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集8 607例健康体检者空腹血清,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水平测定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比较其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40岁,40~60岁,60岁)人群中的差异。结果体检人群中的血清PGⅠ、PGⅡ、PGR中位数分别为146.0ng/mL、12.0ng/mL和12.3。男性组PGⅠ、PGⅡ和PGR水平分别为154.0ng/mL、12.0ng/mL、12.5,女性组分别为133.0ng/mL、11.0ng/mL、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不同年龄组间血清PG的水平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高,血清PGⅠ、PGⅡ水平升高,PGR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GⅠ、PGⅡ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133、0.115,P0.01);PGR与年龄呈负相关(r=-0.290,P0.01)。结论上海地区体检人群的血清PGⅠ、PGⅡ、PGR水平呈明显的偏态分布,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间有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胃蛋白酶原与胰蛋白酶原-2联合检测筛查胃癌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和胰蛋白酶原-2(TAT-2)联合检测筛查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45例受试者,其中胃癌者83例,健康者62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受试者血清PGⅠ、PGⅡ和TAT-2含量,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不同临界值TAT-2和PG筛查胃癌的效率。结果:83例胃癌患者的血清PGⅠ与PGⅠ/PGⅡ比值显著低于正常组,而TAT-2含量明显高于健康者,前者具有高特异度,后者有灵敏度优势。结合血清TAT-2的ROC曲线综合分析,TAT-2取临界值60ng·mL^-1和PG并联较单筛相比,能同时实现筛查胃癌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度。结论:利用血清PG与TAT-2联合筛查胃癌效果优于TAT2或PG单筛,该方法可成为一种人群胃癌筛查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蛋白酶原Ⅰ(PGⅠ)与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并发胃病的临床研究价值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55例受试者:其中对照组153例,糖尿病患者(DM)8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13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受试者血清PGⅠ含量.结果 DN组、DM组以及对照组的PGⅠ平均水平分别为(319.68±103.25)、(201.22±167.33)、(144.85±39.4)ng/mL.DM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PGⅠ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N组与DM组相比,PGⅠ水平更高(P〈0.01).结论 血清PGⅠ含量异常能够作为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胃部异常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胃液中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分为PGI、PGⅡ两个亚群,血清PG浓度反映胃液的分泌水平。利用血清PG检测进行早期胃癌普查,已在日本、芬兰等国家实施。目前国内外对于血清PG应用于胃部疾病,尤其是胃癌、萎缩性胃炎及溃疡,评价不一。本文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PG,评价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比值的变化与不同胃黏膜疾病的关系,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筛查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145例不同胃黏膜疾病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含量,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胃溃疡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PGⅠ/PGⅡ比值有所下降(P<0.05),胃癌患者PGⅠ/PGⅡ比值明显下降(P<0.001);萎缩型胃炎、胃癌及胃溃疡3组之间PGⅠ/PGⅡ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PGⅠ/PGⅡ比值的变化与胃黏膜病变密切相关,对癌前病变及胃癌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G)亚群(PGⅠ、PGⅡ)的含量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的关系,探讨血清PG测定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方法检测66例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血清PG的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PGⅠ水平显著性下降(P<0.05),但PG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GⅠ/PGⅡ有所下降。(2)与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胃癌患者PGⅠ、PGⅡ及PGⅠ/PGⅡ略低于萎缩性胃炎,P>0.05。结论血清PG的水平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筛查的敏感指标,即血清PG的含量与胃黏膜疾病密切相关。而血清PGⅠ及PGⅠ/PGⅡ比值降低有可能是萎缩性胃炎和胃癌人群的早期筛查和辅助性诊断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TRFIA)检测血浆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和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R)在溃疡型胃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行胃镜检查的患者547例,根据胃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分为非萎缩性胃炎72例、非萎缩性胃炎伴有其他病理病变232例、萎缩性胃炎42例、消化性溃疡82例、上皮内瘤变15例、胃癌104例(溃疡型胃癌43例,其他型胃癌61例)。采用TRFIA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分别检测其中447名胃病患者血浆PGⅠ、PGⅡ水平,并计算PGR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GR诊断溃疡型胃癌的效能。结果 TRFIA与CMIA检测PGⅠ和PGⅡ的结果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94、0.982,P0.05)。TRFIA与CMIA检测PGⅠ高值(TRFIA检测PGⅠ的结果≥240 ng/mL)样本的一致性较差。与消化性溃疡组比较,胃癌组血浆PGⅠ水平及PGR显著降低(P0.05),溃疡型胃癌组PGR显著降低(P0.05),其他型胃癌组血浆PGⅠ水平显著降低(P0.05)。溃疡型胃癌组血浆PGⅡ水平及PGR显著高于其他型胃癌组(P0.05)。PGR诊断溃疡型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1,最佳临界值为18.20,敏感性为72.1%,特异性为70.8%;诊断胃癌的AUC为0.797,最佳临界值为18.37,敏感性为79.8%,特异性为70.8%。结论 TRFIA与CMIA检测PGⅠ、PGⅡ的结果相关性较好,TRFIA检测上限高于CMIA。PGR对溃疡型胃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朱国民  邱峰 《检验医学》2012,27(11):961-962
目的对目前用于胃癌筛查项目中应用血清胃蛋白酶原(PG)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作分析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三种方法检测127例胃癌患者及155名正常对照者血清中PG 2个亚群PG1和PG2含量及两者比值(PGR)。结果 TRFIA、ELISA、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的敏感度分别为70.9%、63.0%、67.7%,特异度分别为74.8%、82.6%、77.4%。三种检测方法敏感度及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大医院检测PG可首选TRFIA;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大、中医院可选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PG;而ELISA则可作为基层医院检测PG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I(PG I)含量检测在胃癌早期发现和胃癌术后观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对医院就诊的86例胃癌、70例胃溃疡、98例萎缩性胃炎、106例正常者及82例胃癌术后治疗者,检测其血清PG I含量。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血清PG I含量均较正常对照者偏降低,胃癌术后复发者血清PG I含量较术前基本一致,明显低于未复发者。结论血清PG I含量检测在胃癌早期筛选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帮助。在胃癌切除治疗过程中,诊断其是否复发,是临床最合理的跟踪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对老年胃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其比值(PGⅠ/PGⅡ)对老年人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检测48例老年胃癌患者和34例正常老年人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含量并计算其比值,采用软件SPSS13.0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各指标对患病诊断价值的非条件向前逐步选择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研究对象的特征ROC曲线统计分析。结果①老年胃癌组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分别为35.10&#177;31.34ng/ml,1.91&#177;1.83,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P〈0.05),两组间血清PGⅡ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非条件向前逐步选择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GI进入回归方程,其降低对老年人胃癌诊断价值较高,方程分类能力为62.2%。③根据研究对象特征ROC曲线,PGⅠ和PGⅠ/PGⅡ诊断老年人胃癌的最佳界值分别为28.00ng/ml(敏感度58.33%,特异度76.47%)和1.28(敏感度47.92%,特异度79.41%)。结论老年人胃黏膜癌变与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多少密切相关,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低下可以作为老年高危人群的血清学筛查指标,对胃癌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慢性胃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水平增高的病理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荟萃》2005,20(9):497-499
  相似文献   

12.
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后者是胃液中最重要的蛋白分解酶,由于PG的分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PU)及胃癌等胃十二指肠疾病有一定关系,所以用放免法检测血清PG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但很难在基层普及。我们设计了从尿检测PG的一种简便方法,并对正常人104例及各种胃病患者234例作了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G-17)对慢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胃黏膜情况分为非萎缩性胃炎组和萎缩性胃炎组(轻度萎缩组、中度萎缩组和重度萎缩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观察各组胃蛋白酶Ⅰ(PGⅠ)、胃蛋白酶Ⅱ(PGⅡ)、胃泌素-17(G-17)水平的差异,比较各组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分析萎缩性胃炎组患者PGⅠ、PGⅡ、G-17水平与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PGⅠ、PGⅡ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对照组、非萎缩性胃炎组、轻度萎缩组、中度萎缩组和重度萎缩组,G-17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对照组、非萎缩性胃炎组、轻度萎缩组、中度萎缩组和重度萎缩组;各组患者IL-18、IL-6和hs-CRP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重度萎缩组、中度萎缩组、轻度萎缩组、非萎缩性胃炎组和对照组;相关性分析显示,萎缩性胃炎组患者的PGⅠ、PGⅡ水平与细胞因子水平负相关,G-17与细胞因子水平正相关。PGⅠ、PGⅡ、G-17联合检测对萎缩性胃炎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胃蛋白酶原联合G-17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鉴别诊断灵敏度较高,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93例(观察组),同时选取选取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PGⅠ和PGⅡ分别为(160.31±21.06)μg/L和(17.32±1.63)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augh C级患者PGⅠ和PGⅡ分别为(201.16±32.11)μg/L和(30.21±2.32)μg/L,明显高于A级和B级患者(P<0.05);门静脉主干内径>13 mm患者PGⅠ和PGⅡ分别为(184.22±27.06)μg/L和(21.06±1.42)μg/L,明显高于≤13 m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升高,与肝功能分级以及肝脏门静脉主干内径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肝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我们对6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水平进行了检测,以探讨其在病毒性肝炎患者胃肠道疾病诊断中的意义。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患者组:为我院2011年1月-2011年3月65例住院患者,病情诊断符合2000年  相似文献   

16.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疾病相关性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叶华  黄飚  王翌  陈永伟  戴军  王桂莲 《临床荟萃》2007,22(10):689-691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与胃疾病的相关性,并评估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双盲检测血清PG样本795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28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23例,消化性溃疡156例,胃癌227例;胃癌前期病变(肠上皮化生、腺上皮异型增生)170例;采用stata7.0软件logistic回归和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统计分析.结果 血清PGⅠ/Ⅱ与胃癌、胃癌前期病变呈负相关(P<0.01),血清PGI与萎缩性胃炎呈负相关(P<0.01),但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较低[曲线下面积(AUC)<0.05];血清PGI与消化性溃疡呈正相关(P<0.01),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价值一般(AUC=0.683).结论 血清PGI、PGⅠ/Ⅱ低水平人群的胃癌、萎缩性胃炎和癌前期病变发生率高于非低水平人群,但单独应用血清PG临床诊断价值不高;血清PGⅠ升高者有溃疡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萎缩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非萎缩性胃炎患者53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369例、体检人群8 902例,分别检测PGⅠ和PGⅡ并进行比较;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并比较PGⅠ和PGⅡ的不同;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并比较两者PGⅠ和PGⅡ的不同。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体检人群血清PGⅠ和PGⅡ分别为(368.6±147.7)ng/mL和(49.1±43.4)ng/mL、(237.7±145.4)ng/mL和(26.1±34.3)ng/mL、(163.7±56.4)ng/mL和(15.2±10.5)ng/mL,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GⅠ和PGⅡ均显著高于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和PGⅡ均显著高于体检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和PGⅡ分别为(232.8±146.1)ng/mL和(24.9±33.4)ng/mL,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和PGⅡ分别为(250.2±143.1)ng/mL和(29.3±36.4)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患者血清PGⅠ为(349.6±138.5)ng/mL,显著低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384.5±153.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患者血清PGⅡ为(47.3±44.1)ng/mL,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PGⅡ为(50.6±42.9)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GⅠ和PGⅡ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显著高于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和体检人群,因此它们可能用于消化性溃疡的筛查或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胃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增高的病理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血清PG检测与内镜活检、病理形态学观察相结合对比分析525例慢性胃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增高和胃黏膜病变的关系.结果各种胃黏膜病变中血清PGI值有不同程度增高,但以胃癌组PGI增高的检出率最低,而胃溃疡病组检出率最高,胃溃疡病组患者血清PGI>240 μg/L的检出率44.12%,明显高于其他病变组;慢性浅表性胃炎中,伴有异型增生病例及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组血清PGI>240 μg/L病例的检出率为19.05%和20.51%,明显高于单纯炎症组6.43%(P<0.05).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内,尽管也有部分病例血清PGI增高,但病变程度不同的各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胃溃疡病患者PGI>240 μg/L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变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血清PGI>240 μg/L者发生异型增生的几率明显增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法(TRF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实用性。方法在TRFIA法检测的临床标本中随机选择88份血清标本,分别用CLIA法和ELISA法再次检测PGⅡ,分析3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对消化科门诊/病房患者和体检人群进行回顾性分析,验证TRFIA法检测PGⅡ对胃病筛查的可行性。结果 TRFIA法(Y)与CLIA法(X)PGⅡ检测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946 7,P=0.000 1),回归方程为:Y=0.952 8 X+0.571 1(P=0.000 1);TRFIA法(Y)与ELISA法(X)PGⅡ检测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961 8,P=0.000 1),回归方程为:Y=0.727 5 X+0.2617(P=0.0001);ELISA法(Y)与CLIA法(X)PGⅡ检测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980 6,P=0.000 1),回归方程为:Y=1.304 9 X+0.480 0(P=0.000 1);体检人群、消化科门诊患者、消化科住院患者的血清PGⅡ水平分别为(15.97±10.82)ng/mL、(20.75±17.27)ng/mL、(35.64±41.14)ng/mL,消化科门诊患者血清PGⅡ水平明显高于体检人群(P〈0.05),消化科住院患者血清PGⅡ水平明显高于消化科门诊患者(P〈0.05)。结论 PGⅡ可能用于浅表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糜烂或溃疡的筛查,但鉴于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建议各实验室根据不同方法建立自己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PG)与胃泌素-17(G-17)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病理检查无明显炎症)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70例)。患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免疫放射检测方法检测血清中PGⅠ、PGⅡ、G-17水平。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不同萎缩部位血清PGⅠ、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R)、G-17水平。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血清PGⅠ、PGR、G-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萎缩性胃窦炎患者血清PGⅠ、PGR水平明显高于萎缩性胃体炎、全胃多灶性萎缩患者(P<0.01);萎缩性胃体炎患者血清G-17水平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窦炎和全胃多灶性萎缩患者(P<0.01)。结论检测血清PG和G-17可以作为一种无创性的筛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