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ICU气管切开术后两种声门下滞留物吸引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应用不同声门下滞留物吸引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ICU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104例,按入院序号分为A组和B组,每组52例.A组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加间断冲洗的方法,B组采用间断吸引、冲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结果、排痰量、声门下滞留物吸引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呛咳等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观察.结果 两组1周内发生VAP的例数、VAP发生的时间、呛咳等发生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结果、排痰量、声门下滞留物吸引量、VAP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声门下持续负压吸引加间断冲洗,不仅可以提高吸引效果,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行声门下持续负压吸引加间断冲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ICU治疗并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间断冲洗,观察组采用持续声门吸引。对照组使用间断声门吸引,比较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经皮血氧饱和度、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痰量、滞留物吸引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机械通气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持续声门吸引联合间断冲洗,能够减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术后并发症及VAP的发生,临床预后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不同气囊上滞留物吸引方法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6例,按人住顺序分为A组和B组,每组53例。A组采用间断气囊上滞留物吸引加间断冲洗的方法;B组采用持续气囊上滞留物吸引加间断冲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气囊上滞留物吸引量、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结果、气囊上滞留物性质及隐血试验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时间、数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和观察。结果两组1周内发生VAP的例数、VAP发生的时间、气囊上滞留物隐血试验阳性例数、气囊上滞留物吸引量等指标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结果、VAP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行气囊上滞留物间断负压吸引加间断冲洗,不仅可以提高吸引效果,而且可以减少气管黏膜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方琴 《护士进修杂志》2013,(21):1994-1995
目的探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不同气囊上滞留物吸引方法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6例,按人住顺序分为A组和B组,每组53例。A组采用间断气囊上滞留物吸引加间断冲洗的方法;B组采用持续气囊上滞留物吸引加间断冲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气囊上滞留物吸引量、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结果、气囊上滞留物性质及隐血试验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时间、数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和观察。结果两组1周内发生VAP的例数、VAP发生的时间、气囊上滞留物隐血试验阳性例数、气囊上滞留物吸引量等指标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结果、VAP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行气囊上滞留物间断负压吸引加间断冲洗,不仅可以提高吸引效果,而且可以减少气管黏膜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两种声门下吸引方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边伟帅  晁彦公  王兰  李黎明  焦庆贵 《临床荟萃》2008,23(21):1539-1542
目的了解持续声门下吸引及间断声门下吸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将收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296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气管插管组为对照组,带声门下吸引的气管插管组为实验组,实验组中分为持续声门下吸引组及间断声门下吸引组;记录各组机械通气时间、发生VAP的时间,VAP发生率,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病死率及痰培养等。结果机械通气患者在通气第6天VAP发生率分别为:持续声门下吸引组29.0%,间断声门下吸引组26.0%,对照组43.5%,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声门下吸引组与间断声门下吸引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第7天VAP发生率分别为:持续声门下吸引组39.0%、间断声门下吸引组38.5%、对照组48.9%,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短期插管(<7天)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应用声门下吸引有预防VAP的作用。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方式与每2小时进行1次的间断声门下冲洗方式能得到相似的预防VAP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声门下吸引方法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3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采用间断声门下吸引(间隔时间4 h),对照组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比较两组声门下吸引量,吸引物细菌涂片阳性率,吸引物隐血实验阳性率,刺激性呛咳发生次数,吸引管阻塞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发生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VAP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吸引物隐血阳性率(P0.05)、刺激性呛咳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间断声门下吸引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可以推迟VAP发生时间,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副作用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翻身前吸引联合口咽部、声门下冲洗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入住我院ICU并行经口气管插管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翻身前有可视分泌物时吸引+声门下冲洗"方案;观察组则采用"翻身前吸引+口咽部、声门下冲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VAP发情况和发生时间。结果:观察组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VAP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且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身前吸引联合口咽部、声门下冲洗能够有效地降低VAP的发生率,延迟VAP的发生时间,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声门下吸引2种冲洗方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ICU收治的110例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三通连接装置间断冲洗声门下吸引管,B组使用注射器间断冲洗声门下吸引管。对2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呛咳频率、声门下吸引管堵塞率、护士冲管的依从性的情况进行统计和观察。结果 A组患者VAP发生率、呛咳频率、声门下吸引管堵塞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士冲管的依从性则高于B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三通组建声门下吸引冲洗装置,方法简便,有效密闭,冲洗彻底,护士冲管的依从性高,能有效减少患者VAP的发生率及呛咳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规范化声门下滞留物清除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声门下滞留物清除对VAP致病菌谱和耐药菌谱的影响.方法 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气管导管组)42例和观察组(可冲洗式气管导管组)38例,观察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病死率等,于确诊VAP第1、3、5、7天采集两组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行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确诊VAP患者革兰阳性球菌菌株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菌株较对照组有所减少,部分菌株对同种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 规范化声门下滞留物清除能够预防VAP,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减少ICU住院时间,此措施应纳入VAP的预防策略;声门下滞留物清除能减少致病菌检出率,并降低革兰阴性菌的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0.
声门下吸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行声门下滞留物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细菌学的影响。[方法]将ICU112例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MV)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普通气管导管组)58例,B组(冲洗式气管导管组)64例。插管后每天声门下滞留物、气管插管内呼吸道滞留物行细菌学检查。并记录机械通气天数及VAP发生情况。[结果]行MV4d内两组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4d~10dB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O.05);两组VAP病人下呼吸道滞留物细菌培养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同种药物的耐药率B组明显低于A组(P〈O.05)。[结论]采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行声门下吸引可降低VAP的发生率并减少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11.
早期心理辅导在ICU气管插管复苏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辅导在ICU气管插管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气管插管/切开复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复苏时实施心理辅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撤机及撤机后再次插管情况.结果:观察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郁闷、恐惧、心理否认及绝望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气管插管/切开患者进行早期心理辅导可减少ICU综合征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化吸痰方案对ICU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本院ICU在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9例气管切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吸痰法,同时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浅部吸痰法结合纤维支气管优化方案,并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肺部感染和气管黏膜出血发生率,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气管黏膜出血发生率15.0%及肺部感染发生率2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入住ICU时间(6.94±1.32)d、机械通气时间(3.79±1.21)d、住院时间(14.62±2.11)d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ICU气管切开患者优化吸痰方案,结合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缩短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安全性高,减少肺部感染和气管黏膜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隆福医院ICU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同科室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早期预警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观察组护理后7 d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表II(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CHE II)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VAP、肺不张、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早期预警护理能进一步改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病理生理状况,减少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和入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14.
李楠  张彧  康健  姚昆  邢静 《浙江临床医学》2012,14(6):664-666
目的 探讨"集束化"治疗措施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 82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治疗组(集束化组)40例及传统方法治疗组(对照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病率、入住ICU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集束化组VAP发病率21.4%,平均入住ICU时间16.23d;对照组VAP发病率47.5%,平均入住ICU时间21.4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VAP患者较非VAP患者病死率明显增高;集束化组较对照组混合感染发生率降低,真菌感染发生率降低.结论 "集束化"治疗措施与传统治疗措施相比较能够降低VAP的发病率,减少患者入住ICU时间."集束化"治疗措施对于预防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12月收治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以预防VAP颅脑损伤机械通气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取本院2015年1—6月收治采用常规护理的颅脑损伤机械通气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排痰情况、口腔情况、VAP的发生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排痰量,口腔异味、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以及VAP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GCS预后情况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的排痰效果,降低VAP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细菌过滤器联合加热湿化器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需行机械通气≥48 h的患者210例,将其随机分为细菌过滤器组(104例)和对照组(10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加热湿化器,不联合任何过滤装置,实验组采用加热湿化器联合细菌过滤器。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VAP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2组患者VAP的累积发生率,采用亚组分析及Cox生存回归分析研究细菌过滤器预防VAP的效果。 结果细菌过滤器组气管切开患者比例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2% vs 38.7%,χ2=9.634,P=0.002)。2组VAP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1% vs 34.0%,χ2=3.647,P=0.06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细菌过滤器未能有效减少VAP的发生率(OR=0.552,95% CI=0.299~1.019,P=0.058);Kaplan-Meier分析未显示细菌过滤器在预防VAP方面具有显著优势(log-rank检验,P=0.060);亚组分析及Cox生存回归分析显示,在机械通气<25 d的患者中,细菌过滤器显著减少VAP的发生率(HR=0.373,P=0.004)。 结论在机械通气<25 d的患者中,细菌过滤器联合加热湿化可以显著减少VAP的发生率,但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而不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可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 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临床价值。方法便利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海军安庆医院ICU治疗的66例经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患者使用一次性气管切开插管,观察组患者使用可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观察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以及呼吸机停用的时间。结果 4d内,观察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V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d后,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分别为28.1%和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可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可略低早发性VAP的发生率及MV的使用时间.但并不能隆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为临床降低VAP发生率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并发VAP 6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VAP发生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624)、APACHEⅡ评分(OR=1.915)、侵袭性操作(OR=1.942)、口腔清洁状况(OR=2.178)、机械通气时间(OR=2.652)、意识障碍(OR=2.154)为影响ICU机械通气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多且复杂,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尽量缩短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加强防护,降低VAP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周玉仙  涂丽娜 《华西医学》2014,(10):1933-1935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目标监测效果,分析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VAP的发生。方法对2013年1月-7月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观察组)进行目标监测,并与2012年1月-7月实施全面综合性监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VAP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P感染率21.73‰,对照组VAP感染率53.33‰;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目标监测能掌握VAP的危险因素及感染率,及时调整干预措施,降低VAP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