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内镜下套扎术是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线治疗方法.食管胃静脉曲张密集套扎后形成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广泛新发血栓临床罕见.病例简介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乙肝肝硬化脾切除术后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经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密集套扎治疗后出现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广泛新发血栓,积极给予抗凝治疗后,新发血栓消失.结论对于肝硬化脾切除术后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尤其同时存在慢性门静脉血栓者,如需行套扎治疗,勿使套扎范围过密,不要追求一次性全部阻断血流,以防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新发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
正门静脉血栓是指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血栓形成,可导致门静脉部分或完全性梗阻,部分门静脉血栓可以延伸至脾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肝硬化、肿瘤、免疫系统疾病、感染、凝血功能障碍和口服避孕药物等~([1])。在肝硬化进展期或合并肿瘤患者,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更高~([2,3])。据统计,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0.6%~15.8%~([4])。伴有门静脉血栓的肝硬化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更高~([5])。门静脉血栓形成所导致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轻症患者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常常在随访过程中被发现。  相似文献   

3.
<正>1 门静脉血栓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 PVT)是指门静脉主干和(或)其肝内分支发生血栓,伴或不伴有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血栓,导致门静脉系统完全或不完全阻塞。1.1 原因及危险因素与其他部位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相似,PVT发生的基本病理生理机制也可归纳为“Virchow三角”,即血流淤滞、血管壁损伤(或内皮损伤)、高凝状态[1]。PVT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肝硬化和非肝硬化性。  相似文献   

4.
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指发生于门静脉系统的任何一段,包括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或脾静脉的血栓。目前,PVT是肝硬化患者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入肝血流异常、门静脉高压症加重,进一步诱发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可见,全面认识PVT有利于早期术前评估风险和监测PVT的发生。该文将对肝硬化脾切除术后PVT形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据Advances in Therapy 2021年4月报道】题: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或脾动脉栓塞术后内脏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作者Wu Y等)脾切除术和脾动脉栓塞术是肝硬化患者脾功能亢进和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手段,但术后可发生内脏静脉血栓(SVT)。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的Wu等检索了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提取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或脾动脉栓塞术后SVT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数据,计算OR及95%CI。  相似文献   

6.
肺癌与血栓栓塞性疾病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认识。方法对近5年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16例为腺癌。9例(52.94%)血栓栓塞发生在肺癌确诊之前,8例(47.06%)发生在肺癌确诊之后,其中13例(76.67%)肺癌确诊时间分布于栓塞前后120天。单纯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7例,单纯肺血栓栓塞(PTE)4例,DVT合并PTE 6例。10例合并PTE患者中8例(80%)有较典型的临床症状,9例(90%)表现为双肺多发栓塞,大多有低氧血症、血D二-聚体明显升高。心电图仅1例有典型SⅠQⅢTⅢ表现。8例在栓塞前有化疗史。结论病人出现不能解释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应考虑有肿瘤的可能,腺癌患者易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化疗是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门脉性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合并食道静脉曲张大出血的病人,以往我们采用过脾切除加大网膜包肝包肾、脾肾静脉吻合、门腔静脉吻合、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吻合及缝扎止血等方法。行脾切除术的部分病人术后发生“无脾出血”,处理甚为困难。脾肾静脉吻合术,易于栓塞,术后再次出血发生率高。门腔静脉吻合术成功率不高,且创伤大,手术困难,手术死亡率及脑病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门脉血栓形成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症而进行脾切除的患者,术后近期门静脉压力降低,但部分发现术后合并门脉血栓。我院自1995-2004年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患者59例,合并门脉血栓者15例。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原发性门静脉系统血栓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简称门静脉血栓)形成除可继发于脾切除等手术后,多数患者无明确诱因,起病隐匿,呈慢性过程,在本文中无明确诱因的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称为肝硬化原发性门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传统观点认为肝硬化常伴有出血倾向,主要与凝血因子减少、纤溶亢进、血小板减少及门静脉压力增高有关。也有研究认为肝硬化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严重影响预后。概述了肝硬化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及静脉血栓栓塞预防的意义,以供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高危因素.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35例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患者资料,选择同期未发生静脉血栓的病例资料做对照,探求肺癌并发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 (1)静脉血栓发生时间构成以确诊后3个月内比重最高,占31.4%;静脉血栓发生部位以左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主,占40.0%.(2)腺癌、高病理分级、D-二聚体升高是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各因素的OR值分别为7.207、3.480、2.863.结论 肺癌诊断3个月内是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高发时段;肿瘤分级高、腺癌、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肺癌患者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临床应对上述因素高度警惕,及早进行预见性治疗.  相似文献   

12.
肝病患者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阶段,脾脏形态功能产生相应变化。是否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脾切除一直以来存有争议。脾切除术作为外科治疗复发性门静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方法,除能降低门静脉压、减少消化道出血机会及纠正WBC和PLT减少外,还具有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进展等保护肝脏的作用。结合现有临床及实验室数据,综述了脾切除术对硬化肝脏的影响,以及手术术式选择、术后并发症防治等相关问题,以期对肝硬化患者推广行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是指血栓发生在门静脉及其主要分支(如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肝硬化是其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发生机制尚不明确.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内皮损伤是PVT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1].PVT可诱发或加重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以及腹水,使肠缺血或肠坏死的风险增加,降低肝移植术后患者及移植物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柳毅  梅同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180-3182
肺血栓栓塞症(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老年人因存在较多的发生深静脉血栓(VTE)的危险因素,多患有心肺疾病,因此PTE的发病率高,且发生PTE时,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本文回顾分析老年内科住院患者PTE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指的是形成于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脾静脉和肠系膜上、下静脉的血栓。作为一种深部血管阻塞性疾病,其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容易漏诊。以往认为PVT是一种罕见病,但随着近年来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提高和对其认识的加深,其诊断率正不断提高,临床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 PVT概念国外学者于1868年对肝硬化合并PVT患者进行了首次报道~([1])。此后,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的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脾脏切除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并且对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216例肝硬化脾脏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患者的性别、年龄、门静脉和脾静脉的直径、脾脏的大小、肝功能分级、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的门静脉血液流速和压力、手术前后的血小板数量和凝血酶原延长时间等因素进行考察和分析。结果脾切除术后发生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36例,未发生PVT 180例。术后发生PVT患者的门静脉和脾静脉的直径、脾脏的大小、术后门静脉血液流速、手术前后门静脉的压力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与发生门静脉血栓有显著性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患者的性别、年龄、肝功能分级、手术前后的血小板数目、术前门静脉血液流速和手术前后的凝血酶原延长时间与门静脉血栓的形成无显著性关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较粗、脾脏较大、手术后门静脉血液流速较慢、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较小以及手术后并发症较多是肝硬化脾切除术后PVT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可针对上述指标及时对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检测,减少肝硬化脾切除术后PVT的形成,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合并OSAH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PTE合并OSAHS的认识.方法 对2例PTE合并OSAH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及药物基因组学等方面进行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 分析本文的PTE合并OSAHS病例,存在以下共同特点:高龄及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PTE特征:大面积-次大面积多见,多肺段受累,华法林剂量增加,伴华法林基因VKORC1突变,血栓易复发;OSAHS特征: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重度低氧血症.结论 PTE合并OSAHS患者中,PTE与OSA HS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病理生理机制,并在病程中产生叠加效应,增加疾病的严重程度,对治疗产生“抵抗”,值得临床关注及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是指门静脉或其分支、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内形成的血栓。PVT是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往往可能会导致肝损伤、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甚至是缺血性肠坏死。因而,早期发现PVT并进行有效干预,对降低PVT患者的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肝硬化脾切除术后PVT危险因素和治疗进行了综述,指出PVT应及早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9.
肝脏     
051.脾切除术或脾静脉血栓形成后作选择性曲张静脉减压术[Warren WD等:Ann Surg 1984,199(6):694(英文)] 作食管胃曲张静脉选择性分流而维持肝脏的门静脉灌注以治疗门脉高压症这一基本概念业已确立。脾切除术后或有脾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除作胃冠状静脉-腔静脉吻合术外,一般认为不宜作其他选择性分流术。作者在一次偶然机会申对一例肝炎后性肝硬化胃食管曲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继发脾脏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肝硬化继发脾脏功能亢进患者80例,其中研究组48例,行脾动脉栓塞术;对照组32例,行脾脏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并发症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SE后脾局部梗死后门静脉内径减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E治疗肝硬化继发脾脏功能亢进临床效果显著,微创易恢复,门静脉宽度变窄,门脉压力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