能检查,将62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1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COPD组26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ApoA—I、ApoB,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空腹血糖、肺功能(FEV1%pred、FEV1/FVC比值)及冠状动脉造影术后Gensini评分。按COPD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6例、中度16例、重度以上4例。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COPD组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液指标及FEV1%pred的差异性;分析Gensini评分在两组间的差异性及与FEV1%pred、血液指标、CO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逐步回归分析上述指标对Gensini评分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COPD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pred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COPD组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pred显著降低(P〈0.05),Gensini评分明显升高(P〈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COPD组,Gensini评分与白细胞计数(r=0.438,P〈0.05)及单核细胞计数(r=0.421,P〈0.05)呈正相关性;Gensini评分与FEV1%pred呈负相关性(r=0.668,P〈0.05)。多元回归分析仅FEV1%pred与Gensini评分具有独立相关性,(Y=83.535—0.675×FEV1%pred)。结论COPD患者的气流受限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可能与COPD的炎症反应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脂代谢紊乱对肥胖人群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代谢紊乱对肥胖人群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入选者按照体质指数(BMI)的不同分为体重正常组(BMI 18.5—24.9kg/m^2)、超重组(BMI25.0—27.0kg/m^2)和肥胖组(BMI〉27.0kg/m^2),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及服糖后2h血糖(FBG、2hBG),同时测定空腹及服糖后2h真胰岛素(FTI、2hTI)、空腹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皮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游离脂肪酸(FFA)、瘦素(Le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对有些数据做相关分析。结果超重组TG、FFA、Lep、TNF-α、FTI、2hBG水平及HOMA—IR高于体重正常组但低于肥胖组(P〈0.05);超重组与肥胖组之间TC、LDL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高于正常组(P〈0.05);正常组FBG、HDL水平分别低于和高于肥胖组(P〈0.05),但与超重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G与FFA、Lep与FFA、Lep与TNFα、TNFα与FFA之间均呈正相关(r=0.62、0.49、0.41、0.54,P〈0.01);FFA、Lep、TNFα、腰臀围比值(WHR)与HOMA—IR独立相关(F=242.1,偏回归系数分别为1、55、1.69、1.02、0.03。P〈0.05)。结论脂代谢紊乱是引起肥胖人群IR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周忠海  付春生 《山东医药》2011,51(31):49-50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与C.反应蛋白(CLIP)变化特点,探讨二者与COPD的关系。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35例(COPD组)及健康者13例(对照组)。抽取两组静脉血测定SP-D、CRP,对COPD组SP—D、CRP与BMI、肺功能及其他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COPD组CRP和sP-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RP与BMI呈显著正相关(r=0.21,P〈0.05),sP.D与FEVI%预计值呈显著负相关(r=-0.48,P〈0.05)。结论COPD病程中可能存在脂肪细胞诱导的全身炎症;SP-D可能是监测COPD严重程度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COPD急发期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萍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565-1567
目的分析COPD患者急性期及缓解期血清中尿酸的水平,及其与肺功能、氧合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将47名COPD急性期患者分为A、B组(A组22名FEV1%〉50%,B组25名FEV1%〈50%),C组为血氧正常的对照组。测量三组及COPD组治疗后血尿酸,血肌酐,肺功能FEV1%值、氧合指数。结果治疗前,COPD的A、B组血尿酸/肌酐值高于对照组(P〈0.01),而A、B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A、B、C三组间FEV1值及氧合指数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后A组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B组变化不明显(P〉0.05)。二者间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组肺功能FEV1%明显改善(P〈0.05),B组改善不明显(P〉0.05)。二者间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后A、B组氧合指数明显改善(P〈0.01)。COPD患者UA/Crea值与FEV1值及氧合指数无明显相关(分别r=0.096及r=0.137,P〉0.05)。但治疗前后UA/Crea值变化与FEV1变化呈明显负相关(r=0.258,P〈0.05)。结论COPD急发期患者血清UA/Crea水平是增高的,随病情缓解而下降,其变化与肺功能相关,而与血氧合不相关。可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普通人群肝脏硬度测量值(LSM)与受控衰减参数(CAP)之间的关联,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207例成功进行FibroScan检查的健康体检者,获取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腰高比(WHtR)资料,分析其LSM和CAP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年龄人群LS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BMI≥24 kg/㎡的受试者,其LSM和CAP值分别为(4.60±1.15)kPa和(245.24±55.37)dB/m,均显著高于BMI〈24 kg/㎡的受试者[(4.25±1.23)kPa和(215.82±55.47)dB/m,P〈0.001];WHtR≥0.50的受试者LSM和CAP分别为(4.52±1.22)kPa和(247.04±57.78)dB/m,亦均高于WHtR〈0.50的受试者[(4.19±1.15)kPa和(204.65±52.25)dB/m,P〈0.05];男性受试者LSM和CAP值亦均高于女性受试者[(4.53±1.23)kPa和(4.11±1.08)dB/m对(4.11±1.08)kPa和(220.08±57.88)dB/m,P〈0.05];年龄≥50岁的受试者CAP值[(246.56±59.06)dB/m]高于年龄〈50岁的受试者[(222.88±56.60)dB/m];LSM与CAP值呈显著性正相关(r=0.26,P=0.0002);进一步对各组人群分析发现,在BMI≥24 kg/㎡、WHtR〉0.50、男性受试者和年龄≥50岁的受试者中,LSM与CAP值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其中在BMI≥24 kg/㎡组人群,两者呈非常显著性正相关(r=0.37,P〈0.01);通过相关分析发现,LSM和CAP均与BMI、WHtR和性别相关(P〈0.05);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LSM与CAP参数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r=0.20,P=0.0045);在体质量指数≥24 kg/㎡的超重或肥胖的受试者中,肝脏硬度值和受控衰减参数的相关性更强(r=0.37,P=0.0003)。结论普通人群LSM与CAP均受BMI、WHtR和性别的影响,并且两个参数之间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其相关存在的确切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二肽基肽酶4(DPP-Ⅳ)水平与体脂含量及分布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11月入住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T2DM患者共40例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酶联免疫法测定DPP-Ⅳ水平;双能X线骨密度分析仪(DEXA)测定体脂及瘦肉组织含量.将所有患者分为:体重正常组(NC组)14例(BMI 18.5~24.0 kg/m^2),超重/肥胖组(OB组)26例(BMI≥24.0 kg/m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结果 与NC组比较,OB组血清DPP-Ⅳ水平显著升高[(765±72)比(706±91) μg/L,t=2.2480,P<0.05].血清DPP-Ⅳ水平与全身脂肪含量(FAT)之间呈正相关(r=0.498,P<0.05).血清DPP-Ⅳ水平与T2DM患者躯干脂肪含量、上肢脂肪含量及下肢脂肪含量呈正相关(r=0.567、0.391、0.344,均P<0.05),与全身及各部位瘦肉组织含量无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DPP-Ⅳ水平可能与T2DM患者体脂含量及分布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年龄在E-选择素G98T基因多态性对高血压影响中的作用。方法:高血压组326例,对照组216例。对2组进行血压测量,检测生化指标及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Ⅰ(AⅠ)、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E-选择素DNA多态性分析,电泳判断基因型并测序。结果:检测到TT、GG、GT3种基因型。在<40岁组,携带T等位基因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为G的6.294倍[P=0.007;比值比(OR)=6.294;95%可信区间(CI):1.361~29.11]。在40~60岁及>60岁组,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528和0.965)。<40岁的HT组中TT-TG基因型诊室收缩压(CSBP)、诊室舒张压(CDBP)及平均动脉压(MAP)显著高于GG型(P分别为0.006、0.023和0.036)。在40~60岁组:TT-TG基因型的CSBP、MAP也显著高于GG基因型(P分别为0.031和0.042),而>60岁组,两基因型间血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E-选择素G98T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显著相关,T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高血压风险大,血压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对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41例中并高血压者69例(高血压组)、血压正常者72例(对照组),进行两组间多导睡眠监测(PSG)资料的比较。结果两组睡眠结构中的微觉指数、非快速眼动睡眠的1、2、3+4期和快速眼动睡眠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重于血压正常患者,但睡眠结构紊乱的程度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在青年与老年患者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青年冠心病患者与1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青年组冠心病患者女性比例占6.25%(3/48),明显低于老年组的33.33%(52/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3±2.73)kg/m2vs.(25.16±3.05)kg/m2,P0.01]。青年组大量吸烟的比例也远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00%(36/48)vs.36.54%(57/156),P0.01]。老年组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28%(80/156)vs.16.67%(8/48),P0.01;30.77%(48/156)vs.6.25%(3/48),P0.01]。青年组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浓度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5±1.80)mmol/Lvs.(1.08±0.23)mmol/L,P0.01]。青年组血浆尿酸浓度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9.10±67.02)mmol/lvs.(323.77±73.82)mmol/L,P0.01]。青年组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且左前降支病变发生率最高。结论男性、肥胖、大量吸烟为青年冠心病主要发病危险因素,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和高尿酸浓度也可能为青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青年冠状动脉病变轻,以单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胸痛患者平板运动试验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因胸痛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的高血压患者136例,进行症状限制性平板运动试验,将所达到的运动耐量与按年龄预测的最大运动耐量进行比较,分为两组:Ⅰ组(实际运动耐量≥预测运动耐量)、Ⅱ组(实际运动耐量预测运动耐量);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血脂、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结果Ⅱ组患者静息心率、BMI、FINS、HOMA-IR显著高于Ⅰ组患者,分别为[(78.3±5.4)次/min vs.(72.1±6.0)次/min,P0.001],[(26.4±2.8)kg/m2 vs.(24.1±2.6)kg/m2,P0.001],[(12.9±4.8)μIU/ml vs.(8.6±2.6)μIU/ml,P0.001],[(3.82±1.66)vs.(2.21±1.23),P0.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女性)、年龄、静息心率、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运动耐量呈负相关(标准回归系数β分别为:-0.547,-0.396,-0.336,-0.438;P均0.05)。结论高血压伴胸痛患者女性、年龄增长、静息心率增快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是其运动耐量减低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结合48式太极拳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各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154名MS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和干预组(78例),对其实验前后的脂联素(APN)、人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腰围(W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等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干预组治疗后BMI[(30.06±3.85)kg/m2∶(27.78±3.96)kg/m2]、WC[(99.35±13.56)cm∶(90.17±12.31)cm],TC[(4.71±0.38)mmol/L∶(3.65±0.62)mmol/L]、FPG[(5.86±0.31)mmol/L∶(4.69±0.38)mmol/L]及2hPG[(7.93±0.18)mmol/L∶(6.12±0.34)mmol/L]显著下降(P均0.05);(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APN水平:干预组的[(6.67±2.05)μg/ml∶(9.24±2.10)μg/ml]和对照组的[(6.43±2.42)μg/ml∶(8.91±2.34)μg/ml]均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合48式太极拳能有效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脂质代谢、糖代谢,提高脂联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