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目的探讨距骨骨折的特点、类型、手术方法及并发症。方法2003年12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距骨骨折11例,根据Hawkins分类法分类:I型2例,II型6例,III型2例,IV型1例,全采用急诊切开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术后踝关节置中立位短腿石膏管形固定,12周内保持不负重状态,拆石膏后视X线复查情况进行活动。结果除1例失访外,1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Hawkins疗效标准判定,优3例(30%),良4例(40%),可2例(20%),差1例(10%),优良率为70%。结论距骨骨折通过急诊手术、解剖复位、有效内固定、术后不负重石膏管形固定等手术治疗,可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距骨骨折脱位的特点、类型、手术方法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30例距骨骨折脱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46岁,中位年龄33.6岁。骨折根据Hawkins分型,Ⅰ型4例,Ⅱ型20例,Ⅲ型6例。Ⅰ型距骨骨折采用闭合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Ⅱ、Ⅲ型骨折均行急诊手术,采用前外侧或前内侧切口暴露,骨折解剖复位后,以2枚松质骨拉力螺钉交叉内固定;其中Ⅲ型骨折取自体髂骨块跨骨折线嵌入植骨。术后踝关节中立位短腿石膏管形外固定8-12周,复查X线示骨折线模糊后拆除石膏行不负重踝关节活动,骨折线消失后可完全负重行日常活动。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6年,中位数3年。根据AOFAS后足评分系统评定:优10例(33.3%),良13例(43.3%),可5例(16.7%),差2例(6.7%),优良率为76.6%。结论距骨骨折脱位并发症多且后果严重,但可通过急诊手术骨折解剖复位,尽量保护血运,有效内固定,自体髂骨块跨骨折线嵌入植骨,术后力争早期踝关节功能锻炼,可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采用经胫骨内踝截骨入路加空心螺钉固定治疗Ⅲ型、Ⅳ型距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9月~2010年9月,对采用经胫骨内踝截骨向下翻转入路加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的18例Hawkins Ⅲ、Ⅳ型距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Hawkins分类法:Ⅲ型骨折12例,Ⅳ型骨折6例。其中17例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1例复位不满意。距骨缺血坏死3例,其中缺血坏死颈部1例,体部2例;Ⅲ型发生1例,Ⅳ型发生2例。其它病例未并发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功能恢复均较满意。结论经胫骨内踝截骨入路加空心螺钉固定治疗Hawkins Ⅲ、Ⅳ型距骨骨折具有手术视野显露清楚,方法简便,固定牢靠,缩短了骨折愈合的时间,降低了距骨缺血坏死的发生率,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Hawkins Ⅲ、Ⅳ型距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距骨颈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 2004年3月—2011年6月,13例距骨颈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患者;男11例,女2例;年龄21~52岁,平均35.2岁;根据Hawkins骨折分型方法:Ⅱ型8例,Ⅲ型4例,Ⅳ型1例;合并内踝骨折9例,外踝骨折4例,胫腓关节分离2例。结果 1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3年。按Hawkins方法评价术后功能:优3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76.9%。结论合并踝关节损伤的距骨颈骨折多为HawkinsⅡ、Ⅲ型骨折。早期手术、解剖复位,牢靠固定,保护血运,适时负重,是治疗合并踝关节损伤的距骨颈骨折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应用空心拉力螺钉或可吸收螺钉急诊微创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27例距骨颈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按Hawkins分型:Ⅰ型5例,Ⅱ型18例,Ⅲ型4例,全部在C臂X线机监视下行急诊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辅助空心拉力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定期复查,条件允许时去除石膏进行功能训练。结果:随访6个月~2年,平均12.6个月。采用Hawkins评分:优11例(Ⅰ型4例、Ⅱ型7例),良9例(Ⅰ型1例、Ⅱ型8例),中5例(Ⅱ型3例、Ⅲ型2例),差2例(均为Ⅲ型),优良率为74%。结论:急诊行微创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适宜于距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该法既能实现骨折复位和稳固的固定作用,又避免了对骨折周围血供的进一步破坏,可降低距骨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朱增强 《当代医学》2016,(11):48-49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法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距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并复查X线.记录踝关节功能评分、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8~12个月骨愈合,愈合良好30例,骨延迟愈合4例,末次随访均愈合良好.踝关节功能评分72~95分,90分以上12例,80~90分18例,72~80分4例.临床效果满意26例,一般8例,无不满意患者.2例Ⅱ型患者出现距骨部分缺血坏死,2例Ⅱ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可作为HawkinsⅠ、Ⅱ型骨折首选,HawkinsⅢ型的手术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外双侧切口联合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急诊治疗HawkinsⅢ型距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急诊手术治疗的41例HawkinsⅢ型距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急诊给予内、外双侧切口显露进行骨折复位,联合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后进行随访,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AOFAS)制定的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前及术后功能。结果:41例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2±0.6)个月,无骨折不愈合。平均随访时间(37.8±8.3)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疗效评价中11例为优,17例为良,11例为可,另2例为差,优良率达68.3%。18例(43.9%)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7例(17.1%)发生不同程度距骨缺血性坏死。结论:采用内、外双侧切口显露进行骨折复位,联合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急诊治疗HawkinsⅢ型距骨颈骨折的疗效较满意,应依据距骨体移位的特征进行解剖复位,术中需注意保护残存的血运,术后需遵循早运动晚负重的原则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内踝截骨入路可吸收螺钉交叉固定治疗HawkinsⅢ、Ⅳ型距骨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2016年3月共诊治距骨骨折11例,均采用内踝截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随访时根据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定术后功能。结果:术后11例获得随访6-15个月。其中9例达到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2例复位不满意。距骨缺血坏死3例、发生率为27.3%。末次随访时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为52-88分,平均72.3分;优良6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54%。3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为27.3%。结论:内踝截骨入路可吸收螺钉交叉固定治疗HawkinsⅢ、Ⅳ型距骨骨折的方法,手术视野显露清楚、操作简单、固定坚强,降低了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舌形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在术中透视及CT监测下,采用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舌形骨折22例,复位后经术中影像学检查,要求后跟距关节面解剖复位,恢复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和B hler角、Gissane角,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术后6周去除石膏,8周拔除克氏针,逐步负重.术后6月内每月进行随访1次.结果:2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8~24月,平均16.8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前Bhler角平均8.1度,术后平均35.4度;术前Gissane角平均108.4度,术后平均114.5度.术后1年的AOFAS评分平均83.5分.结论:采用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舌形骨折,能有效保证跟距关节后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恢复跟骨的解剖形态,手术损伤小,术后外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不同类型距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2月—2008年2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53例距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按Hawkins分型,Ⅰ型17例,Ⅱ型20例,Ⅲ型16例。全部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结果随访2年,采用Hawkins评分标准:优25例,良14例,可14例,总优良率为73.5%。1例发生距骨体坏死、塌陷或疼痛性关节炎而行踝关节融合术;3例发生单纯踝关节炎;4例发生距下关节炎。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能实现骨折复位和稳固固定,是一种有效的适宜于距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距骨颈骨折(12)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52例Ⅰ、Ⅱ型距骨颈骨折病人采用石膏固定、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和经内踝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52例病人中未出现距骨体的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按踝关节骨折愈合标准,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距骨颈骨折应早期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并尽量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并坚持早活动晚负重的原则,踝关节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距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并分析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我院2003年5月-2011年6月共治疗距骨骨折患者36例,其中9例行短腿石膏管形外固定治疗,27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Hawkins评定标准评估其疗效.结果36例距骨骨折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年.根据Hawkins疗效标准,优13例,良15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77.78%.随访期内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6例,创伤性关节炎8例,其中10例行Ⅱ期关节融合术.结论选择合适的方法及时治疗距骨骨折,可有效改善预后,使患者足部功能得到最大限度恢复:对于移位较小(<2mm)的距骨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即可;移位较大(<2mm)的距骨骨折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出现严重并发症者如距骨缺血性坏死可酌情行Ⅱ期关节融合术.  相似文献   

13.
陈勇忠  周清碧  戴晓明  张忠  王金星 《广东医学》2006,27(10):1518-1519
目的探讨经内踝截骨手术入路治疗复杂的距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距骨骨折患者63例,对其中23例复杂距骨骨折采用经内踝截骨手术入路治疗,术后短腿石膏靴固定6~8周,练习足趾活动或带石膏不负重下床活动,拆除石膏后摄X线片,若骨折未愈合,继续石膏托固定2~4周,骨折愈合后患肢继续不负重2~4周。结果21例获得随访,根据Hawkins疗效标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估,痊愈13例,显效5例,进步3例,优良率85.7%。距骨体缺血坏死3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无畸形愈合,无骨折不愈合病例。结论经内踝截骨手术入路治疗复杂的距骨骨折具有软组织创伤小、对距骨体显露充分、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吕涛  贾晓军 《吉林医学》2012,(10):2128-2129
目的:探讨距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减少其术后并发症。方法:本组距骨骨折7例,根据hawkins骨折分型均为Ⅲ~Ⅳ型。采取急诊手术(6 h以内)1例,择期手术(骨折后1周左右)6例,男3例,女4例,年龄25~40岁,平均32岁。合并踝关节骨折1例。均采用可吸收螺钉加克氏针内固定。术后2周后进行踝关节纵向叩击痛,600次/d,术后一般石膏固定6~8周后进行拆石膏进行踝关节背伸、跖曲练习。术后3个月内扶拐非负重行走,4个月后可逐渐练习弃拐行走。骨折线消失可练习上下楼梯及日常生活活动。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个月~2年不等,平均1年。结论:根据Hawkins疗效标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均达到优良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HawkinsⅣ型距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治疗新进展.方法 回顾我科2007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11例HawkinsⅣ型距骨颈骨折手术病例,所有病例分别于伤后4h~7d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开放性骨折2例,术前均先行清创术,闭合性骨折9例均切开内固定.结果 经过术后对本组病例的随访,平均随访3.8年(12个月~5年).踝关节功能按Weber评分标准,中2例,差9例,无优良病例.所有病例均出现距骨无菌性坏死,1例采取非手术治疗自行恢复未出现塌陷,7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采用改良的Blair胫跟固定术治疗,其余3例未在我院继续接受治疗.结论 HawkinsⅣ型距骨颈骨折是一严重的罕见的距骨骨折,其坏死的发生率几乎为100%,且踝关节功能恢复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 2006年3月—2010年3月我科共收治跟骨关节内骨折80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手术入路均为外侧"L"形入路,术后一般不采用石膏固定,2 d~3 d后即行不负重功能锻炼,6周~8周后逐渐负重锻炼。随访12个月~34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并以每足为基数,全组优良率为92%,其中Ⅱ型骨折优良率为97%,Ⅲ型骨折优良率为96%,Ⅳ型骨折优良率为76%。结论恢复距下关节面及跟骰关节面的平整,准确地选择手术指征及入路,比较坚强的骨折复位固定是治疗的关键,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与疗效关系。方法:本研究包括23例患者,28侧跟骨,按照Sanders系统分类,其中Ⅱ型骨折8侧,Ⅲ型骨折11侧,Ⅳ型骨折9侧,其中5侧Ⅳ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AO跟骨解剖板固定,自体髂骨移植术,余均采用经跟骨结节穿针撬拨复位,“U”型石膏托外固定,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8~47月)。采用Greighton—Nebraska健康基金会跟骨骨折评分标准评分。结果:II型骨折平均88.3分,Ⅲ型骨折86.2分,Ⅳ型骨折钢针撬拨组平均62.1分,解剖钢板固定组平均75.2分,Ⅱ、Ⅲ型骨折手术治疗与撬拨复位术无显著差异(P〉0.05),1V型骨折手术治疗与撬拨复位术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Ⅱ、Ⅲ型采用上述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均可,而Ⅳ型骨折宜采用切复解剖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结合司氏钉撬拨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累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切开复位结合司氏钉撬拨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累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72例,按Sanders分型,Ⅱ型39例,Ⅲ型24例,Ⅳ型9例,术中使用外侧入路恢复跟距关节面,司氏钉撬拨复位恢复跟骨的长度、高度及力线,并使用跟骨解剖钢板螺钉固定骨折,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脱水剂及抬高患肢。结果72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分,Ⅱ型骨折优21例,良15例,中3例,差0例;Ⅲ型骨折优11例,良10例,中3例,差0例,Ⅳ型骨折优0例,良1例,中4例,差4例。结论切开复位结合司氏钉撬拨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具有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对SandersⅣ型骨折疗效不满意。  相似文献   

19.
夏光麒  徐艳梅  宋丽丽 《吉林医学》2007,28(16):1749-1750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5年5月~2006年11月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明显的跟骨关节内骨折8例10足。所有骨折均采用Sanders分型,应用外侧入路。采用国产I、Ⅱ型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后进行应用影像学检查进行结果评价,全部随访,平均18个月。结果:完整随访Ⅱ型骨折3足,Ⅲ型骨折4足,Ⅳ型骨折3足,术前平均Bohler角是5.42,随访时平均Bohler角是26.7,X线测量表明在单侧跟骨骨折患者跟骨的高度恢复为健侧的96.6%。在80%的患者取得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结论:治疗结果表明对SandersⅡ、Ⅲ、Ⅳ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讨论距骨骨折及脱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距骨颈骨折Ⅰ型骨折以非负重小腿石膏管型固定足部轻度跖屈位6~10周,固定期间需行肌肉和关节的功能活动.Ⅱ型骨折要尽量早期复位,以减少缺血性坏死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