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产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42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产后出血的原因和治疗措施.结果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42例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分别占69.00%和23.80%.剖宫产较阴道分娩更容易发生产后出血.42例产妇经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手术治疗后均成功止血,无一例产妇死亡.结论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正确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和手术干预是救治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廖花树 《包头医学》2016,40(1):20-22
目的:分析497例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提高母婴健康.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妇产科住院分娩产后出血的49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 进行描述性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产后出血排在第一位的原因是宫缩乏力,312例产妇,占62.78%,第二位原因是胎盘因素,115例产妇,占23.14%,第三位原因是软产道裂伤,42例产妇,占8.45%,因凝血障碍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有28例,占5.63%..结论:针对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障碍等主要产后出血原因,通过产前预防、分娩和产后监测、抢救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对策的实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徐丽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269-427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及救治措施。方法分析27例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27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宫缩乏力19例,占70.4%;胎盘因素5例,占18.5%;软产道损伤2例,占7.4%;凝血功能障碍1例,占3.7%。结论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是宫缩乏力,其次是胎盘因素。为了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医务工作者应该认真做好产妇的产前检查,针对不同出血原因采取及时、准确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避免产妇死亡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引起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采取正确防治方法,降低孕妇产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628例阴道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9例出现产后出血,分析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探讨防治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4.23%.其中宫缩乏力占66.37%,软产道裂伤占21.13%,胎盘因素占11.29%,凝血功能异常占0.93%,其他为复合因素.重视生产过程,可以避免产后出血.结论:引起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及产道出现裂伤,凝血功能异常,出血原因常合并存在.重视产程,加强护理,提前治疗,预防高危因素,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顺产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年至2012年10月在该科顺产的103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及其护理方法,以期探索预防产后出血的具体护理措施.结果:103例孕产妇中,3例产妇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经过缩宫素注射、子宫按摩后,出血量均获得有效的控制,且无其他产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针对性予以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发生,促进母婴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探讨产后产后出血原因,探讨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来我院产后出血产妇90例,回顾性分析90例产妇临床资料,探讨其出血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90例患者中,宫缩乏力63例,占总数70.00%;胎盘因素11例,占总数12.22%;软产道裂伤8例,占总数8.89%,凝血功能障碍8例,占总数8.89%。结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妇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制定预防措施对挽救患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我院分娩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护理方法.结果 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占87.78%.经过精心的护理9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提高产后出血的防治水平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重视产后出血的危害性和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性,做好孕前和孕期的保健工作,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诱发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诱发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结果:患者产后2h内发生出血的几率高达76.7%,产后2-24h内出血的发生几率为23.3%。患者出血量为500-1000mL,占85.6%;出血量为1000-2000mL,占10.6%;出血量大于2000mL,占3.9%。产妇出血原因分析中,胎盘因素占60.56%,软产道裂伤占20.56%,产后宫缩乏力占10.56%,凝血障碍占8.33%。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一些高危因素,如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做好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加强护理力度,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4月我院102例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其中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早期发现出血,并采取护理措施对降低产妇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有效的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将2011年5月~2012年5月65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产后出血量最少600ml,最多3500ml,平均出血量为1143ml;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切口撕裂,分别占60%、16.9%、12.4%;65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救治均成功,其中2例患者因止血难以控制切除子宫,占3.1%.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及子宫切口撕裂;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可降低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针对出血原因选择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可降低产科子宫的切除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马霞  孙竹梅 《吉林医学》2014,(14):210-211
目的:探讨68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68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有效的防治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产后出血量<1 000 ml的有38例,1 000~2 000 ml的有25例,2 000~3 000 ml的有4例,3 000 ml以上的有1例。出血原因:宫缩乏力占64.7%,软产道损伤占8.8%,胎盘因素占23.5%,凝血功能障碍占2.9%。结论:护理人员应从各个环节给予悉心指导,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积极治疗及处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10年来收治的18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 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56.28%,胎盘因素占25.68%,软产道损伤占16.94%.影响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主要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羊水栓塞DIC.结论 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进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2月~2010年11月82例发生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是引起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中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其次是软产道损伤和胎盘因素.结论 一定要做好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加强产前检查、分娩期管理及产后观察,以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09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3123例产妇,其中产后出血87例.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78%,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是宫缩乏力占71.25%,胎盘因素占18.11%,软产道损伤占9.24%,凝血功能障碍占1.4%.结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是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发生的140例产后出血原因和处理.结果主要原因依次是: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占60%,胎盘因素的产妇占30%,软产道损伤的产妇占8%,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占2%.结论重视孕期保健、产前宣教和计划生育宣传,减少宫缩乏力情况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措施、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诊治的38名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实验研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措施,并提出疾病预防建议。结果 29名占比76.32%的产妇经治疗达到显效,9名占比23.68%的产妇经治疗达到有效,产妇的治疗有效率为100%;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发生率排序分别为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其占比分别为60.53%、26.32%、10.53%和2.63%。结论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是造成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在产前应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降低产后出血发生,如发生产后出血,应根据患者出血原因,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出血症状,并且尽可能避免患者发生感染或休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1月住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8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产后出血中,剖宫产48例,占56.5%,阴道分娩37例,占43.5%.宫缩乏力59例,占69.45;胎盘因素17例,占20%;软产道损伤5例,占5.9%;凝血障碍4例,占4.7%.结论宫缩乏力占产后出血第一位,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孕期保健,针对病因,正确处理,及时抢救,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以及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1736例,产后出血32例.结果 宫缩乏力28例占产后出血87.5%,胎盘因素2例,占产后出血的6.25名,产道损伤1例,占产后出血的3.125%,凝血功能障碍1例,占产后出血的3.125%.结论 产后出血好发于异常产及有合并症的孕产妇,我们要重视产前保健,做好卫生宣教,避免多次刮宫,加强产时监护,避免产程延长及滞产,对有诱发宫缩乏力的产妇要重点监护,加强产后的观察护理,出现产后出血时应及时查找原因积极治疗,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9.
马美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26-3727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276例,分析产妇出血率、出血量、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患者,产后出血量在500-1000mL的比例最高,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两方面,治疗后有效率达到95.2%。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针对出血原因,严密观察产程,选择及时有效的止血方法,可以有效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预防产后出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12月间我院产科产后出血60例患者,进行护理探讨.结果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产妇凝血机制障碍是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及产后出血的救治,护理,可低产后出血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